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航空新媒体市场发展2017

航空新媒体市场发展2017

发布时间:2020-10-18 12:43:28

1、中国航空航天方面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市场增长领先全球,四年内公务机保有量有望翻翻
研究表明,公务机市场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关联性,公务机的市场反应大约滞后于经济衰退/增长期14个月时间。2007的经济危机使全球公务机市场遭遇重大打击,这反映在2009年全球公务机交付量的急剧下降,2009年全球公务机交付量从2008年的1313架下降到870架。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显露了复苏迹象,但全球经济仍未能扭转经济下行趋势,增长率仅为2.4%,比2012年放缓0.1个百分点。全球公务机市场趋势与全球经济这一发展趋势基本吻合,2013年,全球公务机交货量为678架,仅比2012年多交付5架,增长率仅为0.9%(见图1)。亚太地区经济新兴国家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全球公务机市场也呈现了“西方不亮东方量”的市场格局,亚太公务机保有量在全球的占比从2007年的4.7%增长到2013年的11.9%,成为全球公务机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尤其是作为新兴国家主要代表的中国,中国已经保持了连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具备了发展公务航空的经济条件,加之政策支持信号的释放及公务机运营环境的逐步改善,使得中国公务机市场异军突起,正成为全球公务航空最为重要的新兴市场。截至2013年底在中国大陆地区注册的公务机数量已从2009年的36架增加到202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见图2)。但不能只看相对数,相比于美国超过10000架的公务机保有量,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空间尽可以让人们大胆去想象。
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公务机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具有特殊性,一方面是市场正处于大发展前的起步期,集聚了强劲的市场发展内驱力,另一方面市场发展却又受制于空域、机场、FBO、飞行员等环境资源条件的严重不足,此外在政策、市场发展形态和消费结构方面还存在种种不确定性,对中国公务机未来市场发展的预测要看到“正能量”、也要考虑“负能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在2012年所进行一项公务航空行业发展研究中,通过构建基于多项式拟合的公务机市场预测模型,在考虑诸多限制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公务机未来10年的市场发展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公务机保有量到2017年将达到400架,到2023年有望突破1100架。
趋势二:购买行为渐趋理性,中短程公务机将成为市场主流
起步初期的中国公务机市场呈现出一个鲜明的市场特征,那就是高端公务机热卖,目前高端公务机成为了市场购买的主流产品。虽然中国的公务航空市场才刚刚起步,但中国已然成为全球高端公务机的主要市场,全球高端公务机有四分之一的订单来自中国客户。原因在于,公务机在中国还被视为富人们彰显身份、尊享奢华的摆件与奢侈大玩具,而中国公务机的“启动用户”恰恰是位处金字塔塔尖的顶级富人,于是“只求最贵”自然就成为了购买偏好,这让国际高端公务机制造商们且惊又喜。在2012年上海亚洲公务航空展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公务机购买意愿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购买价位选择上中国国内有购买意向的购买者选择五千万元以上的约占70%,选择一亿元以上的占34%(见图3)。
本质上讲,公务机是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商业发展的交通工具和商业工具,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协会之所以喊出“No Plane,No Gain”的口号,是因为公务机的使用与企业利润增长之间有必然的关联性,在世界500强投资回报最高的公司中,有90%的公司使用公务机。作为一种交通和商业工具,就需要好好去权衡投入与产出了,如果你的商业活动范围不是整天跨国或者远途飞行的话,那种价格高昂的远程高端公务机未必就是你合适购买选项。因此,我们预料,随着中国公务机消费者对公务机的认识从“奢侈品”到“商业工具”、“交通工具”的转变,未来中短程公务机在中国将会成为市场主流。事实上,这一市场发展趋势已开始显现,2011、2012中国公务机数量分别增长了53架和57架,增长率高达94.6%和52.3%,而2013年仅增加了36架,增长率为21.7%,增长有明显下滑,原因在于,这几年高端公务机是市场主流,但毕竟高端公务机的消费者是金字塔尖的小众群体,购买量增长有限。随着中短程公务机渐成主流的市场变化,预料中国公务机市场将有望在以中短程公务机为主体的产品销售推动下带来新一轮的市场增长。
趋势三:运营条件逐步改善,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料将成为公务航空热点地区
经济条件、市场需求与运营环境是公务航空发展的三个必要条件,经济条件是指购买公务机及使用公务机的消费能力,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是公务航空快速发展的基本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是指将公务机作为商业工具和交通工具的航空消费需求,显然在政治经济中心、经济中心及高端人士聚集区域市场需求更为突出。运营环境是指从天到地有较为完善的公务航空飞行保障与服务体系,包括能便利地使用空域或航线,有供公务机起降的机场和服务于公务航空的FBO,还有航油、航材及人力资源保障。
从运营环境看,空域、机场、FBO资源不足是目前中国公务航空发展最大的制约。而从经济条件看,2013年中国人均GDP约为6800美元,应该说是基本达到了发展公务航空的起步条件。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公务航空的全面性发展尙需时日,至少应是在三年以后,但我们同时也相信在中国的局部区域公务航空将得以率先快速发展。预料珠三角(含港澳)、长三角及渤海湾将成为公务航空率先发展的热点地区。一是因为中国的高净值人群绝大部分聚集于这三个地区(见图4);二是因为这三个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且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区域,存在公务航空消费的现实需求,且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大;三是从运营环境看,目前全国具备批量化服务于公务航空且已建设FBO的机场内陆地区有四个(北京首都、上海虹桥、深圳宝安及三亚凤凰机场),再加上香港机场、澳门机场总共是6个,而其中的5个机场(除了三亚机场外)都是在这三个区域。

2、新媒体运营未来的工作前景怎么样?

「人总要做一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我享受无条件写作的快乐,我写不了都市言情和灯红酒绿,但是我可以用写作写出我的生活」。
在新媒体语境下,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最大的意义不外乎如此,不为讨好任何人,不为物质条件所困,当你的情绪和灵感到来时,拿起笔,记录下它,享受它。

3、中国航空2017究竟有哪些重大成就?

歼20从2011年首飞以来一直是我国关注度最高的装备,然而就在今年歼20给了广大军迷一个奇迹---在四月交付我国空军试训中队服役!快速的研制速度创下了世界五代战机的先河,这使得中国五代机的装备速度超过了俄罗斯直追美国!歼20作为五代战机有着及其强悍的隐形能力,机身设计与复合材料更加先进,给以一股十足的科幻感!

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民航大国,中国一直缺乏着自主生产设计大型干线客机的技术,长期以来中国的干线客机主要依赖着进口欧美,终于在今年国产客机C-919在千呼万盼中成功首飞!C-919的首飞标志着我国打破了进口欧美的垄断,也将可以与世界先进航空大国一样自主制造大型客机,目前C919一经推出后广受国内市场好评,累计生产订单已经突破七百余架,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空客和波音销量最好的窄体干线客机!

歼10C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代歼击机—歼10系列的终极改进型号,是一款匹敌世界领先水平的先进四代半战机,相比上一代歼10重点改进了航电雷达系统增强了飞机武器的挂载能力,歼10C的出现标志着未来中国空军迈向新一步的台阶,在未来歼10C也可以与第五代战机歼20协同作战,在高低搭配的配合上拥有着极强的作战效能!

中国目前最先进的轰6N性轰炸机曝光!这款轰炸机是目前轰6系列飞机中的最强型号,是未来装备轰20之前的过渡机型,飞机加强的机载航电,采用了新型的三军数据链达成信息交互,总体而言新轰六在功能上已经赶上了美俄当今轰炸机的水准,不过由于轰6的机体平台限制依旧存在着一定的性能差距,但它的成军将会大幅提高我国的空基核威慑效果。

让世界难以置信的是中国竟开发出了一款当今全世界最大的水上飞机“蛟龙-600”,据悉蛟龙-600飞机的起飞重量可达五十余吨,超过了当今性能一流的日本US-2型飞机,这款飞机除了可以替代上个世纪我军老旧的水轰5型飞机执行军用任务外也可以进行高效率的水上搜救与陆上灭火等民防任务,更重要的是蛟龙600飞机可以适应南海75%的海况,可去曾母暗沙进行国土巡航!在未来蛟龙600不单单仅限中国自己使用,大型水上飞机技术全世界仅少数国家掌握,在未来蛟龙600飞机是强有力的外销机型!

4、《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展报告(2017)》的主编是谁

唐绪军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1]牋,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报业协会会刊《中国报业》杂志执行主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业专家顾问团顾问,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团成员。曾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业务,传媒经营管理。

5、2016年新媒体有哪些变局,2017年新媒体er又会迎来什么转变

我对新媒体格局的一些看法:
1、2016年新媒体最大的黑马就是今日头条了,腾讯百度UC(阿里)赶紧跟上,虽然晚了一步;
2、2017年今日头条依然可能会成为行业第一,因为今日头条以资讯为主业,其他的大公司大了,体系多了,就不容易做好一件事情了。
3、还有其他的一些平台也想做好,如搜狐、网易,一点资讯,应该都有机会,但是不会排在前面去,在流量和各方面。
最后,这波热潮和硝烟,在2017年底或者2018年就会分出生死了。

6、新媒体行业将会如何发展?

现在的媒体到了百花齐放的场景,只要有才,人人都可以是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将会朝着自媒体发展。

与航空新媒体市场发展2017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