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

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

发布时间:2020-10-14 06:40:45

1、乐视为什么失去中超,亚足联两个重要ip版权

→ 乐视体育接连失去中超、亚足联两个重要IP版权;

→ 乐视生态资金链紧张;

→ 乐视印度裁员;

→乐视网股价大跌。。。

这一连串的风波将贾跃亭的乐视再一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乐视近期焦点缠身

2017年2月28日亚足联发表声明称,解除与乐视体育的赛事转播权,将向体奥动力出售旗下所有赛事转播权。

回应:乐视体育对此表示遗憾,并称将对会员进行补偿。

2017年3月2日有媒体称乐视金融平台尊享理财乐享其成系列产品涉嫌“变相自融”、资金池等多项违规。

回应:该文存在大量报道失实内容和专业性错误,乐视金融将对这种恶意行为采取法律行动。

2017年3月2日乐视网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项目的审核工作,目前处于“中止”状态。

回应:因为临近公司2016年年报发布,根据相关要求,将在公司发布年报后继续推进。

2017年3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乐视体育拖欠实习生及正式员工出差报销费用。

回应:已优先实习生报销,正式员工出差报销的速度近期会加速。

2017年3月3日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乐视旗下印度公司裁员85%,或离开印度。

回应:印度是乐视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布局,乐视没有任何退出计划。

为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公司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市场中将采取相应规模调整。

2017年3月3日乐视网在互动平台遭到了投资者质疑。

回应: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各项业务均正常开展。

2017年3月3日乐视痛失亚冠独播权后,再丢掉中超独家直播权。

回应:对会员暂时不会赔偿。

乐视网股价大跌,再创阶段新低!

2017年3月1日,贾跃亭与甘薇夫妇刚就乐漾影视与乐视网子公司花儿影视的同业竞争道歉。

紧接着2017年3月2日,乐视体育又被曝彻底失去中超的新媒体独播权。

不管贾跃亭和他夫人甘薇向外界承诺什么,市场都做出了唯一的回应:

不买账。。。

2017年3月1日,乐视网发布公告,乐漾影视实控人,即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的夫人甘薇承诺,将于未来1个月内提出合理解决方案,解决乐漾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问题。

2017年3月2日,乐视网报收33.75元/股,跌幅达4.20%,跌破此前低点,并创下2015年9月以来股价新低。

2017年3月3日,乐视网在深交所回应投资者“资金链这么脆弱,为什么还要扩张”询问时称,乐视网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各项业务均正常开展,其次,随着战略投资者的引入非上市体系由于之前战略和业务发展过快所造成的短期资金压力正在快速解决。

然而,市场依旧没有买账。。。

2017年3月4日,乐视报收31.89元/股,跌幅达5.51%,再次创下阶段新低!

稍早前,乐视网“放大招”——推出“10转20”的高送转方案。

方案披露后,乐视网2017年2月14日放量高开,一度上涨逾6%,创下节后最大涨幅。但此番高送转并未能聚积上涨效应,公司股价随后3个交易日连续下跌。

2、2017年中超直播版权谁属

独家版权是苏宁体育,转播平台为其旗下的PPTV。

北京时间3月3日,苏宁体育传媒正式宣布与体奥动力达成2017赛季中超联赛新媒体(PC+移动+OTT)全场次独家版权协议。这是继苏宁体育传媒拿下西甲、英超等世界顶级赛事IP之后,在体育赛事版权方面做出的又一次重要的扩张。

苏宁旗下体育内容平台,有PPTV、龙珠直播、懂球帝。如今,苏宁体育确定获得独家新媒体版权,PPTV转播全场次比赛。

3、中超版权卖了80亿,CBA怎么那么少

中超卖80亿深深刺激了CBA
10月28日,体奥动力将与中超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为“2016-2020年中超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及版权合作伙伴”。为了获得中超联赛版权,体奥动力公司5年要支付80亿元人民币,年均16亿元人民币,与今年的版权费相比上涨了20倍。尽管这一数字被业内惊呼为“天价”,但不少人认为这就是市场决定的结果,而CBA的主管部门中国篮协也受到了不少启发。
10月10日,CBA联赛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未来CBA的发展,中国篮协竞赛部主任张雄表示:“中超的这个版权价格我认为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既然他们能卖那么高,我相信我们CBA的电视版权销售如果改变销售模式的话,我相信电视版权的收入一定会比原来高。”
据张雄介绍,CBA联赛的商务权益是篮协授权给盈方经营,其中包括电视转播权和新媒体转播权,目前的合同到2017年结束。张雄说:“2017年结束后,中国男篮是不是继续选择盈方,或是选择其他的公司合作,目前还不能确定。并不排除CBA未来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市场化公司,由自己的公司去运营商务合作方面的招商,这种可能性也存在。”
张雄表示:“一切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由某个人的意识来决定市场的价值,CBA联赛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CBA联赛的市场价值也应该水涨船高,现在各个CBA俱乐部对于中超的版权卖出这样一个天价数字之后都对未来CBA的市场开发前景充满了期待。”但是眼下这份版权合同距离到期还有两年时间,CBA的天价还需再等等。
电视转播费用低,俱乐部贴钱地方台直播
如果说中超已经实现了由版权公司负责制作电视信号并支出版权费用,那么电视转播目前对于CBA俱乐部来说是比较麻烦的问题。先不说央视转播CBA比赛所付出的费用只有一百多万,央视能够承载的比赛毕竟有限,CBA球队主要还得靠在地方台转播,都是各家谈自己的。由于电视直播平台的稀缺性,导致CBA俱乐部在转播权的谈判中属于弱势一方,得看电视台的脸色。
根据《金陵晚报》记者的调查,目前,像北京、辽宁、山西、上海及广东等CBA俱乐部在地方台的转播是不需要俱乐部掏钱的,有的只需要俱乐部解决一小部分制作人员的开支。
但是其余的CBA俱乐部,只能通过与地方电视台艰难地谈判达到自身比赛落地。像浙江广厦及浙江稠州银行这两支球队,由于浙江省电视台要价太高,已经放弃在省台转播,只能与杭州少儿频道合作,转播费用是降低了一些,但是转播信号不能覆盖全省,只能是杭州范围,最终受到影响的是浙江全省范围内的球迷。
江苏南钢队与江苏省台之间也是就费用问题年年扯。随着肯帝亚入主江苏队,人们原本以为江苏队的电视转播问题会更容易解决,但是因为谈判之初费用问题差异较大,肯帝亚俱乐部不惜将和江苏体育休闲频道的矛盾公开化,一度闹得不可开交。好在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一致,只是费用不降反升。
新媒体版权商业开发,网易栽树搜狐纳凉
2005年,瑞士盈方进入中国,盈方中国中国篮协达成协议,负责CBA联赛商务开发和电视转播,成为CBA联赛商务推广合作伙伴,当时承诺每年支付650万美元(约4000万人民币)。
当时,通过销售媒体版权来回收收入是很不现实的。电视媒体央视一家独大,和当时的中超一样,CBA版权在央视卖不起价,顶了天也就百万级别,地方台更是雁过拔毛,俱乐部不贴钱已经算是赚了。而网络媒体当时对于CBA的价值并不看重,TOM网曾经拿到过CBA版权。
2008年,CBA的新媒体版权合同到期,网易正好对体育这块有兴趣想投入,于是和盈方中国联系版权购买一事。当时时值马国力正式成为盈方中国总裁之前,网易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成功地签下了2009-2012赛季三个赛季的CBA新媒体独家版权。当时,网易所拿到的权益很多,包括CBA和TCB(中国男子篮球队)的独家视频直播、点播权利,独家承建CBA和TCB官网的权利及相关现场广告权益,甚至包括新媒体分销权,而这些权利的三年总价值不过才1000万出头。此外,网易还拥有优先续约权。
虽然拿到了白菜价,但是那几年的球市并不好,从2009年“北极星计划”夭折、中国男篮兵败天津亚锦赛开始,CBA和中国男篮的战绩和形象也开始明显走低,CBA说不清楚的裁判黑哨疑云、中国男篮亚洲霸主的沦落都让外界开始拿中国篮球和中国足球相提并论,而网易接手CBA版权的那几年正好是篮球职业联赛和国家队的最低谷。虽然是低价拿,却并未成功售卖出去,这也直接导致了合同到期后,居然主动放弃了优先续约权,这个决定甚至也令盈方中国的老大马国力很是不解。
2011年6月,CBA改变了销售策略,不再卖独家,而是卖给一家门户+一家视频网站,最终搜狐和PPTV联合宣布正式成为中国男篮国家队及CBA联赛官方合作伙伴,搜狐成为中国男篮国家队官方网站及CBA联赛官方网站的独家运营商,并与PPTV网络电视承建的CBA官方网络电视媒体。两家拿下CBA版权一年的价格应该在1000万左右,比三年前的价格翻了两番。2014年1月,搜狐和PPTV又与CBA成功续约三年,价格在1500万以上,而乐视则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拿到了互联网电视平台的两年转播权,但是场次受到限制,因为搜狐作为CBA官网具有优先选择权。
如果说网易前几年做CBA官网是铺垫,那么自从2012年北京首钢首夺CBA总冠军以来,CBA球市回暖,重新获得了市场和赞助商的芳心,搜狐也凭借着CBA官网的身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强大的销售能力完全能够回收版权成本并有盈余,也牢牢将版权控制在自己手中。说是网易栽树,搜狐纳凉,并不为过。
为什么CBA版权这么便宜?和中超版权的5年80亿相比,目前这份CBA版权合同的收益过于渺小,但是要知道2014年中超版权的收入也不过才5000万左右,如果没有市场和资本的干预不可能达到天价。而且中超的赛季时间跨度长达8个月,而CBA只有5个月,单场比赛的现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受众人数也有较大差距。更不用说眼下从上至下发展体育产业的重心也是落脚于足球。
不过等到2017年与盈方的合同到期之后,CBA很可能不再将商业权利打包出让,而采用类似中超的版权竞标制,让市场来决定媒体版权的最终价值,中超的5年80亿届时或许会被CBA刷新,但在此之前,CBA在商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上还需引入更多专业人才,将联赛蛋糕做大做强。

4、乐视看不了中超了?那去哪里看?

乐视退出之后,体奥动力宣布接盘,而体奥动力的董事长已经和亚足联之间完成了签约,体奥动力在拿下了中超版权之后又拿下了亚足联旗下大陆地区的直播版权,这其中不仅仅包括了亚冠联赛,还有中国队十二强赛等等亚足联旗下的比赛。

5、pptv 有2017中超版权吗

有的 乐视和PPTV两家新媒体拥有直播版权,

6、现在为什么CCTV5为什么不直播中超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中超联赛的版权,已经不再是央视独有了。

2016年,华人文化旗下体奥动力获得了未来4年(到2020年)中国之队赛事的所有4项销售包,历史性地终结了此前央视独家享受赛事转播和分销权的局面。以80亿(天价)正式获得中超联赛2016-2020年赛季全部比赛的信号制作、包装和传输,以及中超联赛视频版权销售权,前两年支付给中超公司20亿元。

几经变更。乐视体育从体奥动力手中花费27亿元人民币买下2016/2017两个赛季的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2016赛季央视与体奥动力达成协议,将在每周六晚的固定时段直播一场中超赛事,共计30场。此外,央视还将机动选择额外20场比赛进行直播。

2017年3月3日,奥体动力公布2017赛季媒体转播阵营。苏宁体育揽下独家新媒体转播版权(从乐视手中):新赛季全部240场次比赛将在苏宁体育旗下PPTV的PC端、移动端、OTT端高清直播。今日头条新入局获得短视频合作权益,央视继续每轮比赛直播两场。 其中一场为周六晚场,另一场则自由选择,同时其还获得了全部比赛场次的视频集锦点播权。各个地方电视台免费转播中超比赛的局面依然未能改变,并延续了上赛季各自转播主队比赛的转播格局。

时间来到了今年,也就是2018赛季的中超,体奥动力是这样官宣的。

我们再来看央视的声音。

临时增加了中超开幕战的直播,也是调整了当天节目的顺序。可见在当时的谈判桌上,有多激烈。

旗下的央视体育,直播场次显然是要多于电视台直播的。


最后~7月17日,中超的下半段赛程即将开打~

建议关注CCTV5的官方微博,可查看是否有重磅比赛的直播,毕竟直播的画质还是一直在线的(看到有评论吐槽PPTV的画质不是很好,会影响观看比赛的体验~)~

也可以关注央视体育的官方微博,直播的场次会更多一些,当然就需要VIP会员独享了~

现在大的趋势还是付费版权,然后看直播或者电视剧~

希望我的回答有解决到你的问题~

7、腾讯体育有中超版权吗

没有,PPTV(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其已经取得2018赛季中超联赛在大陆地区的独家新媒体转播权益,这意味着其他网络平台是没有资格转播2018年中超联赛的。

8、哪怕pptv拿下新媒体独家,或也改变不了中超版权缩水的事实

从2年27亿卖出独家新媒体版权,到4-5亿元分销两到三家新媒体遇挫,一年间,中超版权的价值正在遭受市场的严酷重估。

亚冠和中超2017赛季的到来,让体奥动力和PPTV突然加快了脚步。

趁乐视体育面临资金链断裂之机,体奥动力打包抢走亚足联全媒体版权,后将独家新媒体权益转包给PPTV。紧接着,双方又将这一合作形式延续到了中超上。2017年3月3日早上,苏宁体育传媒宣布从体奥动力手中拿下2017赛季中超联赛独家新媒体版权,PPTV拥有(PC+移动+OTT)三端全场次播放权。

新欢PPTV

在乐视体育节节败退时,PPTV步步为营成为体奥动力的新欢。

过去两三年里,乐视体育借助出色的讲故事能力、激进的战略和高额的融资,迅速在资源、人才、声势等方面占据优势。

而PPTV则在不断出现的组织架构调整、团队人员动荡以及与投资方企业基因冲突中掉队。2016赛季中超,面对天价版权,PPTV并未出手。2015-16赛季英超,他们也无缘。2.5亿欧元拿下2015-2020五年西甲全媒体版权,是PPTV病急乱投医的无奈之举。过高的成本让苏宁在西甲版权运营上举步维艰。

但2016年11月,PPTV开始迎来反攻的转机。其背后的苏宁斥资7.21亿美元拿下2019-2022赛季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英超独家全媒体版权。如今,借助亚足联和中超版权,PPTV连下两城,重新改写了与乐视体育的竞争格局。

PPTV能将中超运营得如何,是关键的问题

相比至今仍然欠着2016赛季1亿多元版权尾款的乐视体育和“永远都缺钱”的乐视系,PPTV和苏宁无疑能够给体奥动力更大的“安全感”。

毕竟PPTV背后站着的苏宁,横跨零售、地产、投资、金融、文化、体育六大板块,是个更大的块头。2016年,苏宁也以足球为中心,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体育产业版图,业务遍布包括俱乐部、版权媒体内容平台、数据等体育产业链众多环节。

但从PPTV的角度看,拿下版权只是开展业务、形成现金流的开始,想盈利任重而道远。不管是以现金、股权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形式拿到中超版权,一个西甲压得够呛,如今,又接连吃下亚足联和中超权益,PPTV在拿下资源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在2017赛季揭幕之前,确定PPTV拿下2017赛季中超独家新媒体版权,看起来,体奥动力又打了一场漂亮的版权分销战役,但表面风光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大片阴影。

一年前,乐视体育以27亿元人民币的对价买下中超2年独家新媒体版权,不光给体奥动力对于“80亿”更高的信心,同时也刺激了整个中国版权市场,一度营造出无比繁荣的盛世场景。但随后发生的一切泼来了一盆盆冷水。

付出高昂独家拿下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后,乐视体育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回报。这当然与其自身的节目制作、运营管理不够精细有关,也离不开过多电视播出平台的现实。但更需要回答的是,中超独家新媒体版权是否真的值一年13.5亿。

从2016年乐视体育出现资金危机开始,体奥动力就走上了寻找替代者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困难重重。与PPTV接触还算顺利,在其确定拿下2017赛季全部场次非独家新媒体版权时,5亿元是业内广为接受的价格。

但必须考虑到苏宁(PPTV)与体奥动力极有可能存在股权合作这一背景,因此不管是5亿元的非独家新媒体价,还是所谓13.5亿元的独家新媒体价,或许都难逃“做局”的嫌疑。

腾讯的态度可能更能反映市场的呼声,也更具参考价值。腾讯一度非常接近于拿下中超版权,但在新赛季揭幕前临阵退出。这意味着这家稳健、冷静的互联网公司,并不认可4-5亿元的非独家新媒体版权价值。

最初的2017中超版权分销计划,体奥动力希望将新媒体版权分销到乐视体育、PPTV、腾讯三家,却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乐视体育因为资金问题自身难保,不仅无力支付2017赛季中超版权费,连2016赛季1亿多元尾款都未结清。腾讯在基本确定入局的情况下选择暂时放弃。

乐视体育指望不上、腾讯临阵退出,体奥动力需要保住80亿中超颜面。在如此短时间内达成新媒体独家合作,并向外放出所谓13.5亿元版权价格的风声,体奥动力与PPTV合作的背后,显然没那么简单,必然涉及资本以及其他层面的合作。

从2年27亿卖出独家新媒体版权,到4-5亿元分销两到三家新媒体遇挫,一年间,中超版权的价值正在遭受市场的严酷重估。

另外,在中超公司的版权招标文件中,版权商必须保证两家新媒体平台播出全部场次的比赛。2016赛季,乐视体育携章鱼TV成功绕过这一设置。

苏宁旗下体育内容平台,有PPTV、龙珠直播、懂球帝。如今,苏宁体育确定获得独家新媒体版权,PPTV转播全场次比赛。但龙珠直播是纯游戏直播平台,懂球帝并没有在PC端战略布局,都不见得是好的新媒体播出渠道,而且他们是否接受都得打问号。

暴风、今日头条等虽然贵为新媒体渠道,但只拥有极个别场次直播、集锦或者短视频权益,恐怕并不符合播出全部比赛这一规定。

如何确保不违反中超公司的约定,需要体奥动力和苏宁体育,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

旧爱乐视体育

体奥动力与PPTV亲密无间,也意味着他们和乐视体育蜜月期彻底结束。

体奥动力和乐视体育,原本是过去两年中国体育媒体产业中最夺尽眼球的两家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各自的发展以及互相间竞争合作,影响着这段时期中国体育媒体产业的格局与走势。

起初,两家公司各自为战、彼此竞争。当体奥动力天价拿下中超,试图寻找买家,门户和其他视频平台反应冷淡时,只有乐视体育“勇敢”地站出来接盘。

双方在2016年2月23日公布合作方案:乐视体育以2年27亿元的对价获得全部场次的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互相战略入股。体奥动力在乐视体育B轮融资中进场成为股东,获得后者0.9268%股权。按照乐视体育当时215亿估值,这部分股权对价2亿元。不过,时至今日,在体奥动力的股东名单里,并未见乐视体育的身影。

乐视体育和体奥动力亲密时刻

这次合作,对于两家公司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体奥动力不仅保住了中超80亿的颜面,也收获了不俗的合同。而乐视体育借助着拿下最具影响力本土赛事的所谓独家新媒体版权,进而搞定B轮融资。

双方互相成就,完成救赎

Sportel Monaco将2016年度TV SportsAwards “最佳电视版权交易”、“最佳足球版权交易”两项提名送给这笔买卖,或许也是考虑到前述背景。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次交易都是两家公司引以为傲的PR题材。

被戏称为“发布会公司”的乐视体育,为了那场名为“Big Bang超级大爆炸”的合作,也动用了堪称罕见宣传阵势。从2016年2月16日起,他们连续3天发布预告海报。

“从晚上八点到凌晨三点,一次双方锁门谈不拢不许走的对话,一场可以值得终身回味的谈判,从产业大格局到合同小细节,该聊的都聊了。再有三个小时出发去机场,感谢时代可以让人蒙眼狂奔。”携手体奥动力时,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曾在朋友圈豪情万丈地写到。

信心满满的还有体奥动力董事长李义东。后来在接受懒熊体育专访时,他说,在谈判开始前就对合作心里有底。因为中国体育产业众多新媒体公司中,对中超版权有强烈企图心,也够胆放手一搏的,“非乐视体育莫属。我已经确定我抛出去这个球,乐视(体育)一定会接的。”

但当时谁都无法预料到,就在2016年四季度,乐视体育陷入严重的资金和管理危机当中,接连曝出版权欠款危机。

中超之于乐视体育的意义,已超出了单纯版权资源的范畴。

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中超独家新媒体版权与体奥动力合作的加持,乐视体育才得以顺利搞定B轮融资。另外一方面,中超也是乐视体育极力推行的付费模式最核心的资源。按照原先的规划,乐视体育会从2016赛季后半程开始,将中超个别场次纳入付费体系,2018赛季起的中超全部比赛收费。

但是,现实给了乐视体育泼了一盆冷水。央视、众多地方台等平台分流了用户,再加上自身在内容运营、再生产以及公司治理方面问题频出,乐视体育未来如愿实现对中超的收费。反过来,2年对价27亿的中超又成为了乐视体育沉重的负担,以至于乐视体育联席总裁刘建宏罕见地开炮,指责地方台免费播中超严重损害了其商业利益。

相比亚足联版权,中超对平台的塑造力无疑更强。付费体系是整个乐视集团内容业务在未来最依仗的盈利方式。如今,乐视体育将中超版权拱手让出,也失去了未来付费体系最期待的一块基石,无异于遭到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尤其是苏宁(PPTV)拿到中超,进一步丰富弹药库。此消彼长间,乐视体育几乎丢掉了翻盘的王牌和信心,别说冲击资本市场,恐怕连日常管理运营都会受到严重拖累。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将是大规模的人员变动。

而体奥动力同样已经没有退路,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今年10亿,后三年分别15亿、20亿、25亿的版权成本。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李义东和赵军面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寻找资金流稳定和公司经营治理稳定的合作伙伴,已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9、体奥动力直播2017所有亚冠赛事吗

2017年3月3日宣布,苏宁体育传媒(原聚力体育)成为体奥动力中超联赛新媒体版权的独家合作伙伴,2017赛季全部240场比赛将在苏宁体育旗下多个新媒体终端高清转播,包括pplive.com、pptv.com、pp.tv、suning.com、longzhu.com等网站,及该主域名下的所有各级子域名的网站、客户端、移动端、OTT家庭互联网播放设备、聚体育.apk。

苏宁体育传媒将取代乐视体育,成为2017赛季中超新媒体独家合作伙伴,据悉,苏宁体育拥有PC和移动端全部240场的新媒体转播权,目前版权暂时签订一年,版权价格为13.5亿元人民币。

据悉,乐视体育最初的计划是直接向中超购买转播权,但无奈在竞标中不敌体奥动力,后者拥有更加丰富的体育节目信号制作经验。最终体奥动力以80亿元拿下中超5年转播权,随后乐视体育以27亿元向体奥动力购买头两年新媒体转播权。

值得注意的是,和上赛季一样,暴风体育的PC端和移动端、微鲸电视OTT端继续拥有每轮一场比赛的转播权益。搜狐则拥有全部比赛场次的视频集锦点播权。

新入局者今日头条获得中超联赛短视频合作伙伴称号,在实时短视频、赛后集锦、官方数据、周边节目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同时,体奥动力将与新浪微博密切合作打造自有社交平台资产。

10、为什么乐视不转播中超和亚冠pptv不收费用

2015年9月25日,体奥动力以5年80亿的价格,获得2016-2020赛季的中超版权。对于中超联赛来讲,这无疑是一大天价。这样的价格也创造了中超版权的新纪录。体奥动力根据约定将每年支付给中超公司10亿元,后三年则以15亿元、20亿元、25亿元的递增形式支付。中超年均16个亿的价格,超越了当时西甲、英超和NBA在华版权价格的总和。在2014年,中超的年均版权价格还只是7000万左右。

在乐视体育购得2016/2017两个赛季的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后,体奥动力2年版权20亿转手即赚7亿元。乐视体育当时表示不会继续往下分销版权,仅在乐视网及旗下新媒体平台章鱼TV进行转播。

上月28日,亚足联官方宣布解除与乐视体育为期4年的赛事转播合同。体奥动力将接盘获得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和信号制作权,为期4年,从2017年到2020年。而随后,体奥动力就将亚冠版权分销予了PPTV。

而PPTV聚力今年一开年就在体育方面频频发力,背后实际上是苏宁在体育产业的野心。

苏宁近两年在足球版权市场中多次购买版权:2015年8月,斥资2.5亿欧元拿下了西甲2015-2020年的5年独家版权;2016年11月,又斥资7.21亿美元抢下2019-2022赛季英超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独家版权。

也就在2015年7月,PPTV体育成功完成分拆独立。体育公司将进行独立公司化运作,下设在线事业中心、赛事运营中心、产业拓展中心、市场营销中心、体育投资中心和职能管理中心。此前,苏宁文创互联网事业部常务副总裁、聚力传媒高级副总裁曾刚已调至聚力体育,未来将重点发展体育业务。

与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