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毕业10年就业去向统计,收入多少
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该专业申报工作。2013年首次批复28所高校招生,2014年批复20所高校招生。2014年申报的39所高校处于申报公示阶段[1] 。该专业文理兼收,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
以上是网络资料,2013年开始招生。
2、新媒体怎么获得收益?
一、靠内容获得收益
1.标题要有点击欲望
一个好的标题将会对阅读量起到关键作用,什么是好的标题?要让读者有点击欲望。取标题时要多琢磨一下,多听听旁边的朋友的意见,旁观者的意见就是用户的意见。
2.内容
内容是本质,再怎么强调内容的重要度都不过分,内容是取决于用户关注你的最重要的指标。做仅仅做一个标题党,对用户是没有持续性的,是不会有忠实粉丝的,那么也就失去了变现的可能性。
3.原创
目前的新媒本平台,都有自己的算法,包括反作弊算法,如果你仅仅是靠抄抄,复制粘贴去写文章,那么平台对你的原创度指数就会大打折扣。
4.发文的频率
发文要有节奏,最好是做到日更,要一鼓作气。比如笔者曾经有一个新媒体号,连续五天指数都在攀升,但是中途有一天休息,没有及时提交,指数就下来了,再上升又要花费更多的经历。所以发文的节奏要把握好,不好三天打鱼,二天晒网。
二、靠产品取得收益
产品要能戳用户痛点,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
产品要实时更新、迭代
产品要上线快,操作便捷
三、靠运营取得收益
1.微信自媒体实现变现的另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开通「流量主」,很多草根大号通过集团化运作,以情色擦边球、福利活动、文章转载的形式打造一两个微信几十万粉丝量级的微信大号,再将粉丝导流到其他帐号,快速复制和打造微信矩阵。
2.建议是用微信公众号作为粉丝汇聚地,然后微博、豆瓣、贴吧、百度知道等其他渠道引流
3、在昆明,月薪五千如何活得像月薪五万?
都说职场上有个原理叫收入装逼守恒
即全世界所有人的收入和逼格基本守恒
这就意味着
有的人月薪五万
却活的像月薪五千
他们用十几块钱的外卖
和几十块钱的格子衬衫
拉低着中产阶级的整体逼格
还有的人月薪五千
却活的像月薪五万
他们化着韩式半永久的妆容
用着几千块的衣服鞋子
搭配着中英混合的交谈方式
提升着全世界的逼格
当然还有一种人
那就是游离在第三世界
却满心挂念着世界前沿各个行业的最新数据
一边吃着黄焖鸡米饭
一边张口就是分分钟几百万上下
他们就是
——新媒体人
据拉勾网数据库近10万个新媒体岗位的相关数据显示
2016-2017年
新媒体岗位的平均薪资为7.75K
我们严重拖了互联网行业平均薪资的后腿!!!
就连昆明
新媒体岗位的平均工资也到6.5K了
我们又严重拖了昆明新媒体界的后腿!!
但是我们丝毫不气馁
毕竟
黄土坡的土,昆都的床,媒体圈的加班最他妈长
金马坊的疯,翠湖的浪,就酱Live装逼不重样
虽然新媒体岗位
工资低
可是我们新媒体人才是
装逼界的老司机
明明五千的工资
就有可能过得像五万
我们知道互联网
圈内大佬们的最新动态和言论:
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
我们懂得新媒体行业的
最!新!动!态!
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正式提交IPO招股书,拟最高筹资1.5亿美元
斗鱼确认IPO,目前斗鱼估值达到100亿美元
腾讯发行50亿美元离岸债券
......
我们还熟悉大V的营销套路:
咪蒙广告文背后的创作技巧
知识经济当下他们这样营销变现
消费升级时代的卖货策略有这几种
各大平台上
都能看见我们活跃的身影:
有合作就找合作
BD商务对接那是基本功
注册推广平台,流量跑起来
好的灵感要在选题会上侃侃而谈
虽然月薪不到5000,
但我们口中谈论的都是:
10000个点赞
100000的阅读量
1000000的粉丝数
虽然部门只有一个人
但我们要研究的是:
上千人的线上讲座
上万人的线下推广
我们的微信上会加很多人
这个是XX总监、那个是XX负责人
还有很多很多互推、合作、资源群
强迫症???
不存在的
早就被微信上永不消失的小红点治好了
噢,还有
PV、UV、SEO、转化率、复购率......
都是口头常见词
我们还对消费颇有研究
毕竟各种电商的营销文案
必须看
最重要的是,你要准确的知道什么时候打折
毕竟辛苦了好几年还是会被穷醒
大牌那就更不用说了
它们的公关都是“大V”新动态
它们的广告都是“大v”新杰作
必须了解
因为要追节假日的热点
所以哪里最好玩?
那简直秒秒钟导游附体
分分钟给你列个Excel
不想堵在高速?你们该试试这里
昆明北部最美的雪山
昆明西南最肥的海鸥
昆明东部最浪的波涛
昆明南部最神秘的鬼城
......
不夸张
新媒体人都是百事通
互联网装逼界的老司机!
但是问题来了
不到5000块的月薪
我们咋花?
想都不用想
房租占了大头
一半的工资贡献给房租
毕竟
钱多事少离家近
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
如果不能离公司近
不好意思
没有如果
你见过哪几个互联网公司
新媒体公司在穷乡僻壤的郊区
!!!
剩下的工资太少
怎么办
少吃点不就好了
住的解决了,就该解决吃的了
自己做饭划算?
那不可能
作为新时代的新媒体人
要24小时保持对工作的态度
哪有时间做饭
所以我们精通哪家外卖便宜好吃
还适合发朋友圈
毕竟我们都是精致的“猪猪新媒体”
吃的解决了,就该解决出行了
每月的一卡通该充就充
什么?
没钱充?
那就让我们用双脚走出一片新天地
然后,就是我们奢侈的学习消费了
付费讲座
每天听本书
买“得到”上的专栏
各种在线教育课程
各种新媒体运营课程
知识付费背后的“焦虑缓解剂”都得常补充
最后
我们就只剩下了
月光
30岁以前保持月光状态,才能赢来爆发的成长!
这就是新媒体运营人内心的真实信仰
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为什么新媒体人这么会生活?
因为在我们心中:
见证
时代的脚步
与互联网的发展共同进步
是一种会心的满足
嗯
上面都是胡诌的
最主要的原因
还是因为
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