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企业宣传视频短片?
1、首先公司要确定好自己企业宣传视频的类型,企业宣传视频概括为公司宣传片、机构宣传片、形象宣传片、推广宣传片、招商宣传片、产品功能演示片、产品介绍片、人物专题片等多种类型,有针对企业的,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针对产品的,针对形象的,针对人物的,也有在某一时期内,配合特定活动使用的,如招商宣传片、展会推广片诸如此类。确定好企业宣传视频短片的类型才能邀请专业宣传片制作公司进行针对性策划。
2、准备好参考用的影像资料:如用以前的素材、拍摄光盘等,对拍摄的环境及设备进行清洁等。
3、拟写需要重点宣传的文字内容:把握好企业宗旨,对本企业拍摄宣传视频的基本构想,自己本企业创意宣传视频简单策划方案,提供本公司的企业理念,企业形象,企业产品等资料。
4、提出对企业宣传视频短片拍摄要求:
1)、必须体现的宣传重点的镜头、必表现的重点宣传内容及简拍的场景要求。对LOGO出现的方式,场景,素材,灯光,音效,每个场景切换的过程等提出建议。
2)、提出所用拍摄设备、拍摄场景、道具及人员配置等现场实地拍摄的要求。
5、提出对企业宣传视频短片后期剪辑的建议:特效版权配乐+音效三维动画、资深配音演员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及建议。
(1)宣传法律的短视频扩展资料:
拍摄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录影带要以平摄为主。但是一部片子全篇一律地使用平摄,就会使观看的人感到平淡乏味。偶尔变换一下拍摄的角度,就会使影片增色不少。
拍摄角度大致分为三种:平摄(水平方向拍摄)、仰摄(由下往上拍摄)、俯摄(由上往下拍摄)。
1、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如果被拍摄的主角的高度根摄像者的身高相当,那么摄像者的身体站直,把摄录像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的高度拍摄,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握着录像机最舒适的位置。
如果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那么,摄像者就应该根据人或物的高度随时调整摄像机高度和身体姿势。譬如拍摄坐在沙发上的主角或在地板上玩耍的小孩时,就应该采用跪姿甚至趴在地上拍摄,使摄像机与被摄者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由下往上拍摄
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拍摄人物的近距离特写画面时,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替这些人物的神情带来重大的变化。如果用低方位向上拍摄,可以提高此人威武、高大的形象。会使主角的地位更好地突现出来。如果把摄像机架得够低,镜头更为朝上,会使此人更具威慑力,甚至主角人物说的话也会增加分量。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有压迫感,特别是近距离镜头,表现地尤为强烈,人物再稍微低头,甚至有些威胁感。
2、法律上该怎么制定短视频作品属性制度?
在法律上定制短视频,照片的属性还是有制度的,如果违规的是要受到法律责任的。
3、抖音短视频推广方法
抖音短视频推广一般要找到合适的视频拍摄,如果在这方面没有一定的技巧可以找专人代言,一般专人代言的推广方式比较常见。
当然也不是什么作品都可以作为推广视频,首先视频必须是原创,其次拍摄一定要精彩,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推广效果。
4、短视频现非法广告吗?
眼下医疗美容风靡,不少爱美人士选择注射玻尿酸用以隆鼻、垫下巴、丰唇或填充额头、法令纹,进行微整形美容。
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商家通过短视频平台拉“业务”,在快手APP发布未获得药监部门批准文号的玻尿酸针剂销售信息,还有播主通过短视频教学如何自行注射玻尿酸。
专家提醒,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使用玻尿酸针剂存在极大风险隐患,网购非正规渠道的玻尿酸自行注射后即便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也很难维权。而快手播主销售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已触犯刑法,或将依照销售假药罪追究刑事责任,面临三年以下或三至十年刑期。
热销玻尿酸针剂在中国未取得上市许可
在快手APP中以“玻尿酸”为关键词进行用户搜索,可得到“玻尿酸批发”“卖玻尿酸的小女孩”“玻尿酸批发部”“玻尿酸注射隆鼻术”等百余条检索结果,这些用户在个人简介一栏多附有个人微信号,加为好友后便可直接咨询、购买玻尿酸针剂。
多名快手播主正在销售同一款产品——韩国进口Neuramis“纽拉”玻尿酸注射剂。播主“玻尿酸批发”在自己的快手页面用图片和短视频形式进行了产品展示,视频显示卖家仓库中堆放着数十箱“纽拉”玻尿酸,产品有白色、黑色、金色三种不同外包装,均没有中文标识。
播主称一支“纽拉”320元,是韩国进口产品。而业内人士表示,一支正品韩国“纽拉”玻尿酸售价约为1000元。
按我国现行标准,注射用玻尿酸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是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中监管级别最高的一类,生产和经营此类产品均须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生产经营许可证。
记者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查询发现,截至目前国内获得正式批准文号的注射用玻尿酸类产品仅有14种,“纽拉”并不在其中。
有播主视频教学自行注射玻尿酸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美容机构在快手APP招收加盟商,推销美容新科技——无针无痛玻尿酸填充,声称“轻轻一按变女神”。
商家通过短视频演示了消费者自行注射产品的全过程。视频中,一位消费者在未佩戴无菌手套的情况下,将一根手指粗的银灰色针筒对准自己下巴,按下针筒顶端的按钮,“吧嗒”一声,针筒将内容物注入下巴,再用棉片按压针眼数次,整个注射过程就完成了,前后仅用时1分钟。
卖家称没有风险,不会出现传统玻尿酸针剂注射一系列的医疗事故,“传统微整美容都需要有医师资格证,没有证件就会被查,而且还容易出事故担风险,我们的产品有无基础都可以操作。”
而按照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实施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必须在相应的美容医疗机构或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中进行。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还要求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
网购未经注册玻尿酸隐患极大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杨东运告诉记者,未经注册玻尿酸针剂质量上很难保证,注射后发生感染、炎症、肉芽肿等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行货”要高得多。
据媒体报道,2015年8月,童女士在浙江省衢州市某美容会所花5000元在鼻子和下巴处各打了一针“纽拉”玻尿酸。一个月后,童女士的鼻子、下巴处出现红肿、硬块等不良反应,在辗转上海、杭州等地求医后,最终童女士在杭州某医院做了注射材料取出手术,共花费7万多元。
就在今年3月28日,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进行医疗美容时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或医疗美容机构,并使用经过注册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等合法医疗器械产品。
早在2013年9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就曾做出类似提醒。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潘博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容手术、注射美容、线雕美容等,只要是破皮进入皮肤后进行的治疗项目都属于医疗美容,与一般美容院进行的生活美容有着本质区别,“可以做注射整形的机构包括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疗美容诊所及综合医院中的整形外科和医疗美容皮肤科,不包括美容院、美容会所、个人在医疗机构以外的其他场所注射。”
自行注射后果严重 易造成血管栓塞
潘博指出,消费者没有受过正规的医学训练,缺乏解剖基础医学知识,在盲视下进行注射操作时,无法控制注射部位的解剖组织和层次,无法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自行注射玻尿酸造成血管栓塞的可能性很大,由此导致皮肤坏死、失明甚至脑栓塞的案例屡见不鲜。
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大连两位女士在网上购买玻尿酸后互相注射,注射后其中一名女士额头不仅出现红肿出血等症状而且视力也变得模糊。事后经大连市中心医院美容科专家诊断,她这一针误扎到了血管里,险些失明。
“认清产品,必要时查伪,不可贪图便宜,太便宜的东西很可能有问题;认清医生,必要时查询执业证,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包装;认清机构,必要时查询机构的许可证,不要去生活美容院、工作室注射。”杨东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