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简述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2、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
物流是连结供给和消费、克服空间和时间差异、实现物的价值的经济活动。现代物流一般包含了运输、库存、装卸、搬运、包装等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对商品的流动来讲,是在不同场所进行的,特别是物流服务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货物的在途时间、实现零库存、及时供货和保持供应链的连续和稳定。要求在物的流动过程中,保持信息的畅通。物流的特性决定了物流与信息流之间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物流活动中的信息流是伴随着物流的运作而不断产生的,并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要素,为物流的运转、管理、决策以及制定战略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
一、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
物流和信息流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物流活动产生大量的原材料供应、产成品消费等信息。为提高物流的效率,要求信息流保持通畅,并准确反馈物流各环节运作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信息的及时大规模传递创造了条件,反过来促进物流服务范围的扩大和物流组织管理手段的不断改进,促进物流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1、物流活动的内容包括订货管理、订货处理、配送作业、运输、采购等。通过信息流的反馈作用,使其每一项物流作业按照物流要求得以实现;
2、物流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活动,需要制定周密的物流计划。这些计划的制定,需要有大量的、及时的信息支持,充分、准确的信息流是制定物流计划有效的保障;
3、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跨地区的及时信息交流和传递成为可能,加之网上支付正在成为现实,使物流在较大范围动作、构建跨地、区的物流网络成为可能。
二、物流和电子商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着大量的商品交易活动。传统的商品交易一般是指交易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易。物流活动与交易活动直接相关联,即物流是以对交易成功的指导作为信息,对物流活动的准备和作业进行计划和控制。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是市场营销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现代营销方式。企业通过在信息网络上发布相关产品质量、数量、产地、价格等信息以及原材料供应和需求等信息,促成商品交易在网上进行,在网上完成商品交易和支付活动。从网络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商品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国内外许多厂家纷纷涉足这一领域,足以看出电子商务将是网络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电子商务网络本身不可能实现最终的物流,它只是以一种最为直接的信息指导物的流量、流向和物流时间,因此,电子商务最终存在是以物流活动为生存基础的。而且,电子商务在促进物流的网络化发展趋势的同时,正在促进物流活动中交易与物流的分离。成为物流的另一发展趋势,从而使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更为紧密。
三、加强物流与信息流的管理促进物流与信息流紧密结合
1、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物流组织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功能,为物流活动的开展提供网络化、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2、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加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使物流与电子商务之间形成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使其在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全社会的经济运转效率;
3、重视物流信息技术的标准化问题,使物流与信息流的有机结合更顺畅,便于物流的合理组织和信息共享。
3、ERP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是什么
在很多ERP专业书籍中都提到了“ERP管理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际上,ERP系统仅仅处理信息流,物流与信息流相互拉动,资金流和信息流相互拉动,物流通过信息流与资金流相互拉动。
理论上讲,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相互匹配,协调统一的。但是,在ERP的实际运行中往往不尽如人意。
首先,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创造财富,因此企业必须创造利润。因此,必须实现资金流(不是现金流)的增加。
百度:通常,企业将产品发运给客户,客户以某种形式签收后,ERP系统形成应收信息。应收信息拉动现金流的流入。同理,企业接收供应商的产品,企业以某种形式确认后,ERP系统中形成应付信息。应付信息拉动现金流的流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经常产生差异,这里的差异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人为错误产生的,如发货错误,转帐数量错误等;另一类是系统错误,如粮食在运送过程中会挥发水分,导致发运数量与接收数量不一致等。
其次,企业生产过程为了避免浪费,必须实现物料总量的一致和产品的增值,即使用原料加工成成品,只消耗必须数量的原料,生产出对应的产品,并保证产品的总体价值是大于原理总体价值的。
通常,ERP系统产生物料转移和加工信息,生产人员根据相关信息完成物料转移和加工操作。生产出来的产品,物流入库带动库存信息的增加。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流与信息流是不完全同步的,而且时常是产生差异的。这种差异包括两类,一类的人为错误产生的,如拿错物料,物料丢失;一类是系统固有的,如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成分的不稳定导致产成品的数量不稳定。这两者都会导致库存的赢或亏。
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面临着抉择,选择物流,信息流,还是资金流。
这里面的选择并不意味者抛弃另一方,而是以哪一方为主的问题。
4、信息流是什么意思(关于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信息传递
信息流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包括物理的化学的信息因素的传递。
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多个信息过程相连就使系统形成信息网,当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时,就形成了信息流。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湿度,温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如
①声信息
在生态系统中,声信息的作用更大一些,尤其是对动物而言。动物更多是靠声信息来确定食物的位置或发现敌害的存在的。我们最为熟悉的以声信息进行通讯的当属鸟类,鸟类的叫声婉转多变,除了能够发出报警鸣叫外,还有许多其他叫声。植物同样可以接收声信息,例如当含羞草在强烈的声音刺激下,就会有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等反应。
声信息的特点有:多方位性,接受者不一定要面向信源,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同步性,发出声音信号时,动物的四肢躯干亦可发出信息;瞬时性,声信息可在一瞬间发出,也可在一瞬间停止;多变量,声音有许多变量,包括强度、频率、音质等,每个变量都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因此声音信息的容量很大。
②电信息
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生物发电现象,因此许多生物可以利用电信息在生态系统中活动。大约有300多种鱼类能产生0.2~2 V的微弱电压,可以放出少量的电能,并且鱼类的皮肤有很强的导电力,在组织内部的电感器灵敏度也很高。鱼群在洄游过程中的定位,就是利用鱼群本身的生物电场与地球磁场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
由于植物中的组织与细胞间存在着放电现象,因此植物同样可以感受电信息。
③磁信息
地球是一个大磁场,生物生活在其中,必然要受到磁力的影响。候鸟的长途迁徙、信鸽的千里传书,这些行为都是依赖于自己身上的电磁场与地球磁场的作用,从而确定方向和方位。植物对磁信息也有一定的反应,若在磁场异常的地方播种,产量就会降低。不同生物对磁的感受力是不同的。
④光信息
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离不开光的参与,同样,光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光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信源可以是初级信源也可以是次级信源。例如,夏夜中雌雄萤火虫的相互识别,雄虫就是初级信源;而老鹰在高空中通过视觉发现地面上的兔子,由于兔子本身不会发光,它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它是次级信源。太阳是生态系统中光信息的主要初级信源。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诸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
化学信息主要是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以及性外激素等,有种内信息素(外激素)和种间信息素(异种外激素)之分。种间信息素主要是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萜类、黄酮类)以及各种苷类、芳香族化合物等。
在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植物群落中,可以通过化学信息来完成种间的竞争,也可以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群的内部结构。有时,在同一植物种群内也会发生自毒现象。在这些植物的早期生长中,毒素可能降低幼小个体的成活率。然而,当这种毒素在土壤中积累时,它们就能使植物自身死亡,减少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拥挤程度。
在动物群落中,可以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种间、个体间的识别,还可以刺激性成熟和调节出生率。例如,猎豹和猫科动物有着高度特化的尿标志的信息,它们总是仔细观察前兽留下的痕迹,并由此传达时间信息,避免与栖居在此的对手遭遇。动物还可以利用化学信息来标记领域。群居动物能够通过化学信息来警告种内其他个体。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臭味的气体,它既是报警信息素,又有防御功能。当蚜虫被捕食时,被捕食的蚜虫立即释放报警信息素,通知同类其他个体逃避。
许多动物分泌的性信息素,在种内两性之间起信息交流的作用。在自然界中,凡是雌雄异体,又能运动的生物都有可能产生性信息素。显著的例子是,雄鼠的气味可使幼鼠的性成熟大大提前。
(3)行为信息
动植物的许多特殊行为都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行为信息。如教材中所述,蜜蜂的舞蹈行为就是一种行为信息。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扇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息。
(4)营养信息
概念:营养状况和环境中食物的改变会引起生物在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所产生的信息称为营养信息。如被捕食者的体重、肥瘦、数量等是捕食者的取食依据。
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各级生物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即所谓的“生态金字塔”规律。根据这样一个规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就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在畜牧业、饲养业上营养信息规律有很大的作用。若要饲养动物,起始饲养的数量要根据饲料的多少而定;若要在草原放牧,起始放牧的家畜数量更要与牧草生长量、总量相匹配。
动物和植物不能直接对营养信息进行反应,通常需要借助其他的信号手段。例如,当生产者的数量减少时,动物就会离开原生活地,去其他食物充足的地方生活,以此来减轻同种群的食物竞争压力。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
1.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飞行,莴苣、茄、烟草种子的萌发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2.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
3.信息传递对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都具有重要意义。
4.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⑴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⑵对有害的动物进行控制。
〖小结〗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发送、接收不同的信息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种群乃至生态系统都需经过信息的传递保持恒定的水平。
5、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流和实物流的相互关系在哪些地方体现?
在很多ERP专业书籍中都提到了“ERP管理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际上,ERP系统仅仅处理信息流,物流与信息流相互拉动,资金流和信息流相互拉动,物流通过信息流与资金流相互拉动。理论上讲,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相互匹配,协调统一的。但是,在ERP的实际运行中往往不尽如人意。首先,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创造财富,因此企业必须创造利润。因此,必须实现资金流(不是现金流)的增加。百度:通常,企业将产品发运给客户,客户以某种形式签收后,ERP系统形成应收信息。应收信息拉动现金流的流入。同理,企业接收供应商的产品,企业以某种形式确认后,ERP系统中形成应付信息。应付信息拉动现金流的流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经常产生差异,这里的差异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人为错误产生的,如发货错误,转帐数量错误等;另一类是系统错误,如粮食在运送过程中会挥发水分,导致发运数量与接收数量不一致等。其次,企业生产过程为了避免浪费,必须实现物料总量的一致和产品的增值,即使用原料加工成成品,只消耗必须数量的原料,生产出对应的产品,并保证产品的总体价值是大于原理总体价值的。通常,ERP系统产生物料转移和加工信息,生产人员根据相关信息完成物料转移和加工操作。生产出来的产品,物流入库带动库存信息的增加。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流与信息流是不完全同步的,而且时常是产生差异的。这种差异包括两类,一类的人为错误产生的,如拿错物料,物料丢失;一类是系统固有的,如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成分的不稳定导致产成品的数量不稳定。这两者都会导致库存的赢或亏。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面临着抉择,选择物流,信息流,还是资金流。这里面的选择并不意味者抛弃另一方,而是以哪一方为主的问题。
6、什么是信息流?
信息复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在空制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过程中的一组信息,它们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的接收者,即由一个信息源向另一个单位传递的全部信息的集合。
狭义指信息的传递运动,这种传递运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条件中,信息按照一定要求通过一定渠道进行的。
(6)信息在企业系统中形成信息流扩展资料
在大批量制造的公司里,信息通常采取平行流动的形式:预测信息从一个公司传递到另一个公司、从一个工厂到另一个工厂;生产计划也同样是从公司到公司、从工厂到工厂;每日(或每周、每小时)的装运单告诉每个工厂下一次要装运什么。
当公司收到客户要求变更数量的时候,不得不取消原计划以及装运订单,并立即调整生产系统,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精益思想的公司则尝试通过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点(schelingpoint),以及创建一些信息的拉动环来简化信息流。这些信息向上游流动到前一个生产工序,然后再从那个点向上流动——一直到最初的那个生产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信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