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体有哪些类型,传播方面有什么特征?
新媒体的类型主要有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邮箱、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维客、手机短信、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网络杂志等等。
传播特征是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客户端多样化,比如电脑、手机、短信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发布。
2、不同类型新媒体运营的主要特点?
新媒体运营主要分为编辑和营销两个方向,特点主要分别是:
新媒体运营:编辑
新媒体运营岗偏编辑方向的核心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内容进行营销。这个岗位的基础岗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新媒体小编。新媒体编辑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低能力要求的工作,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编辑是距离内容最近的。偏编辑的新媒体运营的路子是往新媒体总编去的。只要你能力足够强,愿意突破自己,机会自然会来的。
新媒体运营:营销
全栈营销岗,以各种新媒体方式来达到营销的目的,偏营销的新媒体运营的路子是往营销或运营总监方向走的。偏营销和偏编辑运营岗的区别就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偏编辑强调内容,通过内容来营销,偏营销侧重的是运营/营销,虽然也有内容,毕竟营销是离不开内容的,但重点是通过各种新媒体运营的各种手段,比如各种活动,像裂变、h5等方式来扩宽销售渠道,让信息“病毒式”的传播出去,最终完成营销。
新媒体运营主要可以往这两个方向发展,主要还是看你的喜好,如果你热爱文字,喜欢思考就可以往总编方向发展;如果不是单纯的喜欢文字,喜欢更“活”的工作,那你就可以考虑成为营销/运营总监。这两条路间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基础技能都是相似的,所以如果你想在这两个职业间“转业”的话,也是比较省力的。
在新媒体运营行业内,有一句话叫“有奶便是娘”,从事新媒体运营行业的人,只要能为公司带来流量,就能有不错的收入。稍微有一点工作经验的人,工资都能轻松突破1W+,这对于很多传统行业来说无法想象。
现在基本每一家公司里都设有新媒体运营岗位,许多公司都要追这个新媒体潮流。现在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传统行业,都会朝着互联网公司转型,所以有大量的新媒体岗位空缺招人,新媒体运营就业前景可观
3、新媒体有哪些类型?传播方面有什么特征?
新媒体的类型主要有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邮箱、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维客、手机短信、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网络杂志等等。
传播特征是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客户端多样化,比如电脑、手机、短信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发布。
4、没有什么新媒体,传统媒体:只有媒体思维和非媒体思维
传统媒体转型:用产品思维替代媒体思维
3G门户的母公司数码终于登陆纳市。有意思的是,数码上市最主要的筹码并不是其最知名的3G门户。
即便你不去问今天身边还有谁在用3G门户,随便打开一个安卓应用市场,在阅读与新闻分类的热门应用中均很难找到3G门户的APP。在安卓应用下载流量最大的360手机助手中,3G门户的下载量仅有18万次,和第一梯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这一在WAP时代曾声名鹊起要攻下三大门户的手机网站,到了APP时代完全可以用“衰退”二字来形容。
早在2年前我去做客,那里的弟兄已经把自己的PC门户称为传统媒体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WAP网站定义为“传统媒体”。由这一“传统媒体”演变过来的3G门户的新闻APP显然就目前的成绩来说是“转型失败”。
一个互联网基因起身的公司在新闻APP的改造过程中转型失败,但久数码作为一个公司则转型成功,完全抛开媒体形态的全新产品GO桌面在海外四处开花,异军突起。这不由得让我再次思考一个老问题:传统媒体现在的新媒体转型尝试能成功吗?究竟路在何方。
都知道大势不可逆。
互联网让内容与新闻已经不属于传统媒体的垄断资源,广告主永远在寻找最精准的抵达目标人群的传播方式。放眼国外,传统媒体的衰落趋势甚至都不需要举数字了。大报大刊被迫关门转手愈演愈烈。而在国内,报纸的广告收入急剧下降,街头报刊亭纷纷关门也是众所周知。这两年和我们合作的杂志中宣布停刊的已经蔓延到时尚、财讯这样的大集团。我自从买了智能电视后,再也没有打开遥控器选择电视台的习惯,从来都是直接进APP看节目。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领导都意识到了危机,言必谈新媒体,且“传统媒体衰亡论”喊得比任何人都响,也确实加强越来越多的尝试和革新。但残酷的是,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优柔改良无法治本,必须创新革命才可能拯救未来的自己。所以,传统媒体必衰!
首先,中国传统媒体的文化依然是精英统治领导为王资源经营品牌效益,而新媒体则讲究开放平等服务创新。两者直接冲突。传统媒体是做一篇稿件让读者看传达我的价值观,而新媒体则是为用户的需求创造内容甚至大量使用用户内容,两者直接冲突。在广告投放上,传统媒体的发行作假、收视率作假和新媒体动辄需要第三方验证数据也是直接冲突。当前者依然能谋取大量利益时,有多少人能有勇气全面转型做一个后者的公司?被既得利益诱惑而不进入创新领域,偏偏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忌。看看现在新媒体部门在传统媒体内的弱势和不被理解就能知道其复杂度了。所以,未来衰退是必然的。
其次,传统媒体人多数还是文人情节大于商人思维。这也就是为什么,众多开明传统媒体人谈新媒体变革比新媒体人更深入更彻底,但在治理自身媒体时依然难越传统惯性,革新很难彻底推动或中途作罢。这里有体制的原因,但也有自身的原因。提意见提模式容易,否定一个长期被别人当牛人的自己谈何容易。既有人才难以短期转型,外部人才又缺乏机制引入,衰退自然也不可避免。拥有VGE等顶级杂志的康集团2013年敢于派一个长期从事数字业务的人来做中国区总裁,是很让我佩服的。在中国我认为绝无可能。
第三,很多人有新媒体误区。在我看来,新媒体从来就不是传统媒体的救命稻草。而是两个基因完全不同的物种。传统媒体的出路一定是一个更广泛的商业模式重构。比如,《创》的牛,和《华报》的很早就提出“服务”的概念来经营自己的媒体公司。在我眼中,他们更多的已经像公司CEO而不是一个主编出版人,所以转型得非常不错。成都有一本刊叫《女》,南京有一本刊叫《潮》,完全可以把它们当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可更多的传统媒体依然在建网站、建APP,建微博微信,管第三方新媒体公司收点版权费找政府做点更多保护上做挣扎努力。在本质上,对新旧媒体的竞合没有清晰认识,能不败给新媒体么?
我们正经历一个否定自己重塑自己的阶段,充满痛苦。但我深信,用产品思维替代媒体思维,用商业模式思维替代单纯收入思维,才能创造不断突破的良机。就这个产业而言,“传统”必衰,只有“创新”才能前行。
作者:王洁明
5、新媒体营销思维?
一、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我们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比如你是写产品文案,都不应该从我的角度或者公司的角度出发,而是站在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东西?
新媒体营销
1、用户是从哪里来
比如你卖眼膜,客户用了这款眼膜不但解决眼部干纹问题,还缓解眼部疲劳干涩等。客户心理会想,这款眼膜经济实惠还能解决这么多问题。这就是运营者从用户心理角度出发策划这个小游戏。
2、怎样留住用户
比如朋友圈打造,我就是每个星期一早点7点钟前,都会给微信意向好友发来祝福语或问候好的信息等,时间长,客户慢慢就会养成习惯。在这个好友朋友圈点赞,评论,互动等等。
3、提高用户的参与感
比如我们是卖美食餐具的,可以建立一个社群宝妈进来,通过用这些餐具做美食分享出来。宝妈会觉得拥有这样的餐具给孩子做吃,既做出美味,又干净。顾客就是上帝。
二、简约思维
我们给用户提供的东西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专注有力量,才能做出极致。比如朋友圈内容很简单,一目了然,如果说长篇大论看着复杂,都不愿意看。
三、极致思维
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好,超越用户预期。打造用户尖叫的产品。比如张老师不但辛苦录制课程内容,还教我们各种本领,主要是我们遇到问题给他提出,他都会第一时间为我们解答。做好服务了就是做好营销。
四、创新思维
产品可以不完美,但只要从用户心中最甜的那个点,把一个问题解决好,突破了原来的单点,这就叫微创新。让用户感到这个产品就是好用。
五、社会化思维
社会化媒体就是重塑企业与用户的沟通,比如你在哪个平台写了一篇文章,有用户给你评论或留言,及时的关注和回复。
六、数据思维
现在不管做哪个行业都需要调查?这个行业的数据通过数据来判断,这个行业的前景。数据是一切事物最好的证明。
6、新媒体艺术的类型有哪些?(需要各分类详细介绍)
就是网络媒体,也叫第四媒体
人们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把新闻媒体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纸为媒介的传统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和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它们分别被称为第一媒体、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Internet)。自此,“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将网络媒体称为“第四媒体”,是为了强调它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是能够及时、广泛传递新闻信息的第四大新闻媒介。从广义上说,“第四媒体”通常就是指互联网,不过,互联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它还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因此,从狭义上说,“第四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络。“第四媒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如人民日报的电子版,二是由于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而诞生的“新型媒体”,如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