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到底在哪,谁和我说一下?
其实只要搜一下,网上有这方面知识。这里简单截个图参考参考:
2、我想了解下现在新媒体行业从业者们,觉得行业怎么样?
自媒体将不再是“个人媒体”,自媒体将越来越多地靠团队的方式来完成。自媒体逐渐变成专业媒体人转型的一个方向。未来对自媒体专业素养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对内容创作者的原创能力和创意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短视频成为新的爆发点;
环境和监管趋严;
内容和营销结合才是出路。
以上几点仅供参考。
3、大学新媒体面试自我介绍
大学新媒体面试自我介绍
我叫XM,现在就读于×××学院××系××专业,即将踏入大三。学了了两年的理论知识,对传媒有了一定的了解,喜欢这个服务大众,娱乐大众的职业。
在校时参加过实训课,简答的拍过两部DV作品和一个三分钟的新闻资讯。虽然有过实践课,但是这些对于即将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显得太过幼稚。希望能通过实习,真切的感受到社会工作的氛围,使自己从学校里态度端正
认真学习的乖乖学生慢慢转变为一个会认真生活 有责任心和成熟思想的成年人。 看了以上的自我介绍大概能看出,我的个性是外冷内热。初见时会腼腆
生疏一点,不过绝对不是难接近 难熟络。我很乐意与人沟通,也很重视与人沟通,所以请各位前辈和我多多交流
多多传授我经验知识,我在此先行谢过!至于爱好,那是很广泛地。强项是体育,不过不代表我头脑简单,虽然没有大智慧,但是还有小聪明,空闲时也爱读读南方周末,提笔抒发感想;看看电影写写感受。但愿这些爱好能为实习带来方便。
这样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喜欢的话,请给我有好的微笑;不接受的话,请给我真挚的提点,我一定会耐心虚心听取。
二、面试的常见问题以及回答思路: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思路:
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
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新媒体运营未来的工作前景怎么样?
「人总要做一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我享受无条件写作的快乐,我写不了都市言情和灯红酒绿,但是我可以用写作写出我的生活」。
在新媒体语境下,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最大的意义不外乎如此,不为讨好任何人,不为物质条件所困,当你的情绪和灵感到来时,拿起笔,记录下它,享受它。
5、新媒体时代,我已经忘记了如何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作者 Michael Harris 确信自己沉浸在书籍中的童年将使他不受新媒体的影响,他可以继续以原来的方式阅读,因为他的思想在互联网诞生以前就已经形成。然而他错了。作者认为我们通过电子屏幕阅读的方式获取来的信息量大却不精,还消磨了我们思考的能力,麻木了我们的阅读愉悦感,扭曲了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和感觉。
有一天晚上,我放下手机打开一本书,我给自己定了一次读完一章的任务。这看上去很简单,但我却做不到。我的视力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中风或其他疾病蒙上了阴影。然而,老实说,做不到也很正常。
段落旋转;句子像树枝一样折断;思绪逐渐飘远。这是阅读的常态。我把我的视线重新拖会书页上,尝试专注。半小时后,我扔下书去 Netflix 刷剧。
与另一位作家共进晚餐时,我说:“我认为我已经忘记了如何阅读。”
“是的!”他拿着他的刀回答道。“所有人都一样。”
“不,真的,”我说。“我的意思是我实际上无法阅读了。”
他点头道:“没人能像他们过去那样阅读,但没有人谈论这个问题。”
这是很丢脸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我是一位作家,文字是我的工作。没有阅读,就没有我。所以,意识到这一点令人不安:我忘记了如何阅读,如何真正的阅读,而且我一直拒绝谈论这件事。
书籍曾经是我的避难所。睡前阅读 Highsmith 的小说是一种习惯。阅读就是离开现实世界,超脱于紧张的现实。阅读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更多。我确实认为传统的、面向书本的阅读风格给我打开了一个世界,尤其是在放下书本之后。新的面向屏幕的阅读风格似乎具有相反的效果:通过打开电子设备来关闭世界。
以一种非常真实的方式,失去旧的阅读风格就是失去自己的一部分。
对于大多数现代生活,正如媒体评论家尼尔波斯特曼所说,印刷品是“所有话语的模型,隐喻和尺度。”与印刷书籍的共鸣,它们的线性结构以及它们对我们注意力的要求,触及我们继承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网络生活使我成为一种不同类型的读者,一个犬儒的人。我为了一个有用的事实搜集资料;不久之后,我的注意力又到了其他网站链接上。我的注意力,也就是我的经验,破裂了。在线阅读是关于点击量,评论和点赞。当我采取这种思维方式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被平装的书本时,我的头脑就会消失。
《浅薄》的作者 Nicholas Carr 写道:“数字技术让我们变得“更难以忍受没有新刺激到来的时光。”所以,我扔掉书籍,渴望得到某种精神辣椒酱。然而,并非每一种情绪都可以由一种表情符号代替,并不是每一种想法都可以通过发微博传达出来。
甚至是谷歌的前 CEO 埃里克施密特也对他的企业帮助培养的这种心理景观感到焦虑。他曾告诉 Charlie Rose:“我担心我们被打断的程度,信息的压倒性......实际上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它影响着更深度的思考,我仍然相信坐下来读书是真正学习一些东西最好的方式,我担心我们正在失去它。“事实上,现在有大量来自神经科学家报道,如 Susan Greenfield 和Gary Small,表明,数字一代的大脑的确与前代人不同。每天花10个小时盯着屏幕,你的大脑突触也会随之改变。
很长一段时间,我相信自己沉浸在书籍中的童年将使我不受新媒体的影响,我可以继续以旧的方式阅读和写作,因为我的思想是在互联网诞生以前里形成的。但大脑是可塑造的,我已经变了。我不再是那个阅读的人。
当我们成为愤世嫉俗的读者时,我们以网络生活鼓励的、脱节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方式阅读时时,我们就停止了对注意力的锻炼。我们不再阅读书籍,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阅读会减少,完全没有。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字大杂烩的社会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阅读,我们如何阅读。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判断的事情;统计局无法统计。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知道我的阅读量不会减少,但我也知道我读得很糟糕。
技术一直在扭曲我们的时间感。教堂的钟声把一天分成几段。工厂鸣哨迎来工人一天的开始。但目前的手机消息声让我们比以往更加扭曲。我们不仅期望被打断,而且还主动要求它。早在1890年,William James 在《心理学原理》中写道:“我们的时间感似乎受制于对比律。”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每种技术“在第一次内化期间都有能力麻痹人类的认识”。我们似乎已经消化了我们的设备;他们现在可以麻痹我们享受耐心的乐趣。他们可以让我们对那种较古老的文字体验的享受感到麻木。
有一天,我和我蹒跚学步的小侄女呆在一起,而她在她的 iPad 上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浏览视频播放列表,我把她正在看的视频打开为全屏,我以为我在帮她。但这让我的侄女陷入恐慌。“小电视!”她坚持说。“不要大电视!”她需要小屏幕,以便观察接下来的视频列表。在单个视频上聚焦即使是一分钟也不行。
这个意味着,只需要几代人时间,我们对媒体的经验将会被重塑,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相反,那时我们会对我们曾经读书这一事实感到惊讶。Maryanne Wolf 和 Alison Gopnik 等杰出的研究人员提醒我们,人类的大脑视觉皮层从来不是为了阅读而设计。一本小说所要求的深度阅读并不容易,而且从来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我们的默认状态是分心。目光转移,注意力不集中;在环境中寻找线索。(否则,那些在暗处的捕食者可能会吃掉我们。)我们的注意力分散了吗?一项著名的研究发现人类宁愿给自己电击,而不愿独自思考10分钟。每当我们迷失在书中,我们都会违背这些本能。
自19世纪以来,读写能力才开始普及。我们的阅读习惯很容易过时。作家 Clay Shirky 甚至表明,我们最近已经“空洞地称赞”托尔斯泰和普鲁斯特。那些与文学有关的古老而孤独的经历“仅仅是生活在贫困通道环境中的副作用”。在我们的网络世界中,我们可以继续前进。而我们的大脑,只是被书籍暂时劫持,现在将被新事物劫持。
维克多雨果曾经写道,书籍取代了建筑,它是人类完全革新的表现方式。假设我们的“伟大的笔迹”将在明天被其他手段所取代,这合理吗?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算法是多么的犬儒、多么有效率和无情。“一本书,”一位作者告诉我说,“实际上只是一个反向工程的 TED 演讲,不是吗?它是一个可以让你做巡回演讲的平台。”
对于许多作家来说,这是新的智慧。犬儒的阅读风格让位于犬儒的写作风格。我看着我自己的书变得“有用”,因为这样才能进入公众视野。我从来没有认为我的书是有用的,尤其是在自我帮助的层面,但这往往读者阅读的目的。我这样说并不令人吃惊:几乎每一位采访者都会问我实际的生活建议,尽管我的书中并没有提供。
同时,我承认:我现在写的文字使用了一套新的标准进行筛选。读者理解了吗?他们会愤怒吗?阅读有障碍吗?这些句子足够简短吗?想法足够简单吗?让自己变成一个犬儒的作家是很诱人的,因为我已经是一个犬儒的读者。
在硅谷,他们有一种说法解释了算法带来人们不想要的结果的原因:无用输入,无用输出。这个想法是说算法只能处理你提供的信息。作家和所有创作者不都是这样算法的吗?我们的工作是处理我们所消耗的东西。输入美,输出美。输入垃圾,输出垃圾。
所以,也许变成一个犬儒的作家可以进行预防,如果我可以先纠正我的阅读习惯,记住我曾经阅读的方式。不扫二维码,不分享朋友圈,不摘录,只阅读。耐心地、慢慢地、无用地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书籍一直是时间机器。如今,书籍作为时间机器的能力更加明显,甚至更具启发性。他们可以将我们带回到互联网以前的精神框架。那些孤独的旅程对于孤独的当代人来说更具丰富性。
6、我是利用新媒体做装修,来了半个月还没起色,怎么办?
首先,你要先弄懂概念!什么是新媒体?什么是自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种说法,门槛较高。一般都是企业或者媒体机构在做,垂直度较高。比如,一些门户网站、新闻专题网站等等。
自媒体:主要是个人或工作室、机构都可以做。
听你说,你同事在做,估计你说的应该是自媒体!因为,新媒体不是一个人就能支撑起来的!
自媒体来说,就相对简单。此类的平台有很多,只要注册账号发布相关的信息就可以了。但是,不能打硬广,只能用你的专业性知识来吸引更多的粉丝达到变现的目的。
7、新媒体福利丨像我这样的新媒体人,还有救吗
当然,现在正是新媒体的上升阶段,就算有过失败的经历,现在开始,也不算晚,更何况还有经验。个人觉得,这个行业进步很快,需要紧跟时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