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

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

发布时间:2020-10-02 04:14:41

1、新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如何树立?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本质是从信息单向发布到交互通讯,用户的媒体参与性越来越高,信息也越来越多元。而不同应用的出现,正是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衍生的不同社会化媒体形态,这些应用同时也反过来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危机爆发方式、危机处理方式等均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形态日益呈出现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面对新媒体,又该如何不断创新品牌管理的思路,塑造品牌的价值?
人们逐渐对信息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这使得企业受众进一步细分化,如何准确把信息传达到目标受众成为难点之一。而主动性提高,也使其对舆论观点有更多的质疑和自己的好恶评价,引导舆论的难度加大。公关策略方面,也建议向如下倾斜:
第一是转变关注重点,从“发布会”转移到“网络营销”。以往,企业总通过传统媒体发布声明类稿件,新闻发布会是企业面对媒体表态的重要场合。但筹备发布会需要一定的时间,新媒体时代,这个时间里信息在网络上已经传播更新许多次了。因此,重视新媒体传播,成为企业公关的方向。企业应利用官方微博等平台即时公布信息,并即时收集反应,进行第二轮信息跟进。
第二是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从“搞定记者”过渡至“搞定话题”。传统的舆论引导,更多依赖与传统媒体和记者的关系维护,而如今,网络信息源多而不可控,企业在危机前处理非常有限,因此,危机中如何“搞定话题”及危机后处理环节成了关键。企业的每一步表态和应对,都对传播效果的好坏有直接影响。
第三是顺应传播趋势,从“官方发声”时代进入“个性表达”时代。网络是个更贴近受众、更平民化的平台,这要求企业在网络上的态度也须从官方发布向真诚交流转变,语言上更应注重个性的表达。充分展现诚意,是新媒体公关的重要一步。
新媒体时代,最重视的就是沟通。企业在进行公关时,一是要有运用新媒体的积极意识,主动发布信息,并实时跟进,真诚沟通。与此同时,也须保证对外口径的统一,确保在传播渠道日益分散的媒体环境下,所发布信息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2、新媒体环境下遭遇“执法舆情危机”如何应对?

提高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和行政执法能力,尽量以合法合 理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处理事情。在舆情危机发生以后,要积极作为,重视与媒介、公众和当事人的沟通,做好舆 情危机公关工作,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合理引导舆论,通过学习依法行政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规 避执法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风险,正确管理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舆情、应对和化解危机,在执法过程中运用法治思维,全 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

3、怎样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

1.做好舆情监测,建立完善的应急制度

受互联网特性的影响,企业舆情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避免危机爆发时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舆情管控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做好舆情监测,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通过借助一些第三方舆情监测软件,可为企业舆情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全网监测服务,及时发现负面苗头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置,有效避免危机来临时的自乱阵脚,错失危机处置良机。

2.利用新媒体,发挥媒介宣传作用

面对舆情危机,一些企业仍不能主动、及时、权威地发布新闻,引导媒体传播有利于企业的信息,而是用对付传统媒体的方式来进行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事件处理其实并不能够发挥企业媒体资源的作用。在这里建议企业方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

3.建立快速反应的舆情应对机制

企业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如果过了黄金24小时后才回复,时效性太差,这个时效在舆情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负面舆情产生,就很容易扩散到全网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建议企业可以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通过设置一些与行业、领域、产品、领导人等标签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实时全网监测,但凡出现了一丝丝的危机苗头快速发布处理进展,及时回复大众的问题,做好问题的解释工作。

4.加强自身管理和监督,完善善后工作

很多企业错误地认为舆情事件结束后,舆情应对工作就完成了,其实不然。例如,此前发生的顺丰快递员私拆包裹事件,顺丰虽在前期的应对处理中通过“绝不姑息、纵容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行为准则的不当行为”的表态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舆论危机,但是事后仅对快递员作出调离岗位处理,不符合部分网友的预想,使得回落的舆情再次升温,掀起新一轮舆论风向。

因此,企业一定要多在自身管理和监督,以及事后形象恢复上多花时间,完善善后工作。比如危机处理过程中的举措是否有严格执行、有没有对相关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健全相关机制建设、是否有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或者赞助活动恢复企业形象等等,来自识微科技商情知识栏目。

4、企业怎样在新媒体环境下管理产品

我是做新媒体的,刚好前些天写了篇关于媒体运营解决方案 | 助力企业转型的文章,这里再提取一些信息出来吧,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写在前面

产品管理(实际上,个人认为你问的是“产品运营”),包括产品的内容管理、用户管理、活动管理等,而新媒体运营领域里,也同样的有几个领域,包括新媒体平台的内容运营、流量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等。但值得一提的是,为产品而生的新媒体平台,扮演的是营销的角色,所以传播和品牌建设的权重比较高。

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产品运营?

大多数人对“新媒体”的认识往往就是几个比较火爆的新媒体平台,例如百家号、头条号之类的。但实际上平台仅仅是内容曝光渠道,你完全可以把所有觉得不错的新媒体平台都注册上,以获得“全渠道”曝光的基础支撑。拉新、留存、促活,这才是新媒体用来管理产品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内容管理

从产品定位出发,提取出产品的特性,以及定位用户人群,根据用户人群的用户画像来做好内容定位。也就是说,做用户喜欢看的内容,把合适的内容暴露给合适的用户群体,当然可以考虑通过软广硬广等任何方式来提高产品的曝光率,但要记得,曝光不等于转化,他们之间甚至不存在健康的正比效应。而真正意义上的转化,还要看用户运营的力度。

用户管理

如何将粉丝群体按照产品定位分成多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进行合理的管理方法,以确保优先度高的用户群体得到较多的“关照”?这是用户运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然后便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段”去将这些优先度较高的用户群体管理起来,并实现将产品的特性与之关联,进一步促成更深层的连接,甚至直接实现转化。当然这种情况是比较完美的,也是大家所期待的,但根据经验来看,促成转化往往还需要有活动运营的参与。

活动管理

转化率的产生,有时候不仅是产品特性本身如何如何,竞品很多,用户凭什么选你的而不是别人的?这便是传统意义上的营销能力了。卖场常见有各种营销活动,新媒体也同样,有适合在线上(甚至结合线下)的营销模式,具体的方法很多,去搜一下案例,挑选适合自己产品的模式试验一下。活动管理的关键点在于,能否抓住用户的痛点去做文章,并且要策划好线上的转化路径,以确保用户能够清晰明了地获得产品。

都是概述性的文字,如果需要进一步讨论,可以把你的产品信息发出来,再继续探讨,我也对这些话题比较感兴趣。若有不明,欢迎追问!

与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