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网络传播概论

新媒体网络传播概论

发布时间:2020-09-30 19:56:01

1、2013年考北京邮电大学的传播学研究生,但是看到有本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有第一版和第二版,

01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寒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02
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历史(第二版)陈哩担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3
当代新闻理论
郑保卫
新华出版社出版楼
2003

新闻理论教程
杨包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05 BR />通信教程
过青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06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
陈哩担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07
改变媒体 - 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08,2005

记者采访(第二版)
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09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许虹,张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新闻写作要点
高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1
新闻编辑学
蔡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新闻

广告指南(第二版)
倪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3
公共关系(第3版)
熊源魏
安徽人民

14 2003

公共关系
涂光晋
国际新闻杂志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15,2004

中国人民大学主机

/ a>
近一年的新闻与传播杂志16

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近一年

/>通信专业介绍
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和媒体的法律,社会科学的操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最早开展通信科研,教学单位,早在上世纪50年代,章隆垌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在国际新闻界的引入通信。 20世纪80年代初,新闻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正式开通通信课程,并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教科书和科研。 1998年,新闻学院是第一个被批准为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传播MA。目前,新闻学院有一个关键的研究基础教育,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公共意见研究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在媒体研究所经济研究,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部研究中心和危机传播管理研究中心,并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学者和导师的研究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传播学主要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通信理论的研究方向,包括传播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念,传播效果,传播体制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研究及其他学科领域。责任教授郭青光国务院新闻学科评议组成员,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教科书“通信的教程;责任的陈哩但教授横跨新闻学,传播学两大领域,在其代表性”的精神交往的结果“,”公共意见“是一个在国内传播研究的经典之作。
2。电视传播和摄影传播视觉传播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是一个世界新闻摄影学院的学科优势和广播我们的文化产业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何塞”摄影奖得主,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目前,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和“985”广播电视新闻学演播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提供一流的设备和条件,为教学和科研的视觉传达方向博士生导师的盛西硅教授,是一个视觉传达中国在该领域的知名学者。
自1997年以来,新闻学院新媒体的研究方向。打开网络新闻媒体的课程,成立于2000年的硕士层次的网络传播方向。目前,新媒体研究的“大众媒体”的概念,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学科建设不断适应的发展和传播媒体技术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彭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的形态的变化,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4政策的传播方向。传播战略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几年兴起的西方应用的通信,同时也传播学科的国际前沿的研究兴趣包括具体的学科,公共关系,广告,营销传播,品牌建设方向的博士生。赵启正学院新闻学院教授,??院长,导师是国家形象传播专家,博士生导师倪宁教授在广告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
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的坚实基础在理论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更高层次的外语毕业生的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媒体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各方面的综合媒体工作人员。
通信专业教授8人,副教授3,师资实力,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学术创新精神。我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大学东京,信息响铃许多国际知名大学有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定期聘请知名学者讲学,为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硕士学位课程方法,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新闻和通信的研究方法,分析媒体市场与媒体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新闻与传播研究史,新闻理论研究和传播的理论研究
专业课程包括:网络通信研究,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可视通信,媒体,经济研究,发表理论和实践的广告理论和实践
从全校课程选修
前提新闻与传播理论的历史研究新闻实践,传播方式,以及广播和电视实践。跨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选择

专业的博士课程
有两类:一类是“新闻传播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开设讲座,新闻与传播研究研讨会“,所有学科的前列需要一门选修课。
打开由导师指导课,这反映了传播研究的方向,专业课程与教师的人格魅力。
特定开设了涉及以下三个内容:
①通信理论指导课教师学生的需要选择特定的或特征信息存在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理论课程。指导课<BR / ②通信历史记录。教师选择特定的学生的需要,开设了小课程的所有方面相关的信息传播的历史特点。
③通信实践指导课教师的研究选择以适应需求的特定学生或特征,开设了形式的媒体,广告,公共关系及其他实际问题的小课程。
博士生选修课程选择从学校整体课程,指导学生选择选修课程。...... />博士的前提选修开幕六个专业传播学方向的研究生课程。指导学生选择大学先修课程。

bobo19871011/blog/item/fe3b4522d5aae4a34723e872.html“目标=”_blank“> http://hi.baidu.com/bobo19871011 / blog/item/fe3b4522d5aae4a34723e872.html

2、请问传播学(网络传播方向)和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的区别?请详细说明。本人是高三毕业生,在这...

传播学这两个方向都是利用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去解释一般的新媒体上的传播现象,并且进行有效的新媒体传播。一般的传播学课程都是要学习的:《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国新闻传播史》《广告学教程》《新媒体的应用与普及》等等。
网络与新媒体方向比网络传播方向的涉及面更广,新媒体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桌面视窗、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因此,涵盖了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更加倾向于研究网络这一个主体,而新媒体方向更多的是研究新媒体在网络这一领域的传播,因为新媒体的定义也是有待商榷的,一般的新媒体指的就是网络媒体,但有的分类新媒体是新出现的媒体,一些报纸的融媒体和新技术也归类到了新媒体,如果你以后是从事媒体行业的话,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学的东西应该比较有用,大致的区别是这样。
不过其实很多学校这两种方向是不做区分的,很多学校甚至只设立一个新闻与传播的专业,这都把新闻学和传播学放到一起了,更不用说区分方向了。
扩展一下: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3、网络新媒体包括哪些?

包括网络电视、博客、播客、视频、电子杂志等。

网络新媒体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如今包括:网络电视、博客、播客、视频、电子杂志等。

“新媒体”特指当下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其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来实现全球化的媒体。

(3)新媒体网络传播概论扩展资料: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

1、媒体个性化突出。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

2、受众选择性增多。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播放音乐,同时还参与对节目的投票,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

3、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地、无限地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

4、网络和新媒体专业包括哪些

网络新媒体专业的所学课程有:
新媒体技术导论、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数字摄像、多媒体信息编辑、数字视频编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字摄影、新媒体信息策划、手机媒体研究、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心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中外新闻史等。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信息采写、策划、传播,兼具新媒体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进取的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深厚的传播学学科背景和的网络与新媒体的知识结构;,
2,既懂得传播规律,也懂得市场规律,在开阔的国际化视野中,形成对当今互联网业和数字传媒业运营的整体性、综合性把握,将知识转化为创意、策划和执行能力;
3,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4,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5,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与整合能力;
6,掌握借助科技手段完成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7,具有在IT、传媒领域和相关的文化传播行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通过系统学习毕业后能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平台、大中型网络媒体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5、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特点:

1、交互性较强:在新媒体时代中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可以自主的参与到传播系统中,交互性较强。

2、海量化信息承载功能以及信息碎片化:新媒体凭借强大的技术手段使得海量化的信息以简短精炼的形式得以存贮于平台上,信息传播较为碎片化。

3、资源的可共享性:在互联网上,例如百度文库、优酷视频是一种不限地域、行业、年龄等的资源共享平台,用户可以上传和下载互联网资源。

4、超文本、超链接的应用并提供多媒体支持:新媒体支持很多文件格式而超文本与超链接则使得网民方便快捷的使用网络资源。

5、个性化与主动性较强:网民可以主动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基本上不受时空限制,个性化极强。

6、虚拟社群化:网络社交是继网络兴起后发展起来的,是在网络上建立一个虚拟化信息的传播环境,使用的用户构成了虚拟的社群。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5)新媒体网络传播概论扩展资料: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载体具备一定的受众,具备信息传递的时间,具备传递条件,以及具备传递受众的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这些综合形成媒体的基本价值。这个载体本身具备其价值,加之所传递信息本身的价值,共同完成媒体存在的价值。

这个也就是媒体存在价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进步也具备一定受众,但是媒体成本远高于受众所带来的商业效益,亦不能形成媒体的有效价值。

效应是在一定环境下,因素和结果而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特定效应的特性。或者说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一种更新的效应的特性。新媒体必须具备影响特定时间内特定区内的人的视觉或听觉反映的因素,从而导致产生相应的结果。

6、网络与新媒体主要学习些什么?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数字视频编辑、摄影摄像、网络传播、新闻传播等。会视频编辑会更易操作。专业课不少,要自己研究。

7、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 随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推动着传统新闻行业的深刻变革。定位于培养报纸、广播、电视等专业知识的新闻传播类传统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全媒体信息时代,媒体融合主要发生在传统的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和新兴媒体(网络电视、网络广播、IPTV、手机电视)之间。在传播形态上具体表现为:手机电视的发展迅速、网络电视、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多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媒介悄然兴起。与此同时,“新闻传播”越来越泛化为“信息传播”,基于手机终端的WAP网络越来越与传统WEB网络并驾齐驱,总之网络越来越成为新闻及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创新、流通、消费的主要平台。

8、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名词解释?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 随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推动着传统新闻行业的深刻变革。

9、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主干课程

新闻学与传播学 
本专业文理科招生,部分学校实行“新闻传播”和“信息技术”的“双学位”培养模式,修业年限四年,毕业后授予双学位,第一学位:文学学士(传播学),第二学位:工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以传播学为基础,以网络产品策划和设计为核心,以数字媒体技术为特色,培养“通传播、懂技术、精设计”的文理交叉复合型传播人才,是未来首席信息执行官(CIO)摇篮。
因学校不同而略有差异
传播学原理、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传播导论、传播心理学、传播统计学、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网络策划与编辑、网络信息管理、网络传播功能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人机交互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WEB信息框架、网页设计、媒介经营管理等(华中科技大学)。
策划学概论、专业通识、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与运用、数字图像采集与制作、视频合成与剪辑、数字时代著作导读、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体活动策划、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网页策划与编辑、互动营销、微电影创作、整合营销传播、电子商务、媒介经营管理概论、网络与新媒体实务、新媒体舆情监测与分析、新媒体前沿等。(浙江传媒学院)
数字媒体概论、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多媒体新闻制作、数据库与媒体信息处理、专业网页制作、网络新闻编辑与发布、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国际传播、网络中英文新闻编译、中外传媒史、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等。(上海外国语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导论、网络与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制作、网络广告、网络播音主持、网络媒体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网络与新媒体受众行为分析、网络与新媒体数据分析、新闻制图、移动媒体研究、手机媒体创意坊、融媒体创意坊等。(河南工业大学)
新媒体概论、传播学、市场营销、广告学概论、信息网络传播管理、新媒体艺术概论、强化写作训练、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网络互动技术与应用、信息网络法规伦理、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业务策划、新媒介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调查方法、新媒体内容集成、摄影摄像技术、企业形象与品牌传播。(合肥师范学院)
新媒体技术导论、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数字摄像、多媒体信息编辑、数字视频编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字摄影、新媒体信息策划、手机媒体研究、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心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中外新闻史等。

与新媒体网络传播概论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