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真正的新媒体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一个真正的新媒体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文案
作为一个新媒体运营者,写文案是最基础的能力,写出来的文章要尽可能地被更多人喜欢、点击,这才是关键。平时要多写作积累。
2、具备捕捉时事热点的能力
无论是社会热点新闻还是行业热点资讯,都要比别人更敏感一些要学会快速跟进热点。
3、积累渠道的社交能力
渠道推广在新媒体运营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平日里对于渠道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积累渠道最重要的是与人沟通打交道的能力,因此基本的社交能力也是新媒体人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4、用户运营
新媒体运营要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时常与用户交流,明白用户真正的需要,改进创新产品,达到很好的用户体验。
5、规划好平台内容的能力
内容建设是在平台搭建初期就要完成的工作,后期虽然也可以变化,但是主体是一定要定下来的,主体一旦确认了,以后就不要再变换了,千万记住平台的调性一定不要轻易变化。没有内容、内容质量不高都是留不住粉丝的主要因素。
(1)新媒体记者工作内容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根据新媒体使用主体及受众群体的变化,新媒体的演进历程可划分为精英媒体阶段、大众媒体阶段以及个人媒体阶段。
1、精英媒体阶段
早期使用新媒体的人群在媒介受众群体中属于少数派团体,他们具有前卫的媒介传播意识,也掌握着更先进、更丰富的媒介资源,是新媒体的第一批受益人群。
2、大众媒体阶段
由精英媒体向大众媒体发展,离不开媒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传播成本的下降,新媒体以更低廉的传播成本、更便捷的传播方式以及更丰富的信息传播内容成为一种大众媒体,其传播的内容及形式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媒介本质的理解。
3、个人媒体阶段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以往没有占据媒体资源和平台,且具备媒介特长的个体,开始逐渐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通过平台展示给受众,这是个人媒体阶段到来的一个标志。
2、如何当好媒体融合时代的全媒体记者
一是必须以先进技术创新为支撑,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
从传播技术角度看,媒体的发展总是与技术的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过程。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要生存发展,必须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新闻生产,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超越,利用微博微信技术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把当今可用的技术都囊括到我们视野中来,进入到我们的项目设计,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内容生产优势、传播公信力优势与新兴媒体的数字技术、多媒体传播、多元交互等技术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二是必须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增强媒体信息内容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要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要在品质上追求专业权威。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核实、分析解读等方面,有着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必须最大限度地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延伸和拓展到新兴媒体。要在传播上注重快捷精简,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得先机。要在服务上注重分众化互动化,认真研究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特色信息产品,点对点推送到用户手中,做到量身定做、精准传播,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性。同时,加强媒体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吸引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报道素材和意见建议,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要在展示上实现多媒体化,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动起来、活起来。
三是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改革步伐,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如何当好新媒体时代的记者
一是必须以先进技术创新为支撑,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
从传播技术角度看,媒体的发展总是与技术的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过程。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要生存发展,必须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新闻生产,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超越,利用微博微信技术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把当今可用的技术都囊括到我们视野中来,进入到我们的项目设计,把长期积累起来的内容生产优势、传播公信力优势与新兴媒体的数字技术、多媒体传播、多元交互等技术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二是必须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增强媒体信息内容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内容永远是根本,是决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要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要在品质上追求专业权威。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核实、分析解读等方面,有着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必须最大限度地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延伸和拓展到新兴媒体。要在传播上注重快捷精简,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得先机。要在服务上注重分众化互动化,认真研究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特色信息产品,点对点推送到用户手中,做到量身定做、精准传播,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性。同时,加强媒体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吸引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报道素材和意见建议,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要在展示上实现多媒体化,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动起来、活起来。
三是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改革步伐,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新媒体编辑是做什么的?工作内容是?
1、根据网站(含微信,微博、博客、论坛)发展的总体方向,策划、建设相关版的栏目;
2.负责网站权的相关栏目的信息搜集及编辑工作;
3.负责网站的内容的日常更新、维护、审核及其发布等工作;
4.负责网站的文章的撰写、整合及优化等相关工作;
5.负责微博微信的内容发布、粉丝互动、话题制造及其活动执行;
6.跟踪分析微博及微信等微媒体的数据分析;
7.对互联网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捕捉网络中的热点,思维敏捷有创新。
对于一个新媒体编辑而言,还需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必备素质。
第一,敏感。敏感的人更适合做媒体,尤其新媒体,因为要更在意趋势,无论是纯媒体,还是企业的新媒体,对趋势的把握都是关键,要在众多趋势中,坚持自己的取向。敏感的第二个意义是,对要点的快速领悟。他要能够从别人的谈话中,快速提炼即将要写的文章的核心,可能就是标题。
第二,整合。新媒体的编辑记者,整合素材、资源的能力要强。
第三,文采,包括所谓的网感,有时候就是皮毛而已,只不过是一些叛逆的俏皮话。若是写商业财经文章,没有深厚的商业逻辑功底,很难把事情剖析的鳞次栉比。当然,行文独具一格,是一个作者有生命力的基本表现,你独特才证明你有活力。
5、新媒体运营岗位职责是什么?
--------------关于新媒体及运营岗位职责----------------------
首先要知道新媒体是什么,新媒体运营的岗位要做什么,其实从各种招聘网站上搜一下就知道了,岗位职责了解一下,就知道如果你以后想从事新媒体运营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了
其实总结一下,现在新媒体的主流平台有:
主流:微信/微博/百家/头条/大鱼等
资讯类:一点资讯/大风号/网易等
音频电台: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等
社区门户:知乎/豆瓣/贴吧/简书等
其他领域:小红书/微淘等
其实每个公司招的新媒体运营岗位侧重点不一样,有的可能会侧重公众号,有的可能需要你会运营抖音,甚至对视频拍摄,脚本,剪辑有一定的了解,做渠道推广的话,可能会涉及很多个平台。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平台上发帖,推广,回答问题等,都可以试一下,需要了解一下平台机制,知道是怎么操做的,怎么发帖才能不被删,不被封号,怎么写,写什么才能获得更多推荐等等,SEO的文章改怎么写,关键词优化怎么做,这些都是需要尝试总结的。而且如果你能在某一个平台养一个粉丝很多的活跃大号,对你以后找相关工作是非常加分的。
-------------------必备技能------------------
1、文案
“内容至上”“内容为王”的口号还是一直在喊着,那么文案能力也是一直被提及的。有些人可能听到文案就觉得自己的文笔不行,文案肯定不好。
其实不然,文案主要考察的还是你对市场的敏感性,并将其在文案中表达出来,而这种敏感性是可以经过锻炼得到的。所以对于写文案这点,你千万别害怕。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茂兔”公众号,回复“文案”获取文案资料包~
2、数据分析能力
一个规范的互联网公司,领导大大们是绝不会拍脑袋做决策的,一切事情都拿数据说话。数据思维要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自己怎么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需要数据反馈。
我写了一篇文章放到今日头条上,阅读数只有3K,而公司的平均数量是6K,那么我就可以知道,我写的这篇文章效果不好,那么就要调整内容、或者文案类型了。
此外,还可以看看评论数量,看看大家跟你这篇文章产没产生情感共鸣;还可以通过点赞数,看用户对你的认可。
比如,你想申请经费测试一个新项目,拿出以往类似项目的数据、加分析,你的上级大佬才会放心拨钱给你不是?
总之,新媒体运营是要根据数据反馈去做事的。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你的数据分析能力。
6、如何做一名全媒体记者
肩上扛着摄像机、胸前挂着照相机、口袋里装着手机、背包里是无线上网本……他们既是记者、编辑,也是播音员、主持人。这可能就是媒体融合后新闻人的真实写照。
作为媒体融合的产物,这部分从业人员被称之为全媒体记者。他们需要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等载体样样能玩得起来,还需操弄3G、4G等流媒体技术。我们不知道下一站会到哪里。所以,最好样样功夫都尝试着练一练。在这里,笔者想问一下媒体同行:面对媒体融合大潮,你准备好了吗?
全媒体,就在我们身边
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传搭建全媒体平台,所有稿件都署名“YMG记者×××”(YMG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英文缩写)。YMG记者不再局限于向哪家媒体供稿,而是由集团统一调配。YMG记者的稿件也向多个全媒体终端发布——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这就意味着报社将逐步从“报纸社”转型为“报道社”。
2010年1月13目,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全媒体新闻部,首批15名记者每人配备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和笔记本电脑,实行“24×7”的多媒体信息发布模式。5月初,新设立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实现多媒体、即时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该集团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等媒体手段和全媒体数字平台来试水全媒体新闻内容生产体系,进行从单终端、单形态、单走向的传播转到多终端、多形态、多走向的传播模式的尝试。
国内其他媒体也尝试在部分领域内资源整合,比如浙江嘉兴日报及其子报南湖晚报,成立统一的视觉新闻中心;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建立集团层面的视觉中心,向集团内各媒体提供图片;滨州日报社目前也正在进行全媒体的尝试。国内的一些大学其实早就敏锐地嗅到了媒体融合这一趋势,并采取了培养全媒体记者的措施。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便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学院合作,于2007年3月19日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此实验室引进了30台苹果电脑,利用数码平台兼容图文、音频、视频等不同手段进行传播,目的就是培养未来的全媒体记者。
成熟也罢,稚嫩也罢,乃至于有些媒体换汤不换药也罢,全媒体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全媒体记者奔走四方,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时代呼唤全媒体记者
随着数字技术,尤其是3G时代的到来,信息定制、手机报、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等无线业务在报业方兴未艾,无线接收终端逐步拓展到MP4、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户外无线屏幕等领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
不论是什么样的传媒集团,因为赶上了数字时代,因此必须使用全媒体记者应对多元互动传播秩序,掌控3G产业链中信息生产和流通环节,推动全媒体的采编方式,并充分利用“我媒体”和“自媒体”,推动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因此,全媒体记者成为新传播生态下的大势所“需”,必然是下一步的“香饽饽”。
做个全媒体记者不容易
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学会“一鱼多吃”无疑是全媒体记者的努力方向。全媒体记者应是一个多功能的记者,需要有多种采访技能。进行采访时,记者不可能只简单地拿笔去记,至少要会使用录音笔等设备。如果不再单独派摄影记者跟随,文字记者还要现场拍照。为适应网络传播,记者还应学会制作DV、动画等。掌握了这些采访技能,就初步实现了向全媒体记者身份的转变。
全媒体记者必须是深度记者。记者不仅仅是时代的记录者,还要对时代进行分析,对社会进行解读。虽然记者不需要成为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未来学家和公关专家,但的确需要从中汲取养料来武装自己。一是要多学一些哲学、逻辑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因为这些才是新闻工作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不仅仅是遣词造句。二是要培育政治家意识,如果不懂“政治家办报”,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要牢记媒体的第一守则便是肩负社会责任。三是要提升企业家意识,那种只知埋头编稿写稿的编辑记者,那种不懂市场、不问广告和发行的编辑记者,已经落伍了。四是应该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尚未发生的东西。那种只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却不能预知未来将发生什么的编辑记者是不合格的。
全媒体记者要学会在全媒体新闻生产中“用脑”、“用眼”和“用手”。用脑,即全媒体记者要有新闻聚合的头脑,适合各媒体的特点,发挥不同载体的不同组合产生的效应。用眼,即做全媒体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受众的新闻资源,善于与受众互动。用手,即全媒体记者要会文章、能拍摄、擅互动,熟练进行电脑、手机制作发布。
(作者:李景中 为济宁日报社副总编辑)
7、新媒体运营要学哪些内容?
首先学会使用一些专业软件,特别是图片、音频、视频等要求特别高的新媒体,那么做好内容对应的使用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要有综合思考运营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要求的技能要尽可能的多,当然能力还不能太弱,因为考虑到内容的形式越来越多。
接着掌握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这个技能恐怕是新媒体行业中人人都要会的一种能力,因为写作意味着输出内容,输出内容的能力可以看出一个人平常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着不断创新运营思维,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作为一个互联网运营工作者,必然要具备超前的互联网思维,当然这对于日后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不过归根结底仍然是要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以便于在遇到时能够有能力去抓住,并且让自己的运营变得更为成功。
最后要系统地去学习新媒体专业知识,因为每个行业都是具备其特有的性质,如果只是停留在外边缘,而不抓住本质地去学习,那么自然是无法让获得成功的,特别是专业性的东西掌握之后,对于日后的学习也是有用的。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内容
1、负责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的日常运营及推广工作;
2、负责能够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为粉丝策划与提供优质、有高度传播性的内容;
3、负责策划并执行微信营销线日常活动及跟踪维护,根据项目发送各种微信内容;
4、负责增加粉丝数,提高关注度和粉丝的活跃度,并及时与粉丝互动;
5、挖掘和分析网友使用习惯、情感及体验感受,及时掌握新闻热点,有效完成专题策划活动;
6、紧跟微信发展趋势,广泛关注标杆性公众号,积极探索微信运营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行为及需求。
8、报社里包括哪些职位和部门?
报社主要的部门有新闻部copy、评论部、文化部、编辑部,发行部,广告部,通联部、印制部、新媒体等部门。
相应的部门对应的职位有总编、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文字编辑 、美术编辑 、图片编辑、校对、排版、技术部的员工(负责电脑和采编系统的维修维护)。
网络中心的员工(现在报纸旗下都有网站)、广告中心的业务员、 广告制作人员、印刷中心的工人 、发行中心的工人 。财务,会计,工会等。
报社就是采集、编辑和出版报纸,并以报纸为传播媒介向一定区域的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大众传播机构。
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两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作为“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
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两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作为“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
典型的新闻媒体网站:新报网、凤凰网、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导向新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