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新媒体电视?
新媒体电视就是——数字电视。
就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数字信号的传播速率是每秒19.39兆字节,如此大的数据流的传递保证了数字电视的高清晰度,克服了模拟电视的先天不足。同时还由于数字电视可以允许几种制式信号的同时存在,每个数字频道下又可分为几个子频道,从而既可以用一个大数据流--每秒19.39兆字节,也可将其分为几个分流,例如4个,每个的速度就是每秒4.85兆字节,这样虽然图像的清晰度要大打折扣,却可大大增加信息的种类,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在转播一场体育比赛时,观众需要高清晰度的图像,电视台就应采用每秒19.39兆字节的传播;而在进行新闻广播时,观众注意的是新闻内容而不是播音员的形象,所以没必要采用那么高的清晰度,这时只需每秒3兆字节的速度就可以了,剩下16.39兆字节可用来传输别的内容。
2、央视等着你联系方式
《等着我》栏目热线电话:400-6666-892 400-6501-836
其他联系方式:
一、通过《等着我》官网登记www.dengzhewo.cctv.com
二、通过宝贝回家网登记 www.baobeihuijia.com
三、通过《等着我》官方邮箱方式登记[email protected]
四、通过《等着我》寻亲QQ接待群方式登记 1840533
(2)cntv新媒体演播室建设方案研究扩展资料
播出时间
首播时间为每周二22点30分,重播时间为每周五凌晨0点24分
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国家力量全媒体公益寻人平台是中国唯一一档利用国家力量为普通大众实现“团圆梦”的大型服务类节目。央视网作为中央电视台独家官网网站,搭建《等着我》唯一官方网站,承担寻人报名平台和线索提供平台。
参考资料CCTV节目官网-等着我
3、演播室设计方案
1
4、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演播室背景的变化
1976年党的生日那天,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向微波干线沿线的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播出时间10~15分钟,只有外景片,没有播音间的口播。早期《新闻联播》的地方新闻,大都是通过班机或火车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编录,快则一周,慢则半月才能跟观众见面。
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1958年中央电视台建台伊始,新闻栏目就承担起“新闻立台”的责任。目前,《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它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
《新闻联播》创办当年的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历史的巧合,使《新闻联播》肩负起记录时代变迁的重任。因此它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忠实的记录者。
《新闻联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无所不包,它以客观、生动、丰富的纪实手段记录了中华大地30年来每一天发生的变化。因此它是一部最真实的历史教科书。
从党的总书记,到普通党员;从耄耋老人,到少年儿童;从白领阶层,到蓝领职工……都是她的忠实观众。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同一时空下,情系祖国的振兴,关注民族的未来。因此她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
1979年9月1日起,央视创办新栏目——《国际新闻》:新华社每天专门为它编发5分钟国际简讯;加播英美合资的“合众独立电视新闻社”外景片;并从香港收录新闻,航寄北京。
1980年劳动节起,《国际新闻》保留栏目名称并入《新闻联播》。后来,《新闻联播》改进编排,不再把口播国际新闻与国际新闻外景片分开,《国际新闻》完全并入《新闻联播》,巩固了《新闻联播》的龙头地位。此间,地方台新闻由航送改为微波干线传送,《新闻联播》播出时间增至30分钟。
1981年春天举行的青岛会议,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这使她在短时期内拥有了最庞大的记者队伍,构建了世界观众群体最大的新闻传播网。全新的管理理念、杰出的人才队伍、务实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新闻联播》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视新闻事业不断进步。因此她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创新的领军者。
从1982年报道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开始,中央把重大时政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从此,不论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不论中央政令还是地方民生,《新闻联播》都是最权威的发布机构。
1982年9月1日开始,重大时政消息由《新闻联播》首发,确立了她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的地位。
1984年起,《新闻联播》派遣驻外记者,收录台湾中华电视台《华视新闻》;并和亚广联A、B、C区的国家、地区交换新闻,加强了有关第三世界的报道。
1987年起,《新闻联播》收录美国CNN等国际新闻。
1991年9月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覆盖全球。目前,《新闻联播》在全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个记者站(点),并与CNN等全球知名的电视机构建立了新闻节目交换合作关系,“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成为她的宗旨与特征。世界重大突发事件常常成为《新闻联播》“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新闻联播》播报的内容也往往成为境外主要媒体的国际报道。因此她是中国了解世界与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时效性进入争分夺秒的新时期。
上世纪末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新闻联播》,《新闻联播》走向世界。
2005年以来,《新闻联播》越发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越发关注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关注普通党员的奉献,关注普通单位的经验。弘扬了真善美,起到“感动中国”的公益效应,遏制了不良现象蔓延。
2006年新闻频道改版后,各节目都有自身的侧重点,而《新闻联播》则是全部新闻的精选与总结。其间,播音员的新老更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5、央视5套世界杯演播室用的是什么技术
全息投影,就是把之前拍的影像,用3D立体的技术投影在舞台中央,是看得见,摸不到。
6、虚拟演播室装修方案怎么做
这个和成本没关系 我建议用明亮点的 ,黑色的背景上电视后效果会不是很理想,
7、CGTN哪些新闻节目在央视新址C07演播室播出
全世界主流媒体新闻频道都实现了高清播出,CCTV13本来打算新址播出,现在只有午夜新闻到早上六点时段高清播出,但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13频道一直未搬迁新址,高清播出遥遥无期。2016年11月5日起,《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的《新闻直播间》改在新址的预计划用于《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的演播室播出。12月31日,此前预计划用于央视新闻频道在新址播出的主演播室正式改为新开播的CGTN主频道的主演播室。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于2017年1月19日发布的招标公告显示,央视现台址新闻系统高清改造项目将择机启动。至此,央视新闻频道已基本放弃白天和晚上节目在新址播出的计划,而已经在新址播出的《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的《新闻直播间》预计在改造完成后亦不会返回现址播出。此前,新闻频道曾在新址制作直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2015年9月3日)、2016年跨年特别节目-年轮2015(2015年12月31日)、2016年里约奥运开幕式(2016年8月6日,不出镜)、闭幕式(2016年8月22日,不出镜)、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开幕式(2016年9月3日)、2016年里约残奥会闭幕式(2016年9月22日,不出镜)、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2016年10月16日至19日)等特别节目。
自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始,央视新闻频道正式启用新址原用于英语新闻频道的演播室进行重大活动的直播报道,目前已制作直播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2017年5月14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1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2017年7月30日)、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2017年9月3日至5日)等特别节目,而这并非意味着该演播室已正式移交新闻频道所有。
8、央视新闻频道今年1月份左右启用新大楼演播室,更新了画面,但为什么只在凌晨播出,白天还是在老楼播,画
新设备,调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