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京报是什么性质的报纸
新京报是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
2011年9月2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京报》从即日起变更为北京市主管主办。
2016年10月17日凌晨一则“京华时报停刊!人员并入北京晨报,新京报则划入北京日报集团。”的消息在网络迅速流传。对此,新京报辟谣称,网传“新京报将并入北京日报集团”,辟谣:绝无此事!
(1)新京报辣鸡媒体扩展资料
新京报日均88个版,周五112个版。《新京报》采用科学的版面分叠方法:分为A /B/C/D四叠,A叠为时政新闻和体育新闻,B叠为财经新闻和产业周刊,C叠为娱乐新闻和文化副刊,D叠为北京生活杂志。
在各叠基础上,设置了十二周刊,周一为电视周刊和汽车杂志,周二通信周刊,周三数码周刊,周四食品健康周刊,周五商贸家电周刊、黄金楼市和书评周刊,周六财金周刊、娱乐周刊和赛道周刊,周日地球周刊。
在分叠和周刊的框架上,新京报还推出了六大特色栏目,即来论/来信、北京宝贝、北京爱情、北京地理、气象新闻、漫画联盟栏目。
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此次把《新京报》列为试点,赋予《新京报》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为全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探索经验,提供样板。
两家党报集团以政治做后盾,以资金做纽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经营,有能力建设一个法治化、现代化的报业企业。
2、爆料烟台苹果的新京报是干什么的?SB?怎么网上一搜这么多骂他的?
王瑞峰和张永生这两个记者肯定是拿黑钱了,新京报养这么两个没有智商的彪货也真是丢人,干记者都凭借一张嘴胡说八道了,这媒体还有什么可信的,看看苹果的出口量就知道了,外国人可不是傻子,造这样的谣,真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烟台苹果涨涨志气全都出口得了,一个也不给这帮孙子留~~
3、《新京报》为什么成为垃圾报纸的原因
新京报、澎湃新闻,这都是资本巨头操控的造谣媒体啊,没有翔实证据的新闻都敢写,甚至“没有新闻也要制造新闻”,为了流量和点击率,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毫无底线。
4、新京报:为什么捐款还要被骂
年6月13日,李春平出版描写自己传奇一生的文学传记《忏悔无门---慈善家李春平的旷世情缘》,这是李春平继十几年的沉默之后,首次向公众讲述自己。6月16日,李春平约见各家媒体表示,他出书是因为从网上看到了一些传言,比如:有人怀疑“好莱坞情人”故事的真实性,质疑他钱财的真实来源,对此,他邀请来了两个关键人物:片警吴江明和居委会主任边英,以证明自己所述故事的真实性。
15年来,李春平已向社会捐赠现金多万元。他说,自己的捐赠动机却受到质疑。
15年来,李春平已向社会捐赠现金多万元。他说,自己的捐赠动机却受到质疑。
“如果有工作,我绝对不走”
新京报:当初你为什么会想去美国?
李春平(以下简称李):当时为了一个女孩,和人家打了架,被劳教3年。那时候的社会和现在不一样,工作靠分配,到哪都要看履历。一个人如果劳教了,就没法再找工作了。为了不拖累家里人,我单独生活,没有收入,找不到工作,基本上走投无路。在那种情况下,只有出国这一条路可走。
新京报:想通过结识外国人出国的办法顺利吗?
李:一开始也有很多曲折。第一个认识的外国人还是个间谍,说可以帮我出国,但要我给他弄一些资料什么的,把我吓坏了。后来就遇到那个美国老太太。
新京报:认识那位好莱坞女影星后,你马上决定跟她走?
李:不是。她比我大38岁,以我当时的观念,很难接受。
新京报:是什么促使你下定决心?
李:我记得,有一次,一个邻居12岁的小女孩在门口遇见我,跟我打招呼说:“李叔叔好!”她母亲当着我的面给了她一耳光,把她拉回家,训她说:“你怎么跟劳改犯说话?”这件事对我冲击很大,在国内活得没有尊严,我这才决定去美国。
当时也不是直接答应了老太太。我还认识过一对好心的英国夫妇,在他们帮助下,我去了英国,在那里打工。后来,我被出租车撞了,司机停也没停就开走了。到了,一看我是个,就随便给包了包,也没检查。一气之下,我拄着双拐又飞回来了。回到甘家口8院,知道美国老太太不断打听我的消息,一直等着我,我这才决定跟她去美国。
新京报:去美国前,你知道这位女影星有巨额财富吗?
李:去之前,我并不知道她有多少钱。当时,我就是想去美国找回做人的自尊,找份工作,也没想到后来能成为亿万富翁……这可能就是命吧。
新京报:现在对当初这个决定怎么看?
李:如果当时我有工作,我绝对不走。
“我们没结婚,是母子关系”
新京报:这个好莱坞女影星到底是谁?
李:有人猜是赫本,有人猜是嘉宝,还有人说是个女教师,其实都不是。大家别再猜了,我答应过她,不把她的名字说出来。难道捐钱还做错了吗?现在我只想把发生过的事实告诉大家。
新京报:但也有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李:是的,网上有人说李春平就是漂亮的鸭子,他的故事都是编出来的。当初如果我不是贫困潦倒,我不会去饭店,不会想认识外国人。这种故事谁会去编造?
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新京报:在美国的那段生活怎样?
李:在美国12年,每天就是陪着老太太,去一些地方玩,或者待在家里,学英语,学管理。每年回国一个月,很单纯。
新京报:你爱她吗?你们关系究竟怎样?
李:她很爱我。坦诚地讲,我对她没有爱情,只有报恩之心。刚跟她在一起时,我就跟她讲得很清楚,你让我有饭吃,有份工作,我会报恩的。你活一天,我就照顾你一天。实际上,我们一直没结婚,是母子关系。
新京报:她为什么会把90%的遗产给你?
李:最后几年她病了,把所有佣人都辞退掉,只让我在她身边伺候她。每天我给她端屎端尿擦身体,推她散步,那段时间特别辛苦,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后来她临去世前说:“我对不起你,我把一个年轻男孩子留在身边这么久,我快乐,你却不快乐。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来天堂见我时还是单身,我会很高兴的。”最后我才知道,她把财产都留给我了。
“我没有违法,不是在洗黑钱”
新京报:对于你捐款的动机,社会上有很多猜测。你怎么看?
李:我没什么动机,就是想报效祖国。曾经有恩于我的人,都不接受我的报恩。
我只能把这份恩情回馈给社会。
我捐款的事,有什么可非议的呢?有什么动机呢?
我有这么多钱,拿出来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我从网上看到很多传言,有人说我是一只漂亮的鸭子,好莱坞情人的故事是编造的,说我是在洗黑钱,那么多钱都是靠走私文物获得的,让我非常生气。我没做违法乱纪的事,我不是在洗黑钱,我只想让贫苦的人过得好一点。
新京报:可是承德“11·28”特大盗窃走私文物案,你被牵扯其中。
李:他们把文物给我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赃物。后来,我向公安机关讲清楚了,有媒体进行不实报道,我和他们打官司,两次都判他们输。我是清白的,我只是喜欢收藏文物而已。
新京报:关于你的传奇经历,一直众说纷纭。但你十几年来一直对此保持沉默。为什么这次忽然要出这本书呢?
李:十几年来民间传说有很多版本,我本来想就让它去吧。可是最近两年,对我的指责和议论很多。我本想做好事,最后怎么会成这样?我本来是坦坦荡荡的一个人,没什么不可以告诉大家的,所以才决定出这本书。
新京报:这本书为什么要以忏悔为名?
李:并不是我自己需要忏悔,我没什么可忏悔的。所谓“忏悔无门”,实际上是通过我的经历,以及我曾经的迷茫和现在的清醒,向世人发警报:如果一味地追求财富,那是否将“忏悔无门”。
新京报:据作者介绍,这本书是文学传记,事实成分有多大?
李:这本书中90%基本吻合我的经历,但人名都是化名。
新京报:你了解这本书的情况吗?
李:这本书现在很热销,排行榜的第一名。书一出来,很多人都来找我,包括一些非常著名的导演、编剧,有人说要拍电视剧,有人说要再出书。我都拒绝了,我想过隐居的生活。说实话,我没想到这次会引起这么大反响。但我想就到此为止,说一次就够了,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一味地宣扬钱财,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没有必要。
5、新京报是哪个地方的报纸?
《新京报》是中国北京的一家日报,由南方日报社和光明日报社联合创办(光明日报社控股占51%﹐南方日报社占49%),成立于2003年11月11日,在北京地区发行。
《新京报》是中国第一次两个党报报业集团合作办报,是中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的报纸,是一份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新主流纸质媒体。2011年9月1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京报社由中央媒体单位划归北京市管理。
(5)新京报辣鸡媒体扩展资料:
2006年,新京报记者还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的三等奖。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中国最有成长潜力的媒体”、“中国最新锐报纸”、“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时政类报纸”等。
2015年1月28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报道奖评选结果揭晓,新京报获得包括最佳消息报道、最佳专题报道、最佳图片以及最佳报道团队4项重量级奖项。
2017年10月28日,新京报我们视频荣获“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6、新京报竟被查处?它曾发布过哪些不实的新闻?
曾在中国传统媒体上被大幅揭露的业余演员毛坤创办的“世界奢侈品协会”虽然似乎在社交网络尤其是微博上已经成为笑柄,(4月24日)下午,将很快择日开庭,提起上诉的《新京报》社一位编辑称,此案一审判决是对正常监督报道的极大损伤,希望北京三中院二审对不当判决作出适当改判。
根据朝阳法院2月底发布的消息,该院一审判决认定, 《新京报》社两媒体2012年6月14日、15日分别刊登了《廉价世奢会》和《世奢会被指皮包公司》的负面文章,其文章存在大量未经核实的消息来源,违背新闻原则,造成文章严重失实。 北京朝阳法院认定,两篇报道中“存在多处不实言论,违背了其作为传统媒体的审核义务,继而导致大量媒体转载,其行为已经构成对原告世奢会名誉权的侵害”,故应向世奢会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朝阳法院一审判令两家媒体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登向世奢会的致歉。
先说个最恶劣的:今年2月19号,武汉第八医院院长王萍一直奋战在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急需救命血浆,公开了联系电话。然后这新京报记者为了抢新闻,持续不断地拨打求助电话,导致电话占线。
早在十年前,2010年5月14日,两名年轻女子在被性虐待者——曾祥宝,囚禁近两年之后,被警察解救出来。变态狂曾祥宝因同时犯有其他强奸罪和抢劫罪,被警方拘捕。十余天后,《新京报》便急不可待地推出了它的“独家报道”,在专版中长达两个版面深入介绍“性虐疑犯曾祥宝剪影” 。
7、新京报能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吗
新京报是一家报纸,是一个媒体,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事件经过有影响的媒体的报道、呼吁,可能会有利于,或促进事件的正向处理,达到好的社会效果。但只是如此而已,不能只指望一家报纸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它能尽力报道客观事实,呼吁公平正义就很好了。
8、为什么新京报遭到网信办严厉查处?
新京报被网民举报,在关于北京疫情方面存在错误报道,该报道内容容易误导群众,引发社会动摇,所以遭到严厉查处。
新京报被查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新媒体平台乱报道的现状,但是新媒体平台上传播谣言并不是首例。之所以新京报被网信办严厉查处,还跟新京报自身的影响力有关。
新京报属于官媒,并且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成立,比传统媒体优势更明显。新京报除了在多个媒体平台拥有自身的账号以外,每个平台还拥有不只单一账号,并且分为视频号和图文号等好几种,它的影响力比普通账号更大,粉丝也比传统媒体多。
正因为其影响力很大,所以对于新京报出现报道内容失误,网信办采取了更严肃的态度来处理,这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大众媒体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规范官媒以及新媒体平台的运营。
新京报报道错误的内容是针对北京疫情的,大家也都知道,疫情不仅是北京的大事,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大事,它报道的内容无疑会对国内社会甚至是国际社会都形成错误误导,其性质是相当严重的。
假设新京报只是报道的某个农户养鸭子是虚假事件,后果都不会有这么严重。
所以,新京报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此外,网友还翻出了新京报报道的关于李兰娟院士的一则谣言“新冠病毒在零下20摄氏度可以存活20年”,本身新冠病毒就闹得2020年不安生,新京报这样的做法对社会的影响可谓是非常明显了。也难怪网友们对网信办查处新京报的做法纷纷表示称赞。
作为群众了解国家大事的“窗口”,不仅像新京报这样的官媒要谨言慎行,对新闻的真实性多加论证,个人在网络上的发言也应当遵守对应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为网络环境净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