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网红到网红经济的跨越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从网红到网红经济的跨越需要的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背后要有平台扶持。
papi酱的火爆,尤其几个小时敲定1200万元融资的消息,让网红经济变成一个更大众的话题。“其实今年最大的赢家,应该是电竞女主播Miss。”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Miss与虎牙直播签约,年薪3000万,一签就签3年。而虎牙直播在欢聚时代旗下,雷军就是欢聚时代的股东和董事长,对于这笔近亿元的生意,雷军在微博上公开“站台”。在电竞直播平台中,腾讯领投斗鱼,王思聪力捧熊猫tv,一系列直播平台的兴起,电竞女主播的年薪也一路水涨船高,从几万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现在各个平台都在抢网红,比如,合一集团与阿里百川联合发布的“合一百川创业加速计划”,微博联合秒拍、微信和腾讯视频,还有垂直类的美拍、映客等等,都加入了对网红达人的支持。一业内人士说:现在竞争非常激烈,从老牌视频网站,到电商、社交平台,以及垂直的短视频平台,都成为网红经济中的参与者和玩家,这直接让网红的身价水涨船高,甚至直接变成IP,围绕这个IP进行全方位开发。有研究分析称,网红经济市场规模过千亿,电商、广告、打赏、付费服务、线下活动是目前网红主要的变现方式。
从快手到抖音,可谓一脉相承。相对来说,抖音做得很好。抖音的爆红,基于短视频。有一句话说得特好,叫“成于设定,毁于设定”,抖音的极简视频,让用户接受起来很轻松,也就是传说中的“杀时间”。10到15秒的短视频在不知不觉间吃掉了围观者一生中最珍贵的时间。一不小心就会浪费到1-3小时。当然,还有更多重度患者是成天成天地死躺在床上。所以,有人说抖音是新一代的精神鸦片,但,不管怎么说,抖音具备精神鸦片的潜质。
在快手没出现以前年轻人喜欢逛QQ空间,追电视剧深受着娱乐明星的影响。而现在快手改变了这种状况。年轻人每天谈话的内容几乎句句不离快手二字。连吃饭都要把手机摆在眼前划来划去。整天沉迷在别人的世界里,只要几个人坐在一起就会相互报道起昨晚哪个网红涨粉多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直播收了多少礼物。完全忘记了自己还要努力和学习!
现在的人,他们的行为风格和说话都模仿者某些网红。更坦言网红是神圣的和自己最向往的职业时。我忍不住插了一句“你们实在太把网红看的高贵了!”他们立马否决我说“网红不高贵还有谁能称为高贵?”我顿时哑口无言!
由此可见,这类软件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人总是会喜欢自己擅长领域的东西,那是因为你有足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人,还是要学习着,并尝试会去消化那些你所不擅长且天生笨拙的领域。生活不是催眠,对你个人而言,做人要掌握迎难而上的耐力;而对于父母,我们所希望的,无非是你能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包括你擅长的,你喜欢的,以及,你最初逃避的,你需要特别艰辛才能在笨拙中通过刻苦训练才能一点点掌握的。
你所擅长的知识,会让你有立身之本,而你所不擅长的知识,不要抛弃它,更不要逃避它,因为它们会让你看世界的角度更全面。
3、抖音网红都是怎么用短视频变现的?
抖音网红本身就存在一定知名度了,粉丝就是他们变现比较快捷的办法。不过即使是网红太明显的笼钱粉丝也会反感,建议听一下网红培训师董子齐的课,她会教你如何在收拢粉丝的同时又获得收益。
4、网红经济背景,你如何看待薇娅、李佳琦等网红效应,这是创业么?
当然算了,虽然他们都已经成为快手或者淘宝的签约网红,但不管哪种方式,只要是通过他们自己努力,而获得远超平常的收入,就是创业,更何况像薇娅和李佳琦他们的年收入已经是超亿元的了。
如今,薇娅和李佳琦都可以称之为网红带货界的一姐和一哥。
虽然,现在罗永浩也加入了抖音,成为抖音签约的“官方带货”网红,而作为初代网红的罗永浩可谓也是自带流量的,在4月1日的直播首秀以支付交易总额超1.1亿元、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人的成绩收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红经济带货的格局,就形成了“三局鼎立”的局面,以李佳琦为代表的快手,以薇娅代表的淘宝,以及现在以罗永浩为代表的抖音。
其实,现在的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就是以前电视购物的2.0版,只不过是从电视上转移到手机上来了,而且把之融入到了社交软件里面来了,先捧红主播,再让主播带货,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网红经济”圈了。
而以前的电视购物,则是以知名的电视平台为基础,进行主播的解说来向观众推荐,很大程度上来说,没有“网红”这种名人效应,不信你换个知名的主持人看看,我相信带货的能力比之薇娅、李佳琦、罗永浩等也不逊色。
从长远的来看,小编觉得罗永浩毕竟是老一辈人物,在人物面孔接受及推销方式、技巧上面,可能会因为网友的喜好程度而逐渐失去热度,虽然薇娅和李佳琦以后肯定也会被新的“网红”所取代,但他们三人努力的去创造更大的“网红经济”效益,谁又能否认他们的努力呢?
5、如何看待现在的网红经济?
网红产业也正在面临洗牌,UGC短视频代表着变现空间更大、速度发展更快的模式,但会很快走向寡头垄断。直播对传统娱乐内容以录播为主的生产方式的颠覆,会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6、2019年网红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网红人数及粉丝规模均大幅增长,文娱内容占内容主导
2018年,粉丝规模在10万人以上的网络红人数量持续增长,较去年增长51%。其中粉丝规模超过100万人的头部网红增长达到了23%。而网红数量增长的一大原因是粉丝数量的增长,截止2018年4月,中国网红粉丝总人数保持了之前不断增长的势头,达到5.88亿人,同比增长25%。
在网红人数与粉丝规模持续双增长的加持下,网红经济市场规模以及变现能力也随之增强;网红人数和粉丝规模的双增长亦为其产业链的发展及完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伴随着网红数量的大幅增加,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从早期的娱乐内容作品创作以及美妆到接下来的知识科普、信息分享,再到现在的美食、财经等亟待挖掘的新兴垂直领域,都在不断发展成为孕育新生代网红的土壤。
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传统的文娱领域依旧占据网红所在领域的主导位置,其中搞笑幽默占比相对最高;时尚、美女帅哥、娱乐明星等领域占比均在6%以上。
网红产业迎千亿产业规模,职业化、多平台化成趋势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红经济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红产业规模近528亿元人民币,2018年有望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2015-201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7%。
前瞻认为,鉴于当前的网红的行为动向,一段时间内网红经济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网红内容方向逐渐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新奇事物的不断渴求,粉丝们逐渐把注意力从真实存在的人转移到了虚拟创造的“人”和形象上,而这些新的形象,也在逐渐崛起为新一代的网红。相比于现实人物,虚拟人物以其特有的可塑性和趣味性大大增加了自身的传播速度和认知程度;而其自身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也赋予了其强大的营销能力,博得了广大广告主的青睐。
网红职业化趋势加大。伴随着网红经济的逐步专业化以及MCN机构产业的完善化,网红与MCN机构签约成为专职网红成为了一种新趋势。相比2017年,今年头部网红与MCN机构签约占比仍有所提升,达到93%。签约MCN机构的网红人数逐渐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把网红当成自己的正式职业和工作;而MCN机构也在为网红带来诸多裨益的同时,通过更精准的流量引导以及更多元的分发渠道,将更有效、更丰富的商业变现方式赋予网红。
多平台化成为主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同的内容领域衍生出了众多的平台,也因此导致了曾经扎根于单一平台的走红方式无法跟上市场的节奏,在适合自身优势及内容的多个平台同时上传作品,以吸引不同使用习惯的粉丝成为了如今网红们提升自身知名度及吸引流量的新方式。
7、“网红经济”的弊端我们该如何规避?
一则消费者应加强防范。
网红产品虽令人眼馋,但对于消费者,一方面要科学理智消费、按需消费,切莫被商家的宣传忽悠住;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网红产品的甄别,比如,店家的资质、商品的质量等多加核实;再者,对于网购迷们而言,网络上的网红产品应谨慎一键转发,谨防自己成为不法商家的广告推手。
二则以监管促规范。
网红经济成为一时爆款,但是相应的监管不能纹丝不动。比如,加强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完善相关市场规则,促使“网红产品”市场规范;还如,建立诚信追溯机制,或者“黑名单”机制,通过对不诚信网红店的依法打击,以确保网红经济的“坑”越来越少。
三则商家的良好自律。
网红经济,于个体商家而言也是自己做出来的。虚构的网红虽然能够一时吸睛吸金,但终归是一种短视行为。因此,于商家无论自身是否为网红,踏踏实实、依法文明诚信做生意最重要,即便有一日成为了网红,如此也会有持久红的根基。毕竟,法规再完备、监管措施再齐全,也抵不过商家自身的良好自律。
(7)浅谈抖音短视频引起的网红经济效应扩展资料
网红经济的弊端:
1、网红行业不规范
现在在一些城市走在大街上,网红随处可见,例如在著名的网红城市成都、重庆。数据显示,从事网红行业的人数已经是10W+了,网红数量的激增,网红行业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同类网红直播博主的恶性竞争,直播形式、直播内容、直播平台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这让这个行业显得有些混乱。
2、网红职业道德缺失
因为网红数量激增,众多网红为了能“红”起来,都是挤破头颅地往前挤,都想成为某网、某直播平台的“一哥一姐”,有一些网红在直播时甚至抛开自己的道德底线,例如:直播信息造假,给粉丝介绍一些“三无”产品,在直播时传播一些违法的信息。这除了给受众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之外,还给网络监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和监管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