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些名人励志的演讲、视频短片
波许教授的最后一堂课:讲如如何去追寻梦想的。
俞敏洪励志视频、《2分钟感动世界》。
2、需求几个感人的短视频,不要太长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UFCKsJDokU/
这个是天鹅湖 算是经典作
http://v.ku6.com/show/uCZzu2kMp69pYhqk.html
这个是关于一个男人和女人之间的 配音乐的 爱情故事 挺感人的
希望对你有用
http://v.ku6.com/show/aC7IHOZ51qHTXPAt.html还有这个
3、哪些视频网站有古代经典爱情诗词名人讲解
去古诗网看看吧
4、古人名人尊师视频故事
1、程门立雪
宋朝时,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他拜程颐(yí)为老师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恭敬(ɡōnɡ jìnɡ)。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一个同学一起去老师家里。守门的告诉他们,程老夫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dǎ rǎo)老师的午睡,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雪花落在他们身上,寒风打在他们脸上,两人都冷得发抖,可他们还是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这才知道他们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
正是因为杨时能尊敬师长、虚心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成为了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2、尊师至诚孝道楷模
子贡,孔子杰出弟子。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毛主席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sháo)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shú)读书时的老师毛宇居一起用饭。席间,毛主席热情向老师敬酒。毛宇居不胜荣幸,感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yíng)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5、岳飞祭师
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周侗老师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周侗老师不仅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爱国爱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教会他射箭的绝技。
周侗老师去世后,岳飞把他当父亲一样安葬。每到初一、十五,岳飞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祭拜周老师。在痛哭一番之后,他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弓,射三箭后才回去。
5、求名家诗词吟唱视频
邓丽君唱的《在水一方》
还有在网络视频里搜 古诗 名家之类的 应该有
6、一个搞笑的短视频,是一些名人,然后配音的对话,用线条勾勒的人物不知道叫什么。
腾讯微视里面有好多搞笑短视频,
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个微视就可以看这些搞笑短视频了,
微视里面不止可以看视频,还可以拍摄视频编辑视频等等
7、古诗词视频,8分钟以下的
太多了,直接网络搜索古诗词就好了。
古诗词
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1] 《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8、求一个古诗词经典诵读的视频素材?
2.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3.秋月扬明恽,
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4.南邻更可念,
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5.鸣笙起秋风,
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
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
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