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电视台采取哪些措施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机融合发展
一、借助社交媒体,全方位提升城市台媒体形象城市台在以往的竞争中,往往因为渠道、经费等因素,自动退让了很多外部宣传阵地,加上覆盖范围的限制,在大众中的“曝光率”越来越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关系模型的重新定义,社交媒体广受关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被大众所熟知,利用社交平台是扩大自身媒体影响力很好的一个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覆盖范围的限制。当然,开通微博、微信十分简单,但是怎样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策划和统筹,以及配套的工作流程。在组织上,设立专门的部门做新媒体宣传推广,从微信微博的开通,到某个栏目的推广,粉丝的管理,演播室与社交平台的实时互动等等,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和策划,在这一点上,城市电视台很有优势,不像大台,栏目众多,频道多,部门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很难统筹起来,像有些电视台每个栏目、主持人自己建自己的微博,频道还有官方微博,大型活动还有大型活动的微博,缺少统一管理,在推广时也十分无序。
虽然城市台覆盖面小,但在实际中,应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更大众的公众媒体来看待,即所谓的“大台风范”,因为社交媒体其无限的传播力蕴藏了巨大的潜力。把社交平台作为一项优质资源来运作,把优质的节目资源预告式地、宣传式地第一时间共享到社交平台上,吸引大众,制造舆论热点,不仅可达到良好的收视率,同时也可提升城市台网络知名度。比如,一条实时新闻,记者在执行采访任务的进程中,在确认其真实性后,首先是发微博,官方微博同时进行转发,记者进一步了解详细信息后,回到台内,如节目播出时间尚早,首先撰写稿件发在频道官方网站上或本土网站上,在视频内容剪辑完毕后,再在本地电视台进行播出。
二、节目生产注重本地化、与新媒体形成互动
现在浏览各任何一个大的新闻网站,各类新闻旧闻扑面而来,可谓是面面俱到,但这类新闻大都是一些大事件新闻,很少能看到一些小事件新闻或者发生在读者身边的小新闻,像社区新闻,而城市台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此:生产的内容接地气。在城市台自办的民生新闻中就有两个经典案例,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和杭州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都是长久不衰的优质本土节目。同时在节目上要挖掘本地草根文化,使节目内容既具有传统媒体专业性把关,又具备草根时代的原创个性,通过社交平台或手机APP与大众进行互动,从这些互动反馈中,分析观众的喜好,并把这种喜好融合到节目制作中,形成良性循环。
以往在传统广播电视上播出的节目往往是结构完整的“巨内容”,但随着社会阶层的各种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更加强烈,媒介传播环境日益呈现出细分化、碎片化的发展倾向。节目剪辑也需要考虑“微内容”的创作特点和“碎片化”的媒介消费习惯,在电视上播出后,稍加剪辑,即可再次被发布在社交平台或手机APP上。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开拓互联网新领域有了合理的新媒体运营模式,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推动各媒体平台充分的融合,达到现实意义上的全媒体高效运作,须将电视台内采编播各个平台的单打独斗向集约式的采编流程方式转变,构建融合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文字、图片等多种传播媒介的全新内容管理系统,实现跨媒体整合,多平台共享,减少重复性,降低复杂性。有条件的城市台,与第三方合作,可以开通APP移动客户端,通过这一平台传送本土新闻及生活资讯,在手机上实现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电视台只有张开双臂拥抱新媒体,在接受“它”的同时,重新定制、重新定位、重新包装自己,把满足观众(听众、读者)的需求作为执行媒介融合战略的最大推动力,才能在日益复杂艰难的环境下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媒体版图。
2、文化类电视栏目怎么和新媒体融合
截止到2004年6月15日,全国有8家电视台开办了法制专业频道,还有60个法制栏目。法制类栏目收视效果好,播出量占专题类节目的10%,收视率却占整个专题类节目收视的19%。法制类栏目主要以电视专栏形式为主,有些节目的表现形式有所突破,像《法治进行时》一周七天中分别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周六的《法网追踪》,是全国唯一以电视专题节目形式通缉犯罪嫌疑人的节目,又如《拍案说法》在重点案例中加入短剧形式进行演绎,使节目具有更高的观赏性。
3、新媒体,和电视媒体如何融合
第一,联合发展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力量的强大,以及我们在互联网运营方面的严重经验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广电系的新媒体应确保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此或可抵挡一阵,争取学习的时间。
各家电视台单打独斗是很危险的,建议大家联合起来,按现代企业机制共同打造形成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内容集成平台与视频传播平台,整合各自的优势内容和运营人才。当然,这需要打破本位主义,放下各自背后的电视台当前激烈竞争的敌意。
第二,立体传播
广电的优势在于拥有有线、地面、卫星等多种传播手段,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整合上述多种传播渠道与互联网一起形成立体传播。
尤其重要的是有线电视网络。网台分离之后,有线网面临三网融合的严峻挑战;同时,有线电视网庞大的用户群,双向改造、NGB之后将具备不错的内容呈现能力。在各省陆续完成网络整合,甚至下一步形成全国性公司之后,与上述几家内容集成平台进行对接,将为用户打造同时在有线电视、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多个渠道进行无缝切换的三屏体验及一致性服务。
在美国,TV EveryWhere就是台网联动、立体传播的典型案例。无论是内容还是网络,我们都需要进行各自的整合,然后二者再进行融合。
第三,重视智能终端
大洋彼岸的CES2011盛大落幕,去年的主题是3D,今年的最大亮点则是智能电视和Pad产品。且不说苹果、谷歌、微软等巨头,国内多家电视机厂商也纷纷展出了智能电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