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成立的融媒体从业人员

新成立的融媒体从业人员

发布时间:2020-09-20 02:52:41

1、"融媒体"和"全媒体"新媒体是一样的吗

怎么说的都有。
传统媒体爱说融媒体传播,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更多是理念性的,从字面上理解:融合两上以上媒体,就可以叫融媒体传播。
全媒体至今在学界没有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全媒体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一般说全媒体,更多是指媒体平台多、覆盖面广,从字面上理解,就像人和众,怎么也得三个以上吧,只两个媒体平台怎么好意思说全媒体?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其实我也想搞清楚。

2、融媒体时代怎么做记者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下,记者在采访报道重大会议和事件时应当有哪些新思路,需要学习哪些新技能,这不仅是两会报道引发的思考,更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面对未来多变的媒体生态应当考虑的问题。
高科技运用在报道中,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科技转化”最生动的注解。此前有专家提出用融媒体代替全媒体的概念,即除了包含媒体要“全”的意思外,“融媒体”还注重各个介质之间的“融”,即打通介质、平台,再造新闻生产与传播各个环节的流程,熟稔各类采编技能等。文字记者用相机、手机拍照后,即时发送至微博、微信、网站,并综合运用小视频、秒拍等载体,可以第一时间传播多媒体信息,这在两会上运用得比较充分,这也是新闻媒体在拼抢新闻中值得思考与提升的重要一环。

3、融媒体将会对媒体行业带来怎么的变革?面临哪些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为目标的媒体改革在理念思路、内容形式、业务形态、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方面进行艰辛的探索和创新实践,虽然有突破,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2018年,中宣部提出要在2020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国全覆盖的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如何变革,又会遇见哪些挑战,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目前,融媒体行业在内容生产、体制机制、行业理念等方面,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革。

  其一、内容的深度开发 

融媒体的发展实现了采集一体化,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采集的内容全方位、多角度,能够完全满足各类媒体的编辑需求,再由二次加工处理深度开发,形成规模声势,不仅可以增强内容的权威、真实、全面客观性,同时提高传媒业信息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并引进新的技术,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

其二,体制重构及资源整合的变革

融媒体中心整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人力物力资源,变各自服务为共同服务。同时,融媒体重构了管理体制与事业体制,将原来由广电行政部门设立的广播电视台、县委宣传部设立的内部报刊、县政府设立的政府网站整合起来,设立统一法人机构——县融媒体中心,并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方式。

其三,媒体行业理念、媒体手段的创新

媒体融合是我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追求信息传播的优化过程,它正改变着信息的采集、合成、传播、获取、经营管理等方面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面对市场需要,媒体需要向融合转型,这是媒体经营理念的创新,也是媒体方式方法手段的创新。

参考中科院系科技企业中科闻歌提出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媒体融合,在五个方面大有可为,即技术业务的融合;内容渠道的融合,发声渠道的融合,媒体资源的融合,多级媒体的融通。

中科闻歌融媒体建设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县级媒体建设不仅要把握好媒体融合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也应注意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的差异化服务提供、新技术影响、信息监管等方面的挑战。

 其一,融媒体面临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功能服务的挑战。在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开拓互联网思维化,增强用户思维,为用户提供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与服务。

 其二,融媒体要面对新技术融合的挑战,例如:5G的来临,除了速度的提升外,对以往任何一代通信技术都有颠覆性的影响。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用最好、最新的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拓宽传播领域。

 其三,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和传播者上传的信息缺乏完善的监管,其真实度难以保证,再加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发布、原创资讯不足、转发较多、新闻权威性不强、信息价值不足等,都给融媒体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个人隐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相继出现,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融媒体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也应规避因资讯质量、信息安全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4、在当前媒体的融合的形式下,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方面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首先,传统媒体复的入口制价值在快速削弱。当前,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下,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正在迅速抛弃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用户流失,广告主放弃,传统媒体“二次销售”的商业模式快速坍塌,随之而来的就是收入、利润大幅度缩水乃至亏损,尤其是传统媒体辛辛苦苦培养的骨干人才开始大量流失到互联网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毋庸置疑的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大量流失无疑于釜底抽薪。

5、融媒体是什么?谁能举例说一下?谢谢!

“融媒体”为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对外为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

以前,在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上网时都要进行重新编排,拿掉广告部分。现在,不少客户上门谈广告时,都主动要求,和“融媒体”价钱一起商谈,网上也予保留。“融媒体”成为利益上的“共同体”。



(5)新成立的融媒体从业人员扩展资料

融媒体时代的创新,除了理念上的创新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模式创新。融媒体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即“媒介之间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模糊”。因此,“打通”是融媒体时代模式创新的关键。

数据库模式,是基于“打通”理念下“共融”模式的第一类。一些纸媒网站将珍贵声像、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数据库处理,建立特色“媒资库”,重新整合利用,从而实现通过媒资库向用户收取费用的获利方式。数据库模式的另一种方式是建立用户智能数据库,进行“数据库营销”。

6、融媒体屏幕要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大屏幕观看+小屏幕互动”逐渐成为用户视频观看的延伸性体验,跨屏传播业态悄然形成。根据2016年艾瑞咨询《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显示,68.5%的新媒体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38.5%的新媒体用户选择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看电视时“多任务”现象普遍存在,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互联网用户会用其他设备进行社交网络交流等行为[1]。跨屏互动与融合通过连接不同形态的屏幕,赋于用户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为视频内容制作者和广告营销推广人员提供了更多机遇与挑战。处于传播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媒体从业者,需要从跨屏互动与融合的热现象出发,把握其兴起的原因与本质,树立用户意识与产品思维,从而加速自身转型,以应对市场需要。

7、融媒体的概念是什么?

融媒体”能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8、融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

1、定位不同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2、理念不同

“融媒体”首先是个理念。这个理念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

从空间上来看,“新媒体”特指当下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其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全球化的媒体。

3、目的不同

“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是在办台实践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

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

与新成立的融媒体从业人员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