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撬动

新媒体撬动

发布时间:2020-07-29 16:23:17

1、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去撬动更多的曝光度传播度是一方面

通过微信、微博、微站来扩大品牌知名度以及提高品牌影响力去撬动更多曝光量。
一、内容是第一竞争力
适合品牌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在内容制作上最大程度保持原创,提升品牌辨识度,我们不是农夫山泉,所以我们不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只有真正的做好了原创,在长期的向用户推送之后,才能更好地做到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二、标题是最佳吸引力
两个相同实力的人去应聘,长得好看的肯定会被默默加分;
两篇内容相同的文章,标题出众的肯定阅览量高,阅览量高的知名度顺手就做出去了。
三、一个好的品牌单靠品牌本身发声也是不能打响名声的,更重要的是提高用户粘度。建立社区是最理想的,但一个新的品牌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一步步扎实的走下去。
A.建立粉丝群、用户群组之类,提高用户凝聚力和活跃度
B.可对每期文章设置小小的投票环节,看用户是否喜欢文章,提高用户参与程度的同时又能统计有效阅读,明确用户喜好;
C.原创内容由用户决定,品牌形象代表由用户决定,提升用户归属感和参与感,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而扩大品牌知名度。

2、做好这几点,你才真正懂新媒体运营

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运营往往要做好5个关键:
1. 竞品分析、用户调查
了解竞品的发展模式,用户为什么要关注他们,再对照自己的情况去设定明确的目标。
用户调查即做用户画像,了解用户年龄段、收入情况、群体喜好等,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到用户需求,指导内容创作。
2. 优质内容生产
在充分了解用户的情况下,撬动用户需求,把用户感兴趣的话以及想说的话说出来,引起共鸣。内容不需要太多,保证质量就行。
3. 投放渠道
现在的内容分发渠道有很多,比如微信、微博、自媒体平台、社区论坛等等,多的让很多新媒体运营人员忙不过来。
好的内容需要渠道去投放,但是并不是每个渠道都是合适的。
比如:小清新风格的显然不适合知乎、钛媒体、36kr这种科技属性的媒体,简书、豆瓣反而更适合。
好的运营人员会对各个平台的风格属性了然于心,投放符合自家产品内容调性的渠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数据反馈
做过用户调查,也难以保证产出的内容就一定能带来理想的效果。
优秀的新媒体人会巧妙地利用数据反馈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总结分析哪些内容,哪些类型,哪些渠道甚至是哪些时段更受目标用户的关注,从而趋利避害。
5. 调整优化
好的运营会通过各种方式快速试错,然后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对各项运营指标进行优化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引流、转化效果,来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总体来说,做好这五点,基本的新媒体运营就不成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要做到优秀、出众,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磨砺。

3、新媒体文案在吸引客户注意力时会用到满足好奇,一般有哪几种好奇?

满足好奇,其实就是吸引用户的注意,撬动用户。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物质激励;简单粗暴,以直接物质奖励刺激用户参与某个行动的意愿。
举例,某社区产品刚刚上线,只要注册就送代币key。

2.概率性事件;人似乎喜欢命运的裁决,然而人也总是憧憬自己会有不错的运气。
两者累加在一起,决定了大部分人在“抽奖”这样结果不太确定的概率性事件时,总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毕竟结果不好,也没啥损失,要是结果良好,不就是意外惊喜。
举例,h5页面的大转盘抽奖,但是尝试过后会发生什么就不太好说,假如你抽中了20元的手机代金劵,你会不会就真的考虑买一部手机。
3.营造稀缺性;用户对于充裕的东西天然无感,但是具备稀缺性的东西却往往能带给用户更强烈的刺激。所以,当你发现一个东西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有限,潜在的一个思路:可以试着给他添加一些边界,通过让他变得更加稀缺来带给用户更强的行动动机。
举例:1>**新书正式上市了,快来买吧!
2>**新书正式上市了,限时两天抢购八折,两天后立即恢复原价
3>**新书首批精装版抢先上市,仅300本!参与**活动立即获得,错过本次,再等3个月
4.激发竞争意识;假如你想让用户参与某件事的动机更加强烈,不妨在其本身的基础上为它赋予一点竞争的意味。
举例:微信运动排行榜。
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
比如参加某个活动愿意把高大上的海报发在自己的朋友圈。想要让用户基于自己的社交媒体形成传播,“炫耀+猎奇”,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6.营造强烈情绪;激发用户参与动机的另外一个思路,就是可以依靠细节的刻画和理念的传递,赢得用户的认可,或是激发他们的某种强烈的情绪。
7.赋予尊崇感和被重视感;
举例,有人邀请我去参加活动,私下专门发给我高逼格的邀请函。即使我没法去成,也愿意发朋友圈表示感谢和帮他扩散。
8.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这一方法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一系列对比,突出某个产品或者服务的超值感,进而给予你一个进行决策的理由。

4、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如何运营?

一、新媒体是数字化的媒体形式。

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二、新媒体运营方式

通过现代化移动互联网手段,通过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通过策划品牌相关的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推送消息,提高参与度,提高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营销目的。

(4)新媒体撬动扩展资料

新媒体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吸收大量读者,跟它草根的特性远远分不开,使“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成为现实。

正是因为这种特性,让新媒体渐渐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这种新的方式开启了社会新的领域,激发了一直“保持沉默”的草根群体,唤醒了他们都能亲自参与社会进程的诉求欲望和权利欲望。这也是新媒体能够迅速崛起,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

5、做运营在没资源的情况下如何撬动杠杆?

我当时做了一个活动,首先我们先找了一个人,这个腾讯大讲堂,这个人呢他有他的需求,他每年都需要跟别人合办一些活动,创始人名头很大,但是他的这个公司的品牌资源非常非常弱,他同时也希望刷下存在感的很多都是对着他的业绩,那我们就可以跟他合作,我说我们来帮你一起来办一个很大的活动,把这个搞搞。

然后我们请老师我们群组织我们去策划,我们去招人,你只要把品牌授权给我们,就可以拉人算你的业绩,对于他来说,他是第一个参与我和我们撬动的第一个人,他那有了腾讯大讲堂这个名头,我们就可以去请个方面厉害的人了

那段时间比较火的是新媒体运营,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新媒体运营为主题的这个活动,该去细心聆听,邀请了4个人,然后还请了一个腾讯的,腾讯游戏策划广告部门的一个人了,剩下的就是策划了。

我们用的场地是腾讯,大家。最大的会议室,人家讲堂,那就是腾讯的这个里面讲课多少还是有些荣誉的,还有些老师花了一些钱,大部分老师都不花钱,好,老师搞定了,让他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赞助方,我们原来的活动那个充分利用它的这个流量价值吧,能去找赞助商那赞助商赞助礼品,送头盔呀,送化妆品,桉树课程那种找了一大堆这个战术方法,一排这活动就特来送手机了,反正就一整场下来感觉这活动特别超值,就是活动,特别特别支持这个老师很厉害,奖品丰富。

然后最后呢我们程序开发做了一个裂变的活动,就是他要找50个人卖票,转发送票,这一下子就涨了一万多粉丝,那就票很快就抢光了,就是这样一个活动,屏幕场地费都没出,这是腾讯出的吗,品牌是腾讯出的,讲师是个基本没花什么钱,都不用去找流量去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整合。

6、校园经济的校园经济成为新媒体网络的竞相掘金焦点

几年来,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校园经济,庞大的大学生数量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依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底,中国高校大学生总数高达2500万,比上一年度增长8%;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高校人数将达到3000万。按照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6年底的调查结果,大学生平均每人每年支出达15850元,其中非学费、非食宿消费支出占50%,达8000元。按照这个数字估计,全国2500万大学生消费市场总额几乎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大学生群体有着巨大的现实消费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把目光锁定这一市场,从服装到饮料,从电脑到手机,还有MP3等各种数码产品……大学校园已成为了众商家的必争之地。如此庞大的市场,无论是对于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新兴产业都是一个商机,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找寻商业价值、如何能够撬动2000亿市场、掀起新媒体网络时代下的“校园经济”等一系列问题,的确值得人们思考。 在新媒体网络时代下,用户对内容互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以社区为代表的人际交互需求将成为用户对互联网服务更核心的需求。人际互动,不仅能够深化原创内容的挖掘、开拓互联网的信息来源,并且更加密切了用户之间的联系,由此形成的线上互联网服务社区化以及新的线下服务模式,将成为各种服务创造新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同时,以宽带为基础的互联网服务将获得高速发展,互联网服务不仅承载了互联网本身孵化出的数字产品,以及传统产品在数字化后的销售和服务的功能,而且正在成为营销终端主要的实现方式,从而提供成本更低、方式更灵活的渠道,以及和商家、消费者、厂家之间沟通的解决方案。
从互联网网民的职业分布来看,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27%是学生。2500万大学生是其中的主体。大学生由于上网普及率最高、规模庞大,且最活跃,成为了最有价值的客户群体,也是推广互联网业务应用的最佳群体。
专家指出,基于互联网的增值业务是必然的产业方向。以通信、媒体、互联网产业融合成为了数字新媒体(TMT)产业。互联网技术和业务发展模式在向宽带、IPv6、Web2.0/3.0及多媒体方向发展。因此,结合当前的校园经济发展潜力,以互联网新媒体为基础,建立起全国性、具备新一代校园门户和校园渠道的增值服务平台,是完全符合产业趋势和服务需求的。 校园经济日益活跃,校园学生群体成为社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已经成为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同时,校园师生的购买力日益增强。以IT产品为例,电脑普及率是70%,手机普及率为90%。这正是我们触手可及的价值客户群体,也是社会上ASP(服务提供商)及电子商务觊觎的市场。
据赛尔新概念公司CEO匡鹏分析,当前高校师生群体的消费习惯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校师生人数众多,相对集中。大学生的上网普及率最高,他们对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需求特别强烈。这使得起到沟通作用和具有社区化效应的互联网服务尤其受大学生群体的喜欢。第二,高校师生拥有一定的即期购买力。由于大学生已步入独生子女时代,加上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大为上升。据中国高等教育网大学生消费调查表明,2007年,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更是上升到了1071元,是消费者行列里的“新贵”。第三,高校学生群体容易建立品牌的长期效应。正是因为高校学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几年后,他们都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如果能够拥有这一人群市场,也就拥有了未来竞争优势。第四,大学生受购买能力限制。大学生群体受到现有购买能力的限制,因此价格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营销工具;大学生群体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购买行为易受广告影响;注重追求潮流时尚以及重视购买的便利性。
可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品牌能让学生普遍接受,那么不仅会占领现实的校园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校园市场,谁就掌握了中国未来的中高端消费市场。 据艾瑞市场调查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底,全国网络广告经营额达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亿元,增长率达48.9%。DCCI预计,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整体规模(不包含搜索引擎)达76.23亿元,较2006年增长53.07%。到2008年,网络广告市场的营收规模将达到125亿元左右,2009年达到170亿元。
当前,高校师生市场越来越多受到厂商的关注,厂商们十分愿意在高校市场投放广告、进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由于高校市场的受众集中、网络信息到达率高,广告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与在拓展这一细分市场厂商的期望值保持了高度一致。例如作为中国最大的校园门户和校园渠道——校园梦网,其业务就是通过向2500万高校师生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特别是其四大核心业务之一的梦网观察,就是服务于校园梦网的市场营销和广告客户,通过主动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高流量的针对性,逐渐实现营销的个性化,提高营销服务的效率。梦网观察向客户提供实时的观察,帮助客户发现、定义和跟踪学生群体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将学生群体需要的产品和信息传达到需要这些信息和产品的客户手中,有效提高了广告和市场宣传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实,新媒体网络校园平台的目标广告主可以是IT、数码产品、通信服务、快速消费品、时尚、食品饮料、培训、体育健身类、汽车房产企业以及金融业等等。专家举例表明,以IT及数码行业市场为例,高校大学生对IT及数码产品的消费能力很高。在高校的2500万大学生中,有50%的学生新购置了电脑,如果按照每台电脑4000元的平均每人消费标准,那么就产生了大约500亿元的大学生消费市场。而像Mp3、MP4、数码相机等,在高校2500万大学生中,除了少数贫困学生人均一台来计算,按综合600元标准,这也会产生45亿元的消费市场。再以通讯行业高校市场为例,高校2500万学生的90%拥有手机,以1000元/人为标准,高校大学生市场就有225亿元的消费市场,而通话费按每人每月50元为标准,每年将有135亿的消费市场。
大学生,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他们有形或者无形中影响着周边的消费者,是新时尚和新品牌的传播者。毕业后,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未来市场的主力消费群。在校期间,大学生形成的消费观、品牌观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今天的大学生是中国明天的希望。“校园经济”的背后不仅承载了中国的未来,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翅膀和助推器。
校园经济如何办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劳动实践基地
“如何将校园经济办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劳动实践基地,”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校园经济作为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阵地,已经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无数实践证明,只有抓好校园经济这个既能创收,又能育人的阵地,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7、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运营

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运营往往要做好5个关键:
1. 竞品分析、用户调查
了解竞品的发展模式,用户为什么要关注他们,再对照自己的情况去设定明确的目标。
用户调查即做用户画像,了解用户年龄段、收入情况、群体喜好等,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到用户需求,指导内容创作。
2. 优质内容生产
在充分了解用户的情况下,撬动用户需求,把用户感兴趣的话以及想说的话说出来,引起共鸣。内容不需要太多,保证质量就行。
3. 投放渠道
现在的内容分发渠道有很多,比如微信、微博、自媒体平台、社区论坛等等,多的让很多新媒体运营人员忙不过来。
好的内容需要渠道去投放,但是并不是每个渠道都是合适的。
比如:小清新风格的显然不适合知乎、钛媒体、36kr这种科技属性的媒体,简书、豆瓣反而更适合。
好的运营人员会对各个平台的风格属性了然于心,投放符合自家产品内容调性的渠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数据反馈
做过用户调查,也难以保证产出的内容就一定能带来理想的效果。
优秀的新媒体人会巧妙地利用数据反馈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总结分析哪些内容,哪些类型,哪些渠道甚至是哪些时段更受目标用户的关注,从而趋利避害。
5. 调整优化
好的运营会通过各种方式快速试错,然后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对各项运营指标进行优化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引流、转化效果,来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总体来说,做好这五点,基本的新媒体运营就不成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要做到优秀、出众,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磨砺。

8、营销大学问:新浪如何撬动校园市场

线下,在过去六年,新浪一直在布局覆盖全国的地方站体系,目前已经开设27家地方站,拥有百余所高校、1000多家大学社团资源,总覆盖人数超过五百万,实现垂直落地布局,成为落地活动的重要连接。
线上, 新浪通过微博、手机新浪网、APP组合矩阵实现多点移动布局,构建起强大的媒体资产,继续保持了在门户时代对网民市场份额的强势占有。“WE梦工场”是作为新浪六个100重点工程之一, 可以调动千万级内广资源力推,全面覆盖新浪所有黄金频道,27个地方站联合报道,形成全面且有效的信息包围。
从线上走到线下,新浪从博客到微博积累了大量的KOL资源,这些KOL来自不同领域。此次艾力、白云峰、孟兵、陈显宝、袁岳、罗川、刘寅斌等32位校园人气大咖导师就是新浪KOL资源的一部分。大咖导师通过”WE梦工场“平台从互联网端走到学生群众,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的方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受到校方的重视和支持。
为什么说新浪“WE梦工场”破解了营销的两大难题呢?
首先成功的,从思想上活动针对大学生棘手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身认知、分析就业环境,以亲身创业经历树立榜样,提前培养大学生职场心态及价值的确立,顺利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变。导师所到之处学生们的热情爆棚,更有学生激动到流泪,更有学生现场向大咖导师投递简历求推荐。
第二个成功,在活动的第二阶段开展训练营帮助优秀学员获得实习机会,为学员们赚取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农夫山泉为敢于创新热爱思考的求职新人提供实习机会及提供创客基金,另外超50家知名单位,提供超500的职位,供毕业生们选择。
第三个成功,对于合作伙伴农夫山泉的品牌推广,首次作为新媒体营销案例被导师植入宣讲会,多场次就农夫山泉对水源地的重视以及水产品包装为话题,展开讨论品牌背后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设计理念、与水有关的故事。农夫山泉针对水教育持之以恒的投入,彰显企业对产品品质、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和执着。回溯到大众和学生耳熟能详的那两个广告语,引发更深层的理解和提升对农夫品牌的好感。这种形式即突破以往品牌广告硬性植入的突兀感,又提升了品牌传播格调,进行二次传播而毫无违和感。农夫山泉四季水更是作为活动奖品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成为会场亮点出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14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2468.1万消费能力强,如果大学生平均消费每人5000元,年消费将高达1200多亿对商家和企业来说,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的形成,将占据未来整个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大份额。新浪 “WE梦工场”重新定义校园营销,在短时间内在全国各地高校巡讲,通过线上线下整合,将宣讲内容快速影响到学生群体,最终获得学生认同,同时将企业品牌精神及产品进行高频度的曝光,并与学生产生互动,新浪“WE梦工场”为企业和学生搭起沟通桥梁,实现品牌传播、学生创业就业帮扶、新浪校园社群营销三丰收。

与新媒体撬动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