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科技大学体能测试在哪查询成绩
不用那么麻烦,就是体育期末考试的成绩..
上教务处网站,应该快出来咯.
2、西南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怎么样
一、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要明确以下三点:1.准确估计自己的实力;2.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3.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专业。
二、家长的配合工作:信息收集,包括高考政策、目标院校招生简章、该校的师资、专业的课程设置等信息。
高中的最后的一个寒假,我们终于可以暂时和匆忙的高三生活告别,回到温馨幸福的家。在这短暂的休整中,同学们可以有机会与父母、亲友沟通交流,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在这个闲暇的时刻,你是不是会考虑自己的人生志向,为未来规划蓝图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对照前人,了解自己,明朗未来。
盘点2007年,我们会发现时代瞬息万变:房价和猪肉价格一起飞涨,学疯狂英语要集体下跪,新“劳动法”的颁布又让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日益增加的生活、教育成本,无形的高考升学压力,每年扩招的大学生人数和下降的就业率,似乎都在暗示我们,时代的列车在飞速前进着,大家都为了搭上时代的列车,你追我赶,同时也承受着快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浮躁的恶果:高校纷纷改头换面,换了包装,当你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只是“绣花枕头”;今天这个师范院校办房地产,明天那个农业大学开设国际金融,结果到就业时,最容易被单位“拒之门外”的,就是这些“急就章”;某某专业是“奇货可居”的热门,大家都趋之若鹜,人满为患,四年以后,该专业成了明日黄花……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真有点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
但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并不能保证你今后一帆风顺。这里还含有教育投资与产出的问题。常听见不少大学生不是抱怨书“念亏了”,就是没选好“投资”项目。有不少同学只求读书,不问出路,其实我们还要兼顾肚子与脑子、生存与发展,要多为自己的未来盘算,不为虚名或高调所蛊惑。是选择就业前景好的,还是选择发展空间大的?往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当然是一种冒险——除了个人才智及后天努力,所谓“机遇”,往往就蕴藏在我们的选择中。
选择故事一 高俊峰:性格不能决定一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很难改变,但可以修补。”高俊峰回忆起当年的高考志愿选择,很有感触。从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到深圳中国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高俊峰是不少一心向往跳出农门的学子心中的榜样。
中学时期的高俊峰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他不善于与同学沟通和交流,甚至连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只有文学是他的精神食粮。“穷人的孩子,好读书,一半是天性,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另一半则是无奈,因为别的娱乐没有也玩不起,只有读书。”高俊峰说,“我在中学时就通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世界名著,立志要考上人民大学中文系。”
高俊峰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并不理解儿子的远大志向,怎么填报志愿都是由高俊峰自己决定。递交志愿表的前一天,在沿海城市生活的大伯父突然打来一个电话,提出了另一个意见——学金融。“伯父很早就离开家乡在沿海工作,见多识广,在我们老家一直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我们一家人都尊重伯父的意见。”
一直在四川农村长大的高俊峰听从了伯父的意见,考上了武汉大学金融系。“后来的情况证明伯父的意见是对的。金融专业真的挺适合我,也让我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如果一直读文学,也许我更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高俊峰说。
“金融学是一门外向型的应用学科,在学好数学、经济学的同时,需要具备流利的外语水平和顺畅的沟通能力,这个专业对于老实木讷的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正是这个专业的要求,逼着我去弥补自己性格中的缺陷。”金融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就是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投资辩论。最开始,高俊峰站在讲台上,面红耳赤,双腿发软,语无伦次。然而,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放弃他,还额外给他开小灶,几个同学轮流听他的投资模拟演讲,直到他演习到把“舌头打直”,神情镇定为止。“多试几次,就好了,如果没有当初老师、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就没有我今天流利的表达。”高俊峰在大学四年里慢慢战胜了自己性格中的自卑和怯懦,从一个内向的农村孩子蜕变成了一个活泼的准城市青年,后来进入银行工作,凭着自己的诚实、质朴、上进,当上了银行高层主管。
高俊峰对“性格决定命运”有着另外的看法:“时下,非常流行志愿心理测试和定位,当然,这对于一些对自己定位模糊的学生来说是有益的,但我却认为,不必过早地将自己精确地圈定在某一个狭小的圈子中。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某些看似不太合乎你性格的选择,说不定更能激发你的潜能和斗志,去弥补自己的缺点。”
选择故事二 张天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如果说高俊峰在信息闭塞的农村遇到“恩人”指点迷津的话,1999年,张天强填报志愿时,却误入了“信息爆炸”的陷阱。那时候,正赶上大学扩招的热潮,各种热门专业、新兴专业遍地开花,张天强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新专业目录,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将主要目标锁定在二本的新兴专业上。
“当时的我填志愿真有着投机心理,我是这样想的,新兴专业才上马,如果我能作为前几批毕业生进入社会,一定会非常抢手。”张天强看到“信息资源管理”这个新兴专业后,意识到它的发展前景不错,就在二本批次上都报上这个专业。事实证明,这个专业的确不错,不过因为第一志愿没上线,录取他的是第二志愿——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已被西南大学合并)。
张天强进大学的第一天,就有点心灰意冷,毕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听起来有点不顺耳,何况学校在偏僻的重庆荣昌县。作为一所农业学院,开办这样的专业实属试验阶段,在教学和就业方面的资源都比较薄弱,而且相对偏僻的校区,使得学生在拓展视野和接受前沿知识方面受到限制,不利于就业。
在大学四年里,张天强主要学习三方面的知识:经济、管理、计算机,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将信息进行管理、分类和总结,并运用到企业、政府的经营、管理上。张天强对记者抱怨了这门交叉型新兴学科的缺点:“比如在经济管理方面,竞争不过经管专业的毕业生;在信息方面,可能又竞争不过计算机方面的学生,属于一个‘杂家’。这还不是最大的缺陷,最大的缺陷在于专业没有依托,在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这个专业偏向信息系统、知识管理、情报、图书与档案管理等方向,而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则偏向电子商务方向,他们开设这个专业有自己的学科背景,能落到实处。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则缺乏这些宝贵的资源,因此这个专业的学生有‘悬空’之感。”
“不过顺境与逆境都是相对的,不管你选择了什么道路,抱怨选择是没有用的,只有走好每一步。”张天强现在还很感谢在学校那段去除浮躁后的宁静生活,在看到同学们找工作四处碰壁的艰难后,他沉下心来利用大四的最后一年考研,像当年高考那样再搏了一把。如今的张天强已作为硕士研究生从云南大学毕业,在重庆纪委从事信息管理工作。
他的本科同学们,在经历就业入行难的考验后,也都得到了不错的发展空间。因为这个专业兼具管理、经济、计算机三方面的特长,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属入行难但后劲足的专业。当年的同学们有的在政府机关、信息中心从事信息管理工作;有的在解放军二炮部队做研究导弹计算机数据分析;还有的进入外企,从事市场数据分析工作。
选择故事三 袁媛:选择专业要有眼光
2006年,正值《我叫金三顺》热播,毕业于四川高等烹饪专科学校的袁媛找到了一份和“金三顺”一样的工作——西点师。谈到这份工作,袁媛脸上洋溢着笑意,“找工作那些日子,我晚上看‘金三顺’,心里盘算着她那些西点该怎样才能做出来,白天就精神抖擞地去当‘金三顺’,在几家蛋糕店里大显身手。最后,这几家蛋糕店都向我抛来了‘橄榄枝’,呵呵,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西点师这个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回想这一条求学、求职之路,袁媛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高三时,我成绩不好,后来到了听见同学们提到重点大学的名字就绕道而行的程度。家里条件也不好,没办法供我去复读,更别提自费让我出国镀金什么的,于是我选择了高职高专。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适合我。”
其实,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袁媛家里还爆发了一场口舌之争。爸爸妈妈主张让袁媛读文秘专业,以后当个本本分分的文员,旱涝保收,不愁找不到工作;而袁媛自己一直梦想着开一家蛋糕店,她每次路过蛋糕店,都会目不转睛地看西点师在蛋糕上“变魔术”。用袁媛的话来说:“甜点的香味让我感觉幸福。”最后,袁媛说服了父母,在志愿那一栏,郑重地写下了:四川高等烹饪专科学校,西点制作技术。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想象着当西点师的风光,在香甜馥郁的味道里,洁白精巧的釉质瓷盘上,盛着我做的羊角酥、乳酪蛋糕、焦糖布丁、苹果派……可是一进学校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东西要学,并不是一开始就给我无数个蛋糕让我自由裱花那么简单。我们要学概念,了解西点发展史;要学材料,认清膨松剂、乳化剂、面团改良剂;要学计算,知道烘焙百分比、面粉系数的运用和面团温度。到最后,我们才开始当神气的西点师,学做各式各样的面包、蛋糕、点心。”学西点制作技术并不轻松,但学成之后的满足感让袁媛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今,她保持着月收入2000以上的记录,每天沉浸在自己喜爱的香味之中,体验着“金三顺”般的幸福人生。
谈到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选择,袁媛想与大家分享的是:选择专业一定要有眼光,千万不要跟风、扎堆去学那些太过大众化的专业。因为在这些专业上,你很可能竞争不过本科生、研究生,但在那些特点比较突出、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上,他们很可能竞争不过你。只要拿出“田忌赛马”的规则,用自己的优势去挑战别人的劣势,你就是就业浪潮中的弄潮儿。
3、西南科技大学考研复试科目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1、初试专业参考书目:
809物理化学Ⅱ:《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复试专业笔试:
《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加试
晶体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潘兆橹主编,地质出版社;材料测试分析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杨南如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080502材料学:
1、初试本专业参考书目同上专业080501;
2、复试专业笔试:
《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加试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材料测试分析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杨南如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1、初试本专业参考书目同上专业080501;
2、复试专业笔试:
《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加试
《材料工程基础》徐德龙主编;材料测试分析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杨南如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西南科技大学怎么样
西南科技大学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四川省内,都属于中等以上水平的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学校扎根西部,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技大学精神与“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校训。学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四川2011计划实施高校。
西南科技大学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78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底,学校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00余人,教师中博士研究生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从董事单位等聘任兼职教师400余人,院士12人。学校师资队伍中拥有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中青突贡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一批知名专家。
硬件设施
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图书馆在用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业务辖全校16个资料室;图书馆分为二个部分,校区西苑是以工学收藏为主的工学馆,东区中心馆舍于2003年启用。全馆设有各类阅览室、自习室30余个、阅览座位4923席,功能齐全,环境优良。馆藏资源总量375.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96.8万册,电子书刊折合178.8万册;网络及镜像数据库30多个。馆藏突出材料、资源、环境、计算机、电子、机械、建筑、农学等学科。
5、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本科各要学哪些课程
你要去我们就是校友了,呵呵专科机电一体化课程如下: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造基础、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工程力学、微机原理与应用及毕业设计。
本科专业是机械制造自动化:课程如下:英语、线性代数、现代设计方法、机电传动控制、经济型数控系统设计、数控机床与编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基础[含工艺]、毕业设计等。
6、西南科技大学的进来
普通话水平测试—唐晋先
周六第6,7节{第1-16周} 东2210
我知道的就这一讲
呵呵,想学普通话了?
7、西南科技大学是211吗
当然是啊。西南科技大学在我们绵阳人里,有口皆碑。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培养出杰出人才的搞笑。西南科技大学的妹子在王子大酒店的风韵,世人皆知。211高校的妹子就是值钱啊。
8、西南科技大学有哪些专业
理科生
一本专业:
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环境与资源学院:地质工程、环境工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工程力学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国防技术学院:应用化学(含能材料)、信息对抗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技术
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二本专业: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环境与资源学院: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工业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
理学院: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动物科学、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园艺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9、西南科技大学普通话测试
可以,不需要
学校各部门:
为推动我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经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分别于2010年5月和6月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测试形式和内容
测试形式为单独口试。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内容包括: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满分10分,限时3.5分钟;读多音节词语50个,满分20分,限时2.5分钟;朗读短文(400个音节),满分30分,限时4分钟;命题说话,满分40分,限时3分钟。
二、测试范围与报名
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时,请带上身份证与一寸半身照片一张,报名与缴费在东五办公楼八楼语委办(8楼17号)。
三、测试地点及时间
教职工和学生均在东五办公楼八楼语委办测试。本学期的测试共分为两次:
5月份的测试,报名时间为5月4日-5月7日,测试时间为5月15日全天(上午8:30—12:00,下午14:00—18:00);6月份的测试,报名时间为5月17日-5月28日,测试时间为6月5日全天(上午8:30-12:00,下午14:00—18:00)。测试前学校将安排培训,培训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测试合格颁发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四、收费
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川价函[2006]294号文件《关于制定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收费标准的通知》要求规定:学生每人每次测试费、报名费、培训费、教材费共80元,教职工每人每次85元。
请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将本通知内容在学生中传达。学校提倡并鼓励学生、教职工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活动,以测试促推广,以测试促普及。
特此通知
西南科技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
10、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为原国家建材局1993年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非金属矿物材料应用基础理论、分析测试、加工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研究所设2个研究室:矿物晶体化学与矿物功能材料研究室、环境矿物材料与工程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6 人。
矿物材料与应用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金属矿物应用基础研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加工工艺与制备技术研究等。涉及矿物粉体材料、生态环境矿物材料、矿物材料的生物作用、功能矿物材料、纳米矿物材料、生物矿物学、合成矿物材料、非金属矿开发与利用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特色是以矿物晶体化学、应用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分析测试研究方法,将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国民经济需要相结合,从非金属矿产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出发,深层次地研究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应用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从适用国民经济对非金属矿产资源和性能的要求出发,研究非金属矿物的应用特性及其提纯、改性、改型、纳米化等功能化处理与加工方法;从而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提供优异性能的矿物材料研究和加工工艺技术成果。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有着长期非金属矿教学、科研经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万朴教授的带领下,提出了非金属矿开发过程中的“地质体综合利用”、“非金属矿物材料”等研究思想,提出了“非金属矿物超细效应”、“纳米矿物材料”、“生态环境矿物材料”、“矿物材料工程”等新概念。与中国地质大学等兄弟院校合作在全国率先培养出应用矿物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创立、开办了“矿物岩石材料”本专科专业。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学科专业建设经验在全国有关地质院校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矿物岩石材料学这一新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从非金属矿物和岩石的优良理化性能研究入手,在高岭石、蛇纹石及尾矿、蛇纹石石棉、水镁石、蛭石、云母、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膨润土、煅烧高岭土、重质碳酸钙等典型非金属矿物岩石的应用矿物学及其深层次开发加工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系列成果,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的理论研究体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非金属矿产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所建设了研究型实验室:包括应用矿物实验室、环境矿物材料实验室、粉体材料与工程实验室及矿物粉尘/(生物)系统实验室。学校设有分析测试中心、非金属矿加工实验室、矿物材料(制品)检测实验室等。
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以应用矿物学研究、非金属矿产开发与矿物材料研究为突出特色,推进非金属矿产为主的矿产普查、勘探、开发,与国民经济更广泛领域相结合,促进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开发高附加值非金属矿物材料制品,这对建立资源集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推进非金属矿产开发与矿物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建立矿物材料学科体系及非金属矿物材料的深度开发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所 邮编:621010
电话:(0816) 2419276 传真:(0816) 2419196
邮箱: [email protected] 负责人:万朴(所长) 彭同江(常务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