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显微镜的几个问题
1.使用显微镜时,应该将摆放在实验者的____左______处,以便用___左眼____观察,用__右眼__看着画面。
2.为什么用一只眼注视目镜内时,另一只眼要睁开? 以便用左眼观察,用右眼看着画面
3.在观察玻片时,发现所看到的“上”字在视野的右上方,如果想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应该是(A)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
4.在显微镜下看“上”字,视野中的像应为(“下”的镜面图像)
5.为什么要托住镜座?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出显微镜: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从柜里轻轻取出,置于实验台上。
2.使用前准备:揭下防尘罩,放入抽屉内。插上电源,打开开关。
3.对光:用物镜转换器将10×物镜对准聚光器中心,再用手拉动目镜筒滑板,使双眼视野重合在一起。
4.放置标本:将所要观察的标本由切片盒内取出,先肉眼观察标本组织的外形、大小、颜色及盖片有无破损,然后将盖片朝上把切片平放于载物台上,用切片夹固定好。调整切片位置使其标本对准聚光器中心,以便进行观察。
5.低倍镜观察:用粗螺旋使低倍镜头与标本相距0.5cm左右,向下移动载物台,直到视野内图像清晰为止。低倍镜主要用于观察组织、器官的基本结构的全貌。
6.高倍镜观察:首先在低倍镜下把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然后用物镜转换器转换40×镜头,再用细螺旋调节。
7.观察后的处理:取下切片,下移载物台,关闭电源开关。整理好导线,罩上防尘罩,手托住镜座,轻轻把显微镜放回柜内。
2、几个关于显微镜的问题
1.一般的低倍物镜要短一些,高倍镜要长一些,另外可以通过颜色圈来划分,4X是红色的内圈,10X是黄色的,40X是蓝色的圈,100X是白容色的圈
2.低倍物镜工作距离比较大,一般在18mm左右,你可以先调整到20mm左右,然后看着目镜再用微调调整一下,直至看到清晰的图片.
3.带电光源的显微镜,打开光源后都会有一个光斑,把物体移当光斑内就可以,然后再通过目镜观察作微动调节就可
4.转到高倍镜下只需调细准焦螺旋就可,现在的镜头一般都是齐焦的,但因为低倍的景深比较大,所以换到高倍后需要调动细准焦螺旋,如果从高倍移动低倍,如果镜头质量好的话,是不需要动粗微调的
5.换到高倍后,视野会变暗,因为高倍工作距离较短,折射角变大,光通过量减少,所以这时需要将光亮度调大一点!
3、关于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问题
光学显微镜中所有的细胞器和内部结构都看不到,但一些微生物的鞭毛可以看到。
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目前已知的所有结构和细胞器,当然分辨率低的电子显微镜并非什么都能看到。
植物中的叶绿体的确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 此外植物细胞壁也可以被看到,除此之外一般认为都看不到(不排除个别特殊的巨大细胞中的某些亚结构或细胞器)。
4、关于显微镜的一些问题
一般情况下100倍物镜需要用油来使成象更清晰,因为空气的折射率已经满足不了100X物镜的工作要求,故需要用油这个媒介来使成象更清晰!但如果是荧光显微镜,40倍的时候就需要用油,原理是一样的!
现在的很多的技术已经进步了,100倍的时候不要用油也行的,价格高一些!
油是滴在盖玻片上的,然后轻转物镜 使100X物镜轻轻接触到油,注意不能产生气泡,以免检测效果受影响!用完后要用搽镜纸搽干净,最好不要二甲苯,因为会致癌,用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就行!不明白的话可以找合肥密维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人问,他们的服务比较到位,别听一些江湖郎中瞎白话!
5、有关显微镜的问题
首先,如果只用紫光观察,你看到的全是一片紫色,对比度极低,无法分辨。
其次,如果用伽马射线,将会直接穿透细菌,这就类似于电子显微镜的原理,不再是光学显微镜,伽马射线也不是光。
6、关于显微镜的几个问题 麻烦大家尽快解答啊
1,因为载玻片有较大的厚度,如果放反了,载玻片朝上,低倍镜焦距长倒是无所谓了,载玻片厚度小于成像距离,镜头能自由调节;高倍镜因为得离标本很近才能清晰成像,比如油镜,可能你镜头都压到了载玻片上还不能清晰成像。所以不可以放反。
2.这个也不一定,因为你的标本是夹在两个拨片之间的,你看到的颗粒斑纹,有可能是在载玻片或载玻片的表面上,而不是在标本的焦平面上,所以即使这时候吧标本对准中央,也看不到清晰的标本物象,得再调节焦距找到标本的焦平面才行。低倍镜景深大,这个问题还不明显,你这种放法基本是可以的,但高倍镜景深小,这种现象就更明显,得仔细调节才行。
3.因为倍数越高,视野就越狭窄,要从低倍到高倍依次准确定位你要找的目标,一点一点接近高倍镜头的焦距,这样也有保护镜头的考虑,不然直接用高倍镜很难找的目标的,如果经验不足,还可能压坏镜头或标本。
4.因为不同倍率的镜头焦距是不一样的,在低倍下成像,这个距离换高倍一定没有清晰相的,还需要调整焦距才行。
7、显微镜的问题
1.用(
左
)眼注视目镜内,(
右
)眼一定要睁开。转动(
反光镜
)使其对准光源,通过目镜看到一个圆形的亮圈叫(
光圈
)。
2.显微镜视野中物象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错
)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体的放大倍数。(
对
)
把一根头发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要放大倍数大些,就能看清它的结构。(
错
)
3.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
低
)倍镜。
8、关于显微镜使用的问题
一、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3)油镜的观察
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油镜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
使用油镜时,先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镜油),然后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油镜浸入香柏油并贴近玻片标本,然后用目镜观察,并用细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的焦段时停止并调节清晰。
香柏油滴加要适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擦镜纸沾取二甲苯擦去香柏油,并再用干的擦镜纸擦去多余二甲苯。
7、结束操作
观察完毕,移去样品,扭转转换器,使镜头V字型偏于两旁,反光镜要竖立,降下镜筒,擦抹干净,并套上镜套。
若使用的是带有光源的显微镜,需要调节亮度旋钮将光亮度调至最暗,再关闭电源按钮,以防止下次开机时瞬间过强电流烧坏光源灯。
一般用显微镜的话,物镜和载玻片调的近一点,具体的我不知道。但不接触,之后用粗准脚螺旋往上调参考资料:http://.baidu.com/question/70192366.html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i贴吧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豆瓣
MSN
对我有帮助
26回答时间:2009-3-6 22:04 | 我来评论 | 检举
向TA求助 回答者: 可乐洲 | 二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
相关内容
2007-4-2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领域 13 2009-10-5 请问一下偏光显微镜应用实例有什么?最好有图片说明。 6 2006-7-31 扫描隧道显微镜如何应用隧道效应 5 2009-9-26 偏光显微镜应用实例有什么?最好有图片说明 1 2007-4-16 光学显微镜可以应用于那些领域 更多关于显微镜的使用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显微镜
等待您来回答del0回答5进行绝缘监测时,为什么用三芯五柱式结构的电压互感器del0回答关于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标语del0回答5关于显微镜使用的问题del0回答单向阀的阀芯结构有什么特点del0回答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代表类型及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del0回答对生物的生殖,小明、小科和小研del2回答基因突变的后代是否可以遗传亲本的性状?del0回答50管道上,孔板有环室和没有环室有什么区别。结构上、作用上以及工作原...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
其他回答 共1条
一、显微镜照明光路系统的调整:
为了使显微镜的视野能受到均匀而又充分的照明,在显微镜初次安装和调试时,就必须把照明光路系统调整好,这是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获得正确、可*结果的重要手段和最基本的要求。此外,正确掌握照明光路系统的调整,是使用显微镜过程中更换光源灯泡后所必经的步骤,也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时地检验显微镜性能的必要手段。显微镜照明光路系统的调整主要有以下4项内容:
1、照明光源灯室在显微外的初步调整
① 首先将灯室的外壳打开,压弹簧夹子将卤素灯泡装入插座中,安装时避免手指直接接触灯泡(可用柔软的布或纸隔住),以免灯泡上留有指纹等脏物,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
② 把灯室摆在桌面上,接通电源后,用专用的螺丝刀调节灯的调焦旋钮孔(标有“←→”),使灯丝投影在1-2m外的墙上,将灯丝成像调至清晰;然后调节灯的高低位置调节丝孔(标有“——”),使灯丝位置高低适当;再调节灯的左右位置调节螺丝孔(标有“——”),使灯丝左右位置合适。
2、光源发光体(灯丝)在显微镜内位置的检验和校正 目的是为了把发光体的像端端正正地调入物镜的视域范围内,从光源的角度去确保显微镜的视域受到充分而均匀的照明,这是调整库勒照明系统的前提条件。需要的基本工具:对中望远镜购置显微镜时已配备。
① 拔掉灯库内的毛玻璃套筒,把灯室装回显微镜上;
② 选用10×物镜,开亮光源程序找样品并调焦清晰,再换用40×物镜把样品调焦清晰(40×物镜可以看清灯丝的全貌);
③ 把聚光镜的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均开到最大;
④ 拔掉其中一个目镜,换上对中望远镜,抓住白色部分,另一手伸缩黑色接目镜,就可在视野中看到灯丝像;
⑤ 如灯丝位置不合适,调“——”孔,把灯丝像沿水平方向调好,调“——”孔,把丝像沿垂直方向调好,直至将灯丝像调至刚好充满物镜孔径的光圆像;
⑥ 调整完毕后,将毛玻璃套筒插回原位,拔掉对中望远镜,换回目镜作下一步调整。以上所述照明光源灯室在显微镜外的调整和光源发光体在显微镜内位置的校验,只需在显微镜初次安装调试及更换灯泡时进行,平时使用显微镜时不能随意乱调乱动。万一调乱时,可按上述步骤调回原状。
3、库勒照明(Kohler)系统的正确调整 显微镜的正确调试,主要工作之一是照明光路系统的调整,而其中的关键是库勒照明系统的调整。对于每一位使用显微镜的人员,特别是作显微照像的人员来说,应该对库勒照明系统的原理及其调整步骤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功能,拍出来的照片才能在效果上比较一致而又完善。库勒照明系统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光源发光体上任意一点发出的光,可以照明显微镜的视域范围,而光源发光体上每一点所发出的光汇集起来,在显微镜的视域中就实现了非常充分而又均匀的照明。调整库勒照明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使所观察的视域能获得均匀而又充分的照明,防止杂散光对照像系统造成影响或干扰,以免照像时在底片形成灰雾。高调整库勒照明系统的必要部件:视场光阑、可进行合轴调整的聚光镜系统。
① 选用10×物镜和10×目镜;
② 把聚光镜前端透镜摆进光路中,孔径光阑调至适中的位置上(不大不小),再把聚光镜升到最顶的位置上,聚光镜转盘调至明视野“J”位置;
③ 把视场光阑调至最小(0.1);
④ 载物台上放上已封片的生物样品,开亮光源,调焦清晰;
⑤ 视域中会出现一个局部照明的区域或亮斑,这是视场光阑的模糊像,在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样品的细节;在它之外是较暗的视域,不一定能把样品的细节看得清楚;
⑥ 把聚光镜微微地向下调,使视野中的亮斑逐渐收小,慢慢变成一个清晰的多边形象,这便是视场光阑的清晰像;
⑦ 一般情况下,多边形象并不在视域中央,需要调整聚光镜的一对调中螺丝,把视场光阑多边形的像调至中央位置;
⑧ 逐渐开大视场光阑,使多边形象成为视域的内接多边形,进一步核对调中的状况,如对中不够理想,继续微微调对中螺丝;
⑨ 将视场光阑稍为再微微开大一些,使它的多边形象恰好消失在视域的边缘上,至此,库勒照明系统调整完毕。库勒照明系统调整好以后,整个视域照明均匀,拍摄的显微照片明亮清晰,反差正常。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a. 视场光阑不可任意开大,但可随物镜倍数的增大而将视场光阑收小,随物镜倍数的减小而开大; b. 聚光镜的高低位置不准乱调,否则会破坏已调整好的库勒照明系统; c. 使用10×以下物镜时要将聚光镜前端透镜摆出光路外,使用10×或10×以上物镜时要将前端透镜摆入光路中; d. 关于物镜倍数与视场光阑大小配合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作为一般观察不一定要收小或开大视场光阑,但作显微照相时,为了避免杂散光线对照相系统的干扰,以便能拍摄到较完善的照片,则应在使用每一个倍数的物镜时,把视场光阑调节到正好消失于所观察的视域边上,这是比较繁复的工作,但又非做不可。较为简便的方法是把与各个倍数物镜相对应的视场光阑事先调整好,并作好记号,以后使用时根据记号直接调至相应的位置。
4、孔径光阑的正确使用 由于聚光镜的孔径光阑可以影响显微镜的分辨率,使用时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过去由于对孔径光阑的认识不足,往往把它当作是调节视野亮度的工具。虽然调节孔径光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视野的亮度,但会直接影响成像的反差、对比度及分辨率,在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为了发挥聚光镜孔径光阑的作用,以便在观察时,尤其在作显微照相时获得最佳分辨率,在每换用一个倍数的物镜时,在样品调焦清晰后,需要调节孔径光阑,使它的大小正好等于所用物镜数值孔径(物镜孔径像)的2/3 。 调整方法是用对中望远镜对焦于视野中黑色相差环上,调节孔径光阑,可以看到一个多边形的孔径光阑像,然后调到等于物镜孔径像的2/3,即介于黑色相差环外与圆形视域内之间。为方便起见,可把与各倍数物镜相对应的孔径光阑预先调整好,并作好标记,以免每次使用都要重新调整。
二、显微镜成像光路系统的调整及显微镜检术概要:
显微镜成像光路系统的调整,是根据不同显微镜检术的需要而进行的。所谓显微镜检术(microscopy),概括而言就是以显微镜观察样品时所使用的照明方法,以及如何使样品所成的像能获得更良好反差的技术与方法。以下简述显微镜检术中已成熟的几种方法及对应的显微镜成像光路系统的调整方法。
1、透射光明视野:
这是自显微镜发明以来最传统、最普遍的应用方法。基本部件: a. 物镜:任何物镜都可作明视野观察; b. 聚光镜:各种聚光镜均可,最好配有孔径光阑。调整方法:在上述显微镜的库勒照明系统调整好后,即可应用明视野法。适用范围:所有已染色的组织切片、血液涂片等。注意事项: a. 使用明视野方法观察时,一定要将库勒照明系统调整好; b. 视场光阑不可任意开大,使用10×、10×以下和10×以上物镜时,要将聚光镜前端透镜分别摆事实出和摆进光路中; c. 不可用聚光镜的孔径光阑来调节视野的亮度,更不要乱调聚光镜的高低位置,否则,会降低显微镜的分辨率和破坏已调整好的库勒照明系统; d. 作显微照相时,每换用一个倍数的物镜,就要调节聚光镜的孔径光阑,使它的大小正好等于所用物镜数值孔径的2/3 。
2、透射光相差法:
这是现代显微镜检术中的一种反差增强法。基本部件:相差物镜、明视野与相差兼用的多用途聚光镜、对中望远镜、绿色滤光片。
调整方法:
a. 在库勒照明系统调整好的基础上,用明视野方法把样品调焦清晰;
b. 把聚光镜转到Ph1对准转盘刻度线位置,选用10×相差物镜,换上待观察的透明样品;
c. 拔掉其中一个目镜,换上对中望远镜,并调焦于视野中的两个相差环上(物镜的黑色相差环和聚光镜的透光相差环);
d. 视野中的两个相差环不一定重合,调节聚光镜上的两个调节装置(调整相差环左右位置的调节杆和调整前后位置的摩擦式转钮),使透光环作前后左右移动而与黑环重合;
e. 调整好后,换回观察用目镜,将绿色滤光片按入光路中,即可观察到样品的相差像;
f. 有20×和40×物镜观察时,聚光镜应设在Ph2位置上,用100物镜时,聚光镜应设在Ph3位置上。
适用范围:适用于观察透明、未染色或不能染色的样品,如各种细胞、活组织、未染色或不染色的组织切片、水生生物等。
3、微分干涉相衬法:
为了克服相差法观察时样品细节像周围伴随有光晕,会掩没掉本来应该看见的细节,以及样品或组织切片厚度要求相当薄,原则上下能厚于10?m等局限性,利用双光束干涉的原理设计子微分干涉相衬法。
调整方法:
a. 必须在库勒明系统已调好的基础上才能调好DIC方法;
b. 先用10×物镜,以明视野先确定好能把样品看清晰的物镜调焦位置;
c. 把起偏器(polarizer)摆入照明光路中,注意其取向应为东—西方向;
d. 把聚光镜转盘转到与10×物镜对应使用的位置上,即DIC 0.3—0.4;
e. 在物镜后方或物镜转换器上插入10×物镜使用的DIC插片(DIC slider);
f. 把检偏器(analyser)插入成像光路中,注意其取向应为南—北方;
g. 换上待观察的透明样品,开亮光源把样品调焦清晰;
h. 调节DIC插片,使微分干涉相衬的像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浮雕效果最为明显;
i. 同时可调节聚光镜的孔径光阑,使反差的效果也达到最佳;
j. 然后再细微调样品的细节,可见样品中不同层面上的结构;
k. 如果把补色器(first order red retardation plate)插入,并同时调节DIC插片,可在视野中看到不断变化的绚丽色彩,红、橙、黄、绿、蓝、紫、粉红、粉紫及金黄色都具有。适用范围:透明或不能染色的组织切片,厚度可达100?m左右,培养中的活组织和活细胞、小生生物等。
4、落射光激发的荧光法(incident-loght fluorescence Epi-FL):
简称为落射荧光法,是近代显微镜检术中新发展出来的一种强有力的反差增强法。它将激发荧光用的光源改在物镜的上方,光由物镜上方经反光镜射入物镜去激发样品,从样品上被激发的荧光经物镜成像并穿透反光镜而由目镜观察。该方法较简便,效率高,50W的光源强度比透射荧光法的250W还强。荧光方法是利用波长较短的紫外光、紫光、蓝紫光、蓝光及绿光等去激发样品,只要样品中含有可产生荧光的成分,它便吸收短波的激发光而释放出波长较长的荧光。不同物质只能吸改特定波长的激发光,而释放的荧光也会有特定的波长,因而用作特异性的鉴定十分有效,如某些致病的细菌和螺旋体,受紫外光激发后能发出它们特有的荧光,很容易作出鉴定,这种利用物质吸收激发光后放出特有荧光的方法称为自发荧光法。某些物质自身不会吸收激发光,或吸收后不能释放荧光,但可以吸收或吸附特定的荧光色素或染料,而这些特定的荧光色素或染料也只能吸收特定的激发光,再释放出特定的荧光,从而间接地鉴别出某种物质,这称为间接荧光法。上述荧光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及工业的特异性研究和鉴别上。调整方法:荧光显微镜或附有荧光部件的显微镜,调整的方法大致相同。
① 汞灯的安装:
a. 打开包装,取出汞灯将其小心安装在上电极散热帽上,安装时注意手指不能直接接触灯管和散热帽的正面,汞灯的封气口要对向散热帽的左侧或右侧;
b. 把汞灯的上电极引张安装并固定在散热帽底面的小孔上,再把汞灯的下电极及上电极引线另一端,分别安装在灯座上各自的插孔中并固定;
c. 锁紧散热片上的螺丝后,把汞灯连同灯座及散热帽小心装入灯室中,锁紧相应的螺丝,再把灯座上的连线和插座插到汞灯电源后部专用的插座上。
d. 详细的安装方法请参照有关说明书。
② 汞灯灯室在显微镜外的初步调整:
a. 接通汞灯电源,让汞灯预热10-15min;
b. 把汞灯灯室摆放在桌面上,让汞弧投影到2-3m外的墙上,划一条与灯室窗口中心线对地高度一样的水平线作为参考线;
c. 转动灯室调焦旋钮,使汞弧的像清晰地投影于墙上;
d. 分别调节灯室外壳上的5个调节螺丝孔,把汞弧的像其反射像调成并排且尽量*近,但不要重叠在一起。
③ 汞灯汞弧在显微镜内位置的检验:
a. 将汞灯照明光路系统中的视场光阑开到最大;
b. 把荧光滤光片组推到蓝光激发的位置上,以避免汞灯中的蓝光太刺眼;
c. 把观察的样品或一块载玻片放在物台上,盖上一张比盖玻片稍大且洁白的薄纸;
d. 取下一个物镜,使激发的蓝光经物镜转换器的空档照在白纸上,白纸上会有一蓝色的圆形照明区域,汞弧的像及其反射像都应该出现在这区域的中央部位,否则,可调节灯室调焦旋钮至最清晰,然后分别调节灯室外壳上的5个调节螺丝孔,直至汞弧的像及其反射像并排在照明区域的中央位置。
e. 调好之后,把物镜装回去,通过目镜可见白纸被蓝光激发后发射出的黄绿色荧光;
f. 仔细调焦,可看清白纸的纤维;取去白纸,样品上的荧光细节隐约可见而很容易调焦清晰。
④ 汞灯使用注意事项 目前通常使用的为50W超高气压汞灯,灯管内通有一对钨电极和液态汞(室温下附在管壁上),未点燃时,管内气压很低,在灯管的两电极间施加电压角发点燃后,汞气化为汞蒸气形成汞弧而产生强光,温度升高,管内气压迅速升到10个大气压。由于是高气压的气体放电,必须了解其特性才能安全地使用汞灯。
a. 汞灯接通电源后需要10-15min预热时间,汞才能充分汽化并形成汞弧,产生高亮度而稳定的激发光。因此,观察前要提早通电;
b. 汞灯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开关汞灯的电源;
c. 关掉汞灯电源后,必须等待15-20min,待汞灯自燃冷却后才可再次接通电源,违反这一操作规定时,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由于汞灯内的汞蒸气未完全液化,汞蒸气内阻很小,一旦通电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压,汞灯内形成强大的电流,轻则烧断保险丝或烧毁汞灯电源中的扼流圈,重则汞灯爆炸,汞蒸气弥漫整个实验室,造成工作人员中毒,不仅损失了汞灯,还会炸毁灯室内的集光-聚光部件。
d. 汞灯的使用寿命一般只有300h,使用得当可达600h,使用寿命与开关的次数成反比,应集中一批样吕作2-3h的观察。汞灯价格及昂贵,应珍惜使用。
e. 汞灯寿命终结的标志是点燃困难,灯管发黑。
5暗视野法(dark field):
许多透明或半透明的样品,如细菌、微生物、细胞内的精细结构及结晶体的内含物等,在明视野显微镜中不容易看清楚,如果采用暗视野法就可以大大提高样品的可视度。以暗视野法所看到的是衬托在黑暗视野背景中发亮的样品轮廓及其细节。普遍光学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为0.2?m,而暗视野显微镜虽然对样品的细节构造分辨不清楚,但却可看到0.004?m以上微细颗粒的存在,即可以看到亚显微结构,特别适合用来观察微细的颗粒与细菌等。调整方法:暗视野法的主要必需部件是暗视野聚光镜。使用时须先用明视野聚光镜把库勒照明系统调整好。换上暗视野聚光镜时,要把载玻片(样品)移开,将浸没油滴在聚光镜顶部,再把样品载玻片搁在物台上,浸没油便充填在两者之间,这种聚光镜须与装有可变光阑的100×油镜配用。另一种中倍率干式暗视野聚光镜可与中倍率的物镜配用,这种聚光镜具有中央光挡,照明光只能透过光档与聚光镜边缘之间的透光环才能进入聚光镜内。对于配备齐全的相差显微镜,与编号为Ph3物镜配用的相差聚光镜相差环,可以和 10×及10×以下的相差物镜配用而形成低倍率的暗视野效果。
9、关于SEM扫描电镜的几个问题,求大神出现...
如果是即将开始学习仪器操作的管理人员,建议先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再找专业的仪器工程师培训。如果是学生,要使用电镜,从安全角度考虑,1、2、3几项通常是值机人员完成的。我可以简单的向你介绍一下:1、主要是电源,只要能正常开机,一般无问题;2、加高压前一般要达到额定真空,否则气体电离度大、损伤电子枪,但是电镜软件一般都已经设置好,不到工作真空,根本加不上去高压,所以只要能够加高压,也无其他特别的问题;做完电镜关闭高压,等30秒以上,待灯丝冷却后再放气为宜,主要也是为了保护电子枪;3、样品台有它的额定移动距离,包括平面方向和上下方向,平面方向移动到极限时会有报警提示,看到提示往回移动即可。高度方向也如此,但是要注意向上移动时,要缓慢,要防止坚硬的试样撞击上方的探测器和极靴,损坏设备;4,电子束与试样作用,可激发出多种信号,如二次电子信号(用于形貌观察),背散射电子信号(用于区分微区成分)、俄歇电子信号(用于表面元素分析)、特征X射线(用于内部元素分析)、阴极荧光(用于发光材料研究),这些信号已经被有效的加以利用,这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若需要详细了解,你需要系统地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