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上汽通用五菱网络营销

上汽通用五菱网络营销

发布时间:2020-09-11 10:16:18

1、新宝骏率先展开5G公开道路测试将会有什么机遇?

如今,5G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中最火热的名词,上到名人政要,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在憧憬着5G时代的到来。而我国在5G领域的研发在全球范围内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

在多数人看来,5G让连接无处不在,一个崭新的万物互联时代也将由此正式开启。正是在这样的共识下,全行业纷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5G营销攻势。

相较于4G时代,5G不单单是人们理解中的网速更快了,同时还具备了低功率、低延迟、泛在网以及大容量等特点。还记得《头号玩家》中打造的VR世界吗?5G时代的到来让这一幻想离我们又近了一些。毫无疑问,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自动驾驶也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核心技术。那么5G完全可以被视作是一座“金矿”,谁能够抢到第一桶金,谁就有可能在汽车智能化的竞赛中,率先站上制高点。

这条公开测试道路是上汽通用五菱联合广西政府、中国移动、华为以及驭势科技共同开发建成,这也是是全球首条同时具备5G网络、V2X、远程驾控、自动驾驶四位一体的公开测试道路,目前已经完成9个5G基站的布局。

自然而然,新宝骏品牌也将率先使用国内首个设置于公开测试道路的5G基站群开展产品测试。显然,在汽车与5G的融合成为车企转型升级必由之路的大环境下,新宝骏此番也是自4月品牌发布以来,又一次通过领先行业的前瞻

性部署,诠释出了“年轻、科技、智能、网联”的四大全新品牌基因。

其实5G之于汽车自动驾驶,就好比鱼儿遇到的水。有了5G的加持,通讯速度和容量的大幅提升,会有利于汽车电脑能够快速获取到自动驾驶汽车检测到的道路环境、交通状况、行人动作等高清视频和其他数据,从而做出有效判断。

此外5G技术还可以提高边缘计算的能力,将很多数据的存储和计算从“核心”转移到“边缘”,从而不必非要上传到云端才能处理,而是通过接近数据源的地方直接操作完成。这就有效解决了网络负荷和延时的问题,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可以想象,5G也许尚不能完美解决自动驾驶的所有问题,但势必会加速搭载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和普及,从而转变汽车的工具属性,改变人们的出行生活。而为新时代的汽车消费者“创造出行新生活”,恰恰也是新宝骏品牌要做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与博世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新宝骏品牌也在不断拓展自动驾驶场景化的开发,以及优化用户对于自动驾驶功能的体验。

以新宝骏品牌首款新车RS-5为例,它就搭载了同级领先了L2级自动驾驶功能,拥有0-130km/h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自动保持、主动刹车等14项驾驶辅助配置。

不难听出,无论是当时的新宝骏品牌之夜,还是到本次“创造出行新生活”高峰论坛,新宝骏始终在强调希望通过差异化基因和产品为品牌赋能。

就在本次论坛前夕,两辆崭新的智能网联汽车新宝骏RC-6和RM-5在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顺利下线。至此,上汽通用五菱这也在2013年完成1000万辆产销后,再次实现了累计产销2025万辆整车的历史新纪录。

2、上汽通用五菱年物流业务收入是多少?

2007年,上海汽车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0%。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以180.1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四二名。年整车销售超过169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113.7万辆,商用车销售55.3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3%和29%,在国内汽车集团排名继续保持第一位。在乘用车方面,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首款中高级轿车荣威750销售1.63万辆,上海大众销售突破45.6万辆。上海通用销售超过50万辆;在商用车方面,上汽通用五菱销售超过55万辆,重庆红岩销售2.4万辆。上汽集团各企业先后推出多款全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包括荣威750、五菱鸿途、雪佛兰“新景程”、别克“林荫大道”、斯柯达“明锐”、CrossPolo等。上汽集团全年实现出口创汇超过9亿美元,出口整车2.2万辆,比上年增长225%,其中40辆上汽荣威750轿车作为国宾用车,用于上海合作组织塔吉克斯坦峰会并受到好评。在自主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2007年上汽集团在英国建立上海汽车英国技术中心,并在安亭汽车城建设上汽技术中心新址,全面整合上海、英国和韩国三地的现有研发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上汽集团通过二次开发创新、集成开发创新和自主开发创新,成功研制荣威750轿车及自主品牌后续产品;各合资整车企业不断加快推进本产品土化开发,上海大众“领驭”轿车、上海通用“君越”轿车等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内,通过国内外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分别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通用(中国)开展燃料电池合作,完成多辆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的功能样车试制工作,二甲醚城市客车投入公交线路示范运行;11月,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混合动力轿车和领驭燃料电池轿车等新能源汽车亮相工博会;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上海牌”新能源轿车,在“2007必比登挑战赛”上,获得7A的好成绩。在合作重组方面,上汽集团与跃进汽车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开展全面合作,同时完成对重庆红岩的收购整合。零部件业务方面,上汽集团已形成门类较齐全、产业链较完整的零部件产业体系,零部件业务外向度达46.8%。在服务贸易业务方面,上汽集团形成较为完整的发展架构,在国内市场具有先发优势,通过大力发展重点业务、积极培育新兴业务,着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整车物流业务形成覆盖全国的运输及仓储网络,年运输规模达220万辆,市场占有率32%。(杨巍) 【上汽、跃进实现全面合作】2007年12月26日,上汽集团与跃进汽车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整车、零部件、服务贸易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研发、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经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上汽通过实施百日整合计划,推进一体化运作,基本实现各项业务与管理的“全面对接”。上南合作,有利于合作双方不断做大规模、做强实力;有利于实现跨区域汽车产业联合重组,促进产能合理布局,符合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杨巍) 【上海国际汽车城】2007年,上海国际汽车城(简称汽车城)实现工业总产值7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7%;实现工业增加值2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5%;外贸出口额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引进外资企业38家。年内,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实验室、研究大楼竣工,设备安装基本完成;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开展整车实车碰撞180余辆,台车模拟碰撞80余次,组织15批34人次的工程师执行境外检测任务。全年业务收入8900万元,比上年增长7.2%。在与国外权威机构的合作关系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检测中心二期项目灯光试验室、EMC电池抗干扰等实验室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上汽技术中心整体迁入汽车城进行自主品牌的研发。汽车城范围内集聚具有规模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3家。其中包括3家整车技术(研发)中心(上汽股份、上海大众、奇瑞汽车),1家发动机总成研发中心(菲亚特)和德尔福、舍弗勒等零部件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上海国际赛车场、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汽车博物馆、博览公园、大众汽车公司等汽车文化资源,举办长三角百家旅行社考察旅游线路和参加苏州旅博会汽车城旅游推广活动;组织开辟以汽车工业、汽车科技、汽车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全年旅游客流达到5万人次。汽车博物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年接待观众超过3万人次。举办F1大奖赛、Moto GP中国大奖赛、A1世界杯汽车大奖赛等国际和全国性赛事11个。2007上海汽车文化节,通过四大系列共10余项活动,展示上海汽车产业发展和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的成就。以“汽车——让城市更精彩”为主题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城标征集活动,共收到作品560件,最终评选出5幅优秀作品。贸易区开业的8家汽车品牌专卖店累计销售新车1.6万余辆,销售额46.6亿元。汽车会展中心年内举办5个会展,其中2个展览持续2年。承接上海大众明锐、德国大众奥迪等新车发布活动。上海国际汽车城被确定为沪上四大专业物流基地之一,形成汽车制造与汽车零配件生产、汽车贸易与营销提供集仓储、配送、运输、包装、加工等为一体的全方位物流产业。(孙培兴)

3、宝骏730为什么卖得好?为什么都说宝骏730好?

我是一名730车主,目前觉得一切都还不错。我就以一位车主的角度帮楼主分析分析,希望楼主多给点分。
单从车子本身的配置上来说,730算是比较丰富的了。这价位车型当中性价比比较高的了,除了带定速巡航的多功能方向盘,8英寸显示屏的车内多媒体系统以外。全系标配4气囊更可以说在同价位7座自主车型中是没有的。就拿长安的低配七座车来说,直到现在连一个安全气囊还没有安上呢,最高配也只不过是前排两个气囊。
从尺寸上说,宝骏730的4685mm的车身长度,甚至强过大众的途安,加上全尺寸的车身与后扭力梁式的悬挂设计,730在乘员舒适性也是相当不错的,同价位的七座自主车型没有它长,能够在尺寸上与其相提并论的车型,价格都是贵几万以上甚至更多。
另外,从厂家的角度来说。宝骏730的厂家是特别注重用户需求。在宝骏730在上市仅四个月之后,就根据车主的需求,推出了两款ESP车型,要知道在8万价位车型上配备EPS的真算是业界良心啦。这样尊重车主选择的厂家也是实实在在把用户放在了第一位。
除了以上这些,我觉得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的服务。宝骏4S店的服务不错,对购买730的车主开展了系列关怀活动,经销商销售顾问及时回访并赠送了车模。当时我购车之后730有一些跑偏的问题,我就发帖子咨询。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之后就有厂家打电话给我,并且很快给我安排了就近维修。这样的服务质量跟效率,让我们这种草根车主觉得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4、从销售神话到智能网联新品牌,新宝骏是如何蜕变的?

当年轻、科技、智能、互联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的时候,很多产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智能汽车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洞察着这一变化的汽车企业伺机而动,赋予品牌更多的时代内涵,“新宝骏”因此应运而生。





4月11日,一场颠覆了人们对上汽通用五菱传统认知的全新品牌发布会在时尚之都上海盛大开启。这场名为“新宝骏品牌之夜”的发布会地点选在了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宣布将“年轻、科技、智能、网联”作为品牌基因的新宝骏由此诞生,旗下首款产品——新宝骏RS-5也正式上市。
与以往上汽通用五菱注重实用、经济的品牌调性不同,新宝骏品牌此次年轻、时尚、科技范儿十足。不仅与全球知名时尚杂志《智族GQ》跨界合做,还邀请年轻音乐人周笔畅、最强大脑“水哥”王昱珩共同站台,表达新宝骏品牌倡导的年轻人充满梦想、富有创意的人生态度。





这也是新宝骏品牌诞生的机缘。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薛海涛表示,新宝骏将以“年轻、科技、智能、网联”作为品牌基因,为新时代的汽车消费者“创造出行新生活”,并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出行综合服务商。他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新宝骏品牌基因的内涵:智能驾驶、网联科技、智能服务。
在智能驾驶方面,新宝骏将通过更智能的技术和产品为用户的出行带来更多可能,不仅让行车过程更加安全可控,而且通过无人驾驶功能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解放用户双手,让用户在车内实现生活场景的延展。





伴随着新宝骏品牌的发布,新宝骏钻石新标也正式启用,而新宝骏品牌旗下首款产品——新宝骏RS-5亦正式上市,这款搭载最新斑马智行系统、拥有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驾控SUV的售价为9.68万元至13.28万元。
新宝骏RS-5基于上汽通用五菱的全新R平台打造。R平台具有高度集成的电子架构,可以将动力及底盘控制系统、安全、车身、娱乐等多种电子系统进行智能融合,可搭载多项先进的智能科技配置。后续在R平台上还将陆续推出MPV、轿车等多款车型。新宝骏RS-5具备了同级领先的智能水平,是同级中少有的同时搭载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车联网系统的车型。其在智能驾驶方面具备14项强大功能,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出行场景;并搭载了目前业内最先进的智能车联网系统,具备车内语音操作、手机APP远程控制、在线终身无限升级等10项全能车联网系统。
汽势Auto-First了解到,随着新宝骏RS-5的上市,新宝骏独立的销售渠道也已经建立。后续,新宝骏还将针对SUV、CAR和MPV等细分市场陆续推出新产品,通过标配的智能网联系统,为用户不同的出行场景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在谈到新宝骏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优势时,薛海涛表示,智能网联将成为新宝骏区隔其他品牌及产品的最具差异化的品牌基因。
目前,在品牌的智能网联布局上,新宝骏已经与众多行业大咖展开了合作,共同建设了智能网联的生态链。在车联网系统方面,新宝骏与业内领先的企业斑马开展合作,今后新宝骏推出的产品将全系搭载先进的斑马智能互联系统,并可实现迭代升级。在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方面,上汽通用五菱与中国移动、华为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多方在C-V2X和5G网络试点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在无人驾驶方面,上汽通用五菱还与驭势科技开展项目合作运营及商业化探索。目前,在宝骏基地“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内,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中国移动、华为、驭势科技及广西政府建成了全球首条同时具备5G、V2X、远程驾控、无人驾驶四位一体的公开测试道路,全长9公里,新宝骏已经率先开展产品路试。同时,在这个示范区内已经完成7个5G基站的布局。在无人驾驶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方面,已实现在行业内首例公共小区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即自动代客泊车)交付用户。

5、183家车企真实现状:4S店仅复工8%,陷入五大困境

车东西

文?| Bear

车东西2月13日消息,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2020年1月全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汽车178.3万辆,同比下降24.6%;销售汽车194.1万辆,同比下降18%。

2019年1月保持逆势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今年受到补贴退坡、春节假期与新冠肺炎疫情的三重影响,2020年1月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2020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万辆,同比下降55.4%;销量为4.4万辆,同比下降54.4%。

▲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不过中汽协表示,今年1月全国汽车市场产销下降主要是由于春节假期分布在了1月份,1月有效工作日仅有17天,对比去年减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均有下滑。

而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20日春节假期开始之后,才逐渐开始产生影响,对1月汽车产业的关键指标影响不大,但会使2月以及后续几个月的汽车产销数量出现不小的下滑。

中汽协指出:“过去的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下滑,经济效应下降,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20年,原本调整期即将结束,总体市场企稳。但“黑天鹅”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汽车产业,整车、零部件产业受到的影响都很大,疫情的蝴蝶效应将会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根据中汽协对全国300余个汽车产业生产基地中的183个生产基地的监控情况,其中59个生产基地已经恢复了生产,复工率约为32.2%。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也发布公告称,60家经销商集团旗下的4S店,综合复工率仅有8.4%。

本文对今日中汽协发布的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业关键数据、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当下的产业恢复情况行了梳理,以下是干货内容:

一、1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 全年销量情况较难判断

据中汽协今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量为178.3万辆,同比下滑24.6%,环比下滑33.5%;销量为194.1万辆,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27%。

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44.4万辆、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7.6%、20.2%,环比分别下降33.9%、27.1%。

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4.1万辆、32.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8%、5.7%,环比分别下降31.4%、26.7%。

新能源汽车1月产销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新能源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4%和51.7%。

中汽协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并非今年1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出现下滑的主因。真正产生影响的是,今年春节假期集中分布在了1月,整个1月的有效工作日仅有17天,较平常缩短了5天。工期减少,产能下降,春节提前到来造成的市场需求减弱,才是今年1月汽车产销全面下滑的原因。

不过中汽协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今年中国车市的影响不容忽视。原本,2019年末,中国汽车产销下滑的趋势已经收窄,汽车产业调整期即将结束,2020年将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恢复阶段。

但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对中国的整车、零部件产业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虽然疫情是短期的,但疫情对于全年汽车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后续2月份、3月份乃至4月份的汽车产销情况,都有可能受到疫情的波及,而出现产销量下滑。

车东西在会后的采访环节就202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预判以及汽车产业恢复情况进行了提问。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许海东表示,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恢复情况,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计划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截止至2月12日,协会调研的60家经销商集团,共计3997家汽车4S店中,综合复工率仅为8.4%。

对于今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的预判以及汽车产业何时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许海东表示:“目前疫情还没有迎来明确的拐点,对于汽车产业生产情况恢复到疫情前的时间点,现在不好判断,对应的,全年的销量现在也无法给出准确的数字。”

二、蔚来1月卖出1600辆电动SUV 拿下纯电SUV销 

在中汽协发布的汽车工业月度数据中,通常不包括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排名情况。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今年1月国内电动SUV的上险量情况,通过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各个玩家的表现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下滑超过了50%,但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目前仍然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1月国内电动SUV上险量数据

根据中汽研公布的数据,蔚来汽车1月整体上险量达到1600台。其中,蔚来ES6上险量为1483台,拿下了纯电动SUV领域的单月销量冠军。

而小鹏汽车从去年年底频繁开展的网络直播买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1月,小鹏G3卖出了1073辆,在纯电动SUV领域仅次于蔚来ES6。

哪吒N01、比亚迪元EV在今年1月分别卖出1025辆、912辆,排在电动SUV细分领域的第三名与第四名,销量不温不火。尤其是元EV,对比去年单月大卖几千辆的水平,今年1月的销量着实不够看,比亚迪在电动SUV领域的优势几乎完全丧失。

而此前一直与蔚来、小鹏齐名,有着“新造车三强”之称的威马,在今年1月的销量表现也不够出色,仅卖出808辆,排在细分领域第五。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Model X与奥迪e-tron两款售价50万元以上的纯电SUV也进入了该榜单,这也说明国内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电动SUV接受程度正在上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肆虐的2月,以及可能仍存在疫情的3月和4月,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的销量压力一点也不比传统汽车产业小。尤其是新能源车企中的新造车势力,在本身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差,大环境资本寒冬,加上疫情带来的产销难题,如何熬过这个冬天十分关键。

三、寒冬加剧 疫情将对汽车产业产生五大影响

2020年初,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汽车产业又非常依赖宏观经济发展。在此次疫情之下,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对于下行压力巨大的汽车行业而言是雪上加霜。

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该地区年度汽车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8%-9%,是我国汽车产业重镇,湖北地区严重的疫情也为中国汽车产业从调整期中恢复带来了挑战。

此外,疫情比较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整车产销量与零部件产销量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在中汽协目前调研的300多家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中,有183家反馈了疫情中企业的详细情况,根据这些情况,中汽协总结了本次疫情可能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的五大影响:

▲中汽协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五大影响

1、购车需求与消费能力短期内下降明显

疫情爆发之后,全社会积极动员,加强了疫情的防控与个人的自我隔离,这一行为在短期内将疫情控制了下来。

但这也极大减少了消费者短期内的购车行为,严重影响了汽车销售,预计到新冠肺炎疫情解除一级响应之后,消费者的自我隔离还将影响汽车销售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疫情对于交通运输、残影、旅游、商场、影视等行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业人员收入受到影响,这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

还需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来,中低收入人群受到了多重冲击,在底层消费能力为恢复的情况下再次遭遇疫情,使得该群体收入情况更加恶化,消费能力进一步削弱,短期内汽车总体消费需求进一步降低。

2、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

据中汽协对300余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研,延迟复工使得这些企业的开工日期平均延迟7-11天,湖北地区情况更甚。

多数地区还要求员工在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进一步推迟了复工时间。这也影响起了汽车产业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造成了一定比例的一线生产人员缺口,导致汽车产业供应链出现供应不足的风险。

此外,部分企业人员防护物资不足,也难以支撑企业生产复工需求。

不少省市区域及乡镇道路还出台了限行严检、实施高速严查等措施,影响了整车、零部件的运输,这一现象对于近期加急生产负压救护车的企业而言,这些限制的影响格外严重。

中汽协预计,本次疫情可能导致国内汽车产量减少上百万辆,如果复工时间进一步推迟,这一影响还会更加严重。

3、企业出口困难增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已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些国家与企业以防止疫情扩散为由,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对已有的订单做出了撤销。

目前已有超过60个国家对我国实行了入境管制措施,这导致我国企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到阻碍,虽然目前我国汽车出口量较小,但零部件出口量较大,这也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复工造成的供应链紧张,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延迟交付,对于这部分企业的后续订单签订带来了负面影响。

4、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

受到复工延迟影响,汽车企业生产、经营停摆、收入与现金流中断。

但包括房租、工资、利息在内的支出仍需照常支付,根据日前北京奔驰透露的消息,其在推迟复工期间,每天的损失高达4亿元,这一点极大考验了企业的资金实力。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将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5、企业应对标准法规难度大幅加剧

今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六排放标准将会对轻型车实施更为严格的颗粒物数量限值,全国范围同步落地国六标准A阶段。

今年5月1日,交通运输部对于货车与牵引挂车的相关技术安全标准也将开始实施。

受到本次疫情影响,企业需要加速消化当前库存,并在新的标准落地之前,上市符合标准的整车与零部件产品。对于不少企业而言,这样的要求难度较大。

四、乘联会: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21.5% 疫情中的危机并存

就在中汽协发布会结束后不久,乘联会也公布了2020年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整体情况。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中国狭义乘用车(以下简称“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39.8万辆、169.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21.5%,环比分别下降32.7%、20.8%。

▲1月乘用车产量分析表

细分车型产量方面,轿车、MPV、SUV在今年1月的产量分别为65.2万辆、7.4万辆、6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1%、47.6%、23.7%,环比分别下降29.9%、47%、33.3%。

▲1月乘用车销量分析表

细分车型销量方面,轿车、MPV、SUV在今年1月的销量分别为81.8万辆、10.1万辆、7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7%、33.1%、17.1%,环比分别下降19.7%、23.4%、21.6%。

据乘联会分析,1月产销量下滑主要收到春节因素影响,春节前有效工作日为17天,有效销售日为20天,理论上带来的产销量损失均超过30%。

原本经销商的订单结转能够缓解一部分年初的销量压力,但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春节期间经销商零售基本停止,1月销量增速低于预期。

乘用车厂商总体销量方面,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仍然占据榜单前二,单月销量分别为18.7万辆、14.6万辆。

▲1月乘用车销量厂商排名表

上汽通用1月销量为12.4万辆,排名第三,自主品牌吉利汽车以1月销量10.2万辆(暂估)排名第四,成为榜单上唯一的自主品牌车企。东风日产在1月卖出10.1万辆汽车,排名第五。

排在后五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1月销量均未超过10万辆。

乘联会预期,虽然疫情期间,不少车企开展了“云看车”、在线下单等网络营销活动,但总体来看收效甚微,整个汽车产业在2月份的生产经营回复较慢。

不仅如此,车企在短期内的生产经营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目前情况下,汽车重镇湖北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体系难以按时恢复生产,加之各地的封路、封村特色模式,很多地区人员和物流难以顺利运行,不少车企复工复产存在困难。

而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与消费信心都大打折扣,对于汽车销售非常不利。

但乘联会也认为,疫情不是汽车产业优胜劣汰的一环,各方应该像办法帮助企业活下去,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

所幸,不少产业协会积极建言献策,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各类法案,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危难中的车企,也发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向疫情严重地区捐钱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各大车企捐献的物资与现金总额已超过10亿元。

同时,乘联会还指出,疫情中其实“危”与“机”并存。

一方面,疫情中,车企复工难,消费者购买欲望低,网约车市场需求小,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汽车产业供给与需求都大幅缩水。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短暂抑制后,消费者的汽车购买欲望会短暂爆发,首购群体会有较强的购买欲望。

购买欲的爆发将刺激车企大量出货,此时,有库存的企业将会从中受益。

此外,首购群体往往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品牌与车型,在这波购车浪潮中,自主品牌有希望挽回一些疫情中遭受的损失。

结语:新冠肺炎疫情将持续影响我国汽车产业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属于短期影响,但到目前为止,本次疫情仍然没有迎来拐点,中国汽车产业何时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还无法作出研判。

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了中国汽车产量全年减产上百万辆,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虽然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可能迎来一轮短暂的消费高峰,但整体来看,全年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出台经济保障政策为企业减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在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时协调企业的困难与问题。目前,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计划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从长期来看,本次疫情可能会在汽车产业扮演“筛子”的角色,筛选出抗风险能力强,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捷途的2019年:已成自主品牌前十,离十五万销量只差一步

这几年的中国车市涌入了许多新品牌,比如造车新势力的蔚来、理想,自主豪华的领克、WEY,中外联合的光束、腾势,还有自主企业新推出的子品牌。而在这些新品牌中,2020年第一天就公布19年全年销量的捷途无疑是所有新人中活得最扎实的那位了。

全年卖13.8万台,足以摆一桌庆功酒

捷途品牌上市之初,即使奇瑞花了重金营销,业内人士也普遍不看好捷途,因为捷途的定位与奇瑞实在太接近了。不过捷途在去年解决掉悬挂的质量问题后,进入2019年整个品牌便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下半年,连续多月超过1.4万,全年一共卖出13.8万台。

2019年伊始,捷途便喊出了15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这也就只是个目标罢了。现在,捷途用销量成绩打了所有质疑者的脸,而且是啪啪响那种打法。虽然13.8万销量离15万的目标还差点,但公正的说,捷途能在今年完成如此多的销量已非常成功了。

2019年各行各业都喊艰难,中国车市更是如此。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在28年来首次出现了销量负增长,2019年乘联会虽尚未公布具体的产销数据,但从前十一个月的情况看,汽车销量再次下滑已成定局。在汽车行业不断传出破产、重组、卖房换资金等消息的2019年,捷途这个成立才一年的新品牌每个月销量能持续增长本就不易,而且最后一个月销量还历史性突破了两万。

捷途的2019,全靠X70雄起了

捷途旗下共有X70、X90、X95三个系列在售,而X70系列就占到了捷途品牌总销量的90%左右。去年捷途X70上市后不久被曝出小批次产品后悬出现质量问题,之后捷途加强了X70产品的把关,这台车更有竞争力了。

捷途X70系列在2019年一共卖了12万台。这款面向三四线城市推出的中型SUV尺寸大,空间大,可以提供5/6/7座位选择,而且捷途X70的指导价仅为6.99-12.29万(五座),这样的尺寸相对同价位哈弗H6、吉利博越等车型有着“以大欺小”的性价比优势。按照捷途官方的说法,捷途在与其他品牌竞争时,采用“同样的配置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配置,同样的价格和配置,捷途比服务和品牌”的战略。服务这项有没有落实不好说,但至少在前两项上,10万元左右几乎没有一款能真正与捷途X70抗衡的中型SUV。

但除了捷途X70系列,捷途另外两款车仍拿不出手。由于捷途品牌主打三四线城市且品牌溢价能力孱弱,定位较高的X90此前月销量只有百来台,直到投放了1.6T版本之后销量才拔高到2000台;而11月刚刚上市的X95虽然配置造型都有提升,但能不能提高捷途的品牌形象,进而起到拉动销量的作用还有待观察。

20万的目标,应该不会再打脸了吧

在公布2019年销量数据的同时,捷途喊出了2020年突破20万销量的目标。要知道,20万对于车企来讲是道门槛,凯迪拉克去年还为自己首次突破20万年销量大肆宣传了一波。所以我再一次认为,捷途这个20万销量目标大概也只是个目标罢了。

捷途花一年的时间将经销商数量扩张到了1800个,颇有当年上汽通用五菱的气魄。经销商数量是提振销量的基础,但这么快速建立经销商网络,捷途主打的服务恐怕不好保证质量,而因服务质量导致销量下滑的前车之鉴可数不胜数。

最重要的是,捷途明年已知的新品基本都有换汤不换药的嫌疑。X70 Coupe、X70M、X70S这三款新车全部基于X70打造,其中X70 Coupe会用上更强的1.6T+7DCT动力,而新X70S将使用1.5T+CVT的动力组合以降低油耗,也许增加新动力的车型能帮助捷途进一步提升销量,但在价格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新车蚕食掉现款X70销量会更有可能。

明年捷途唯一让大家期待的,是捷途X95方面私下透露的一个规划,X95计划搭载奇瑞最新研发的2.0T发动机。捷途X95这般体格的车型,奇瑞强大的1.6T虽说够格,甚至还能将百公里加速度成绩拉至10秒,但是谁也不会嫌动力充足是个累赘。X95率先搭载奇瑞全新2.0T发动机肯定能给捷途带来很大的关注,也会为捷途带来新的增长点。

综上,有X70这台车坐镇,在不出较大负面的前提下,捷途明年的销量肯定会继续上扬,并且涨幅也会很大,但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比今年多卖6万台车,对这个年轻的品牌来讲恐怕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写在最后

在整体车市处于下行期,作为新生品牌的捷途目前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自2018年8月捷途首款车型上市以来到12月的数据公布,这个新品牌仅仅用了16个月累计销量就达到了178039台,平均每月销量1万多,这个记录可能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捷途是奇瑞推出的最成功的子品牌,而且今年销量还受到了些产能不足的影响,它的成功源于极强的产品力,更源自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价格。冲着它这份勇气,2020年请捷途用20万销量再打我一次脸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上汽集团名下都有哪些汽车品牌?

上汽集团名下汽车品牌举例:

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有:荣威、名爵、上汽大通、跃进、五菱、宝骏。

上汽集团的企业品牌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申沃客车、上汽依维柯红岩、南京依维柯。

1、上海大众: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简称“上汽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

2、上汽通用别克:别克(Buick)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营销的一个汽车品牌。它在北美、中国、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都有销售。

3、上汽通用雪佛兰:雪佛兰(Chevrolet)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简称GM)旗下的一个汽车品牌,1911年11月3日创立 

4、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凯迪拉克(香港译作“佳得利”)是美国通用汽车集团旗下一款豪华汽车品牌,1902年(壬寅年)诞生于被誉为美国汽车之城的底特律。

5、上汽大众斯柯达:斯柯达(SKODA),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经典品牌之一,总部位于捷克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生产商之一。该品牌创立于1895年。

6、上汽通用五菱:五菱汽车品牌诞生于1985年,是企业“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现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五菱”文字、图形商标分别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被誉为神车的上汽通用五菱宏光就是该公司生产的。

7、上汽通用五菱宝骏

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2010年创建的自主汽车品牌。

上汽集团将荣威、名爵、宝骏并称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三驾马车”。

8、上汽荣威:荣威(ROEWE)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车品牌,于2006年10月推出。该品牌下的汽车技术来源于上海汽车之前收购的罗孚,但上海汽车并未收购“罗孚”品牌。

9、上汽名爵:MG(名爵)全称MorrisGarages,成立于1924年是一个源自英国的汽车品牌,公司以生产著名的MG系列敞篷跑车而闻名,MG跑车向来以独特的设计、做工精细和性能优良而著称。

10、上汽大通: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大通”),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21日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国际汽车品牌

11、南京依维柯:依维柯是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的简称,公司是中国南京汽车集团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依维柯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不仅是中意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也是菲亚特集团诞生一百年以来海外合作最成功的典范。

(7)上汽通用五菱网络营销扩展资料: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总股本达到116.83亿股。

上汽集团努力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创新转型,正在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向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发展。

目前,上汽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整车 (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商业化,并开展智能驾驶等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探索。

零部件(含动力驱动系统、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以及电池、电驱、电力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参考资料:网络-上汽集团

8、为什么五菱车系被称为神车?

因为价格便宜,几万元都可以买得起
二 ,功能多,这里指的功能不是《巡航定速》《全车影像》那些,指的是可以载人,也可以载货,做小生意的很实用 人可以拉7人 载货 车座卸掉可以装长1.9米的货,所以对那些刚起步或者做小生意的人很实用
三 ,省油 这里省油不是飞度那么省 但是可以拉人 都可以载货的车 油耗7-8-9个应该可以接受

9、对话新宝骏品牌首席营销官付昊:新宝骏的智能网联路线要怎么走?

“我们不用这么正式,咱们就像聊天一样。”这是新宝骏品牌首席营销官付昊见到大家的第一句话。

12月30日,新宝骏首款搭载HUAWEI HiCar智慧互联量产车RC-6正式亮相的第二天,汽场等几家媒体见到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宝骏品牌首席营销官付昊。

进入专访室的第一件事,付昊便把桌椅向媒体的方向挪了挪。落座之后,原本正式的访问瞬间变成了圆桌谈话,气氛一下轻松了不少。在后来的问答中,付昊对记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回答的很周全,力求做到让大家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

以下是本次采访的实录,编辑在不改变作者的原意下进行了整理:

问:这次新宝骏和HUAWEI HiCar的合作主要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答:从故事上说起,今年年初双方领导层有一个接触,新宝骏品牌那时候还没有正式发布,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新品牌出来以后如何能够在市场上与众不同,这些年也有一些新的品牌出现,有的还活着,有的依旧起起伏伏。

那为什么当时选择和HUAWEI HiCar合作,是因为我们发现智能化对于部分相对年轻的有电子化体验需求的用户是有吸引力的。

在合作方面,其实不是我们选择了华为,也不是华为选择了我们,而是他们想推广HiCar,我们的动作比较快,就拿到了全球第一量产HUAWEI HiCar的标签。

我相信很多友商也在做很多准备,但因为新宝骏的诞生就是在讲智能网联,我们的基因是这样,所以我们能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能够达成合作,并且能够实现技术的融合。

问:刚才提到了斑马系统,斑马系统现在已经全面开放,今天HiCar也是全面开放的平台,我们在两个平台之间会有一个生态的价值取舍,因为阿里是车机系统,华为是手机车联网,这两个还是不同的,我们从价值生态来讲新宝骏是什么样的考虑,会不会做出选择?

答: 我们有斑马系统、华为系统、博泰系统,事实上是用户想选什么系统,不是我们想选什么系统。

问:我主要想问一下新宝骏接下来在新能源方面的产品规划?

答:电动车这个问题,我们前两天做了一次预热或者信息输出,就是我们有一部电动车将推出市场。

我们在做这款车的时候,按照以前的思路我一定会把参数备齐,但是现在我们没有想这么干,我要干的是如何让这台车让大家感觉像个玩具,这个最重要,面向的大多数用户也不是首购车主。

我们这款车可能对一线品牌有一定影响力,因为最终这个产品的特质和通过营销所赋予的产品灵魂,可能会领先合资品牌或者家里有一辆大车的家庭会选择这样一个产品。

所以如果这台车成功了,就证明我们再次找到了全新的空白市场,仅此而已,我们认为机遇还是有的。

问:现在很多汽车车联网去手机化发展,我们跟手机是比较深入的融合,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您怎么看待这两个方向?

答: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是手机还是车机的问题。今天我们之所以选择手机车联网的路线,有一个本质是因为手机算力比车机高很多,我们的用户体验结果是什么,我们是知道的,包括了语音控制、语义识别的分析,体验都很好。

未来是什么样子并不是取决于是基于手机还是车机,尤其是5G到来的时候,如果车机快到了不需要手机,哪一个算力更强、哪一个开辟生态就是我们选择的路线或者说是用户选择的路线。

当车机网络端口可以开放的时候肯定车机更容易实现,这里面又有一个问题,就是谁能开这个端口,我认为在一段时间之内手机车联网还是领先的,因为车机不会开放端口,有国家法律的规定、有安全的规定。

未来市场的变化更多是用户想选择什么,很难说在某一阶段是这个好还是那个好,一定是有各自的优点。

问:现在车机运算是交给手机吗?

答:不是所有都交给车机了,信息部门给我传递的是绝大多数是以手机为主导的运算能力。

问:我想问一下关于成本的问题,我们在运用三套系统,成本上是怎么样的。

答:新的东西我们都不打算收费。

问:昨天华为也说他们将会有更丰富的合作,当HUAWEI HiCar搭载越来越多车型的时候新宝骏可能面临同质化,该怎么解决?

答:我们可以与华为做定制化功能,产品是定义好的,双方联合开发的,当我们付出了联合开发、底层技术架构的时候,会有共同的独创权,不能说知识产权,因为计算机知识产权还是在华为这边,他确实是领先的。

相信不止是我们,其它的友商也会有这个要求,友商可能说我已经抢到首发了,再上不具有品牌效应了,他一定会提要求,所以他们可能也要联合开发,只有钱不行了,它再有钱也没有华为有钱。

写在最后:

随着此次HUAWEI HiCar的搭车量产,越来越多智能网联新产品的加入,让新宝骏的差异化使命也势必得以更清晰地突显。对当前的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来说,在车市萎靡,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的情况下,如何摆脱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无休止的“价格战”?新宝骏的做法,或为自主车企提供了借鉴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五菱宝骏发10亿元补贴,财大气粗的上汽又来抢市场了?

?

文|郭文静

图|来源网络

2月25日,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发布消息称,即日起推出“上班通勤 安全出行 五菱宝骏补贴10亿”购车补贴活动。该活动将对所有购买五菱宝骏的个人用户进行购车补贴,综合优惠达11000元。

活动介绍写明,2月25日起至3月31日,消费者只需要通过其指定线上渠道,支付9.9元订金即可额外抵1000元购车款,可与4S店优惠政策叠加使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享受两年四次免费保养(含首保),而目前其4S店最高优惠达到10000元。同时,对于老用户,最低99元起就可以享受一次4S店维护保养。

?

疫情当前,车企多向消费者提供线上看车、订车、送车等服务,经销商端则采取不设考核目标、补贴经销商或库存贴息等减负措施,直接给出10亿补贴刺激消费的,上汽通用五菱是第一家,而企业此举也意味着2020年新一轮价格战已经打响。

显而易见,上汽通用五菱瞄准的是疫情后的汽车消费反弹,在2018年-2019年的多轮价格战之后,市场终端价格的水分基本已经被挤干了,很多企业已经无力再进行大幅降价促销,即便大家都知道眼下“活下去”是当务之急,但“家底儿”可能也不允许了。

换言之,这轮价格战背后,是上汽通用五菱这样“家底儿”厚的企业,对弱势自主品牌的加紧收割。

拼家底抢份额,优胜劣汰加剧

当蛋糕不能再变大时,尽可能多分一点显然更切合实际,而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需要作出取舍,以一时的销量下滑、售价下降,换取市场份额的稳中有进,而这也基本是强势企业的共识,从大众到吉利,都在聚焦市场份额的提升。

逻辑很简单,中国车市不会一直处于大幅下滑态势,“微增长”是行业对于中国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共识”,也就是说车企依然有机会,但前提是要扛过这两年的市场震荡调整,稳住份额、练好内功,等待市场回暖。

?

而价格战是最常规也最为有效的“优胜劣汰”方式,令人略感意外的是,率先开启价格战的会是大众这样的强势品牌,2019年初,南北大众都借着“汽车下乡”的政策推出相应优惠购车政策,虽然当时给出的优惠幅度有限,但其释放出的信号,还是给各大车企本就紧绷的神经带来了不小的刺激。

紧接着2019年上半年国五国六切换的风波,更是再一次展示了市场的残酷,弱势企业不仅没有能力大幅优惠清库,根本连完成国五国六切换的能力都没有,于是如众泰等企业,只能陷入没有国六车型可卖、被认定已经“凉凉”的境地。

?

相反,财大气粗如上汽集团的,则通过一次次红包和补贴,为旗下自主板块稳住了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拉大领先优势。2019年春节后不久,上汽就发布了30亿元以旧换新奖励活动;为清库国五车型,又推出了30亿元现金红包惠民换新活动;针对新能源车补贴退坡,还提供了“保价”政策……

在这一系列大手笔的投入之下,上汽自主2019年表现不错,在并不是产品大年的基础上,企业全年销售67.32万辆,同比下滑4.08%,远低于行业平均销量下滑水平。而代价则是上汽集团2019年净利润缩水超过100亿,虽然其利润下滑主因是旗下合资企业销量的下滑,但相信多笔补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10亿红包,稳销量推营销

从上汽通用五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率先打响2020年车市价格战既是稳住销量的当务之急,也有推广线上营销的长远考虑。

?

在达到2017年215万辆的销量巅峰之后,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开始下滑,2018年销售207万辆,同比下滑3.65%;2019年其销量下滑19.42%至166万辆,远超行业平均下滑幅度,其中五菱品牌实现了增长,宝骏品牌则下滑严重;2020年1月,企业整体销售7.8万辆,同比大幅下滑51.1%,下跌幅度明显扩大。

导致宝骏品牌销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行业整体下行带来的竞争加剧,合资品牌和第一梯队自主品牌的不断向下,使得定位相对低端的宝骏品牌损失惨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汽通用五菱意识到了品牌向上的重要性,因此在2019年推出了新宝骏及全新家族系列产品,与宝骏形成高低搭配,助推品牌整体向上。

?

过去一年,上汽通用五菱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都用于新宝骏的推广,对宝骏难免有所“忽视”,但从企业目前的状况来看,显然新宝骏上量还需一段时间,而上汽通用五菱整体销量仍要依靠宝骏,因此如何稳住宝骏销量,成了当务之急,此时的10亿补贴显然就是为此而来(补贴政策中明确新宝骏产品不在其列)。

在宝骏品牌聚焦的10万元以内的经济型车市场,消费者对于价格是非常敏感的,所以降价的效用也会更加明显,而据行业协会预测,疫情过后,10万元及以下的入门级车型需求将会增加,因此上汽通用五菱此时推出这样的补贴政策意图很明显:抢占疫情后的消费反弹,稳住宝骏销量。

?

此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市场总监周钘曾对壹姐透露,目前企业内部已经划分了五菱、宝骏、新宝骏、新能源四个板块,其中五菱是基础,新能源是突破,新宝骏是增量,宝骏是销量担当,2020年企业会对宝骏品牌现有产品陆续进行更新换代,以稳住其销量。

同时,这还是企业的一次线上营销推广活动。上汽通用五菱指定此次活动的线上购车渠道为菱菱邦APP、菱菱邦用户之家微信公众号,而菱菱邦APP是企业在2016年推出的线上渠道,旨在开拓公司的线上营销服务模式,这符合企业整体转型的策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上汽通用五菱网络营销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