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击韧性与断裂韧性的区别是什么?
断裂韧性--指材料阻止宏观裂纹失稳扩展能力的度量,也是材料抵抗脆性破坏的韧性参数。它和裂纹本身的大小、形状及外加应力大小无关。是材料固有的特性,只与材料本身、热处理及加工工艺有关。是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常用断裂前物体吸收的能量或外界对物体所作的功表示。例如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韧性材料因具有大的断裂伸长值,所以有较大的断裂韧性,而脆性材料一般断裂韧性较小。
冲击韧性--工程上常用一次摆锤冲击弯曲试验来测定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即测定冲击载荷试样被折断而消耗的冲击功Ak,单位为焦耳(J)。
冲击韧度指标的实际意义在于揭示材料的变脆倾向
2、sem判断材料冲击断裂是韧性还是脆性断裂
脆性断裂,裂纹扩展很快,形成的断裂面比较光滑韧性断裂,可能由于自身原因,或者改性等等,它形成裂纹时,往往会有其他的过程发生消耗其所受的能量,所以形貌都比较复杂
3、在机械加工中如何判断金属裂纹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金属材料时效分析这可不简单啊,资料也有不少。传上一份参考资料。
4、如何从电容裂纹形貌分析失效机理
引起电容器击穿的主要失效机理
①电介质材料有疵点或缺陷,或含有导电杂质或导电粒子;
②电介质的电老化与热老化;
③电介质内部的电化学反应;
④银离子迁移;
⑤电介质在电容器制造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
⑥电介质分子结构改变;
⑦在高湿度或低气压环境中极间飞弧;
⑧在机械应力作用下电介质瞬时短路。
引起电容器开路的主要失效机理
①引线部位发生“自愈“,使电极与引出线绝缘;
②引出线与电极接触表面氧化,造成低电平开路;
③引出线与电极接触不良;
④电解电容器阳极引出箔腐蚀断裂;
⑤液体电解质干涸或冻结;
⑥机械应力作用下电介质瞬时开路。
引起电容器电参数恶化的主要失效机理
①受潮或表面污染;
②银离子迁移;
③自愈效应;
④电介质电老化与热老化;
⑤工作电解液挥发和变稠;
⑥电极腐蚀;
⑦湿式电解电容器中电介质腐蚀;
⑧杂质与有害离子的作用;
⑨引出线和电极的接触电阻增大。
引起电容器漏液的主要原因
①电场作用下浸渍料分解放气使壳内气压上升;
②电容器金属外壳与密封盖焊接不佳;
③绝缘子与外壳或引线焊接不佳;
④半密封电容器机械密封不良;
⑤半密封电容器引线表面不够光洁;
⑥工作电解液腐蚀焊点。
引起电容器引线腐蚀或断裂的主要原因
①高温度环境中电场作用下产生电化学腐蚀;
②电解液沿引线渗漏,使引线遭受化学腐蚀;
③引线在电容器制造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
④引线的机械强度不够。
引起电容器绝缘子破裂的主要原因
①机械损伤;
②玻璃粉绝缘子烧结过程中残留热力过大;
③焊接温度过高或受热不均匀。
引起绝缘子表面飞弧的主要原因
①绝缘子表面受潮,使表面绝缘电阻下降;
②绝缘子设计不合理
③绝缘子选用不当
④环境气压过低
电容器击穿、开路、引线断裂、绝缘子破裂等使电容器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的失效属致命性失效,其余一些失效会使电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并逐渐向致命失效过渡;
电容器在工作应力与环境应力综合作用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分别或同时产生某些失效模式。同一失效模式有多种失效机理,同一失效机理又可产生多种失效模式。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5、求助,生锈的扭转断口怎么看SEM,试样如何处理
已经断开的的试样可以用锯子把断裂截面切下来(1cm左右厚),然后就可以放到SEM里观察了。至于没断开,仅仅开裂的试样,恐怕只能从式样表面观察一下了,同样也是用句子把含有裂纹的部分切下来即可。时间久了的最大问题是氧化,但是作为SEM观察,其实氧化也无所谓了,重要的是注意,别把断口碰了,以免裂纹表面形貌损坏。关于寻找裂纹源其实很简单,疲劳端口上通常分为裂纹起始区,裂纹扩展区和瞬断区。裂纹起始区用肉眼看往往呈现为一个光亮的小点,在材料表面或者表面以下一点点的地方。如果楼主在断口上看到有放射状分布纹理,那么这些纹理发散开去的方向是裂纹扩展的防线,这些纹理汇聚的点就是疲劳源了。 查看>>
6、请问金属材料本身无缺陷,在撞击时会产生裂纹发生疲劳断裂吗?
关键是看你的撞击是大能量一次冲击还是小能量多次冲击了,疲劳是指小能量多次冲击导致产生裂纹并扩展断裂的。
7、冲击钻打眼混凝土会不会出现裂纹?
会,直径不大,不过墙没啥问题。过墙的建议水钻
8、落锤冲击试验的判断是看落锤的冲击点吗?落点的周边有裂痕算合格吗?
只要式样有裂纹就归类为不合格
9、冲击碎岩原理
如前述的压头压入岩石破碎过程的几个基本现象中,可得出如下结论:即冲击碎岩原理与静载碎岩原理相似:先表面产生裂纹,然后产生承压核、破碎坑等。
那么,两者的区别又在何处呢?
1.力作用时间显著不同
动载作用时间一般以微秒(μs)计,而静载以秒(s)计;有时两者有万倍之差。岩石破坏有一个速度问题,也就是与力作用时间因素有关。
由于动载作用时间短。因此,在岩石中产生的应力比较集中,促使裂纹发展快,这有利于岩石的体积破碎。
图1-5-8 动静载引起的破碎坑形状
由于加载速度不同,裂纹发展状况亦有差异:当慢速加载,破坏往往只从一个或少数薄弱面扩展;而突然加载,则可能同时从很多薄弱面开始破坏。这就造成动强度高于静强度,也可能是造成冲击时获得比较均匀的破碎坑(图1-5-8)。
动载所测数据(包括侵深、破碎面积、破碎体积等)比较接近,重复性好,数据稳定;而静载测试数据之间波动幅度大。
2.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冲击破碎时,冲锤→钻头→岩石,三者组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力学系统:冲锤打在钻头上,然后传给岩石,岩石给钻头、冲锤以相反方向的一个反弹力,使钻头和冲锤要回跳一个高度,而要损失一部分能量。所以,动载碎岩的能量利用率,要低于静载碎岩。
3.两者比功不同
一般规律为a动>a静,某单位测定了17种岩石,得出的结论是:动静载比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冲击凿入比功大部分是静力压入时的1.5~2.5倍。
10、什么叫径向裂纹
径向一词是针对弧形面而言的。如果你的纸面有弧形状,沿弧形状延长方向有裂缝,这个就叫“径向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