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合物做一次扫描电镜大概要多少克样品
不需要很多,大概1~3g足够了。
2、聚合物薄膜怎么做透射电镜 小木虫
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方法
由于电镜电子束穿透能力的限制,必须把标本切成厚度小于0.1um以下的薄片才适用,这种薄片称为超薄切片。常用的超薄切片厚度是50-70nm。
在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方法中,超薄切片技术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制备技术。超薄切片的制作过程基本上和石蜡切片相似,需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包埋聚合、切片及染色等步骤。
一 取材的基本要求
组织从生物活体取下以后,如果不立即进行适当处理,会由于细胞内部各种酶的作用,出现细胞自溶现象。此外,还可能由于污染,微生物在组织内繁殖使细胞的微细结构遭受破坏。因此,为了使细胞结构尽可能保持生前状态,必须做到快、小、准、冷:
(1).动作迅速,组织从活体取下后应在最短时间内 (争取在1分钟内) 投入2.5%戊二醛固定液。
(2).所取组织的体积要小,一般不超过1mm×1mm×1mm。也可将组织修成1mm×1mm×2mm大小长条形。因为固定剂的渗透能力较弱,组织块如果太大,块的内部将不能得到良好的固定。
(3).机械损伤要小,解剖器械应锋利,操作宜轻,避免牵拉、挫伤与挤压。
(4).操作最好在低温(0℃~4℃)下进行,以降低酶的活性,防止细胞自溶。
(5).取材部位要准确。
取材方法:将取出的组织放在洁净的蜡版上,滴一滴预冷的固定液,用两片新的、锋利的刀片成“拉锯式”将组织切下并修小,然后用牙签或镊子将组织块移至盛有冷的固定液的小瓶中。如果组织带有较多的血液和组织液,应先用固定液洗几遍,然后再切成小块固定。
二.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尽可能使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以及大分子结构保持生活状态,并且牢固地固定在它们原来所在的位置上。固定的方法有物理的和化学的两大类。物理的方法系采用冰冻、干燥等手段来保持细胞结构;化学的方法是用一定的化学试剂来固定细胞结构。现通常使用化学方法对组织或细胞进行固定。
常用固定剂有:
1、四氧化锇 (osmium tetroxide,)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氮原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因而对于细胞结构中的蛋白质成分有良好的固定作用。它还能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使脂肪得以固定。此外,四氧化锇还能固定脂蛋白,使生物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磷脂蛋白稳定。它还能与变性DNA以及核蛋白反应,但不能固定天然DNA、RNA及糖原。四氧化锇固定剂有强烈的电子染色作用,用它固定的样品图象反差较好。锇固定的时间一般为1-2小时。
2.戊二醛 (glutaraldehyde C5H8O2),戊二醛的优点是对糖原、糖蛋白、微管、内质网和细胞基质等有较好的固定作用,对组织和细胞的穿透力比四氧化锇强,还能保存某些酶的活力,长时间的固定(几周甚至1~2个月)不会使组织变脆。
缺点是不能保存脂肪,没有电子染色作用,对细胞膜的显示较差。
组织块固定常规采用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法。分预固定和后固定,中间用磷酸缓冲液漂洗。前固定用2.5%戊二醛固定2小时以上、后固定用1%锇酸固定液固定1~2小时,pH7.3~7.4。
固定完毕,用缓冲液漂洗20分钟后进行脱水。
三.脱水
为了保证包埋介质完全渗入组织内部,必须事先将组织内的水分驱除干净,即用一种和水及包埋剂均能相混溶的液体来取代水,常用的脱水剂是乙醇和丙酮。急骤的脱水会引起细胞的收缩,因此,脱水应剃度进行:70% 丙酮15分钟,80% 丙酮15分钟,90%丙酮15分钟,100%丙酮10分钟(二次)。游离细胞可适当缩短脱水时间。过度脱水不仅引起更多物质的抽提,而且会使样品发脆,造成切片困难。
3、如何从聚合物乳液中分离出聚合物固体
通过乳状液稳定性实验考察了孤岛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低剪切作用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原油作用1
d和54
d,所测得其浓相体积分数很快接近零,即HPAM与原油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较低.而当溶液中存在50μg/g固体颗粒蒙脱土时,测得其与原油作用1
d和54
d后的浓相体积分数都约0.08.当溶液中同时含有固体颗粒与HPAM时,测得其与原油作用后所形成的乳状液浓相体积分数很快达到零,固体颗粒与HPAM的协同作用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另外,随着盐浓度、温度的增加,孤岛原油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降低.在30000
r/min高速剪切作用下,测得聚合物、固体颗粒模拟水体系与原油间所形成的乳状液浓相体积分数约为0.3,可形成较稳定的乳状液.
4、扫描电镜观测聚合物与无机材料复合薄膜需要断面吗
根据需要而定。例如,只要求膜的表面状态就不需要;而需要了解两相厚度分布就要断面扫描。
5、为什么聚合氟硅乳液更容易产生凝胶,凝胶率很大?
能用啊,但别一起用了,皮肤吃不了那么多东西,擦太多也是负担。如果皮肤没有什么问题,选其中一种适合自己的用就行了。
6、氟硅材料介绍
指聚合物中含F-C键、Si-O键和Si-C键,而不含Si-F键氟化有机硅材料。主要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内烷、甲基三乙容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三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N--(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硅氧烷、三氯硅烷、苯基氯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7、聚合物能测透射电镜吗
即使是2000V的电压下都能做拿了一个聚合物去测透射电镜,那个老师不给测,说聚合物在电子束照射下会分解。但是我在文献上就有看到过很多聚合物的透射电镜图啊。想问一下,透射电镜的电子束能产生多高的温度?聚合物的分解温度大概低于多少度 ... 聚合物可以看透射电镜啊~~我得就不耐电子束,但是你可以和老师说一下,她会在铜网上给你加一层膜(具体是什么就不太清楚了)。Dr_Jesse(站内联系TA)肯定可以看。橡胶填料的微相分散情况就是靠透射看的。 ,如分析聚合物中空微球时,切片,透射观察内部情况cata(站内联系TA)肯定能测,聚合物核壳结构不就是通过投射电镜嘛daiyuxi(站内联系TA)绝对可以测的,你那老师是不是在忽悠你啊tfyeszjwl(站内联系TA)可能是你们的仪器不能测,你换个地方测一下
8、氟硅丙烯酸脂聚合材料是什么?
软镜:聚甲基丙烯酸羟乙脂(PHEMA)
HEMA混合材料:以HEMA为基质加入其他辅料的亲水性软镜材料
非HEMA材料:不含有HEMA成分的亲水性软镜材料。是以硬镜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质,加入其它单体成分,从而成为软性亲水性材料。
优点:质地柔软、有良好的可塑性、配戴十分舒适、适应时间短。
缺点:镜片材料强度低、容易破损。矫正角膜性散光效果差。镜片表面极性强,易吸附泪液中的沉淀物。
聚合物:隐形眼镜的材料为由高能强键缔合的高分子量化合物,该化合物为聚合物。
高分子量化合物的理化特性:
透光率:特定波长的光线透过单位厚度的材料的百分率为该材料的透光率。隐形眼镜材料透光率一般92%--98%;由于染色的深度透光率会下降5%--30%;影响镜片透光率的因素:聚合程度,水合程度纯净度。
折射率:光线在空气中的运行速度与光线在材料中的运行速度的比称。隐形眼镜材料的含水量与折射率反比。即含水量越高,镜片折射率越低。
强度:聚合物抵抗力学破坏的能力。 材料受力的形式包括:拉伸,压缩,冲击,扭转等。
弹性模量:材料受力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应力。弹性模量越高镜片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外力消除越容易恢复原来的形状。镜片成型好易操作能形成理想的屈光表面利矫正散光。(硬镜的弹性模量比软镜大)
可塑性:材料依照环境的形态,塑造自身形态的能力。弹性模量低的镜片可塑性强,柔软,配戴后感觉舒适。但矫正散光不理想。
密度:材料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比。隐形眼镜材料的密度宜小。尤其是较厚的高屈光度片或复曲面镜片(即散光镜片),如材料的密度过大,可能因镜片的自重和眼睑力的作用影响镜片配戴的稳定性。
亲水性:材料的水合能力。通常用含水量百分率来表示。由于隐形眼镜在实际应用中始终浸在泪液里,所以总是处在较充分水合的状态中。含水量一般在35%-80%,含水量高透氧性好。但强度差易损坏;且沉淀物较多。
湿润性:水分覆盖材料的程度。湿润性好的镜片表面泪液膜稳定,配戴舒适,视力清晰。
极性:材料表面的离子数量构成了镜片的极性。材料的极性与水环境的酸度有关。极性强湿润性较好,易吸引泪液中的沉淀物。(离子性材料要比非离子性材料更易产生蛋白沉淀)
透氧性:是特指镜片材料在单位时间内容许氧气通过的能力。用DK来表示。DK值越高,镜片的透氧性越高。角膜获得氧供的途径:泪液排泄,泪液渗透及材料结合。透氧性能与材料的含水量呈正比,与镜片的厚度呈反比。
软性隐形眼镜的主要材质是亲水性物质,容易吸附泪液中的蛋白质和脂质,致使镜片表面形成沉淀物,缩短镜片的使用寿命。
采用非离子材料制作的隐形眼镜是首选。因为我们泪液中分泌的蛋白质和油脂呈离子性带正电,而离子性材料本身带有负电荷,很容易吸附蛋白质。而不带任何电荷的非离子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蛋白质和脂质的沉淀,所以选择这种抗垢非离子材料的隐形眼镜是健康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