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旷场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实验目的】 观察实验动物在新异环境中的自主行为、探究行为与紧张度。【实验原理】 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又称敞箱实验,是评价实验动物在新异环境中自主行为、探究行为与紧张度的一种方法。以实验动物在新奇环境之中某些行为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反应实验动物在陌生环境中的自主行为与探究行为,以尿便次数反应其紧张度。【实验动物】 大鼠或小鼠。【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由旷场反应箱和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大鼠旷场反应箱高30~40cm,底边长100cm,内壁涂黑,底面平均分为25个4cm×4cm小方格,正上方2 m处架一数码摄像头,其视野可覆盖整个旷场内部。旷场光照为全人工照明,可人为设定“白天”和“黑夜”,白天由两侧墙壁的4只节能灯发出约2001ux照度来模拟,夜晚由一侧墙壁的红外光源提供照明。实验人员和计算机等设备位于另一房间以减小对动物的干扰,实验室背景噪音控制在65dB以下。小鼠旷场反应箱高25~30cm,底边长72cm,内壁涂黑,底面平均分为64个小方格。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同上。【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将动物放入箱内底面中心,同时进行摄像和计时。观察一定时间后停止摄像,观察时间可根据实验拟定,一般为3~5 min。清洗方箱内壁及底面,以免上次动物余留的信息(如动物的大、小便、气味)影响下次测试结果。更换动物,继续实验。【观察指标】 根据计算机软件设计不同可观察的参数不同,如单位时间内动物在中央格停留时间,某一肢体越过的格子数为水平得分(crossing),后肢站立次数为垂直得分(rearing),修饰次数,尿便次数;运动速度,运动距离,休息时间,沿边运动距离,中央运动距离等。【注意事项】(1)动物在24 h内有其活动周期,故每次实验应选择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2)实验应在隔音,光强度和温、湿度适宜且保持一致的行为实验室内进行。(3)两次实验之间清洗实验设备,以免上次动物余留信息影响下次实验结果。【对旷场实验方法的评价】旷场实验是评价实验动物在新异环境中自主行为、探究行为与紧张度的一种常用方法。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引入,使动物行为分析的检测指标大为增加,且具有高效、无创、灵敏、客观等诸多优点。
2、旷场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一、 原理与意义
本实验用来观察小鼠自发性探索运动活性和焦虑行为。
二、 仪器设备
开口的黑色木盒(内部场地大小为81 cm × 81 cm,高28 cm。盒底漆成纵横各3条白线(宽3 mm),从而形成16个等大的方格(每格大小20 cm × 20 cm)。场地中央置一彩色瓶子以激发小鼠的好奇心。照明来自一高出场地中央2.80 m 的40 W 白炽灯。计时器,干、湿抹布等。
三、 操作步骤
每只小鼠接受一次测试,将小鼠面朝墙放入4个拐角方格之一,并让其自由探索环境5 min。可有两名实验人员合作,分别坐在木盒的其中两角。其中一人负责计数跨越方格的总数,另一人负责计时,包括第一格的潜伏期、周边时间、抬腿次数(双腿离地)。最后再观察大便颗粒数。
每只小鼠测试结束后,湿布洗擦场地并用干布擦干。
四、 结果计算和评价
记录小鼠走出第一格的潜伏期、跨越方格总数和周边时间(花在周边12个方格总时间)、站立次数(双腿离地)和大便颗粒数。
五、 注意事项
1、每只小鼠放置位置要一样,放在同一格、同一方向。
2、每只小鼠做完实验后要擦拭场地,避免留有气味和脏物以干扰实验结果。
3、站立以双腿抬起为算。
4、小鼠跨越方格总数以双后肢跨出作为标准,时间也以后肢为算。
5、实验仅需要2人,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3、简述方法是指写实验原理,还是实验步骤
简述方法就是实验过程、实验步骤。
4、全站仪的操作步骤?
全站仪的操作步骤分为四步:一、仪器的安置;二、仪器整平;三、调焦照后视置零;四、照准目标测量或放样。
全站仪的三种测量模式:
一、角度测量。1. 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角度模式。2. 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3. 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4. 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二、距离测量。1. 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距离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距离模式。2. 照准棱镜中心,这时显示屏上能显示箭头前进的动画,前进结束则完成坐标测量,得出距离,HD为水平距离,VD为倾斜距离。
三、坐标测量。1. 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坐标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坐标模式。2. 输入本站点O点及后视点坐标,以及仪器高、棱镜高。3. 瞄准棱镜中心,这时显示屏上能显示箭头前进的动画,前进结束则完成坐标测量,得出点的坐标。
5、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6、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酸碱滴定实验详细步骤:
1、将已知浓度的盐酸注入事先用盐酸溶液冲洗过的酸滴定管中,刻度为“0”或以上,并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活塞,使管的顶部充满溶液且没有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位,使其保持在“0”或“0”刻度下,并记录准确读数。
2、将待测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预先用溶液湿润的碱性滴定管中,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挤压玻璃球,使管尖充满溶液且无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位,使其保持在“0”或“0”刻度下,并记录准确读数。
3、将一个干净的锥形瓶放在管子下面,用左手控制活塞,用右手握住锥形瓶,从碱性滴定管中吸取25.00毫升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立即变成粉红色。
4、将锥形瓶移到酸滴定管下方,将已知浓度的盐酸一滴一滴地加入左侧调节活塞中,并用右手顺时针连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5、随着盐酸的加入一滴一滴地进行,最后,当加入一滴盐酸时,溶液变为无色,而NaOH溶液的反滴又变为红色,说明反应刚刚完成,这时停止滴定,准确记录滴定管溶液的刻度。
(6)简述sem的实验操作步骤扩展资料:
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
1、摇动瓶子时,应移动腕关节,使溶液像一个方向的圆圈移动,但瓶口不应接触滴定管,且溶液不应溢出。
2、在滴定过程中,左手不能离开旋塞让液体自行向下流动。
3、观察滴点周围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始时,摇动并同时滴下,滴定速度可以稍快(以每秒3-4滴为宜),但不形成水流。
当接近终点时,应加入一滴并摇动几次。最后,每滴加入半滴,即摇动锥形瓶,直到溶液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并准确到达终点。
7、简述ph计的使用步骤
1、安装
①电源的电压与频率必须符合仪器铭牌上所指明的数据,同时必须接触良好,否则在测量时可能指针不稳。
②仪器配有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将玻璃电极的胶木帽夹在电极夹的小夹子上,将甘汞电极的金属帽夹在电极夹的大夹子上,可利用电极夹上的支头螺丝调节两个电极的高度。
③玻璃电极在初次使用前,必须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平常不用时也应浸泡在蒸馏水中。
④甘汞电极在初次使用前,应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内,不要与玻璃电极同泡在蒸馏水中。不使用时也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或用橡胶帽套住甘汞电极的下端毛细孔。
2、开 机
(1)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2)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30分钟。
3、标 定 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1)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拔下短路插头;
(2)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
(3)把“选择”旋钮调到pH挡;
(4)调节“温度”旋钮,使旋钮红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5)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100%位置);
(6)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中;
(7)调节“定位”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的pH值相一致(如pH=6.86);
(8)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用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调节“斜率”旋钮到4.00pH。
4、测量
①将电极上多余的水珠吸干或用被测溶液冲洗二次,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并轻轻转动或摇动小烧杯,使溶液均匀接触电极。
②被测溶液的温度应与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相同。
③校整零位,按下读数开关,指针所指的数值即是待测液的pH.若在量程pH0~7范围内测量时指针读数超过刻度,则应将量程开关置于pH7~14处再测量。
④测量完毕,放开读数开关后,指针必须指在pH7处,否则重新调整。
⑤关闭电源,冲洗电极,并按照前述方法浸泡。
(7)简述sem的实验操作步骤扩展资料:
保养
1、 pH玻璃电极的贮存
短期:贮存在pH=4的缓冲溶液中;长期:贮存在pH=7的缓冲溶液中。
2、 pH玻璃电极的清洗
玻璃电极球泡受污染可能使电极响应时间加长。可用CCl4或皂液揩去污物,然后浸入蒸馏水一昼夜后继续使用。污染严重时,可用5%HF溶液浸10~20分钟,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浸入0.1N HCl溶液一昼夜后继续使用。
3、 玻璃电极老化的处理
玻璃电极的老化与胶层结构渐进变化有关。旧电极响应迟缓,膜电阻高,斜率低。用氢氟酸浸蚀掉外层胶层,经常能改善电极性能。若能用此法定期清除内外层胶层,则电极的寿命几乎是无限的。
4、 参比电极的贮存
银-氯化银电极最好的贮存液是饱和氯化钾溶液,高浓度氯化钾溶液可以防止氯化银在液接界处沉淀,并维持液接界处于工作状态。此方法也适用于复合电极的贮存。
5、 参比电极的再生
参比电极发生的问题绝大多数是由液接界堵塞引起的,可用下列方法解决:
(1) 浸泡液接界:用10%饱和氯化钾溶液和90%蒸馏水的混合液,加热至60~70℃,将电极浸入约5cm,浸泡20分钟至1小时。此法可溶去电极端部的结晶。
(2) 氨浸泡:当液接界被氯化银堵塞时可用浓氨水浸除。具体方法是将电极内充洗净,液放空后浸入氨水中10~20分钟,但不要让氨水进入电极内部。取出电极用蒸馏水洗净,重新加入内充液后继续使用。
(3) 真空方法:将软管套住参比电极液接界,使用水流吸气泵,抽吸部分内充液穿过液接界,除去机械堵塞物。
(4) 煮沸液接界:银-氯化银参比电极的液接界浸入沸水中10~20秒。注意,下一次煮沸前,应将电极冷却到室温。
(5) 当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可采用砂纸研磨的机械方法去除堵塞。此法可能会使研磨下的砂粒塞入液接界。造成永久性堵塞。
8、简述清创术的操作步骤?
切除污染创面要由外向内,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并使切除过的新鲜创面不再污染,这是清创术中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1)首先用浸有过氧化氢液的灭菌纱布块或脱脂棉覆盖创口,然后剪除创围被毛。剪毛范围要在创围20~25厘米处。用肥皂水清洗创缘周围皮肤,最后剃净被毛。用3%碘酒、75%酒精消毒,铺盖消毒巾,准备清创。
(2)用大量盐水冲洗创口,并用纱布、棉球清拭创内污染物。对皮肤的处理原则是,切除已坏死的创缘皮肤,但尽量保存有活力的部分,以免缝合时张力过大,并考虑创缘对合整齐。边缘不整的创缘应尽量切修整齐。
坏死污染而不出血的皮下组织,都要切除干净,直到健康出血部为止。撕裂创剥脱皮瓣上的皮下组织,要彻底切除。小而深的创伤,在切除创缘和皮下组织后,要沿创口的纵轴方向或被毛方向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扩大创口,以便进行深部组织清洗。
(3)深筋膜的破碎和污染部分,必须全部切除,并按原皮肤切口方向切开筋膜。目的在于显露全部创腔,充分解除深层组织的张力。深筋膜切开是否充分,是清创术能否有效地解除深层组织张力的关键问题之一。因而,如果必要时,可作深筋膜十字形或双十字形切口,使深筋膜彻底松弛。
(4)坏死的肌肉应切除。凡肌肉呈暗红色,用钳镊夹之无收缩,或用刀切割而不出血,都是已坏死的肌肉,应予切除,一直切至出血时为止。坏死肌肉切除不彻底,极易造成厌气杆菌(气性坏疽、破伤风)繁殖和发病的条件。如有碎骨片或异物,应尽量取出。
(5)血管、神经和肌腱的损伤,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最后用灭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创腔,清除一切细小的异物、血凝块和组织碎片,彻底止血。清创后是否进行初期缝合,应根据病畜局部污染程度、伤后经过时间、清创彻底程度、术后护理条件等考虑决定。这些因素中只有时间因素较为恒定,其他因素都有较大幅度的变动。大体上在伤后8小时内得到清创处理,可作初期连续或间断缝合,8~24小时内得到清创处理,以定位缝合加引流或仅作引流,争取延期缝合较为合适,24小时清创的仅作引流,争取延期缝合。胸、腹壁透创,虽在24小时以上得到清创处理,术后仍应考虑初期缝合或定位缝合加引流。
(6)创腔内有神经、血管、肌腱、骨骼暴露时,即使不做初期缝合,也要用邻近肌瓣将这些组织覆盖,并作简单的定位缝合,或8字形缝合,以防暴露特殊组织发生坏死或感染,造成不良后果。但绝不应缝合深筋膜,以防深部组织肿胀时其张力得不到解除,并影响引流。
(7)可做初期缝合的创口,如因皮肤缺损较多不能直接缝合,或勉强缝合后张力过大时,可在距原创口一侧或两侧5~6厘米处,作等长的减张切口,缝合原创口。减张切口可以根据情况直接缝合。不能做初期缝合的创口,用盐水纱布疏松的引流。引流物要深入到创腔深部各个死角,但不要起填塞作用。较长的创口可在两端缝合2~3针,使创口缩小,有利于创面的对合、愈合,并争取延期缝合。
(8)颈部与前后肢上部软组织中,深厚强大的肌群发生开放性创伤,若创腔深广,经清创后应在创腔的低位做反对口引流。方法是在创底用止血钳于两肌之间分离,直达创口附近低位引流的欲作反对口。切开欲作反对口的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使原创腔与反对口交通,将引流物由原创口引伸到反对口。此法既可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又能获得良好的引流。
9、请简要说明实验法的逻辑和操作步骤
(1)围绕提出问题,探究什么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生锈铁钉的组成主要是:氧化铁和铁.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sub>2</sub>0<sub>2</sub>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H<sub>2</sub>0<sub>2</sub>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答案是:铁(或铁单质)
(3)实验与结论 <table class="edittableZyb"> <tr> <td align="top">
实验操作</td> <td align="top">实验现象</td> <td align="top">
实验结论</td></tr> <tr> <td align="top">实验Ⅰ: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td> <td align="top">带火星的木条复燃</td> <td align="top">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sub>2</sub>O<sub>2</sub><span dealflag="1" class="MathZyb" mathtag="math" style="whiteSpace:nowrap;wordSpacing:normal;wordWrap:normal"><table style="margin-right: 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tr><td><table style="margin-right: 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tr><td>氧化铁</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div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black;line-height:1px">.</td></tr></table></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div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black;line-height:1px">.</td></tr></table></span>2H<sub>2</sub>O+O<sub>2</sub>↑
假设一成立</td></tr> <tr> <td align="top">实验Ⅱ:取10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铁单质,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td> <td align="top">
无现象</td> <td align="top">
假设二 不成立.</td></tr></table>(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还要验证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由(3)知:等待实验I中不再产生气泡,向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若再产生气泡,就证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没有变.
(5)反思与评价:小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实验Ⅱ”中一直没有现象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也出现了气体,小强觉得很奇怪,其中的原因是:答案Ⅰ:可能是铁定中的铁单质被过氧化氢氧化变成氧化铁,而后氧化铁再去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答案Ⅱ:可能是铁定中的炭被过氧化氢氧化而后其产物再去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故答案为:
(2)铁
(3)<table class="edittableZyb"> <tr> <td align="top">
实验操作</td> <td align="top">实验现</td> <td align="top">
实验结论</td></tr> <tr> <td align="top">实验Ⅰ: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td> <td align="top">带火星的木条复燃</td> <td align="top">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sub>2</sub>O<sub>2</sub><span dealflag="1" class="MathZyb" mathtag="math" style="whiteSpace:nowrap;wordSpacing:normal;wordWrap:normal"><table style="margin-right: 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tr><td><table style="margin-right: 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tr><td>氧化铁</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div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black;line-height:1px">.</td></tr></table></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div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black;line-height:1px">.</td></tr></table></span>2H<sub>2</sub>O+O<sub>2</sub>↑
假设一成立</td></tr> <tr> <td align="top">实验Ⅱ:取10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铁单质铁单质,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td> <td align="top">
无现象</td> <td align="top">
假设二 不成立.</td></tr></table>(4)还要验证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等待实验I中不再产生气泡,向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若再产生气泡,就证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没有变;
(5)答案Ⅰ:可能是铁定中的铁单质被过氧化氢氧化变成氧化铁,而后氧化铁再去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答案Ⅱ:可能是铁定中的炭被过氧化氢氧化而后其产物再去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