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回火索氏体sem

回火索氏体sem

发布时间:2020-08-24 19:57:32

1、回火索氏体的硬度一般是多少?

回火索氏体是淬火钢在重新加热到500~680℃后获得的组织, 硬度在HRC23~35。

2、比较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在形成条件金相形态与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本质是索氏体是由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而来,一般称为等温正火,实质属于片状珠光体,一般称之为细珠光体,我们说的屈氏体称为极细珠光体;回火索氏体是由马氏体高温回火转变而来,实质属于粒状珠光体,即为等轴铁素体基体上弥散的细颗粒状渗碳体。
性能上,同样材料的索氏体比回火索氏体硬度强度高,但是塑性韧性差,一般不用作成品,得到回火索氏体的工艺也叫调质,得到的组织综合力学性能好,一般作为中低碳钢结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3、回火索氏体是什么?

回火索氏体(temperedsorbite)是马氏体于高温回火(500℃—600℃)时形成的,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基体铁素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回火索氏体的定义及组织特征。回火索氏体(temperedsorbite)是马氏体于高温回火(500℃—600℃)时形成的,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基体铁素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
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
性能: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4、索氏体与回火索氏体有何异同,哪位大神知道请详细解说下,谢了

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本质是索氏体是由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而来,一般称为等温正火,实质属于片状珠光体,一般称之为细珠光体,我们说的屈氏体称为极细珠光体;回火索氏体是由马氏体高温回火转变而来,实质属于粒状珠光体,即为等轴铁素体基体上弥散的细颗粒状渗碳体。
性能上,同样材料的索氏体比回火索氏体硬度强度高,但是塑性韧性差,一般不用作成品,得到回火索氏体的工艺也叫调质,得到的组织综合力学性能好,一般作为中低碳钢结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5、回火索氏体的介绍

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是马氏体于高温回火(500℃—600℃)时形成的,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基体铁素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

6、索氏体与回火索氏体有什么区别?

我同意6#的说法,要根据客户的需要的性能,如果正火能达到,绝不淬火,否则淬火.至于索氏体可以说是珠光体的一种变异的组织,回火索氏体又是索氏体的变化的品种,由片状变为点状或者说是球状.

7、回火索氏体等级就是金相的等级吗?

因为楼主的问题很难回答,如果说你的样品组织全是索氏体,那么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除了索氏体还有其他的组织,那么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材料及热处理的不同,组织也不是一定的,希望楼主能详细说明你的样品材料、大小、热处理状态,并能提供组织图片。

8、怎样判断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和回火托氏体?

索氏体【S】和托氏体【T】都是珠光体【P】组织,是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冷却得到的,从组织上很难区分,不同的是珠光体片状结构之间的间距不同,从P,S到T层片间距越来越细。屈氏体和托氏体是一样的,两种不同叫法。回火索氏体是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回火后硬度稍低,回火托氏体是中温回火,回火后硬度会较高。根据层片间距来讲,回火索氏体硬度比回火托氏体硬度低

9、回火索氏体的级别如何理解

我来回答楼主提出的问题 根据GB/T11354—2005提供的对调质钢渗氮/氮碳共渗前原始组织级别按索氏体中游离铁素体数量分为5级,在显微镜下放大500倍,参照原始组织评级图进行评定,一般零件1~3级合格,重要零件1~2级合格。各级别组织特征如下: 1级:均匀细针状索氏体,游离铁素体数量极少; 2级:均匀细针状索氏体,游离铁素体数量<5%; 3级:细针状索氏体,游离铁素体数量<15%; 4级:细针状索氏体,游离铁素体数量<25%; 5级:索氏体,游离铁素体数量>25%;

10、回火索氏体是平衡组织?

回火索氏体它实际上是什么? 它它实际上使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600倍左右才能分辨出来的细粒针状渗碳体和铁素体晶粒所组成的混合物! 它是一种混合物,就是说它也是一种平衡组织,是一种在铁素体再结晶时生成的一种平衡组织! 说明一下,室温下的平衡组织是铁素体+渗碳体!!!

与回火索氏体sem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