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纤维是怎么做出来的
、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
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首先把竹子截断去掉竹节并剖成竹片,竹片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煮炼竹片(将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炼)→压碎分解(将竹片取出压碎锤成细丝)→蒸煮竹丝(将竹丝再放入压力锅中蒸煮,去除部分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酶脱胶(把上述预处理的竹丝浸入到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处理,让生物酶进一步分解竹丝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以获得竹子中的纤维素纤维。在分解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的同时也可在处理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以获得更细的竹原纤维)→梳理纤维(把酶分解后的竹纤维清洗、漂白、上油、柔软、开松梳理即可获得纺织用的竹原纤维)→纺织用纤维.
2、化学竹纤维
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 竹浆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但在加工过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线功能明显下降。 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织出的纤维产品。 竹炭纤维制取过程:竹材炭化(将老竹材加热到450~550℃加以炭化,然后进行高温炭化,即在上述低温炭化工程后,再度将该炭化物加热到800~900℃,持续处理)→竹炭活性化(将经过上述两种加热处理之后的竹炭进行喷雾处理,竹炭急剧冷却消火,此时因水的物理与化学作用,竹炭产生复杂多孔质之结构,表面积增加数倍,大幅地提高吸着能力。经过活性化处理的竹炭,其组织结合密度提高,变的极为坚硬。炭素率可达85%以上)→竹炭的粉碎(将前述活性化的竹炭加以粉碎,制成亚纳米级的竹炭粉)→均匀分散(将竹炭粉掺入涤纶或粘胶等原浆中并加以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在原浆中)→纺丝(从原浆中,透过抽丝设备,抽出含竹炭粉的长丝,也可根据需要切成棉型或毛型的短纤、中长纤维等,从而制得竹炭纤维)
参考资料:网络
2、竹纤维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什么好处?
1、用竹子加工成的纤维称为竹纤维,竹纤维分成两大类;
(1)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压碎分解→生物酶脱胶→梳理纤维→纺织用纤维。竹原纤维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天然竹原纤维与竹浆纤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竹原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竹浆纤维属于化学纤维。竹原纤维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又一天然纤维的诞生,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天然竹原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良好的性能。
(2)化学竹纤维。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竹浆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但在加工过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线功能明显下降。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织出的纤维产品。
2、竹纤维产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软暖、凉爽舒适、抑菌抗菌、绿色环保、天然保健的独特品质牢握市场脉搏,独树一帜。竹纤维织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线作用在经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其原有的特点,这是因为竹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高科技生产技术,使得形成这些特征的成分不被破坏。所以其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产品。更不同于其它在后处理中加入抗菌剂、抗紫外线剂等整理剂的织物,所以它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钰何过敏性不良反应,反而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作用和杀菌效果,是真正的亲肤保健产品,应用领域宽广。竹纤维面料在床上用品的应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个健康、舒适、凉爽的夏季。竹纤维面料也被业内人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
3、竹材如何利用?
竹子和竹材具有自重轻、强度大、弹性好、纤维优良等许多独特的优点,它的用途非常广泛。
原竹建筑材
竹子砍伐后去掉枝叶的竹秆称原竹。原竹在工、农、渔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用得最多的是在建筑方面。原竹不仅可作建筑构件,如梁、柱、椽、瓦、墙壁、地板等,还可用来建造全竹建筑。中国西南地区的竹亭,傣族、景颇族人的竹楼,四川都江堰上的竹索桥都是驰名中外的全竹建筑。利用竹子建造的工棚、货亭和各种活动房,搬运方便,造价低廉,很受欢迎。原竹建材必须进行防霉、防蛀和防裂处理,才能经久耐用。
竹材人造板
利用竹材制造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竹丝板、竹材断面板和竹木复合材等。竹材人造板除可代替木材人造板用作建筑构件,可作家具、车厢板等。竹材人造板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竹材产品,其生产工艺与木材人造板大同小异。以竹代木和扩大竹材用途,在木材缺乏的产竹国家和地区有重要意义。中国现有中、小型竹材人造板厂100多个,生产各种类型的竹材人造板。
竹筋制品
以竹筋代替钢筋与水泥或菱苦土结合,制成各种建筑构件制品。也称竹筋混凝土制品、竹筋菱苦土制品。竹筋的力学强度虽不及钢筋,但是在一些负荷要求不高的建筑或预制件中使用,是充分利用竹材的一个途径。竹筋混凝土制品所用竹筋先要进行防腐、防水处理,然后按构件形状,捆扎成竹筋结构,放入模框内,浇上拌合好的水泥砂浆,经过一定时间干燥固化后,除去模框,即成竹筋混凝土制品。若在模框内浇上菱苦土砂浆,干燥固化后,就成竹筋菱苦土制品。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工程部门,曾对竹筋混凝土进行过研究试验,并在一些房屋建筑中试用,施工技术尚待改进,迄今使用较少。但在南亚如印度等一些国家的农村建筑中,仍在使用竹筋混凝土制品。
竹材塑料
用物理、化学方法将竹材与塑料复合而产生的新材料。竹塑材较竹材的基本容积重量增大,力学强度提高,有防蛀、防霉、防裂的性能,从而扩大了竹材用途。竹塑材现有压缩竹材、竹丝胶合材料、竹粉胶木材料等。①压缩竹材:是在竹材导管腔内注入有机树脂或无机盐溶液,干燥后热压而成。②竹丝胶合材料:是把竹材压碎撕裂成竹丝,干燥后,拌合酚醛胶,装入钢模内热压而成。用竹丝胶合材料成型压制的织布梭子,具有强度高、表面光洁度好、不带静电、经久耐用等特点。缺点是重量大、耗电量高。③竹粉胶木:是将竹材磨粉、干燥、拌胶,然后装入钢模热压而成。竹粉胶木材料可制成各种电气绝缘材料。
竹家具
中国南方农村中,竹家具很多。竹家具有加工容易、价格低廉、美观适用等优点。按加工方法,竹家具可分为竹材家具和竹编家具两类。竹材家具是将原竹锯成竹段或劈成竹片后,先用火加热软化弯曲造型,再经凿、钻开洞后拼装而成;竹编家具是将原竹劈成竹篾后,按一定的家具造型编制而成。由于竹材易开裂、虫蛀、霉变,竹材在制作家具前必须进行处理。竹家具常因竹材干缩而使接榫松脱,所以,加工时应注意控制竹材的含水率。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竹材胶合板工业开始发展,用竹材胶合板制作的家具,不仅美观,而且可克服干缩、开裂、虫蛀、霉变的缺点。用竹材旋切单板或竹片拼花板作装饰面,更别具风格。
竹工艺品
竹工艺品包括竹编、竹雕及竹材工艺品等。①竹编工艺品:用精细的竹篾编制成竹帘,竹编山水、人物、动物等画屏和条幅工艺美术品。如浙江省东阳竹编厂制作的九龙壁、嵊县竹编厂制作的竹编动物,四川省自贡制作的龚扇等。②竹雕工艺品:即在竹蔸、竹筒或竹板上,雕刻各种图案和文字的产品。③竹材工艺品:包括用竹材横断面镶拼,翻黄材料制作屏风、箱、盒、匾额等。制品上常雕刻山水、人物等。各种竹工艺品,要求选材精良,冬季砍伐的竹子,竹材要进行防裂、防蛀、防霉处理;制品完成后,要涂上保护涂料;制品保存时,要防止阳光直晒变形;防止空气过湿霉变。
竹浆和竹纸
用竹材为原料制成的浆和纸。竹材纤维细长,是制浆造纸的好原料。大约3吨气干竹材能生产1吨纸浆或纸,4吨干竹材可生产1吨人造丝浆。竹材纤维属中长纤维,制浆造纸性能虽不及长纤维针叶树材,但优于阔叶树材、芦苇和草类植物。用竹材可生产出书写纸、新闻纸、包装纸、打字纸、邮封纸、胶版纸和铜版纸等几十种文化用纸。竹材造纸简要工艺过程是:竹材→削片→清洗→磨碎→蒸煮→打浆→
竹材外表皮(竹青)中硅含量较高,内表皮(竹黄)中柱状厚壁细胞较多,因此,竹材造纸的耗碱量(15~20%)较高,废液处理亦较困难。
竹材中药
用竹材制作的中药。常用竹材中药有竹沥、竹茹等。竹沥是淡竹、刚竹等竹材,经过火烤,从导管中流出的液汁。竹沥性清凉,有解毒、化痰止咳功效。竹茹是将淡竹材除去外表层后,用刀刮下的内层丝状竹片,性清凉,具解毒、安神、镇静等功效。
竹材性质
竹材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各种细胞和组织均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同一竹材部位不同,它的细胞和组织的性质、结构也不同。由于竹材是一种各向异性的材料,必须根据其性质特点合理加工利用。
竹材物理性质
包括竹材的含水率、容重、干缩、湿胀、传热、导电等。
竹材含水率
竹材中水分重量占绝干材重量的百分率。它对竹材性质有明显影响。竹材纤维饱和点时的含水率为25~35%。不同竹种其含水率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竹种的竹材,不同竹龄、不同部位、不同的采伐季节,其含水率也不一样。竹龄愈幼,含水率愈高;竹龄愈老,含水率愈低。竹材基部含水率比梢部高。竹青含水率比竹肉、竹黄低。夏季砍伐的竹材含水率比春、秋季砍伐的高;冬季砍伐的含水率最低。在高温、通风、空气湿度小的地方贮存的竹材容易失水干燥。竹材快速失水干燥容易引起竹秆干裂。一般鲜竹材含水率为55~75%。
竹材容重
单位体积竹材的重量,用克/立方厘米表示。竹材含水率不同,其容重也不相同。按竹材含水率不同,可分为鲜竹材容重、气干竹材容重、绝干竹材容重和公定容重。公定容重也称竹材基本容重,即竹材吸水饱和后的最大体积与其烘干竹材重量之比值。不同竹种的竹材基本容重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竹种的竹材,其基本容重也不同。竹龄愈大,基本容重愈高,反之愈低;同一秆上竹材,自基部至梢部,基本容积重量逐步提高;同一部位以竹青基本容重最高,竹肉次之,竹黄最低。竹材基本容重与竹材力学强度有密切关系。各种竹材,只要基本容重(Ry)相同,其顺纹抗压强度(Dw)就极为接近,可用下式表示:Dw=150Ry-32.9(兆帕)。一般竹材的基本容重为0.45~0.65克/立方厘米。
竹材干缩性和湿胀性
新鲜竹材在干燥过程中逐渐失去水分,引起长、宽、厚和体积的干缩;干燥竹材在吸水(吸湿)过程中,引起长、宽、厚和体积的膨胀。竹材干缩、湿胀性,直接影响到竹材的利用和加工。不同竹种的竹材干缩、湿胀率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竹种,其干缩、湿胀率也不同。幼龄竹材的干缩、湿胀率较大;老龄竹材的干缩、湿胀率较小。同一竹材,径向干缩、湿胀率最大,弦向次之,高向最小;弦向干缩、湿胀率,竹青最大,竹肉次之,竹黄最小。一般竹材的最大湿胀率:径向9%,弦向6%,高向0.3%。
竹材燃烧热值
每一克绝干竹材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用卡/克表示。不同竹种的竹材燃烧热值:刚竹4680卡/克,青篱竹属4671卡/克,大节竹属4640卡/克,单竹属4612卡/克,唐竹属4595卡/克,梨竹属4562卡/克,慈竹属4554卡/克,箣竹属4543卡/克,492437竹属4478卡/克,方竹属4457卡/克。同一竹种,不同部位的燃烧热值也不相同。如,毛竹竹材4532卡/克,枝条4719卡/克,鞭根4286卡/克,叶子4203卡/克。
竹材的传热、导电性
干燥的竹材传热、导电性能差,可充当绝缘材料,但竹材吸水后,绝缘性能降低。竹青传热性比竹肉、竹黄略高些。
竹材力学性质
竹材受外力后,表现出的各种强度和弹性模量。竹材的力学强度大,弹性好,易劈开。较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人造板工业。不同竹种的力学性质是不同的。同一种竹材,幼龄竹材力学强度低,老龄竹材力学强度高;同一竹秆从基部到梢部的竹材力学强度依次增高;在同一部位竹青部分力学强度高,竹肉次之,竹黄最低。竹节部的抗拉强度比无节部(节间)低25%左右,而竹节部的顺压、静曲、顺剪等强度和弹性模量略高于无节部。在原竹试验中,有节整竹比无节竹段的抗压强度高5~6%,抗弯强度高9~20%。整竹劈开后,顺纹抗压强度降低10%左右,弯曲承载能力要降低50%以上。毛竹竹材的力学强度(以兆帕为单位):抗拉强度,顺纹181.4,横纹5.3;抗压强度,顺纹63.5,横纹弦向18.2,横纹径向15.4;静曲强度,弦向157.5,径向上弯141.1,径向下弯135.7;顺纹剪力16.1;板状劈力4.0。
竹材化学性质
组成竹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次是各种糖类、月旨肪类和蛋白质类物质。此外,还有少量灰分元素。纤维素是组成竹材细胞壁的物质基础。竹材中纤维素含量约40~60%。竹材纤维素中,甲类纤维占70~80%,乙类纤维占20~25%,丙类纤维占1~5%。不同竹种,竹材纤维素含量不同。同一竹种,幼龄竹材中纤维素含量高,老龄竹材中纤维素含量低。半纤维素主要是多缩戊糖、多缩甘露糖和多缩半乳糖等。竹材中半纤维素占14~25%。竹材半纤维素中,多缩戊糖占95%以上,多缩甘露糖占4~5%,多缩半乳糖含量甚微。竹材中木质素约为16~34%。不同竹种,木质素含量不同。同一竹种,幼龄竹材木质素含量较低,老龄竹材的含量较高。浸提物质主要指利用冷水、热水、醚、醇或1%氢氧化钠等溶剂,从竹材中抽提出的物质。竹材中浸提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但主要是一些可溶性的糖类、脂肪类、蛋白质类,以及部分半纤维素等。竹材中,冷水浸提物约有2.5~5.0%,热水浸提物约有5~12.5%,醚、醇浸提物约有3.5~9.0%,1%氢氧化钠浸提物有21~31%。此外,竹材中蛋白质含量约占1.5~6%,还原糖2%左右。竹材灰分元素含有几十种矿质元素,其中主要的有硅、磷、钾、钙、镁、铁等。
4、竹材的构造是怎样的?
竹材内部的细微特征、细胞排列及组成成分。构造特点影响竹材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对竹材干燥、防护和溶液渗透,以及竹材切削、篾编、胶合、压缩等加工技术都有很大关系,同时在竹类分类上亦有重要意义。竹材构造分宏观、微观及超微3种。
竹材宏观构造
在肉眼或扩大镜下所见到的竹材特征。包括竹青、竹肉、竹黄。竹青是竹壁的外侧部分,组织紧密,质地坚韧,表面光滑,覆有蜡层,绿色或黄色,有的竹种还具条纹及斑点(如黄金间碧玉竹及斑竹);竹黄在竹壁内侧,组织疏松,质地脆弱,呈黄色;竹肉位于竹青及竹黄之间,由维管束及基本组织构成。竹壁维管束颜色较深,在横切面上呈麻点状,纵切面呈丝状或线状、平行排列;通过竹节时出现弯曲、分枝、联结,并形成节隔维管束。竹壁外侧维管束小而密,基本组织数量少;内侧维管束大而稀,基本组织数量多。竹材密度及力学强度是竹壁外侧大于内侧。
竹材微观构造
在显微镜下见到的竹材特征。竹材节间构造自外至内分表皮层、皮下层、皮层、基本组织、维管束、髓环及髓(见图)。
表皮层
竹壁最外的一层细胞,由长形细胞、栓质细胞、硅质细胞及气孔器构成。长形细胞数量最多,呈长方柱形,纵行排列整齐。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形状短小,常成对结合,散生于长形细胞行列之中。每平方毫米竹秆表皮上有数个至十几个气孔。
皮下层
由一至二层小形柱状细胞构成,胞壁较厚。丛生竹皮下层胞壁较薄,和皮层细胞无明显区别。
皮层
由数层至十几层细胞构成,比皮下层细胞稍大。皮层宽窄因竹种及竹秆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大秆竹种皮层细胞列数多于小秆竹种。同一竹种竹秆,基部皮层细胞列数多于梢部。如毛竹竹秆基部皮层细胞为10~12列,中部为5~6列,上部为2~3列。幼嫩竹秆皮层细胞含叶绿体,故秆面呈绿色。
基本组织
为一些多角形薄壁细胞,胞壁随竹秆年龄增大而逐渐加厚,具单纹孔。细胞大小不一,一般长度50~300微米,直径30~60微米。
维管束
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其大小和密度与竹秆部位、竹秆粗度及竹种有关。维管束横断面积一般为0.1~0.5平方毫米,每平方毫米竹材约有5~7个维管束。同一竹秆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维管束横断面积逐渐减小,密度逐渐增大。同一竹种秆粗的维管束密度比秆细的小。维管束由韧皮部、木质部及其四周的纤维群所构成。韧皮中有筛管、伴胞及小形薄壁细胞。木质部有木质化的导管及木薄壁细胞。导管为环纹、螺纹、网纹或梯纹型,一般长度300~1200微米,直径15~200微米。纤维的大小和含量与竹秆部位和竹种有关。多数竹种纤维长2.1~2.7毫米,宽14~19微米,长宽比为119~172。竹秆纤维,在竹秆中段最长最粗,下段次之,上段最短最细;在竹壁中部最长最粗,内部次之,外部最短最细。纤维的长宽比,在竹秆上段最大,向下逐渐减小;在竹壁外部最大,向内逐渐减小。
髓环(竹黄主要成分)
为数层及十数层横向整齐排列的砖形细胞。胞壁木化增厚或较薄,与髓细胞无明显区别(如孝顺竹、御江箬竹)。
髓
为一些大形薄壁细胞,一般成膜状(竹衣、笛膜),有的成片状(如短穗竹)或海绵状(如矢竹、绿竹)。髓破坏后留下的空隙即竹秆中空部分称为髓腔。
不同竹种竹材上述各种组织的组成比例不同,33种竹种竹材的平均值为:纤维40.8%,导管6.1%,筛管及薄壁组织52.8%。散生竹与丛生竹在竹材构造上,有明显的区别。散生竹竹材的皮下层和皮层细胞的形状差异显著,基本组织细胞较粗而长,维管束中的纤维群没有被薄壁组织分隔的现象,原生木质部多为薄壁组织所填充。丛生竹竹材的皮下层和皮层细胞无显著区别,基本组织细胞短而细,维管束纤维群常有被薄壁组织分隔的现象,原生木质部皆成空腔,没有填充物。
竹材超微构造
一般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竹材细胞壁的精细结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才能对它进行观察研究。竹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杂多糖)和木质素。这三种物质紧密相连存在于一个系统中,纤维素是骨架,木质素是结壳物,半纤维素是连接纤维素与木质素的物质。竹材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它的基本组成是一些长短不等的链状纤维素分子,这些分子链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称为微团,由微团组成为一种丝状微团系统,即微纤丝,进而聚集成不同等级的纤丝。由纤丝组成了细胞壁层。目前只能观察到微纤丝的排列情况。竹秆各种细胞超微结构的共同特征是初生壁上微纤丝排列稀疏,交错成网状,此层很薄,相邻两细胞的初生壁与胞间层紧密相连成复合胞间层。次生壁呈宽窄交替的多层结构,宽层中微纤丝排列与细胞轴向近于平行,而窄层中微纤丝的排列近于垂直。各种细胞的特征如下:
纤维
存在于维管束鞘中,其细胞壁呈现宽窄交替的多层厚壁状,紧连初生壁的第一层次生壁其微纤丝走向与细胞轴成50°,从外层向内层各宽层中微纤丝排列由陡向斜,大致从2°~5°到10°~20°;与此相反,各窄层中微纤丝排列几乎是平行的,与细胞轴约成85°~90°。不存在典型的三生壁。某些竹种细胞内壁上有瘤层。在纵向壁上纹孔稀少,纹孔膜呈交错的网状结构。
薄壁细胞
围绕维管束的基本组织,由垂直伸长和近似正方体的两种薄壁细胞所组成。长薄壁细胞的次生壁具有宽窄交替的多层结构,层数多至15个。宽层(约0.2微米)微纤丝排列略呈弓形,埋于窄层(约0.04微米)中而呈鱼骨状。短的薄壁细胞为非木质化细胞。两种薄壁细胞均有瘤层。
导管分子
它们的次生壁由两个不同部分的环状组成:一个宽约0.2微米,微纤丝排列成平螺旋状,与细胞轴约成90°~95°;另一个宽约2.2微米,微纤丝排列成30°~90°。部分竹种有瘤层。细胞纵向壁上有大量的具缘纹孔,纹孔膜结构均匀,微纤丝排列成交错的网状结构。
筛管分子
筛管上的微纤丝围绕着细胞中心平行排列,且垂直于细胞轴。
纤维细胞壁的多层结构与木质化的多层薄壁细胞壁的结合,使竹秆具有很高的抗拉与抗弯强度。宽窄层微纤丝的交替排列对消除各向异性有利。
见木材构造、木材细胞壁构造。
5、竹纤维产品有什么特点,哪家的产品 比较好
竹纤维的产品。衢州山海经的不错,价钱实惠现在我来介绍下竹纤维一、概述化学成分
竹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者同属于高聚糖,总量占纤维干质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质、脂肪、果胶、单宁、色素、灰分等,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腔或特殊的细胞器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生理作用。纤维素是组成竹原纤维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它能作为纺织纤维的意义所在。由于竹龄的不同,其纤维素含量也不同,如毛竹嫩竹为75%,1年生为66%,3年生为58%。竹原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含量一般为14%~25%,毛竹平均含量约为22.7%,并且随着竹龄的增加,其含量也有所下降,如2年生长竹24.9%,4年生23.6%。 结构形态
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竹原纤维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很不均匀,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横向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等(图1),内有中腔,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与苎麻纤维的截面很相似(图2)。竹原纤维的这些空隙、凹槽与裂纹,犹如毛细管,可以在瞬间吸收和蒸发水分,故被专家们誉为“会呼吸的纤维”,用这种纯天然竹原纤维纺织成面料及加工制成的服装服饰产品吸湿性强、透气性好,有清凉感。 性能
经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抗菌测试、热重分析及其它常规测试仪器的测试,表明竹原纤维是一种服用性能极佳的天然纤维素纤维。 由于竹纤维是可以降解的,降解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故被称为环保纤维。竹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悬垂性,以及良好的吸湿透湿性、透气性和天然抗菌性能。3.1 竹原纤维的物理性能 纤维的长度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制成棉型、中长型和毛型所需要的长度,长度整齐度较好。竹原纤维的一般技术参数见表2。竹原纤维具有较强的毛细管效应(试验条件:30℃,预张力4 g),5 min时为6.74 cm,15min时为6.85 cm,30 min时为6.90 cm,60 min以后保持不变,略高于棉纤维,远高于苎麻、粘胶纤维和再生竹纤维。 3.2 竹原纤维的特殊属性(1)抗菌性:竹纤维中含有一种名为“竹琨”的抗菌物质,具有天然抗菌、防螨、防臭的药物特性,竹沥有广泛的抗维生物功能,竹纤维中的叶绿素和叶绿素铜钠具有较好的除臭作用。经高科技工艺制做的竹纤维织品可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清洁人体周围空气,预防传染病。其抑菌功能经反复洗涤后也不会衰减。经全球最大的检验、测定和认证机构SGS检测,同样数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棉、木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衍,而在竹纤维面料上24小时后则被杀死95%左右竹原纤维与亚麻、苎麻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果是任何人工添加化学物质所无法比拟的,天然、环保、持久、保健等特点与人工加工的抗菌纤维截然不同,且其抗菌效果具有一定的光谱效应。由于竹原纤维中含有叶绿素铜钠,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实验表明,竹原纤维织物对氨气的除臭率为70%~72%,对酸臭的除臭率达到93%~95%。(2)保健性:《本草纲目》中有24处阐述了竹子的不同药用功能和方剂,民间药方更达近千种。竹含有丰富的果胶、竹蜜、酪氨酸、维生素E以及sE、GE等多种防癌抗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竹元素”中的抗氧化化合物能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具有抗衰老的生物功效;酯类过氧化合物能阻断强致癌物质N-亚硝酸氨化合物,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竹纤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皮肤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竹纤维素、竹密、果胶具有滋润皮肤和抗疲劳的功效;能增加人体的微循环血流,激活组织细胞,使人体产生温热效应,能有效调节神经系统,疏通经络改善睡眠质量;竹纤维不带自由电荷,抗静电,止瘙痒。二、制作工艺简介竹子应用广泛是大家熟知的,但应用于服装领域还是近几年的事。用竹子加工成的纤维称为竹纤维,竹纤维分成两大类;1、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
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压碎分解→生物酶脱胶→梳理纤维→纺织用纤维。竹原纤维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天然竹原纤维与竹浆纤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竹原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竹浆纤维属于化学纤维。竹原纤维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又一天然纤维的诞生,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天然竹原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良好的性能。2、化学竹纤维
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竹浆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但在加工过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线功能明显下降。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织出的纤维产品。三、技术参数平均细度:6dtex平均强度:3.49CN/dtex平均长度:95mm四、特殊功效竹原纤维可以进行纯纺和混纺,是毛纺、麻纺、绢纺、棉纺、色纺、半精纺等企业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所要选择的新原料之一,混纺产品更是走向内衣、袜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品种之一。竹原纤维纯纺支数可达60Nm,面料生产企业可以选用圣竹竹原纱线进行交织,增加面料的功能性,例如采用亚麻39Nm和竹原纤维39Nm进行交织,面料在保留麻产品风格的同时,又增加了产品的抗菌除臭功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除臭性
通过对竹原纤维的除臭性测试,结果如下:氨的初始浓度40PPM时间 0分钟 2小时以后 24小时以后氨的浓度(PPM) 40.0 4.4 0.6实验表明:由于竹原纤维中含有叶绿素铜钠,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功能,根据这一特性,竹原纤维袜子,由于竹原纤维(与棉纤维相比)比较粗、硬,纯竹原纤维虽然可以织袜子,但效率低、消耗大,为了改善纱线的柔软度, 50/50竹原/棉21s、30/70竹原/棉30 s混纺纱线,采用这两种纱线为原料开发竹原纤维袜子获得了成功。竹原纤维具有抗菌、仰菌、除臭、防紫外线等功能是天然功能性纤维。抗菌抑菌性
抗菌试验按JIS L1902-2002定量方法检验,结果如下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样品名称 接种菌液浓度(个菌/ml) 生长数F 杀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竹原白坯布 1.3X 2.3 >3.1>5.3苎麻白坯布 1.3X 2.2 0.7 2.92、大肠杆菌ATCC 25922样品名称 接种菌液浓度(个菌/ml) 生长数F 杀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竹原白坯布 1.0X 3.8 >3.0 >6.8苎麻白坯布 1.2X 3.8 -3.5 0.3根据检测结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两种细菌,竹原纤维白坯布的杀菌性值和抑菌活性值均比苎麻纤维白坯布高。注:生长数F>1.5时试验有效,杀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杀菌性能越好,抑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抑菌性能越好。防紫外线功能
紫外线的透过率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组织结构、覆盖系数、颜色,在工艺加工中的化学添加剂和样品的处理等:下面选用的是规格相同的竹原和苎麻的坯布布样,通过对竹原织物和苎麻织物几个点进行扫描,测试各点在280nm-400nm波长各波段对紫外线光的透过率。A波段透过率(%)、B波段透过率(%)、UPF的平均值测试指标 UPF值 T-UVA(%) T-UVB(%)竹原 22.152 2.746 4.377苎麻 12.033 6.205 8.092根据试验可知天然竹原纤维面料的抗紫外线功能优于苎麻面料。五、市场前景竹纤维产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软暖、凉爽舒适、抑菌抗菌、绿色环保、天然保健的独特品质牢握市场脉搏,独树一帜。竹纤维织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线作用在经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其原有的特点,这是因为竹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高科技生产技术,使得形成这些特征的成分不被破坏。所以其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产品。更不同于其它在后处理中加入抗菌剂、抗紫外线剂等整理剂的织物,所以它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钰何过敏性不良反应,反而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作用和杀菌效果,是真正的亲肤保健产品,应用领域宽广。竹纤维面料在床上用品的应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个健康、舒适、凉爽的夏季。竹纤维面料也被业内人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竹纤维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在加工工艺上,再生竹纤维生产工艺过程过长,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环保问题成了发展再生竹纤维的最大弊端,且其加工过程对竹材原料特性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再生竹纤维的加I-F艺有待完善。对于天然竹纤维的制取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竹子单纤维太短,无法纺纱;二是纤维中的木质素含量很高,难以除去。常规的化学脱胶方法工艺流程长,周期长,需消耗大量的能量,且设备腐蚀较严重,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加工出的纤维质量不够稳定。而生物脱胶法也有相当大的难度,由竹材自身结构紧密,密度很大,而且细胞组织中又有大量空气存在,浸渍液很难浸透,势必延长脱胶时间,且竹子本身具有多种抑菌物质,菌种的选择也有较困难,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织造过程中,由于竹纤维易吸湿、湿伸长大以及塑性变形大的特点,极易脆断。成衣制造中100%的竹纤维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缩水性问题,手感与悬垂性也有待改善。纤维鉴别和检测技术相对滞后,目前仍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区分出竹纤维和麻类纤维,因此,市场上不乏有以麻代竹的现象。如何克服以上的不足,进一步推进竹纤维的产业化,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六、产品系列竹原纤维是一种纯天然竹纤维,它是继麻纤维之后又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态功能性纤维,由于竹原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除臭性,所以更能适应家用纺织品的应用,特别是床上用品。服装面料:织物挺阔、洒脱、亮丽、豪放,尽显高贵风范。针织面料:吸湿透气、滑爽悬垂、防紫外线。床上用品:凉爽舒适、抗菌抑菌、健康保健。袜子浴巾:抗菌抑菌、除臭无味。随着人类对“生态、健康、环保”理念的不断追求,竹原纤维产业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之,竹纤维作为一种绿色天然的资源性纤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竹纤维的开发突破了传统的竹材应用领域,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符合开发绿色纺织品的潮流,提高了纺织品的档次,增加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6、竹材的 用途是什么 ~!
1.传统用途
(1)利用其割裂性:编织用具、竹帘、竹席、竹棚、竹篱、扇骨、伞骨、灯笼等;
(2)利用其负荷力:衍椽、晒竿、旗竿、担架、脚手架、竹床、竹筷、矿柱、梁柱、门窗、地板、竹桥、竹筏及其它家具、用具;
(3)利甲其弹力:弓、弩、钓竿等;
(4)利用其抵抗力:床柱、机脚、手杖、伞柄、撑竿、竹钉、竹箍等;
(5)利用其中空特性:水车、水桶、水管、烟筒、吹火筒、竹瓶、及空、笛等各种乐器;
(6)利用其外观特性:竹索、蔑榄、工艺品、玩具等等。
2.现代用途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竹子的利用不断开辟出日新月异的途径。国外在40年代就开始研制竹胶合板,相继建成了竹纤维板和单板生产线,而我国的竹加工一直停留在传统项目上,技术落后,产品单调。近10年来,回家和有关各级政府加强了对竹业生产的资金扶持、行业管理和科技推广工作,我国以竹代木工业悄然兴起。以竹代木.主要是大量生产竹质人造板,代替各类木质板材,主要产品有:竹编胶合板、竹材层积极、竹材旋切板、贴面装饰板、竹拼花地板、竹木复合板、竹蔑层压板、竹材碎料板、竹质刨花板、竹材瓦椤板及竹材纤维板等。竹质人造板材质细密,不易开裂、变形,具有抗压、抗拉、抗弯等优点,各项性能指标均高于常用木材。
3.竹材造纸 竹材纤维长,长宽比较大,是优质造纸和人造丝原料。我国竹材造纸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9世纪就已开始,比欧洲约早干年。
4.废料利用 随着竹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竹材废料逐渐增加,在面临森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废料,已成为竹材综合利用的一个紧迫问题,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竹材废料主要指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废料,如边脚料、细刨花、竹枝丫、开花竹子、竹篓等。大型竹材加工废料已被广泛利用,方法是利用竹材再掺以20%~30%的加工废料,作为制浆和造纸的原料。
7、竹纤维真的是竹子做的
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压碎分解→生物酶脱胶→梳理纤维→纺织用纤维,是一种纯天然竹纤维,它是继麻纤维之后又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态功能性纤维,由于竹原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除臭性,所以更能适应家用纺织品的应用,特别是床上用品。
8、竹纤维的提取原材
[编辑本段]【概述】
化学成分
竹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者同属于高聚糖,总量占纤维干质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质、脂肪、果胶、单宁、色素、灰分等,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腔或特殊的细胞器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生理作用。
纤维素是组成竹原纤维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它能作为纺织纤维的意义所在。由于竹龄的不同,其纤维素含量也不同,如毛竹嫩竹为75%,1年生为66%,3年生为58%。竹原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含量一般为14%~25%,毛竹平均含量约为22.7%,并且随着竹龄的增加,其含量也有所下降,如2年生长竹24.9%,4年生23.6%。
结构形态
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竹原纤维纵向有横节,粗细分布很不均匀,纤维表面有无数微细凹槽。横向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等(图1),内有中腔,横截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与苎麻纤维的截面很相似(图2)。竹原纤维的这些空隙、凹槽与裂纹,犹如毛细管,可以在瞬间吸收和蒸发水分,故被专家们誉为“会呼吸的纤维”,用这种纯天然竹原纤维纺织成面料及加工制成的服装服饰产品吸湿性强、透气性好,有清凉感。
性能
经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抗菌测试、热重分析及其它常规测试仪器的测试,表明竹原纤维是一种服用性能极佳的天然纤维素纤维。
由于竹纤维是可以降解的,降解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故被称为环保纤维。竹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悬垂性,以及良好的吸湿透湿性、透气性和天然抗菌性能。
3.1 竹原纤维的物理性能
纤维的长度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制成棉型、中长型和毛型所需要的长度,长度整齐度较好。竹原纤维的一般技术参数见表2。竹原纤维具有较强的毛细管效应(试验条件:30℃,预张力4 g),5 min时为6.74 cm,15min时为6.85 cm,30 min时为6.90 cm,60 min以后保持不变,略高于棉纤维,远高于苎麻、粘胶纤维和再生竹纤维。
3.2 竹原纤维的特殊属性
(1)抗菌性:竹纤维中含有一种名为“竹琨”的抗菌物质,具有天然抗菌、防螨、防臭的药物特性,竹沥有广泛的抗维生物功能,竹纤维中的叶绿素和叶绿素铜钠具有较好的除臭作用。经高科技工艺制做的竹纤维织品可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清洁人体周围空气,预防传染病。其抑菌功能经反复洗涤后也不会衰减。经全球最大的检验、测定和认证机构SGS检测,同样数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棉、木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衍,而在竹纤维面料上24小时后则被杀死95%左右竹原纤维与亚麻、苎麻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果是任何人工添加化学物质所无法比拟的,天然、环保、持久、保健等特点与人工加工的抗菌纤维截然不同,且其抗菌效果具有一定的光谱效应。由于竹原纤维中含有叶绿素铜钠,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实验表明,竹原纤维织物对氨气的除臭率为70%~72%,对酸臭的除臭率达到93%~95%。
(2)保健性:《本草纲目》中有24处阐述了竹子的不同药用功能和方剂,民间药方更达近千种。竹含有丰富的果胶、竹蜜、酪氨酸、维生素E以及sE、GE等多种防癌抗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竹元素”中的抗氧化化合物能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具有抗衰老的生物功效;酯类过氧化合物能阻断强致癌物质N-亚硝酸氨化合物,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竹纤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皮肤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竹纤维素、竹密、果胶具有滋润皮肤和抗疲劳的功效;能增加人体的微循环血流,激活组织细胞,使人体产生温热效应,能有效调节神经系统,疏通经络改善睡眠质量;竹纤维不带自由电荷,抗静电,止瘙痒。
[编辑本段]【制作工艺简介】
竹子应用广泛是大家熟知的,但应用于服装领域还是近几年的事。用竹子加工成的纤维称为竹纤维,竹纤维分成两大类;
1、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
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
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压碎分解→生物酶脱胶→梳理纤维→纺织用纤维。
竹原纤维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天然竹原纤维与竹浆纤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竹原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竹浆纤维属于化学纤维。竹原纤维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又一天然纤维的诞生,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天然竹原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良好的性能。
2、化学竹纤维
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
竹浆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但在加工过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线功能明显下降。
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织出的纤维产品。
[编辑本段]【技术参数】
平均细度:6dtex
平均强度:3.49CN/dtex
平均长度:95mm
[编辑本段]【特殊功率】
竹原纤维可以进行纯纺和混纺,是毛纺、麻纺、绢纺、棉纺、色纺、半精纺等企业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所要选择的新原料之一,混纺产品更是走向内衣、袜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品种之一。竹原纤维纯纺支数可达60Nm,面料生产企业可以选用圣竹竹原纱线进行交织,增加面料的功能性,例如采用亚麻39Nm和竹原纤维39Nm进行交织,面料在保留麻产品风格的同时,又增加了产品的抗菌除臭功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除臭性
通过对竹原纤维的除臭性测试,结果如下:
氨的初始浓度40PPM
时间 0分钟 2小时以后 24小时以后
氨的浓度(PPM) 40.0 4.4 0.6
实验表明:由于竹原纤维中含有叶绿素铜钠,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功能,根据这一特性,竹原纤维袜子,由于竹原纤维(与棉纤维相比)比较粗、硬,纯竹原纤维虽然可以织袜子,但效率低、消耗大,为了改善纱线的柔软度, 50/50竹原/棉21s、30/70竹原/棉30 s混纺纱线,采用这两种纱线为原料开发竹原纤维袜子获得了成功。
竹原纤维具有抗菌、仰菌、除臭、防紫外线等功能是天然功能性纤维。
抗菌抑菌性
抗菌试验按JIS L1902-2002定量方法检验,结果如下
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
样品名称 接种菌液浓度(个菌/ml) 生长数F 杀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
竹原白坯布 1.3X
2.3 >3.1>5.3
苎麻白坯布 1.3X
2.2 0.7 2.9
2、大肠杆菌ATCC 25922
样品名称 接种菌液浓度(个菌/ml) 生长数F 杀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
竹原白坯布 1.0X
3.8 >3.0 >6.8
苎麻白坯布 1.2X
3.8 -3.5 0.3
根据检测结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两种细菌,竹原纤维白坯布的杀菌性值和抑菌活性值均比苎麻纤维白坯布高。
注:生长数F>1.5时试验有效,杀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杀菌性能越好,抑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抑菌性能越好。
防紫外线功能
紫外线的透过率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组织结构、覆盖系数、颜色,在工艺加工中的化学添加剂和样品的处理等:下面选用的是规格相同的竹原和苎麻的坯布布样,通过对竹原织物和苎麻织物几个点进行扫描,测试各点在280nm-400nm波长各波段对紫外线光的透过率。
A波段透过率(%)、B波段透过率(%)、UPF的平均值
测试指标 UPF值 T-UVA(%) T-UVB(%)
竹原 22.152 2.746 4.377
苎麻 12.033 6.205 8.092
根据试验可知天然竹原纤维面料的抗紫外线功能优于苎麻面料。
[编辑本段]【市场发展前景】
竹纤维产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软暖、凉爽舒适、抑菌抗菌、绿色环保、天然保健的独特品质牢握市场脉搏,独树一帜。竹纤维织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线作用在经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其原有的特点,这是因为竹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高科技生产技术,使得形成这些特征的成分不被破坏。所以其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产品。更不同于其它在后处理中加入抗菌剂、抗紫外线剂等整理剂的织物,所以它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钰何过敏性不良反应,反而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作用和杀菌效果,是真正的亲肤保健产品,应用领域宽广。竹纤维面料在床上用品的应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个健康、舒适、凉爽的夏季。竹纤维面料也被业内人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竹纤维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在加工工艺上,再生竹纤维生产工艺过程过长,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环保问题成了发展再生竹纤维的最大弊端,且其加工过程对竹材原料特性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再生竹纤维的加I-F艺有待完善。对于天然竹纤维的制取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竹子单纤维太短,无法纺纱;二是纤维中的木质素含量很高,难以除去。常规的化学脱胶方法工艺流程长,周期长,需消耗大量的能量,且设备腐蚀较严重,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加工出的纤维质量不够稳定。而生物脱胶法也有相当大的难度,由竹材自身结构紧密,密度很大,而且细胞组织中又有大量空气存在,浸渍液很难浸透,势必延长脱胶时间,且竹子本身具有多种抑菌物质,菌种的选择也有较困难,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织造过程中,由于竹纤维易吸湿、湿伸长大以及塑性变形大的特点,极易脆断。成衣制造中100%的竹纤维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缩水性问题,手感与悬垂性也有待改善。纤维鉴别和检测技术相对滞后,目前仍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区分出竹纤维和麻类纤维,因此,市场上不乏有以麻代竹的现象。如何克服以上的不足,进一步推进竹纤维的产业化,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编辑本段]【产品系列】
竹原纤维是一种纯天然竹纤维,它是继麻纤维之后又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态功能性纤维,由于竹原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除臭性,所以更能适应家用纺织品的应用,特别是床上用品。
服装面料:织物挺阔、洒脱、亮丽、豪放,尽显高贵风范。
针织面料:吸湿透气、滑爽悬垂、防紫外线。
床上用品:凉爽舒适、抗菌抑菌、健康保健。
袜子浴巾:抗菌抑菌、除臭无味。
随着人类对“生态、健康、环保”理念的不断追求,竹原纤维产业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竹纤维作为一种绿色天然的资源性纤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竹纤维的开发突破了传统的竹材应用领域,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符合开发绿色纺织品的潮流,提高了纺织品的档次,增加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9、竹纤维产品的优点
竹纤维的优点:
一、抗菌抑菌功能:将原先培植好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放细菌在棉、木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衍,在竹纤维面料布上一小时,细菌消失了48%,24小时后被杀死75%。
二、超强保健功能: 竹纤维中负离子浓度高达 6000 个 / 立方厘米,相当于郊外田野的负离子浓度含量,使人体倍感清新舒适。
三、吸湿放湿功能:竹纤维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功能,从而自动调节人体湿度平衡。
四、除臭吸附功能: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并消除不良异味。
五、蓄热保暖功能:竹纤维远红外发射率高达 0.87,蓄热保暖大大优于传统纤维面料。
六、柔软舒适功能: 竹纤维具有单位细度细、手感柔软;白度好、色彩亮丽;韧性及耐磨性强,有独特的回弹性;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悬垂性佳。
(9)竹材纤维的sem观察扩展资料:
保养
竹纤维类面料,可水洗、干洗、常温洗涤,不能高温浸泡,不宜永劫刻浸泡,手洗时不可来回强力揉搓。机洗时不能甩干,清洗后在通风避光处晾干即可,不能曝晒,应低温熨烫。竹原纤维床品缩水率在3%以内,可高温机洗。而竹浆纤维产品,属再生粘胶纤维,床品成品缩水率在8%,因此,不宜高温洗涤,也不宜机洗,得低温手洗。
如用烘干机,请选用低温烘干,温度不要跨越摄氏35度,以防过分缩水。有花边、坠子等可取下的装饰物必定要先取下再洗。衣物晾晒时应平铺晾晒,禁止过分拉伸衣物,以防衣物变形。保藏时折叠齐截,并放入必定量的樟脑丸,在暗处、湿度低,通风精巧的地方存放
10、竹纤维有哪些成分?
目前,纺织用竹纤维按照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竹原纤维、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三大类。
1.竹原纤维
竹原纤维又称天然竹纤维、原生竹纤维,有的学者认为天然竹纤维属于麻类,称之为竹麻纤维,较多的报道中称竹纤维,这与竹浆纤维容易混淆。竹原纤维是将天然的竹材,通过机械、物理方法和生物技术去除竹子中的木质素、多戊糖、竹粉、果胶等杂质,从竹子中直接分离出来的纤维。
2.竹浆纤维
竹浆纤维又称再生竹纤维、竹粘纤维、竹浆粘胶纤维、竹材粘胶纤维、竹素纤维,较多的报道中称竹纤维,这与竹原纤维容易混淆。竹浆纤维是以速生竹材为原料,经过人工催化、提纯,采用水解碱法及多段漂泊等多道化学与物理技术制成竹浆粕,再经粘胶纺丝工艺(或其他工艺路线)加工成纤维。
3.竹炭纤维
竹炭纤维是化纤或合成纤维在纺丝过程中加入竹炭粉末乳浆或竹炭母粒制成的纤维.竹炭纤维也是一种功能性纤维.目前产品有竹炭粘胶纤维、竹炭聚酯纤维、竹炭丙纶、竹炭涂层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