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需要有关电子商务的调查问卷
电子商务调查问卷如下,详情如附件~
2、电子商务专业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35万亿元
2011-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北京地区上市电商数量占比近1/3
电子商务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上,北京22家占比33.33%,上海12家占比18.18%,杭州9家占比13.64%。北上杭上市电商数量超六成,地域资源优势突出,是电商公司的主要发源地,带领电商行业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竞争及企业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3、网络营销的现状和实例
相对于互联网发达国家,我国的网络营销起步较晚。1994年间,我国的网络营销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传奇阶段、萌芽阶段、应用和发展阶段。进入2004年后的中国网络营销获得了多方位快速发展,并且表现出新的特征。2004—2006年中国网络营销不仅体现在网络营销服务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也体现在企业网络营销的专业水平提高、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度和需求层次提升,以及更多的网络营销资源和网络营销方法不断出现等方面,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4、网络营销调查问卷
1.您知道网络营销吗? *
A、没听过
B、听过,但不知道怎么实施
C、正在实施,效果不错
D、正在实施,效果不好
2.您公司的品牌和业务能在网上搜索到吗? *
A、不能
B、能
3.您公司有自己的网站吗 *
A、没有 ——>跳转到第7题
B、有——>继续第4题
4.您公司的网站能给您带来业务吗? *
A、不能
B、能
C、能,但效果不是很好
5.您的网站做推广了吗? *
A、没有,不知道怎么推广
B、做了,有流量但是还是转化不了客户
C、做了,有流量也能转化成客户
6.您的网站营销效果好吗? *
A、不好,不知道什么是营销型网站
B、好,但是流量太少
C、好,且流量很高
7.您懂得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营销自己的网站吗? *
A、不懂
B、知道竞价广告,但是不知道怎么选择关键词
C、正在做竞价排名,但效果不好
D、正在做竞价排名,效果不错
8.您使用过网络广告进行网站推广吗? *
A、没有
B、使用过,但效果不好
C、用过,但效果不好
D、用过,效果不错
9.您使用过博客营销做网站推广吗? *
A、没有
B、有,但是不知道怎么创造效果
C、有,但没效果
D、有,效果不错
10.您了解论坛营销吗? *
A、不了解
B、了解,但不懂得如何策划事件
C、做过,但效果不好
D、做过,效果不错
11.您使用过新闻营销推广网站吗? *
A、没有
B、有,只是在小网站发发新闻
C、有,但效果不好
D、有,效果不错
12.您使用过邮件营销推广网站吗? *
A、没有
B、有,但是没效果,而且后来再发都被别人算做垃圾邮件
C、有,第一次有效果,但再发被认为是垃圾邮件
D、有,效果不错
13.您了解口碑营销、病毒式营销、植入式营销和整合营销理念吗? *
A、了解一部分,但不知道怎么实施
B、不了解
C、有,但不是专门网络营销人员策划
D、有,是我公司专门的网络营销人员策划
14.您公司有系统的网络营销计划吗? *
A、不了解,没有
B、有,很希望接受系统的培训或者有人
5、网络营销的调查报告.
网络营销研究报告栏目:发布专业的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研究报告、网络营销论文以及深度研究文章、互联网行业重要调查数据等,为网络营销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研究报告目录
新竞争力网络营销管理顾问对网络营销各个领域进行深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网站运营、网站评价、网站推广、网站优化、博客营销、微博营销及其他WEB2.0网络营销等,以下是部分新竞争力已经发布及即将发布的研究报告:
·企业百科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20110216)
在线百科平台(wiki)是一个多人协作的写作社区,具有免费性、开放性和公平性,人人可以编辑创建并监督修改。此外,由于百科平台对搜索引擎的友好性,百科词条在搜索引擎中的可见度非常高。百科平台的这些特性...
·企业B2C网站运营策略研究报告 (20110121)
新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认为,企业自主经营B2C电子商务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尤其对知名品牌企业,许多都已经成立了电子商务部门,拥有自己的B2C网上商城并有效的运营不仅关系到电子商务部门的业绩,...
·中小企业B2B平台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20110108)
B2B平台网络推广是目前最常用的网络推广方法之一,新竞争力网络营销管理顾问的专题研究《中小企业B2B平台推广策略研究报告》,目的在于了解企业利用B2B平台推广的现状和问题,为中小企业有效利用B2B平台...
·企业网站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20110105)
系统的网站优化是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取得成效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网站优化也是中小企业网站最薄弱的环节,由此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网站难以产生应有的价值,在激烈的网络营销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对企...
·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网络营销研究报告 (20110105)
网络营销已进入网络品牌营销时代!新竞争力网络营销管理顾问发布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网络营销研究报告》对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网络营销状况的调查研究,包括企业网站基本要素、电子商务度、网站可信度、网络品牌与...
·机械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20110105)
机械企业如何才能打破网络营销收益率越来越低的魔咒?网络营销竞争激烈、网络营销方式简单、低层次的网络推广竞争、网络营销成本越来越高、收益率越来越低,机械设备行业网络营销问题越来越复杂!新竞争力网...
·教育培训行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20110105)
教育培训行业如何才能从低层次、同质化的网络推广中突围?新竞争力网络营销管理顾问的《教育培训行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报告》是一部培训行业在更高层次开展网络营销的竞争指南。《教育培训行业网络营销策略研...
·外贸网站海外推广策略研究报告(修订版) (20110105)
《外贸网站海外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是国内第一部面向外向型企业网站海外推广的网络营销应用研究项目,为出口商利用互联网成功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出口贸易提供指导。《外贸网站海外推广策略研究报告》是新竞...
·B2B电子商务网站诊断研究报告(修订版) (20110105)
《B2B电子商务网站诊断研究报告》针对国内102家B2B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分析,是国内电子商务网站专业性诊断研究的经典著作,对于了解国内B2B电子商务网站的专业性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
6、我的论文方向选的是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有什么好的论文题目可以参考?
2009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
序号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选题学生
1 浅谈湖南本土企业信息化建设
2 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3 电子商务C2C模式信任机制研究
4 传统物流企业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的挑战
5 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
6 浅谈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
7 浅析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8 湖南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
9 农产品进行网络营销的问题的研究
10 电子商务网站推广的方法探讨
11 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管理变革
12 浅谈电子商务在种子企业的运用
13 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
14 论电子商务对税务的影响
15 电子商务信誉评价模式研究
17 电子商务下企业商业信息资源管理新模型
18 以电子商务为支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9 发展电子商务,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
20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的安全性分析
21 中小企业有效利用电子商务的探讨
22 B2C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
序号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选题学生
23 制约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因素分析
24 使用网络银行的安全常识
25 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26 如何建立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27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28 网上比较购物对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作用
29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变革
30 浅谈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
31 搜索引擎在电子商务的运用
32 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
33 电子商务诚信机制建立与管理
34 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思考
35 电子商务与安全保障体系
36 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
37 建设电子商务网站中应注意的问题
38 电子商务消费者子隐私问题研究
39 电子商务下消费者心理变化与企业营销对策
40 新华书店的网络营销策略
41 论电子商务对零售业的推动作用
42 电子商务中网络安全技术
43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方法与研究
44 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策略
2009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二)
2009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三)
序号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选题学生
45 浅析中小企业如何开展网络营销
46 网络营销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分析
47 论网络营销条件下的客户服务
48 基于网络营销的品牌忠诚度研究
49 谈谈网络营销中的价格策略
50 论网络营销的效果评价与控制
51 中小企业如何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定位
52 网络营销中企业网站建设的策略
53 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战略研究
54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竞争优势
55 网络营销中的渠道策略
56 网络营销中的企业产品定位策略
57 网络营销中文化的研究
58 如何建立网络营销的评价标准
59 网络营销与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60 网络营销中个性化问题的探讨
61 商业网站的网络营销策略
62 我国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策略的思考
63 网络营销中的信用缺失也信用建设
64 网络营销的定价过程与策略
65 企业网站的推广策略
66 电子商务下的营销管理
2009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四)
序号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选题学生
67 网络市场与网络营销
68 湖南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对策
69 网络营销的免费价格策略
70 浅论网络营销和营销整合
71 互联网时代的新营销理论
72 网络营销条件下顾客忠诚及其培育
7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及策略
74 网络营销促销的探讨
75 网络营销成本管理探析
76 网络营销中的顾客让渡价值分析
77 网络营销中的渠道策略
78 网络营销中商品有效信息选择研究
79 网络营销服务策略
80 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及对策分析
81 网络营销中定价策略
82 网上支付的类型及相关法律问题
83 电子商务中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
84 网上支付风险及其防范
85 企业网络广告策略分析与探讨
86 网上支付发展问题研究
87 网络广告中企业定价策略研究
88 网上银行的安全困扰及防范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
2009年毕业论文选题书答案补充 2009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五)
序号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选题学生
89 网上支付中的法律责任探析
90 论网络广告的优点、不足与对策
91 论信息构建与档案网站建设
92 我国门户网站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93 中小型企业网站建设与推广
94 农业综合开发网站建设的构想
95 网站建设技术研究与实践
96 论网站建设中数据库的综合运用
97 企业网站建设与企业形象建设
98 网上商店的网站建设
99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安全问题研究
100 网络广告的设计问题研究 资料来源:www.lw3721.com
7、做一个关于电子商务教育培养模式的调查问卷
相关资料: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 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之一。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高职类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方面日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谈起,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三方面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强调知识不经内化,不能形成素质,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培养模式 知识 技能 素质
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日趋加快,使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其经营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急切地希望能扩大使用电子商务的深度和广度。然而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滞后已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本科及其以上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有限、定位不同,面对庞大的需求市场,高职院校应成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主要基地。
电子商务需求的人才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技术服务支持层;第二层是一般管理人员层;第三层是高级管理人员层。其中第一层次的人员主要着眼于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方面,如网站建设、系统维护、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第二层次的人员是最庞大的群体,他们不需要深入了解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具体技术细节,更注重于如何在电子方式下开展工作,即如何应用网络提供的快捷方便的商务功能等。第三层次主要是针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培养目标是电子商务的战略决策型人才。综上所述,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第二个层次——一般管理人员层是其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构建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培养基地里,为“电子商务”这个新的人才群体,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以下就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知识结构的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特定的专业架构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相关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所积淀的层次与比例关系。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尺度之一。从当前的情况看,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化、综合化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
1.电子商务知识基础化
要把知识结构的重心放在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基本应用上,这是应对电子商务实战环境的一个重要策略。一个人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凭借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基础和自学能力,不断扩展、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既要重基础,也要重专业,二者比例要适度,不能仅强调专业性、技术性而忽视基础性。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不可贪多求广,要真正体现其专业的基础性,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内化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电子商务知识综合化
知识综合化不是知识的叠加,而是知识的整合,是“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形成整体性观念。在这方面,一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与综合,重视两者的沟通与转化,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化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二是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的侧重比例,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其教学工作应围绕“电子手段,商务目的”这一思路展开,以此为中心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职业技能结构的构建
职业技能一般由四部分所组成,即: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开发的能力和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
1.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在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以专业特点和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同时,要在学习中构建整体知识网络,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实用价值,为学生的不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由此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获取相关知识能力的核心都是思维,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偏重于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一方面,要针对专业特点、职业特点、技术特点、岗位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如到电子商务公司或公司的电子商务部门实习、进行电子商务软件的仿真操作等。另一方面,作为老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把实践融入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凡事留心,处处皆学问”,如与学生课下的一些交流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告诉学生我们平时通过POS机“刷卡消费”,其实就是电子支付的一些应用、毕业生完全可以进行一些网上应聘、学生可以注册成为网校的在线学员、可以通过CA申请个人数字证书……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3.创造性开发的能力
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挖掘,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标新立异”。同时,尽可能让公司、企业和社会参与,引入复杂多变的应用需求环境。要培养创造性开发的能力,重要的是开展主体性教育和个性教育,鼓励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敢于突破常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教学中的整齐划一为张扬个性。在教学设计中,宜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如:针对电子商务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上实训课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任务”,一般情况下,教师不要预设解决方案,可先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任务的途径,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对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给予褒扬,组织指导学生对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进行分析和讲评。教学中,要建立以创造性能力考核为主、常规作业设计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评制度。
4.就业与职业生存的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创设良好的职业岗位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如实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适当纳入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三、素质结构的构建
素质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社会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1.社会素质的培养
社会素质属于后天素质,它在素质结构中起调节作用。它一方面要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为基础,另一方面又给这两种素质打上一定的社会烙印;它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内化是社会素质形成的重要机制,高职院校在培养教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社会素质时,要充分发挥正面教育的作用,多树立正面典型,要注意纠正学生在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的一重一轻倾向,避免因这种倾向造成知识的偏差、人格的移位。
2.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人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一部分。心理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个性素质等。在这些素质中,认知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思维水平;情感素质、意志素质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情绪的管理水平;个性素质影响人的气质和人格特征。人的心理素质一旦潜藏危机,就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要通过深刻理解职业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能成功;还要创建良好的职业氛围,促使学生构建积极、昂扬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塑造自我。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划分不是割裂的。知识不经内化,不能形成素质,内化了的知识不经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能力。
高职院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时应根据专业的特殊需求,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实操教学体系的安排上确定不同的比例,做到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在教学上,要彻底变革传统陈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实操的训练,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景怡李炎: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2006,(9)
[2]谢康等: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志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再认识[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其他相关:
http://www.5151doc.com/xzlw/xzgl/rlzy/200901/207299.html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