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全聚德有几家店?
全聚德烤鸭店前门店:崇文区前门大街32号
全聚德和平门店:宣武区前门西大街14号楼
正阳门全聚回德烤鸭店 北京市答东城区东交民巷44号
玉泉路全聚德烤鸭店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44号
昌平全聚德烤鸭店 北京市昌平区城关镇阳光大厦
明宫全聚德烤鸭店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西里16号
劲松全聚德烤鸭店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8区826楼
2、全聚德的公司历史
1993年5月,中国北京全聚德集团成立。
1994年6月,由全聚德集团等6家企业发起设立了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4月,首都旅游集团、全聚德集团、新燕莎集团实施战略重组。首都旅游集团成为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05年1月,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即,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收购了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30.91% 股权,与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并列成为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07年4月,北京著名老字号餐饮企业仿膳饭庄、丰泽园饭店、四川饭店也进入全聚德股份公司,至此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涵盖烧、烤、涮,川、鲁、宫廷、京味等多口味,汇聚京城多个餐饮老字号品牌的餐饮联合舰队。
全聚德股份公司成立以来,秉承周恩来总理对全聚德“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精辟诠释,发扬“想事干事干成事,创业创新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体制、机制、营销、管理、科技、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七大创新活动,确立了充分发挥全聚德的品牌优势,走规模化、现代化和连锁化经营道路的发展战略。十几年来,以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塑造品牌形象,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加快连锁经营的拓展步伐。已经形成拥有70余家全聚德品牌成员企业,上万人员工,年销售烤鸭500余万只,接待宾客500多万人次,品牌价值近110亿元的餐饮集团。
3、全聚德的历史
全聚德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创始人是河北冀县人杨全仁,以版做北京烤权鸭闻名,其首创的挂炉烤鸭,色香味都不次于原来的焖炉烤鸭。
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1993年5月20日,中国北京全聚德集团的组建,翻开了全聚德历史的崭新一页。全聚德集团成立11年来,按照当年周恩来总理对全聚德“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诠释,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七大创新活动。
4、我们小组 要做一个全聚德 案例
虽然我没看抄懂你到底要问什么,袭但知道是想问和全聚德有关的问题,我就说说我对全聚德的看法,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说起全聚德给我的印象是他虽然是餐饮企业但他更像是旅游企业,因为到全聚德吃烤鸭的大多是外地去北京的游客,吃的就是这个名,说实在的全聚德的烤鸭不见得就比我们这30元一只的烤鸭好吃到哪去。而且去吃过的游客很少再去吃第二回,因为实在是太贵了。还有全聚德在北京以外开了很多直营店和连锁店,但都不如北京火暴,而北京有数和平门,前门,王府井三大店最为火暴。所以全聚得的直营店我觉得重点应该开在海外华人区更好一些。
5、餐饮行业的网络营销推广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网络营销只能起到宣传、推波助澜、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最终汤消费者进入实体店体验并获得良好的感觉才是目的。而目前很多的中小型餐饮企业在试水网络营销后都是失望而归,零际网络品牌策划机构总结有以下几点:
1、 短期的推广。很多餐饮企业做网络推广都只是带着试一试的心理,没有将网络营销做一个长远的规划,一般推广也就是一个月或者半年,由于餐饮行业的特殊性和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的限制,使得企业无法与大企业相比,没有巨额的投资很难再短期内获得较大的效果,而且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品牌来说,消费者一般都不太会关注。因此品牌的沉淀需要一个长期的推广和规划。
2、 推广方式单一。进行推广的方式一般都在大众点评网或者最团购的优惠券等等方式,很少进行其他手段的宣传,推广方式较为单一,因此没有做好高“人气”的推动,很难在网络上形成口碑。
3、 定位不清晰。现在的餐饮店一般都是五味杂陈,什么粤菜、香菜、本帮菜等等,只要能做的都做,没有主打的特色的东西,很难再受众的脑海里面形成清晰的印象。而作为餐饮品牌,小肥羊已经做成全国性的品牌,北小肥羊,南有小天鹅,小肥羊的标识特别是继喜洋洋火遍大江南北以后,小肥羊已经更加形象深动的完美的给消费者一个比较好的记忆点了。背景的全聚德我想是去北京的人都想去一睹风采的老字号烤鸭品牌,而一个烤鸭店居然可以坐上全国烤鸭品牌的头把交椅,靠的就是品牌文化赢得比较好的口碑传播的。
4、 缺乏系统的规划。绝大多数的餐饮企业自身没有系统的、完整的网络营销规划,有更多的人只是好奇然后请专业的网络营销人员过来指点迷津,完后就搁置一边,或者企业自身的老板缺乏网络营销知识,有的时候只是放手找下属去全权办理或者外包给一些不负责任的公司,最后往往得不偿失,人都有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心理,所以最后只能够将所有资金都打水漂了,所以企业老板的网络营销意识往往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老板的系统的网络营销规划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餐饮企业想要在网络营销中获得较好的品牌推广就需要解决以上问题,做系统的网络整合营销,让企业和消费者形成互动,网络无边界,目标消费者也需要扩张,特别对于上海、北京这样的人流量比较大的城市,外来人口也会成为主要的口碑传播的人群,进行创新、互动的全面传播以后就可以促进门店、品牌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忠诚度。
6、北京 全聚德烤鸭,比较了解的人进来
上周刚买过
1,有现烤的外卖,也要218一只,送酱和饼;
还有一种就是真空包装的,和超市卖的一回模一样,只不过他答会给你搭配一个礼盒,有128和218两种,分别加了全聚德自己牌子的酒水,和酱,若再要饼,一包外加15元。
2,如果第二天吃的话,买现烤的也是可以的,而且味道应该比真空包装的好吃多了。就是价格有些贵。
3,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据说蒸一下也还不错。
7、为什么每天卖2万份的北京全聚德,如今卖不动了?
随着时代的洪流不断的向前奔腾,我国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如今我国更是努力的打好脱贫攻坚的战斗,让人们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目前来看,我国民众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足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生活变得好了,人们便想到处走走看看,逛逛我国的大好山河。
一般我们去到一座城市游玩,除了观赏当地的著名景点,也一定会去品尝当地的美食。我国的众多城市中,基本上每座城市都有代表性的美食。像成都的代表美食火锅、串串香,广州的代表美食煲仔饭、牛肉丸,新疆的代表美食大盘鸡、馕饼还有首都北京的美食北京烤鸭等等。不过每天卖两万份的北京全聚德烤鸭,为何如今卖不动了?游客指出三点原因。
全聚德的菜品经过不断的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全聚德烤鸭的名声可以说人尽皆知了,即便是没有吃过,也一定是听说过的。在巅峰的时候全聚德一天能够卖出2万份的鸭子,营业额更是达到了上亿元。但如今全聚德却有些卖不动了,游客指出了这三点原因。
首先不可避免的就是价格,很多网友都说全聚德卖不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了。“298元的烤鸭套餐和168元一扎的西瓜汁以及每桌10%的额外服务费”这样的价格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实298元的烤鸭,大多数人会觉得正常,毕竟全聚德烤鸭也是声名远扬的,价格高一点也能理解。但168元一扎的西瓜汁和百分之十的额外服务费,就让很多游客不满了。
其次,就算收着百分之十的服务费,全聚德的服务也并没有提高,很多人都认为,这样高昂的服务费,跟全聚德提供的服务是不相符合的。
最后便是假货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在我国还是很常见的,一些品牌、美食火了之后,其他的假冒产品纷纷冒了出来。很多烤鸭打着全聚德的招牌,卖一些速食鸭子。让一些不了解的游客分不清谁真谁假,很容易就买了假货。
但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全聚德的烤鸭越来越贵,而且量十分小,缩水严重。且服务又跟不上,所以才导致全聚德卖不动了。
8、正宗的北京全聚德烤鸭能否网上订购?
能是能 不过快递到你们那边都已经不知道能不能吃了。
因为现在快递都不怎么好,都把包裹乱丢地上。。。有时候还有压着。。。恐怕到时候是收到鸭肉饼了
9、全聚德是如何成为百年老店的?
全聚德的发展,与一位名叫杨全仁的人是分不开的。据史料记载,杨全仁是清末河北人,由于家乡遭受了水灾,在他15岁的时候,就从家乡河北来到了北京,在前门大街上干起了买卖生鸡生鸭的小买卖。这一幕就是全聚德的发端。
1864年的时候,45岁的杨全仁经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手里慢慢积攒了一些积蓄,为了做大做强自己的生意,经过多方考察后,他盘下了一个干果店,并将这家名叫“德聚全”的干果店,改为了“全聚德”。这就是北京“全聚德”烤鸭名字的由来。
为了使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好,杨全仁聘用了曾在宫廷里面做过御膳的孙师傅。在名人效应的带领下,杨全仁的全聚德很快就发展了起来。
杨全仁去世后,山东人李子明成了全聚德的新掌柜。这位精明的掌柜,为了还清债务,开始在全聚德发行鸭子票,来冲抵原来的债务。由于这样的方式非常的方便。李子明逐渐就完成了对全聚德的新式管理。全聚德的鸭票,也成为当时人们拜访时流行用品。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李子明以他的精明,让整个全聚德的生意在北京城里边站稳脚跟,并逐渐走进了前列。在后来在军阀战争中,全聚德居然成了各路军阀都要去吃饭的必选菜馆,声誉愈来越好。
新中国成立之后,全聚德的发展,更是成为了餐饮发展的一个缩影。1993年,全聚德成立了控股公司,逐渐成为一家品牌化,专业化的集团公司。
10、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的历史
“德”字为什么少一横
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请一位名叫钱子龙的秀才题写匾额。这一匾额几经风雨,一挂就是130多年。可是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全聚德牌匾上的德字少了一横。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当时杨老板把钱子龙请来,两人对饮开怀,杨全仁得知钱子龙书法非常好,于是马上拿出笔墨纸砚,请钱秀才题个字。由于钱秀才多喝了两杯,精神有些恍惚,一不留心,“德”字忘写了一横。
还有人说,当时杨全仁创业时,一共雇了13个伙计,加上自己一共14个人。为了让大家安心干活,同心协力,所以让钱秀才少写一横,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横一把刀。听到这,也许您会反问:那加上一横,不是更表示一心一意吗?
这些当然都是猜测和传说。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就是像象形字一样的字,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横。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墨迹中得到印证。比如,现立于北京国子监孔庙的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又比如生活在与全聚德创立同期的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有的带一横,有的不带一横。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钱币方面来考证“德”字。例如,北宋真宗年间(公元1004年)铸造的“景德通宝”的“德”字就没有横,而明朝宣宗年间(公元1426年)铸造的“宣德通宝”的“德”字就有横。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过去“德”字有两种写法,可以有横,也可以没有横,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全聚德为了保持其牌匾的历史原貌,所以牌匾上的“德”字一直少一横。
解放后全聚德最早的文字广告
在一本1950年11月1日出版的旧书里,有着全聚德的一则广告。只可惜这本书已没有书皮儿,无法知道它的书名。但从这本书的前言内容上分析推断,它是一本介绍北京,类似于《北京指南》的一本书。看它的出版时间可以推断,它是解放后全聚德最早的文字广告之一。它对于我们研究解放初期的全聚德提供了一手资料。
这则广告的上半部分是四行从右到左繁体字排列的四句话:
“各位到北京必须到前门外肉市廿四号 北京第一著名烤鸭专家全聚德去尝尝挂炉烤鸭”
广告的下半部分是纵列从右到左的繁体字说明文字:
“经百余年精心研究 营养丰富 酥脆焦嫩 美味适口 中外驰名 特聘名师精做各种菜羹 远年花雕 座位清洁 服务周到 诸君一尝 保证满意”。
总共54个字连着写,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接着是四列小字:
“电话定座 七·O六六八 外叫电话通知 准时送上不误”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全聚德的烤鸭已很有名气,就餐环境优雅服务更是没的说,不仅可以让客人堂吃,还可为顾客送烤鸭上门,而且有“准时”、“不误”的服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