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sem图中比例尺测量

sem图中比例尺测量

发布时间:2020-10-31 02:44:01

1、请问怎么测量电镜照片中物体(如图)的长和宽啊?麻烦说的详细一点啊,咱各种盲啊!

用刻度尺测出照片中物体的长和宽的值
再与照片右下角的标尺【——10μm——】版的长作比较——看是权它的几倍再乘以10μm就得出了

如我在屏幕上测量的——宽是6.5cm,标度长3cm,
则6.5cm是3cm 的 6.5cm /3cm倍,
所以宽为10μm×6.5/3=21.7μm
同理可得长为41.7μm

实际需要你自己再测一下进行换算就行啦!

仅供参考!

2、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程序及内容?

1、图根控制测量;内容是在测区布置和测量若干控制点,供碎部测量使版用。方法是用全站仪进行权导线测量,同时用三角高程的方法得到导线点高程,获取导线点的三维坐标。
2、碎部测量;内容是测绘地物和地貌,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测量碎部点三维坐标。
3、地形图绘制;把碎部点三维坐标导入数字成图系统,构建数字地面模型,绘制等高线,绘制地物,加各种注记,生成规定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
全站仪测绘地形图的具体内容较多,这里只说最基本的,不妥之处请指正。

3、大比例尺测图中 常用的图幅为

在比例尺测图中,常用的大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1:5000

大于1:200000(20万分版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权例尺地图。城市和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中比例尺为1:500和1:1000的地形图一般用平板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绘 。

4、SEM扫描电镜图怎么看,图上各参数都代表什么意思

1、放大率:

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不同,在SEM中,是通过控制扫描区域的大小来控制放大率的。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率,只需要扫描更小的一块面积就可以了。放大率由屏幕/照片面积除以扫描面积得到。

所以,SEM中,透镜与放大率无关。

2、场深:

在SEM中,位于焦平面上下的一小层区域内的样品点都可以得到良好的会焦而成象。这一小层的厚度称为场深,通常为几纳米厚,所以,SEM可以用于纳米级样品的三维成像。

3、作用体积:

电子束不仅仅与样品表层原子发生作用,它实际上与一定厚度范围内的样品原子发生作用,所以存在一个作用“体积”。

4、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指从物镜到样品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如果增加工作距离,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场深。如果减少工作距离,则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分辨率。通常使用的工作距离在5毫米到10毫米之间。

5、成象:

次级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可以用于成象,但后者不如前者,所以通常使用次级电子。

6、表面分析:

欧革电子、特征X射线、背散射电子的产生过程均与样品原子性质有关,所以可以用于成分分析。但由于电子束只能穿透样品表面很浅的一层(参见作用体积),所以只能用于表面分析。

表面分析以特征X射线分析最常用,所用到的探测器有两种:能谱分析仪与波谱分析仪。前者速度快但精度不高,后者非常精确,可以检测到“痕迹元素”的存在但耗时太长。

观察方法:

如果图像是规则的(具螺旋对称的活体高分子物质或结晶),则将电镜像放在光衍射计上可容易地观察图像的平行周期性。

尤其用光过滤法,即只留衍射像上有周期性的衍射斑,将其他部分遮蔽使重新衍射,则会得到背景干扰少的鲜明图像。

(4)sem图中比例尺测量扩展资料:

SEM扫描电镜图的分析方法:

从干扰严重的电镜照片中找出真实图像的方法。在电镜照片中,有时因为背景干扰严重,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判断出目的物的图像。

图像与其衍射像之间存在着数学的傅立叶变换关系,所以将电镜像用光度计扫描,使各点的浓淡数值化,将之进行傅立叶变换,便可求出衍射像〔衍射斑的强度(振幅的2乘)和其相位〕。

将其相位与从电子衍射或X射线衍射强度所得的振幅组合起来进行傅立叶变换,则会得到更鲜明的图像。此法对属于活体膜之一的紫膜等一些由二维结晶所成的材料特别适用。

扫描电镜从原理上讲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细的高能电子束在试样上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和显示成像,获得测试试样表面形貌的观察。

5、什么软件可以测量出一幅图片里各种长度的比例?

这种软件很多,建议用 Digimizer,免费,操作直观简便。其中用于设置版尺度的。

一般用于生物学图权像分析,其他的还有ImageJ,Image-Pro Plus,MetaMorph,Bersoft Image Measurement等

6、mapgis中如何查看一幅图的比例尺

第一步,你打开工程输出编辑,用系统自动检测其大小:第二步,根据图上的坐标数据算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

7、大比例尺测图的内容和步骤

一、引言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测绘技术基础的数字测图技术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以现代测绘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体的数字测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地形测量已从传统的白纸测图转变为数字测图。
地形测量包括地物和地貌测量两大内容。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图。但由于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而全数字地形测图顺应现代测绘技术新潮流,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等)和自动化成图软件,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信息的测图工作,它的成果为模型式的数字图。
而目前大比例尺野外数字测图主要使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整个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即数据采集(控制测量、地形特征点采集);内业绘图处理(数据传输、图形绘制和编辑)。

二、野外数据采集包括两个阶段,即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特征点(碎部点)采集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在高级地形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再加密一些直接供测图使用的控制点,以满足用于测绘地物地貌的测站点的需要。
由于采用全站仪,测站点到特征点的距离即使在500米以内也能保证测量精度。一般以在500米以内能测到碎部点为原则,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方,图根点可稀疏些;地物密集、通视困难的地方,图根点可密些(相对白纸测图时的密度)。控制测量主要使用导线测量,观测结果(方向值、竖角、距离、仪器高、目标高、点号等)自动或手工输入电子手簿,采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各项限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进行补测或重测。
2.碎部点采集
全站仪由于具有自动记录功能,野外采集数据的速度较快。测量人员根据事先的分工,各负其职。数字测图要求测定所有碎部点的坐标及记录碎部点的绘图信息,并记录在全站仪的内存中,而后传输到计算机,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成图。但在野外数据采集中,若用全站仪测定所有的碎部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根据实际地形无法直接测定。因而,必须灵活运用“测、算法”结合,测定碎部点的坐标。 三、内业绘图处理

数字测图系统的内业主要是计算机屏幕操作,一般采用人机交互图形编辑技术,我们主要使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CASS数字测图软件。
1.数据传输、数据处理
(1)CASS数字测图软件的草图法数字测图
将外业采集数据按一定的格式传输入计算机内,并将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生成内部码),即可展绘点号点位,然后根据测量草图对外业数据进行分幅处理、绘制平面图,再进行等高线处理,即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DTN)、自动生成等高线等。经过数据处理后,未经整饰的地形图即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2)CASS数字测图软件的电子平板法数字测图
电子平板数字测图的作业流程:通讯电缆安装了CASS数字测图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与测站上安置的全站仪连接,全站仪测得的碎部点坐标自动传输到笔记本电脑并展绘在绘图区。
2.图形绘制和编辑
要完成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工作,主要与有关的菜单、对话框及文件打交道。绘图人员根据测量的点以及勘丈的距离和绘制的草图对数据处理后所生成的图形数据文件进行编辑、整理。要想得到一幅规范的地形图,除要对数据处理后生成的“原始”图形进行修改、整理外,还需要加上汉字注记、高程注记,进行图幅和图廓整饰,并填充各种面状地物符号等,最后编辑后的成果即为我们所需要的地形图。
针对电子平板法数字测图图形绘制和编辑,全站仪测得的碎部点坐标自动传输到笔记本电脑并展绘在绘图区,完成一个地物的碎部点测量工作后,采用与草图法相同的方法进行现场实时绘制地物。它是一种在野外作业现场实时连线的成图方法,其特点是野外现场直观性强,“所测的数据即所得”;可以及时发现错误,立即修改。

四、结束语

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地形测量后,实行一体化作业,大大减轻了室外作业的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而且不会损失观测精度,与传统白纸测图相比,全数字地形测图不仅仅是方法的改进,更是技术本质上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洪章.工程测量.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徐宇飞.数字测图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8、比例尺是一种测量工具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与sem图中比例尺测量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