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网络营销的客体是指

网络营销的客体是指

发布时间:2020-10-22 20:59:39

1、合同法主体、客体是指什么

合同的主体是指具有缔约能力的合同当事人,自然人、法人及依法成立的其他非法人组织,都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合同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依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而债务人则依据法律和合同负有实施一定的行为的义务。

合同的客体是指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它体现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关系。

简单地说,主体就是指签订者的资格;客体指合同签订的具体对象(如购物合同中的“物”)。如果合同是房地产合同,客体就是房屋;如果是销售合同,客体就是商品;如果是服务合同,客体就是服务事项。

(1)网络营销的客体是指扩展资料:

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和客体:

建设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的客体是工程。这里的工程是指土木建筑工程和建筑业范围内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及大型的建筑装修装饰活动,主要包括房屋、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矿井、水库、电站、通讯线路等。

建设工程的主体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发包人,一般为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即投资建设该项工程的单位,通常也称作“业主”。按照国家计委1996年4月发布的《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国有单位投资的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可按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据此规定,由国有单位投资建设的经营性的工程建设,由依法设立的项目法人作为发包人。

国有建设单位投资建设的非经营性的工程建设,应当由建设单位为发包人。此外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经发包人同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部分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即成为分包工程的发包人。

建设工程的承包人,即实施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业务的单位,包括对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单位和承包分包工程的单位。

2、主体和客体是什么意思 ?

主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即同认识主体相对立的外部世界。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指认识者,即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

人作为认识主体,既可以个体面貌出现,也可以群体一员面貌出现,还可以人类整体一员面貌出现,因此,主体的存在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整体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基础和细胞,任何认识活动总是通过每个个人的认识活动去实现的。

(2)网络营销的客体是指扩展资料:

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客体指被认识者,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事物、外部世界,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一切对象。

原则上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只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即只有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同主体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那部分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和对象。

客体主要包括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客体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和对象性。

参考资料:网络-主体和客体

3、什么是客体。

客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那一部分客观实在内。容客体有两个主要特征:

①客观性。客体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②对象性。客观事物成为认识客体,不仅是由于它的客观实在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同主体发生具体联系,成为实践对象,进而成为认识对象。

(3)网络营销的客体是指扩展资料:

客体(object )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客体既包括客观存在并可以主观感知的事物(具体的如树木、房屋,抽象的如物价、自由),也包括思维开拓的事物 。

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处于客体的事物,当作用于某一具体事物出现或者具体到某一事物的时候,就会衍化为主体的形态,其它与之处于关系的物,就变成了客体。处于主体的事物,在进行主体的客体层面分析于其它事物的关系面联系的时候,会在演示层面上表现为客体的形态,客体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接触的但不属于自己的实体。

4、网络营销客体是指什么

?

5、网络营销学 电子通道的名词解释













- 1 -
网络营销与策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

网络营销总论

名词

1.
网络营销:是整体营销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指为发现、满足和创造顾客需求,利用互联
网所进行的市场开拓、产品创新、定价促销、宣传推广等活动的总称。又称网上营销、在线
营销。

2.
网络营销的基本范畴包括:

1)
网络营销主体:是指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组织或者个人,主要是指各类企业。

2)
网络营销客体:是指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标的物,一般是产品。

3)
网络营销的对象:是网民及其需求。网民是网络营销的实体对象,网民的需求是网络营
销的本质对象。

4)
网络营销目标:
是指开展网络营销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与传统营销目标具有一致性,
可以概括为:宣传企业、推广产品、促进销售、网络顾客。

5)
网络营销方式:按是否建立网站,分为站点营销和非站点营销两种情形。其中站点营销
是网络营销的主要方式。

3.
电子商务:以
Internet
为依托,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在网路上进行产品的购销、费
用支付等商务活动的总称。

4.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主要区别自语是否有交易行为的发生。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联
系: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是网络营销发展的高级阶段。

5.
为最终产生网上交易所进行的推广活动属于网络营销的范畴。

6.
因特网起源于美国,
1969
年。

7. IP
地址由被“

”分开的四组数字所组成,如
192.48.101.87
8.
任何一台计算机只要支持
TCP/IP
协议就可以连接到
Internet
上,
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9.
网络营销观念:是指网络营销活动的基本思想。

10.
营销组合是营销理论的基本框架,是指导营销实践活动的基本纲领。

11.
4Ps
营销组合理论:是指传统市场营销中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它是整个市场营
销学的基本框架,是指导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

12.
4Cs
营销组合理论:是
4Ps
理论的发展,基本观点是:顾客的需求和欲望、顾客为满足
其需求所愿付出的成本、顾客方便购买、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

13.
4Rs
营销组合理论:是指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是在
4Ps
理论和
4Cs
理论基础上的
进一步创新。其中回报是营销的动力源泉。

14.
网络营销的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
网络营销的基础性内容,包括:分析网络营销环境、设计网络营销平台和熟悉掌握网络
营销工具等。

2)
网络营销的应用性内容,包括:网上市场调研、网上市场细分、网上产品定位(策略)

网上价格制定(策略)
、网上渠道选择(策略)
、开展网上促销活动、网络营销管理等。

15.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异同:

1)
不同点:一是营销媒体不同:前者是具有虚拟性和超时空性的互联网络,而后者是广播、
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二是营销对象不同:前者是网民,后者可能是包括网民在内
的各类群体。

2)
相同点:一是营销目标相同,都是为了促进销售,扩大企业竞争力;二是技术融合的趋
势相同,
随着技术的进步,
包括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以及其他新兴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将会
交融在一起,使网络营销与非网络营销的界限会愈加模糊。

16.
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

6、电子商务客体是什么?

电子商务中信任是特定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关系。信任的主体是消费者和各利益相关者,信任客体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交易的卖方,例如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网上书店或旅行社等

7、主体和客体 什么意思

主体,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
客体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客体既包括客观存在并可以主观感知的事物(具体的如树木、房屋,抽象的如物价、自由),也包括思维开拓的事物 。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处于客体的事物,当作用于某一具体事物出现或者具体到某一事物的时候,就会衍化为主体的形态,其它与之处于关系的物,就变成了客体。处于主体的事物,在进行主体的客体层面分析于其它事物的关系面联系的时候,会在演示层面上表现为客体的形态,客体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接触的但不属于自己的实体。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来说,它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与网络营销的客体是指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