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4G手机可以使用5G网络吗?为什么?
可以。
虽然4G手机无法使用5G网络,但由于5G套餐内的流量属于2G-5G通用流量,所以4G手机用户仍能像使用4G流量那样使用该5G套餐内的流量,使用层面并不会存在障碍。
对于运营商而言,用户办理5G套餐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5G用户的规模。按照中国移动的官方口径,5G用户指订购5G资费套餐的个人移动电话用户,而中国电信的5G用户指的也是5G套餐用户。
(1)华为手机网络推广的策略扩展资料:
没有5G手机却办理了5G套餐,这样的用户不在少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我国5G手机的出货量分别为1376.9万部、1406万部。由此计算,截至一季度末,国内5G手机出货量累计约2800万部。
4G手机的消费者使用5G套餐,对运营商而言并非有利无弊。5G套餐内包含的流量较多,4G手机搭配5G套餐时,这些流量只能以4G流量的形式被使用,这可能会加重4G网络的负担,降低4G网络的用户体验。
2、华为手机与其它手机不同的网络推广方式
?
3、新产品如何推广
走进用户心智
在现代营销活动中,心智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营销策略。
我们知道在市场中最先进入市场的产品不一定活得最久,但最先进入用户心智的产品一定活得很好。
比如我们常说的诺基亚和苹果、华为手机的例子,7-8年前,我们使用诺基亚手机就觉得非常开心了,然而现在呢,更多人是以使用苹果、华为手机为荣,(功重耗:鸿蒙创业圈)而诺基亚可以说早已被市场所淘汰。其原因是什么,不用我说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没有跟得上时代发展,可以说远离了新时代的用户心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不少企业家都失败与这一点,没有走进用户心智。
这些人基本都认为他们有可以使产业发生变革的概念或想法,但问题在于没有将这些概念或想法植入到潜在用户的心中。
过去,传统的营销策略就是靠钱,也就是花钱设计、制作、服务、宣传推广,一切的营销活动都依赖于资金,期望以此获得用户关注和购买使用。
当然,并不是说依靠资金来实现用户增长是不对的,如果控制好投产比,那么依靠资金来实现用户增长也是可行的,(功重耗:鸿蒙创业圈)只是新时代的心智营销能够帮助我们节约和控制成本,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回报。
印象
其次,如果你想要给用户带来深刻的印象,那么就需要迅速地进入用户心智,而不应该温水煮青蛙式的缓慢发展。原因就在于温水煮青蛙,青蛙如果因为外因提前跑了怎么办?
对于用户来说,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成千上万,很可能在你缓慢发展的时候就被你同行的产品所吸引住了,(功重耗:鸿蒙创业圈)而用户一旦被吸引则很难再改变主意来关注和使用你的产品。
所以,给予用户深刻的印象,快速走进用户心智是必要的。
然后,一个简单、容易记住的产品名称也有助于被潜在用户接受,而复杂的名字则很容易被选择性忘记,比如苹果、华为、淘宝、京东、腾讯等就非常容易记住。
心智营销
那么,如何使产品快速进入用户心智呢?
1.找准切入点
用户购买产品大多数是因为信任的关系,因此,找到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信任源,就相当于找到了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强引力,这里既包括产品背书,也包括产品试用反馈等。
对于不同属性的用户来说,对于产品的使用原因都各不相同,因此,对不同属性的用户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功重耗:鸿蒙创业圈)然后准确的表达出来让用户感知到用户想要感知的内容。
2.善于挑逗用户“G点”
我们知道人类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销售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学科中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很多,这里暂且不谈,我们只要记住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为我们营销推广所用即可。
当用户发现新产品时,有这么几种情况:要么不感兴趣不想购买,要么不感兴趣但因为其他原因必须购买,要么感兴趣但不想购买,又或者是感兴趣且想要购买等。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感兴趣的用户对产品有非卖不可的感觉,并且想办法提高复购和转介绍率,以此形成口碑,(功重耗:鸿蒙创业圈)从而实现口碑营销。
而对于不感兴趣的用户,我们要做的就是优化营销活动和产品,以此贴合用户需求,从而刺激用户“G点”,让用户产生兴趣,进而实现转化。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用户属性,通过换位思考、市场调查和参考研报来了解市场基本情况,并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获得大量的用户基数,同时带来不错的转化量,之后就需要持续不断的优化以提高转化率。
3.借力开拓市场
大肆宣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性价比、科技含量、企业文化、客户服务、品牌形象、人力资源、财产资源等等,选择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功重耗:鸿蒙创业圈)借助相关热点、人物形象、品牌形象或是渠道资源等,以此实现高速发展,快速度过市场开拓期。
借力的可用策略有品牌赞助、嘉宾邀请、融资合伙等,选择适合自己产品属性的策略即可。
4、为什么手机连接wifi总是自动断开?
手机连接wifi总是自动断开是网络设置错误造成的,解决方法为:
1、首先需要点击设置,如图所示。
2、之后点击无线和网络,如图所示。
3、接下来需要点击WLAN,如图所示。
4、接下来需要点击右上角三个点按钮,如图所示。
5、然后点击WLAN+,如图所示。
6、之后将WLAN+的开关向右滑动即可,如图所示。
5、App 推广有哪些小技巧
APP推广方法,是指借助应用商店这个渠道,通过推荐、首发、乃至排名优化等方法,来达到让自家的APP得到推广的目的。
一、应用商店推广
根据主导方不同,应用商店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终端厂商主导的应用商店、互联网厂商主导的应用商店、运营商主导的应用商店和第三方主导的应用商店,我们分别选取国内外各种类型应用商店中的典型代表,分析他们的App推广模式与技巧。
1、手机厂商应用商店
如联想乐商店,HTC市场,oppo nearme,魅族市场,moto智件园等,渠道部门需要较多运营专员来跟手机厂商商店接触。
2、手机运营商应用商店
所谓运营商渠道就是指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他们主要的有点就是用户基数大,如果你的产品够好,没准还能获得运营商的支持。
3、手机系统商应用商店
就是谷歌、ios、windowsphone等官方应用商店。
4、第三方应用商店
第一种就属于第三方商店,渠道专员要准备大量素材,测试等与应用市场对接,各应用市场规则不一,如何与应用市场负责人沟通,积累经验与技巧至关重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投放一些广告位及推荐等。
5、软件下载站
比如天空下载、华军软件下载、百度软件中心、中关村下载、太平洋下载等下载站也可以提交你的app获得用户。
二、应用内推广
应用内有偿推广已经成为了很多开发者的主要盈利手段,马海祥博客还曾经报道过“手机赚钱”行业,这也是国内利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有偿推广的手段所生长起来的一个奇葩行业,积分榜作为一个灰色地带,虽然多次被明令禁止,但由于监管的力度问题或者态度问题,苹果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应用内互推
应用内互推又称换量,就是通过BD合作的方式互换流量,你推我的app,我推你的app,大家相互置换用户。
2、PUSH推广
作为重要的手机应用程序运营手段,推送越来越受到手游运营商们的重视。当把同一个内容发给所用用户、不分时间的推送、推送的表现一成不变,当用户多次收到这样没有目标性的推送之后就会逐渐厌烦,然而用户厌烦的并不是推送功能本身,与推送发送的数量也并没有太大关系,重要的是发送的内容。
3、弹窗推广
一种会在应用开启时弹出的广告形式,效果不错,但是非常影响用户体验。
4、焦点图推广
可简单理解为一张图片或多张图片展现在应用内就是焦点图,在应用内很明显的位置,用图片组合播放的形式,类似焦点新闻的意思只不过加上了图片,一般多使用在应用首页或频道首页,因为是通过图片的形式,所以有一定的吸引性、视觉吸引性。
5、应用推荐类推广
金山、限免大全、搞趣、APP123……,其结算方式多为CPT,由于IOS推广渠道资源有限,价格一直在涨,金山14年好多合作都需要走年度框架,即使按照CPA去合作,电商类的价格也要12块/激活,这类渠道的用户质量不错,渠道基本不会掺水分,数据还是比较靠谱滴,只是长期投放之后用户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推广效果会慢慢降下来,还有些如今日头条和百思不得姐这些应用可以内容植入也可以去谈CPS,之前有在百思不得姐中见着口袋购物的身影。
6、越狱类推广
PP助手、同步推、快用、91……,结算方式也多为CPT,也可以沟通CPA合作,这几家的量还是不错的,自己没有推越狱的渠道,所以了解的很少。
7、互联网开放平台推广
不要小瞧了开放平台,将你成熟的APP应用提交到互联网开放平台享受海量用户,如腾讯开放平台、360开放平台、百度开放平台、开心网开放平台、人人网开放平台等,给你的用户增加不同角度的体验。
三、社会化推广
社会化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聚集的用户很多,也正是因为这个才用以推广的,但是这么多的用户中不定全部都是我们的用户,在这些个群体中,我们要想办法找到自己的受众群体,找到用户以后我们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工作,而且找到这些群体以后要分析群体,这些用户的基本资料、兴趣、爱好等都要进行了解记录。
1、社会化营销
现在很兴起的一种网络SNS推广方式,以比较偏软的方式植入到可快速传播的文字,图片,视频中,在各大SNS社区传播,带来高爆发的流量,这个不是不可能,但需要的是产品本身可以营造出来的话题性,营销团队的执行力。
2、红人转发
一般都是按文章篇数付费,价格事先双方商量好,有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推广形式,如果进行了成功的事件营销,也可能出现没有任何效果的情况,注意掌控尺度,过犹不及,现在用户都是很聪明的。
4、恶意软件潜伏安装市场
这种方法比较比较邪恶,但是也可以带来流量
5、微信群推广
现在微信的群很多,很多人通过在群里做活动下载送红包,效果好的能每天带来几百个下载。
6、人肉刷评论推广
通过刷评论冲榜,提高排名,也可以获得app的用户量。
四、新媒体推广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1、内容策划
内容策划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分析用户,掌握目标用户的心理,马海祥觉得在内容上创意为主,不怕你狗血,就怕你平淡。
2、品牌基础推广
百科类推广:在网络,360百科建立品牌词条;问答类推广:在百度知道,搜搜问答,新浪爱问,知乎等网站建立问答。
3、论坛贴吧推广
在手机相关网站的底端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行业内论坛,建议推广者以官方贴、用户贴两种方式发帖推广,同时可联系论坛管理员做一些活动推广,发完贴后,应当定期维护好自己的帖子,及时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搜集用户反馈的信息,以便下个版本更新改进。
4、微博推广
内容:将产品拟人化,讲故事,定位微博特性,坚持原创内容的产出,在微博上抓住当周或当天的热点跟进,保持一定的持续创新力,这里可以参考同行业运营比较成功的微博大号,借鉴他们的经验。
互动:关注业内相关微博账号,保持互动,提高品牌曝光率。
活动:必要时候可以策划活动,微博转发等。
5、微信推广
在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比如找和你的app类似的公众号,用户流量要自然涨粉的,转化会高些,比如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可以投放一些和移动互联网交友、婚恋等从业者相关的app下载广告。
6、PR传播
PR不是硬广告,学会在对的途径讲一个动人的故事非常重要,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传播源,无论微博Kol、微信公众号、媒体网站的专栏或各大社交网站,得去研究如何利用这些平台来讲述一个好的品牌的故事,反之,这些平台也会是用户对品牌产生UGC的最好渠道。
7、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靠的是运营人员的脑力和对业界信息敏锐的嗅觉,肤浅的理解就是炒作,这就需要团队有一定的媒体资源。
8、数据分析
任何时候的推广都离不开数据,要学会从数据中找的问题,总结良好经验,做优质渠道,改良产品
。
五、线下推广
线下推广不仅能够提升网站的直接流量,更是企业品牌的一种宣传方式,只有开展把线下和线上推广,两者相结合,才能发挥企业广告宣传的最大优势,在马海祥看来,它更侧重于传统模式的而非网络模式的推广,注重实际生活沟通交流,它在传统营销中占很大比重。
1、手机厂商预装
这个就是需要和手机厂商的合作,在手机生产出来的时候就预装你的应用,这种方式用户转化率高,是最直接的发展用户的一种方式,但是用户起量中期也比较长,毕竟从手机厂商的合作,到手机新品上市,用户购买需要一段时间,一般在3-5个月。
2、水货刷机
安卓手机刷机已经形成市场,使用这种方式的话,用户起量快,起量快,基本上2-4天就可以看到刷机用户,业内公司有:XDA、酷乐、乐酷、刷机精灵,但成本不好控制,用户质量差,不好监控,据马海祥了解,基本上刷机单一软件CPA在1-2元,包机一部机器价格在5-10元之间。
3、行货店面
用户质量高,粘度高,用户付费转化率高,见用户速度快,店面多,店员培训复杂,需要完善的考核及奖励机制,基本上CPA价格在1.5-3元之间,预装价格在0.5-1元之间,业内公司:乐语,中复,天音,中邮,苏宁等。
4、线下媒体推广
比如灯箱、刀旗、LED屏幕等推广。
5、线下店面推广
比如和麦当劳和肯德基合作,下载app送一个肯德基的饮料等。
6、展会物料推广
比如展会下载App送小礼品推广。
7、地推推广
携程的地推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机场给人装携程的APP,平均每天能装30-40个,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装1000+,底薪1000装够600个以后每个1块超过1000个每个3块,这种推广形式非常精准但也非常累,但最笨的办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
六、网盟类推广
网盟就是大量的网站组成联盟并通过联盟平台帮助广告主实现广告投放,对于网站主特别是大量个人站长来说,网盟是网站盈利的重要方式,而对于广告主而言,网盟推广实际上是搜索引擎推广的延伸,我们做SEO或者竞价排名借用的仅是搜索引擎这个平台,而当我们在网盟上进行推广借用的则是大量的互联网网站。
1、积分墙
在一个应用内展示各种任务(下载安装推荐的应用、注册、填表等),然后用户在嵌入有积分墙的游戏内完成任务以获得虚拟货币奖励、按照CPA(每行动成本,Cost Per Action)计费,只要用户完成积分墙任务,开发者就能得到分成收益。
2、插屏
插屏又叫插播广告,使用App时动作触发全屏/半屏弹出或嵌入,手游适合采用这种广告形式,点击率、转换率、用户活跃度表现都有不错的表现,以在应用开启、暂停、退出时以半屏或全屏的形式弹出,能够巧妙避开用户对应用的正常体验,因为尺寸大、视觉效果震撼,所以插屏广告拥有非常高的点击率,广告效果佳。
3、网盟或代理
如果按CPA购买的话,跟对方商定一个CPA的价格(当然价格越高获取的用户数也会越多啦),最好还能定个KPI,例如次日留存不低于多少,或是24小时购物率不低于多少等,有了这样的约定,用户质量就有了保障,和IOS一样平台类网盟也是inmobi,adwords一类的公司。
4、移动DSP
目前只知道有力美和mediav在做移动DSP,因为是刚起步,这两家公司的同学自己都不建议我们做,因为没有历史数据,优化的依据很少,价格好高,顺便说下,他们的媒体资源一般都是接入的google、inmobi这些大平台的,移动DSP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比较靠谱的投放方式还不清楚,静静期待吧!
5、刷榜推广
这种推广是一种非正规手段,但是在国内非常的受欢迎,毕竟绝大部分苹果手机用户都会实用APP Store去下载APP,如果你的APP直接都在前几名的位置,当然可以快速获得用户的关注,同时获得较高的真实下载量
6、小米手机和华为手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华为手机的优点主要有外观大气、时尚,有自己的风格。尤其是从华为P10以来,改变了过去一成不变的“商务范儿”,为机身增加了红色、蓝色等更加活泼的配色,符合不同审美的消费者的口味。
另外华为这些年和徕卡合作,不断提升手机的拍照性能。今年的华为P20 Pro更是大放异彩,力压三星S9+和苹果iPhone X成为了年度最强的拍照手机。
华为手机的缺点也比较明显,虽然海思麒麟系列处理器表现不错,但是相比同期的高通骁龙仍然有一些不足,尤其是在游戏性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即使华为通过GPU Turbo技术做出了一定的弥补,但是这一技术也仅针对少数主流游戏,并无法提升手机的整体性能。
另一方面,自研处理器给降低了华为手机的成本,但是高端华为旗舰手机的价格却并不便宜,Mate 10 Pro的最高售价超过5000元人民币,P20 Pro的最高售价超过6000元人民币。相比其它国产品牌,高端华为手机的性价比明显要偏低一些。
再来说说小米,小米因发烧而生,它的主要优点自然就是性价比。以今年的小米8为例,它应该是第一款售价不超过2700元的高通骁龙845旗舰,同时小米8的硬件配置并没有缩水,整体使用体验也的确到了旗舰级别。尽管后来的魅族16卖出了比小米8更便宜的价格,但是魅族无法保证足够的产能,魅族16发布至今仍需抢购,而小米8却早就完成了现货开卖。所以在综合性价比方面,小米8仍然是超越魅族16的。
而小米的缺点就是设计风格不统一,从小米第一代到小米8,几乎每一代的外观风格都不一样。尤其是这一代小米8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模仿苹果iPhone X的痕迹过于明显。如果小米手机的每一代产品能够拥有一脉相承的风格,同时再加如各自的特色,那么相信会受到更多的消费者欢迎。
综合来看,华为手机注重外观、拍照,性价比稍低一些。而小米手机注重性价比,手机性能强,外观设计缺乏自己的特色。两个手机品牌的优缺点正好相反,因此选择华为手机和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华为手机的用户不喜欢小米,反之亦然。
7、华为和vivo手机哪个好?
华为
华为无论是从品牌力或者是手机性能来说,都比vivo更加优秀一些,虽然vivo这个品牌也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就目前而言,论手机配置和技术的成熟的程度都是华为的表现会更好,性价比相对而言更高一些,而且售后服务也比较完善。
vivo的主攻面是拍照,也不得不说vivo在照相方面也确实下足了诚意,它率先在行业内开创了AI美颜的功能,而且个人认为,vivo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加真实一些,用来自拍确实不错,但华为最近推出的系列手机,也都配置上了智能美颜,而且还支持30倍放大,亲测可以拍月亮,单独这个技术就已经超过了vivo不少了。
除了拍照功能之外,华为手机的处理器大部分都是采用麒麟980,运行的速度都比较快,可以很好的兼顾游戏和日常需求,而且手机跑分也一直处于名列前茅的位置,而且华为大部分的手机价格也不贵,和vivo的价格确实也相差不大,最便宜的千元机也配置了麒麟980,非常有诚意,价格不高,而且华为手机的系统定期更新都可以跟得上,性价比很高。
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得你自己去旗舰店体验一番,因为vivo的外形设计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加分点,众多女孩子就吃这一套,而如果你对手机配置并没有太高的要求的话,而且比较喜欢拍照的话,其实vivo也是可以胜任的,华为走的还是综合发展的路线,玩游戏看电影都兼顾得上,还是得看你主要的需求是什么再进行选择。
8、使用手机就能直接赚钱的软件推广平台都是些什么呢?
使用手机就能直接赚钱的软件是博信约约,自己搜索下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