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网络营销怎么做?
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农业企业都想在网络上开展营销业务。不过,很多企业不仅因为技术实现、网络营销管理等问题犯难,更因为跟本找不到与竞争对手产品和服务的差别。譬如说苗木,江苏的和山东的比起来,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几乎一模一样,规模都差不多,就连这些企业老板的思维模式都没有太大区别,而且模仿性特别强。想要鹤立鸡群,不是那么简单。想在网络营销中突出你的企业,想要在电子商务中寻找卖点,仔细思考一下几个问题,总能发现你所需要的:1.突出功能性卖点2.突出技术性卖点老百姓是最实在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东西是卖不上好价钱的。而且高新技术意味着高度品质和体验度。譬如组培脱毒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控制姜瘟的发病,不光提高生姜品质,而且省工省时。3.突出概念性卖点新的概念往往是和新技术、高品质相伴而生的,同时也给人一种可信赖、新鲜的感觉。比如现在炒作很火爆的有机农产品,其实和我们使用化肥农药之前的原始农业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在生产上更注重生物应用和品质产量而已。整个中国上溯一百年之前,都是吃的有机食品。4.突出公益性卖点网络营销中公益性卖点,就是要求企业要有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投身公益活动的同时把企业或企业的产品与公益活动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每喝一瓶农夫山泉,就可以为奥运捐出一份钱”。只要把这四点做足了,相信你的企业在做电子商务的时候就不愁找不到自己的卖点了。
2、分析水果企业、农产品企业、餐饮企业如何进行网络营销?
一、从供应环节上看;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需经历若干环节,某些 环节并不具有增值作用,相反却带来了诸多弊端。从质量角度而言,农产品 所经过的中间环节越多,质录越难以得到保证。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 产:品在运输和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至30%左右,而发达国家 则控制在5%以下。二、从利润上看;中间环节将分享原本已并不丰厚的利 润,甚至占据了大部分利润。因此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考虑,必须优化目 前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三、从供销信息上看;过长的供应链导致供霜信息传 递缓慢。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并不是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而通常依照 往年的需求信息,其直接结果是某些品种产童骤增,市场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广大农民遭受巨额损失。
通过发展农产品网络销售,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网络销售平台为供求 双方提供了一个接洽、交易的平台,借助于网络的优势,信息能快速、直接、有 效地在双方之间传递,楫去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也使供求双方获得了切实的利益。此外,农产品网络 销售平台也是对各级各类批发市场的有益补充。
网络销售婊近几年像雨后春笋,并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目前,几乎涵盖 了所有商品。随着基础设施的稳固以及市场的扩大,可以肯定,农产品网络 销售必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场革命。
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是一个整合各类资源的交易、沟通、协作的平台,功 能上可以分为企业对企业、商业机构对消费者两种。网络销售与传统批发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买家在交易前无法直观地获得农产品信息,因此有必要 实现农产品标准化,主要包括产品品名和类别、质量等级、重量标准、包装规 格、保鲜标准等,通过标准化这些信息,保证处于同一级别的产品具有相同或 相似的特征,以利于买卖双方的沟通和接洽,保障双方的利益。当然,如果是 网店销售,就得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你的产品,因而需要对产品拍照等。
网络销售,买卖双方互不相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所难免,因此必须 强化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一旦发生欺诈行为,保证对相关责任人的可追溯性。
农产品网络销售是对农产品传统交易方式的革新,也是提升我国农业综 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做得好,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3、当下互联网销售非常普遍,农村也开始发展互联网农业,这会给农村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互联网农业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是很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首先互联网农业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互联网的加入的确给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农民的农产品再也不需要到处去找销售渠道了,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销售,甚至还可以保证农产品到达客户手中还是新鲜的。
其次互联网农业给农民带来了便利。在以前,农村的农产品因为距离或者储存等原因,只能低价卖给收购方,所以价格就会很低。同时因为天气等原因,只能自己将农产品拉到市区来卖,这不仅会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农民更加辛苦,甚至有一定意外的发生。
最后互联网农业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通过互联网农业,农民看到在农村也可以发家致富,就会减少外出打工的机会,直接在家务农并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卖出去。如此就完全可以照顾到老人和小孩,使得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因为有父母的陪伴,小孩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更好的成长,减少问题儿童的发生率。
互联网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当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的时候,给农村带来的都是积极的影响,并解决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4、目前中国搞农产品网络营销研究的权威人物有哪些,国外的研究现状是怎样的?
农业电子商务充满商机,农产品网络营销待发展。
十年前,对大多数市民来说,网购还只是个新名词,在商家眼里,网上交易犹如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有多少人能想到,2004年名不见经传的淘宝网,仅仅用了4年,销售额就突破400亿元人民币,且持续5年以高于100%速度增长,近十倍于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同期大型连锁零售企业40%的年增幅与淘宝网相比,只相当于尾数。淘宝网销售额2005年超越了沃尔玛,2006年超越了家乐福,2007年甚至超越了沃尔玛与家乐福之和,2009年的年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2010年有望超3000亿元。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和网商来说,它简直就是个奇迹,是个神话。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民的更加成熟拓展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从1996年我国正式开通intnet那天起,网络电子商务就开始萌芽发展,经过2000年到2003年的冰冻调整期、2004到2006年的复苏回暖期,2007年起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电子商务仍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2010年10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46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3%;预计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将达到4.2万亿元,其中B2B交易额3.8万亿元,网购交易额4300亿元(网购交易额2007、2008、2009年连续3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预计这几年,人数还将上升。
[探索]
农业电子商务充满生机
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与一些优势行业比较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前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电子商务参与主体相对规模较小,导致经营成本过高;二是部分鲜活农产品物流运输要求比较高,操作的难度较大;三是农产品利润比较低,对风险投资和商业资本的吸引力不强。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作为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今年下半年,工信部、农业部等五部季联合发布了《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文件除了提出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外,还专门制定了农业电子商务拓展计划,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的扶持力度可谓前所未有。除此之外,农业标准化的逐步完善、农产品冷物流体系的发展、网上银行和电子支付的日益普及,也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外部环境日益成熟,农业电子商务的春天为时不远。
与其他行业一样,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农业电子商务领域也涌现了一批成功的案例。在B2B领域,有农业部建设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商务版》,商务部建设的《新农村商网》。《“菜篮子”信息网》已联网310多家产销地批发市场,每天采集肉、蛋、鱼、果、蔬菜等348个品种的批发价格,为社会公众服务。这些网站集成农产品信息发布、咨询互动、购销对接等板块,同时发布TV版本与数字电视整合,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以查询农产品供求信息,足不出户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一些地区也借助淘宝网C2C平台打响了当地农特产品牌,如现在家喻户晓的河南新郑好想你红枣、铁观音茶等。
随着三网融合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难题有望彻底得到破解,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将直接延伸到乡镇农服中心、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乡村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畅通的全方位立体化信息高速公路将为农业电子商务普及扫清最后的障碍。
[实践]
大力发展宜兴农产品网络营销
我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农业发达,特产丰富。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00多家,规模农业基地800多家,种养专业户1000多家。为促进我市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让优质农产品走上网络销售这条快车道。市农林局将市内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集中起来抱团发展,专门建设了农特产网络商城——天绿农特产网,以此作为展示本市优质农产品的窗口,集中优势资源,加快优化推广天绿网,整体提升了我市农特产在全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政府牵头、农企参与,形成网络营销格局。2010年5月份,市农林局按照农业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原则,牵头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召开了“宜兴市天绿优质农产品营销网”建设工作会议,分析研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经过详尽的调查与研究,决定组建“宜兴天绿优质农产品营销公司”。期间委托专业公司开发B2C商城“天绿商城”(天绿农特产网),在淘宝C2C平台开设了天绿淘宝旗舰店。在市区开设了实体专营店。实体店的设立,既作为网络销售仓储,又是对网络销售的一种补充,更是网络销售公司强有力的保障。
“天绿商城”以实体店+网上商城相结合,营销采用直销+分销模式,通过一系列商业化运作,最终在全国打响了宜兴“天绿”优质农特产品。
大力宣传、积极促销,围绕市场逐步推开。“天绿农特产网”在2010年7月份正式运行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无锡日报》、《宜兴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报道。
在迎中秋佳节时,天绿网及淘宝店打出“迎中秋、庆国庆,天绿商城秒杀优惠大促销”的口号,推出各类有针对性的礼包组合,并用一些产品进行低价促销及提供一些休闲小食品等一系列手段,借助中秋节这个有利时机,在网络销售上打开了一片市场。短短几个月,实体店月成交5万元,网上交易月超1万元。
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做强做大天绿品牌。网商要做大,最关键是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天绿网要做强,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技术,重点进行品牌推介。一是在产品经营层面上,以品牌经营为重点,联合我市规模农企,整合小规模基地,打造一个轻资产结构、重营销网络的核心企业集团。二是以资本运营为手段,吸收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的加盟,壮大天绿公司实力,架设农产品生产全程产业链。三是根据市场需求,鼓励企业开发市场消费量大的产品,引领企业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四是专业策划天绿网络推介活动: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和知名门户网站做关键词、广告展位和链接交换等推广,合理分析关键词价位、适时投放广告,边投放边测试,以求取得资金最高回报率。五是灵活采用多种网络营销模式。天绿网采用直销+分销模式运行。网站在设计时已整合了强大的分销功能,即实施会员制和代理制两种模式。六是实施对天绿网升级工程,整合成B2B2C综合网站。运用天绿网整合的B2B板块进行网销,同时免费给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农业专业户等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服务,使天绿真正成为双向互动多功能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