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聚羧酸减水剂sem图

聚羧酸减水剂sem图

发布时间:2020-09-22 16:49:45

1、1.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一般为多少?

聚羧酸减水剂主要性能和参数:

1. 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5% ~ 1%,减水率可达12% ~ 25%;

2. 早期强度提高快,1 ~ 3天强度比空白砼可提高60%以上;

3. 增强效果明显,28天强度比空白砼可提高15% ~ 40%以上;

4. 当水泥用量相同和强度相近时,可使坍落度增加100 ~ 200mm;

5. 在砼的工作性和强度相近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10% ~ 20%;

6. 采用超掺法,可配置C(60) ~ C(80)砼(掺量1% ~ 2%)。

主要用途:

适用于普通砼、高强砼、早强砼、流态砼、预应力砼、蒸养砼及特种砼。

注意事项:

1. 推荐掺量:0.5% ~ 1% (按水泥重量计)。使用前应通过试配确定最佳配合比;

2. 本产品使用简便,干、湿掺加均可,干掺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3. 本产品为25Kg编制袋包装,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如遇潮结块,不影响其使用寿命;

4. 贮存期:二年。

2、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中的引发剂是什么东西?

现在常用偶氮类引发剂,偶氮引发剂是指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氮氮双键的自由基引发剂,英文名称azo-initiator。一般通式为R—N=N—R,其中R—N键为弱键,容易断裂形成自由基,分解温度与烷基结构有关。如两端为对称烷基结构或烷基中有极性取代基团(如—CN、—COOH、—COOR等),则分解温度下降。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液体)是继木钙为代表的普通减水剂和以萘系为代表的高效减水剂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科技含量最高、应用前景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一种高效减水剂。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代表当今世界技术含量最领先的减水剂产品。经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比较表明,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技术性能指标、性价比方面都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3、聚羧酸减水剂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为茶色油状水溶液,具有梳形分子结构,较传统减水剂仅依靠静电斥力打破水泥浆絮凝状态而达到减水的作用不同,其超分散性能强。这主要是由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带有羚基(—COOH)、磺酸(—SO3H)等活性亲水基团及聚氧化乙烯链基等不饱和单体,其分子结构设计由单一静电斥力效应结构转向静电斥力效应与空间位阻效应共同作用结构,形成立体分散系统。梳形聚合物在水泥颗粒表面是齿形吸附状态,其主链上的羧基(—COOH)、磷酸基(—SO3H)等活性官能团提供静电斥力,梳形聚合物侧链触向水泥粒子的各个部位,起着立体位阻的重要作用,决定分散系统的稳定性,保持水泥浆体流动度。由于主链长,极性基团多,静电斥力强:空间分于结构庞大,侧链多且也较长空间位阻大,从而对水泥材于具有良好的减水、分散、稳定作用。

4、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与其分子结构的主链和支链的结构单元、官能团的位置及其种类有关。在分子主链上引入大量合适大小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接枝链和少量它们的嵌段链及一定构成比例的磺酸基团,可使减水剂在发挥低掺量高分散性的同时, 产生良好的保塑性, 且在合成过程中发现,聚氧烷基中的端羟基易引起凝胶。在此基础上结合原料的来源及其成本, 选用聚乙二醇与丙烯酸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酯化,然后与甲基丙烯磺酸钠进行共聚, 并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酸单体来调节主链的大小及侧链上的羧基与磺酸基的相对构成比例,从而得到一种高性能减水剂。

5、大家好,我是做聚羧酸减水剂合成的,刚接触这块,哪位高手帮忙介绍下咱们这块检测主要都用到什么仪器?

表征这块不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可以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分子量
傅立叶红外光谱也可以用来测基团
扫描电镜不行,观测不到纳米级的减水剂分子
还可以考虑滴定法测一下阴离子密度

6、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

1 实验 1.1 原材料 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MAS)、过硫酸铵(APS)均为市售化学试剂;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自制,其聚合度分别约为9、23、35;水泥,P.O42.5R,重庆腾辉江津水泥厂产。 1.2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将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过硫酸铵、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分别用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20%的水溶液。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及温度计的三颈烧瓶中分批滴加单体及引发剂,滴加完毕后在75℃下保温反应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用浓度为20%的NaOH水溶液调节PH值至7~8,得到浓度约为20%的黄色或红棕色聚羧酸减水剂。 1.3 正交试验设计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改变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MAS)、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单体(PA)、过硫酸铵(APS)4个因素的用量,考察四因素在三水平下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及流动度经时损失的影响,从而确定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合成配方。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1,表中引发剂APS用量为MAS、AA、PA等3种单体总质量的百分比。表2为不同实验组数对应的各因素水平。 1.4 掺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测试方法 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按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测定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的方法进行测试,W/C为0.29。 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的测试方法为:保持一定水灰比,加入一定量的聚羧酸减水剂,按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每隔一定时间测试水泥净浆的流动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减水剂掺量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的影响 表3为对在表2中1~9组的3种聚羧酸减水剂(JH9、JH23、JH35)在不同掺量时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的影响。 由表3可知,当减水剂掺量大于0.5%以后,增加减水剂掺量,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增大变缓。表明该聚羧酸减水剂的饱和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5~0.8%。 2.2 聚羧酸减水剂合成配方的确定 通过对表3的实验结果计算分析,可看出减水剂掺量为0.5%时四因素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影响的显著程度。聚羧酸减水剂合成时各因素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影响的极差分析见表)(减水剂掺量为0.5%)。 2.2.1 聚羧酸减水剂JH9合成配方的确定 由表4可知:(1)在设计的原料用量范围内,掺JH9的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随MAS、A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PA和APS用量的增加而下降;(2)由极差R可知,四因素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影响均较显著,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A、APS、AA、MAS;(3)JH9的较佳合成配方为:MAS:AA:PA(摩尔)=1.5:(5.0~7.0):(1.0~1.25),APS的用量为15%。 图1为四因素在三水平下所合成的JH9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的影响。图1中的水泥净浆流动度为各因素分别在三水平下的算术平均值,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8%(图2和图3与此相同)。 由图1可知,MAS用量对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影响不大,但增大MAS用量有利于水泥净浆流动度的保持,MAS用量为1.0~1.5mol时,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曲线基本接近,因此,MAS用量取1.0~1.5mol为宜;增大AA用量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有利,但PA用量过大对水泥净浆的流动度保持不利,AA用量取5.0mol为宜;PA用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保持有一最佳值,PA用量取1.25mol为宜;APS在三水平下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影响较小,APS用量可取15%~25%。 综合考虑JH9掺量为0.5%时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和掺量为0.8%时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的影响,JH9的最佳合成配方为:MAS:AA:PA(摩尔)=1.5:5.0:1.25,APS用量为15%。 2.2.2 聚羧酸减水剂JH23合成配方的确定 由表4可知,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随MAS、PA、APS用量增加而下降,随AA用量增加而增大。由极差R可知,四因素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影响均较显著,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A、APS、PA、MAS。较佳合成配方为:MAS:AA:PA(摩尔)=(0.5~1.5):5.0(1.0~1.25),APS用量15%。图2为四因素在三水平下所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JH23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的影响。由图2可知,MAS用量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的影响不大,但增大MAS用量有利于水泥净浆流动度的保持,MAS用量取1.5mol为宜;AA用量为5.0~7.0时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影响不大,但AA用量过大不利于水泥净浆流动度的保持,AA用量在3.0~5.0mol时的水泥净浆经时损失基本接近,AA用量取5.0mol为宜;PA用量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的影响相差不大,PA用量为1.25mol和1.5mol时对水泥净浆的流动度保持较好,PA用量取1.25~1.5mol为宜;APS用量为15%时,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大,经时损失小。 综合前述,可得出聚羧酸减水剂JH23的最佳合成配方与JH9的相同。 2.2.3 聚羧酸减水剂JH35合成配方的确定 由表4可知,四因素在所设计的三水平下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JH35掺入水泥净浆中,所测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相差不大。从极差R可知,合成JH35时各因素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的影响均不及合成JH9和JH23时显著,影响程度稍大的为AA的用量。图3为四因素在三水平下所合成的JH35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的影响。 由图3可知,MAS用量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及流动度经时损失的影响均不大,MAS用量可取0.5~1.5mol;AA用量过少,初始流动度小,AA用量过大,流动度经时损失大,AA用量以5.0mol为宜;PA用量对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的影响不大,PA用量为1.00mol时,在经时60min前的流动度明显高于用量为1.25和1.5mol时的流动度,而PA用量为1.25mol时的经时流动度始终大于用量为1.5mol时的流动度,因此用量PA 可取1.25~1.5mol;APS用量为15%时,初始流动度大,且流动度经时损失小,APS 取15%为宜。 综合前述,聚羧酸减水剂JH35的最佳合成配方为:MAS:AA:PA(摩尔)=1.0:5.0:1.0,APS用量为15%。 2.3 采用最佳配方合成的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减水剂对水泥颗粒的分散作用与其分子结构及形态有关,水泥净浆的流动度经时损失主要与水泥粒子表面减水剂分子吸附层的立体斥力有关。对于该聚羧酸减水剂,水泥净浆分散性保持的机理还在于减水剂分子中聚醚侧链以酯键的形式与主链连接,在碱性环境中发生分解,缓慢释放羧基,二次补充作用于水泥粒子间的静电斥力,使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损失得到有效控制。 聚羧酸减水剂JH9、JH23、JH35的侧链长度不同,空间位阻效应不同,对水泥净浆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也就不同。图4为JH9、JH23、JH35在不同掺量时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的影响。图5为掺JH9、JH23、JH35(掺量均为水泥质量的0.5%)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的影响。由图4可知,不同侧链长度的聚羧酸减水剂JH9、JH23、JH35在不同掺量下对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影响相差不大。 由图5可知,掺聚羧酸减水剂JH23、JH35的水泥净浆的经时损失小,尤以JH23聚羧酸减水剂为佳;而掺JH9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大。可见侧链较长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净浆的流动度保持有利。这是因为多羧酸系共聚物为梳形柔性吸附,其疏水基团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聚醚侧链向外伸展,侧链较长的聚羧酸减水剂的空间位阻比侧链较短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大,同时因为聚羧酸减水剂中的侧链以酯键的形式与主链连接,在碱性环境中发生缓慢分解而释放羧基,侧链较长的聚羧酸减水剂羧基释放时间相对较长,从而使流动度经时损失小,有利于流动度保持。 3 结论 (1)尽管磺酸基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分散性,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有利于减水剂分子在水泥颗粒上吸附,提高动电位,但MAS用量越多,对水泥颗粒的分散性并非越大。 (2)AA用量较大时对提高水泥净浆的分散性有利,但对分散性的保持不利。 (3)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过大,对水泥净浆的分散性及分散性的保持不利。这是由于引发剂用量愈大,减水剂分子量愈小,分子链愈短。短的分子链对水泥净浆分散性及分散性保持不利。 (4)PA用量较大时,对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不利,但有利于流动度保持。 (5)合成不同侧链长度的聚羧酸减水剂,其最佳配比不尽相同。对于聚羧酸减水剂JH9 和JH23其最佳配比为:MAS:AA:PA(摩尔)=1.5:5.0:1.25,APS用量为15%;JH35的最佳配比为MAS:AA:PA(摩尔)=1.0:5.0:1.0,APS用量为15%。。 (6)在最佳配比下合成的JH23、JH35聚羧酸减水剂有较好的初始流动度且流动度经时损失小,尤以JH23为佳。聚羧酸减水剂JH9的经时损失大。

7、请问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机理?求大神帮助

高效减水剂大都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掺入水泥中吸附在水泥粒子表面,并离解成亲水和亲油作用的有机阴离子基团. 通常用Zeta 电位表征分散作用, Zeta 电位越大,水泥胶粒间的静电斥力越大,分散作用越显著. 而对于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其Zeta 电位较低(仅为- 10~ - 15 mV) ,但掺入水泥浆体同样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而且坍落度损失小. 这是因为聚羧酸盐系减水剂成梳状吸附在水泥层上[3 ,4 ] ,一方面其空间作用使得颗粒分散,减少凝聚;另一方面,其长的侧链在有机矿物相形成时仍然可以伸展开,因此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受到水泥的水化反应影响小,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优异的减水分散效果,减小坍落度. 另外,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大分子链上一般接枝不同的活性基团,如具有一定长度的聚氧乙烯链、羧基、磺酸基, - COOH 和- SO3Na 等,对水泥颗粒产生分散和流动作用的极性基团,同时醚键中氧与水分子形成较强的氢键,并形成一层亲水的立体保护膜,对分散保持性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分子中静电斥力与侧链的空间效应使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效应[5 ] . 活性基团的作用使得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具有不同于其他高效减水剂的机理,不但具有对水泥颗粒极好的分散性,而且能保持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很小.

8、聚羧酸减水剂密度多少

聚羧酸减水剂密度是: 500~60克/升。
简介:
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是水泥混凝土运用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化学上可以分为两类,以主链为甲基丙烯酸,侧链为羧酸基团和MPEG(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聚酯型结构。另外一种为主链为聚丙烯酸,侧链为Vinyl alcohol polyethylene glycol,聚醚型结构。
聚酯类聚羧酸由于在混凝土强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和工艺的复杂性,所以其用量有可能在下降。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和水泥的比例,W/C——水灰比,当W/C越小时,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越高,这就是其又名混凝土减水剂的原因。当然为了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必须保持一定的工作度和流动性,常规检测是混凝土的坍落度。
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越性不单是强度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结构材料具有一系列相应的优异性能。它早期强度发展迅速,即使在冬季也只需较短的养护龄期,保证了工程进展速度;它具有长期的耐久性;抗化学腐蚀性强,可用于各种特殊工程中;它在高减水率、高强度基础上同时具备工作性能优异、易泵送、易密实等优良的施工性能。在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措施中,关键在于合理使用高性能化学外加剂,尤其是具有高效减水、适当引气并能减少和防止坍落度经时损失的高性能减水剂。

9、聚羧酸减水剂配方如何设计?

配方及工艺为:m(马来酸酐)∶m(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m(丙烯基磺酸钠)=1∶3∶2.4;选用1%的K2S2O8为引发剂、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6h。

优质的高效减水剂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小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提高和易性、赋予混凝土高密实度和优异施工性能。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使混凝土强度增加并改善耐久性,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9)聚羧酸减水剂sem图扩展资料:

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特点

1、掺量低、减水率高,减水率可高达45%;

2、坍落度经时损失小,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率1h小于5%,2h小于10%;

3、增强效果显著,砼3d抗压强度提高50~110%,28d抗压强度提高40~80%,90d抗压强度提高30~60%;

4、混凝土和易性优良,无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外观颜色均一。用于配制高标号混凝土时,混凝土粘聚性好且易于搅拌;

5、含气量适中,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无不利影响,抗冻耐久性好;

6、能降低水泥早期水化热,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夏季施工;

7、适应性优良,水泥、掺合料相容性好,温度适应性好,与不同品种水泥和掺合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解决了采用其它类减水剂与胶凝材料相容性差的问题;

10、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成分

羧酸减水剂大多是由聚乙烯醇单甲醚和甲基丙烯酸先酯化再和甲基丙烯酸缩合而成的大分子链化合物,减水性能好,单价格也高。

与聚羧酸减水剂sem图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