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个云计算平台提供ARM架构的云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租用?
ARM架构用来做服务器就别说什么高性能了
ARM架构在消费电子领域用的多,是因为在性能不错的同时能保持很低的功耗
但是服务器就不一样了,服务器是要求CPU越强悍越好,服务器的功耗和散热都是小问题,这方便ARM架构就力不从心了。
目前大部分服务器都是Intel处理器,小部分是AMD的
2、什么是ARM服务器?
其实处理器的性能以及功耗归根结底只看工艺和规模,指令集其实没啥关系。arm 的优势就是专注于低功耗的小核心,其授权方式构成生态圈(仅限硬件),硬件开发成本低选择多。但是啊arm没有服务器端的软件基础。
X86正相反,Intel不允许其他企业插手(除了amd,但amd 对做超低功耗x86不热心),但是软件方面却有完整的生态圈。
虽然现在软件多数能跨平台,但是与arm 良好匹配还需要时间证明。所以arm 的关键优势是可以摆脱intel 的垄断,可以实现芯片级的硬件定制。arm 的功耗还有性能功耗比优势什么的完全是唬人的。intel 完全做得到相当的功耗或者性能功耗比,而且它确实正在这个方向发力
3、为什么需要基于arm处理器的存储服务器
小型企业通常通过直接连接到他们的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磁盘驱动器存储他们的数据,我们称之为直接附加存储(DAS)。当一个组织变得足够大,数据分散在一堆设备中,并可能被设计不佳的网络,密码和其他访问控制隐藏,文件共享成为一项挑战。存储服务器演变以满足这个基本的业务需求。
企业存储服务器的销售有两大类型 - 存储区域网络(SAN)和网络附加存储(NAS)。它们重要的设计特点,都具有一个中心的接触点到企业网络,以满足网络上其他服务器到SAN或NAS的所有的文件请求。我们称之为“存储设备”。多年来,存储设备已经成为全面的服务器。有些存储设备被设计来处理数量庞大的文件操作请求。现在,戴尔,惠普和IBM都出售自己品牌的NAS和SAN存储设备,除了EMC(它在2004年收购了VMware)和NetApp等行业领袖。
因为SAN和NAS存储设备成为全面的服务器,它们基于共享的组件构建,包括那些至强核心。但它们其实不同于那些作为服务器销售的产品,它们是有自己的设计和功能集的专用产品。
云计算改变了传统的公式。对于云架构师来说,单点访问就是单点故障。于是,他们开始基于商品服务器设计了一套新的分布式存储架构,每个服务器有本地DAS,以一个高度可扩展的网络连接。分布式存储架构已经大规模部署,在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使用的Web服务。
网络巨头喜欢开源有很多种原因,但这里的好处是,他们支持开源开发者的生态系统,开源开发者正在设计分布式对象存储软件项目,如Swift,Ceph和GlusterFS(现已并入红帽存储)。
所以,基于商用服务器硬件的开源分布式式对象存储系统现在很容易获得。云用户希望能够降低硬件成本,同时保持可扩展性和性能,还希望能够降低部分实际上并不存储数据的存储服务器的功耗。
4、ARM真的能做服务器吗
能是能,但是不适合。
arm处理器一般用于小型设备、物联网这些,要求性能不大,功耗小。
服务器的话是要7x24小时不断运转的,而且性能要求要很强大,所以arm处理器不适合作为服务器级CPU。
5、如何在ARM上面建立FTP服务器
ftp移植(默认端口号21)
一、下载软件包:vsftpd-2.1.2.tar.gz,解压(tar –zxvf vsftpd-2.1.2.tar.gz)
二、交叉编译:
1、 修改Makefile:修改CC=gcc为CC=arm-linux-gcc
2、 修改vsf_findlibs.sh文件,去掉#Look for libcap部分,因为源码版本的不同,语句可能不同,2.1.2版本去掉的代码如下:
# Look for libcap (capabilities)
#if locate_library /lib/libcap.so.1; then
# echo "/lib/libcap.so.1";
#elif locate_library /lib/libcap.so.2; then
# echo "/lib/libcap.so.2";
#else
# locate_library /usr/lib/libcap.so && echo "-lcap";
# locate_library /lib/libcap.so && echo "-lcap";
#fi
3、#make,之后会生成几个可执行文件,其中vsftpd就是我们需要的,查看vsftpd的类型
#file vsftpd
#arm-linux-readelf –d vsftpd,查看vsftpd文件的依赖库
拷贝相应库到板子的/usr/lib目录下(此步骤可省略不添加库时运行也正常)
三、文件下载和配置:
1、将vsftpd拷贝到/usr/sbin目录下
2、 拷贝vsftpd.conf到/etc目录下,修改配置如下:
anonymous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
local_enable=YES //本地访问
write_enable=YES //可修改
local_umask=077 //创建的文件权限
anon_upload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上传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可创建文件夹和修改文件夹内的文件
dirmessage_enable=YES
xferlog_enable=YES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xferlog_std_format=YES
pam_service_name=vsftpd //服务名称
ftp_username=ftp
no_anon_password=YES //匿名用户登录不需要密码
anon_root=/home/ftp //匿名用户根目录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YES
tcp_wrappers=NO
3、创建用户,可根据需要创建和设置用户权限
4、 创建文件夹:
i. mkdir /var/ftp
ii. mkdir /var/ftp/pub
iii. chmod 777 /var/ftp/pub
注:所有的都必须跟/etc/vsftpd.conf中的完全一致才行
5、与配置相关的:
/usr/sbin/vsftpd ---- VSFTPD的主程序(必需)
/etc/rc.d/init.d/vsftpd ---- 启动脚本
/etc/vsftpd.conf ---- 主配置文件(必需)
/etc/pam.d/vsftpd ---- PAM认证文件
/etc/vsftpd.ftpusers ---- 禁止使用VSFTPD的用户列表文件
/etc/vsftpd.user_list ---- 禁止或允许使用VSFTPD的用户列表文件(如果在配置文 件中指定了,则不能用匿名用户登录)
/etc/userconf ------ 指定用户个人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
/var/ftp ---- 匿名用户主目录
/var/ftp/pub---- 匿名用户的上传目录
/var/log/vsftpd.log ------- 日志文件
除vsftpd、vsftpd.conf两个文件外,其他文件的需要具体看主配置文件的配置
6、用户设置:一般只要刚启动root用户是可以登录的,而且权限很高,如果向增加用户,可以用如下命令:a
#dser –G ftp –h/根目录 用户名
#passwd 用户名
#chown 用户名.ftp /目录 –R
#chmod 755 /目录 –R
之后重启vsftpd服务,就可以用新的用户名登录了
7、测试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板子是能够ping通的!
8、具体配置:Vsftpd.conf配置:
anonymous_enable=YES
#允许匿名访问
local_enable=YES
#允许本地用户访问(/etc/passwd中的用户)
write_enable=YES
#允许写入权限,包括修改,删除
local_umask=022
#本地用户文件上传后的权限是-rw-r-r
#anon_umask=077
#匿名用户上传后权限是-rw----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YES
#允许匿名用户浏览,下载文件
anon_upload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上传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建立目录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具有建立目录,上传之外的权限,如重命名,删除
dirmessage_enable=YES
#当使用者转换目录,则会显示该目录下的.message信息
xferlog_enable=YES
#记录s使用者所有上传下载信息
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
#将上传下载信息记录到/var/log/vsftpd.log中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确保ftp-datad 数据传送使用port 20
idle_session_timeout=600
#如果使用者600秒没有动作,则踢出
chroot_list_enable=YES
#限制使用者不能离开家目录,例如blue登陆后位于/home/blue下,设置该选项后,他不可以转到/home/blue的上层目录,如/bin, /usr,/opt...etc。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与上条同时使用,设置限制使用者的存放文件为/etc/vsftpd.chroot_list
#建立文本文件/etc/vsftpd.chroot_list,写入要限制的用户,一行一个。
#如果希望限制所有用户,则可以设置chroot_local_user=YES 代替上面两行
tcp_wrappers=YES
#支持tcp_wrappers,限制访问(/etc/hosts.allow,/etc/hosts.deny)
listen=YES
#使用standalone启动vsftpd,而不是super daemon(xinetd)控制它 (vsftpd推荐使用standalone方式)
listen_port=21
#ftp监听端口
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deny=YES
userlist_file=/etc/vsftpd.user_list
#以上三条设定不允许登陆的用户,用户列表存放在/etc/vsftpd.user_list中,一行一个帐号
pam_service_name=vsftpd
#PAM所 使用的名称.同userlist_*一样限制用户登陆,不同的是userlist_*在进行密码验证之前拒绝用户登陆,pam是在密码验证之后拒绝登陆. (提示密码错误) 用户列表默认存放在/etc/ftpusers中,一行一个. (可通过/etc/pam.d/vsftpd重定向用户列表存放文件)
#获得 /etc/pam.d/vsftpd:
#[root@LFS vsftpd-2.0.1]#cp RedHat/vsftpd.pam /etc/pam.d/vsftpd
max_clients=100
#最大用户在线数量
max_per_ip=2
#每ip最大线程
anon_max_rate=30000
#匿名用户最大传输速度 单位: bytes/秒
local_max_rate=50000
#本地用户最大传输速度 单位:bytes/秒
user_config_dir=/etc/userconf
#个别用户配置目录(用来设定特殊帐号),例如我想让blue这个用户的传输速度是100KB
就可以在/etc/userconf/下创建文本文件blue(与用户名相同),加入local_max_rate=100000即可
anon_root=/var/ftp
#设定匿名用户登陆后所在的目录
local_root=/var/local_user
#设定所有本地用户登陆后的目录,如不设置此项,则本地用户登陆后位于各自家目录下。
use_localtime=YES
#使用本地时间而不是GMT
nopriv_user=vsftpd
#设定服务执行者为vsftpd,默认使用的是nobody,vsftpd推荐使用一个权限很低的用户.这里用vsftpd代替nobody,创建 vsftpd用户:
9、创建ftp虚拟用户:
a) 安装db_load:apt-get install db4.6-util
10、
6、基于Arm 服务器是否有AI方面的成功应用案例,具体有哪些呢?
Arm服务器在AI方面的应用,实时视频分析、人脸设别、医疗基因分析等等。这方面一则是Arm服务器和AI训练或者推理的ASIC、GPU等异构系统一起,达到高性能的AI应用目标,另外Arm服务器在多核并发上,有架构上的优势。 公开的信息,可以参考华为基于Arm的AI方案,或者亚马逊的Arm云应用实例等等。
7、哪些厂商有arm服务器
技嘉我记得出了好几款 EATX 的 ARM 服务器主板(带 CPU )的,可以买几块再配个超微机箱啥的。
8、arm嵌入式系统通过4G网络与云端服务器通信
还是用tcp的方式啊,不过网络通信选择使用4G无线模块,正常的接收和发送函数和有线的差不多,不过网络部分选择无线就可以了
9、嵌入式web服务器都有哪些,可不可以将tomcat部署到Arm上
可以移植到ARM上的Web服务器有很多,得看具体需要支持哪些应用了。
只是静态页面的话好说,Apache就没问题,还有很多轻量级Web服务器也可以用,比如说GoAhead,boa,lighttpd,shttpd,thttpd。
动态页面asp,php之类的,可以通过扩展程序如CGI(现在用FastCGI的很多)支持起来。支持FastCGI的很多
10、X86架构与ARM架构有什么区别?
X86主要用于PC领域如笔记本、台式机、小型服务器;ARM主要用于移动领域如手机、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