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2P Searcher3.5 一直显示服务器正在连接,不知道怎么弄。。 求大神解决
原因有两条:
1,看一下你的网络环境,是自己家里,还是公司,如果路由器端被禁止了BT或者p2p服务就是不可以用的。
2,有时候你搜索的关键字活跃度不高,就是没有显示,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如果键入关键字之后没有搜出资源你就等上一会有时候突然就冒出来了,实在没有就退出程序重新搜。(注意要在不同的时段去试,上午,下午,晚上)。
总之,p2p searcher 是非常强大的搜索神器,不过大部分的资源下载速度不怎么快,要配上一个会员迅雷ID. 能够进行离线下载和高速通道下载才有比较好的效果。
2、P2P是什么东西? 端口又是什么? 谢谢高手
先说说我的见解,后面是别人曾经的最佳答案。
一般的文件传输/浏览网页/下载软件都是从你的电脑访问服务器,p2p技术则是服务器只告诉你哪些人保留着这份文件,你则逐个与这些人建立连接,同时下载。好处:服务器压力变小,我们可以下得更快。
端口是p2p中相对比较特殊的部分,非p2p时,我们访问网页是连接服务器的80端口,而p2p情况下,其他人并不开放特定端口,我们需要和他连接时,则要通过p2p协议协商,否则双方无法连接。
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 (点对点)的简称。它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点是对硬盘损伤比较大(在写的同时还要读),还有对内存占用较多,影响整机速度。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3280.htm?fr=ala0_1_1
3、p2psearcher 3.5为什么一直都是服务器正在连接?
1.看一下你的网络环境,是自己家里,还是公司,如果路由器端被禁止了BT或者p2p服务就是不可以用的。
2.有时候你搜索的关键字活跃度不高,就是没有显示,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如果键入关键字之后没有搜出资源你就等上一会有时候突然就冒出来了,实在没有就退出程序重新搜。(注意要在不同的时段去试,上午,下午,晚上)。
总之,p2p searcher 是非常强大的搜索神器,不过大部分的资源下载速度不怎么快,要配上一个会员迅雷ID. 能够进行离线下载和高速通道下载才有比较好的效果。
4、P2P软件需要服务器的吗
需要 提供穿透NAT的外网地址和端口
和下载资源的下载情况 才能实现资源共享
5、如何在内网内架设P2P服务器?
MYBT3.0。搜一下,很方便,傻瓜式操作
6、如何架设自己的P2P电影服务器
P2P目前最火的应用就是炒得沸沸扬扬的BT下载. 架设BT服务器的软件推荐MyBT,可以到http://bt.1he.net/mybt-server.exe下载。安装MyBT之后需要进入后台服务和设置主目录。MyBT缺省使用c:\mybt\upload作为BT发布主目录和上传种子文件目录。所有设置完成后,你可以以超级用户身份启动控制台窗口,成功登录BT服务器后,URL地址为http://localhost:6969/index.html。接下所需要做的就是上传*.torrent文件,创建时注意将索引服务器的地址设置为与上相同,如果你有固定IP地址的话,可以将localhost更改为IP地址即可。
7、P2P服务器是什么?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许多基于P2P技术的软件,如BT,eMule,P2P网络电视ppstream和pplive等,说白了就是你从我这儿下载,同时我从你那下载.
速度比普通的快。
8、Client/Server模式与P2P模式的区别是什么?画图表示
1 P2P的概念
P2P的全称为peer to peer,它是近年来兴起的在Internet上实施网络应用的新模式。对于P2P,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尽相同的定义,其中IBM的解释如下:
P2P系统是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系统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机两种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并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Internet上的传统应用模式为Client/Server模式,而P2P则可视为是Client/Server模式的一种变更,但两者在工作模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将在描述Client/Server及P2P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对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
2 Client/Server的工作模式
在基于Client/Server模式的应用系统中,服务器是整个应用系统的资源存储、用户管理以及数据运算的中心,而每台客户机也各自具有一定的处理功能,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完整的应用。
在Client/Server模式中,客户机与服务器处在完全不同的角色中,其工作模式如下:
(1) 客户机向服务期发送请求
(2) 服务器收到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
(3) 服务器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4) 客户机收到结果,将其以一定格式形成界面表示。
依据其工作模式可知,在Client/Server模式中,客户机对服务器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性,绝大部分的运算工作由服务器完成,而客户机则主要完成请求的传递以及界面的表示,服务器与客户机分工不同,界限明显。
3 P2P的工作模式
与Client/Server模式相比,在实施P2P的系统中,服务器与客户端的界限消失或者淡化,系统中每个参与应用的节点均可以以“平等”的方式共享其他节点的共享资源,如cpu 、存储空间等。在P2P系统中,实体一般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客户机和服务器。
从结构上看,P2P系统是分布式的,目前存在两类P2P系统:混杂P2P系统与纯粹P2P系统,前者由客户机与中央服务器构成,其典型案例为Napster,后者则完全由客户机构成,其典型案例为Gnutella
。本文将以Napster及Gnutella为例,分析这两类P2P系统的工作模式。
l Napster(混杂P2P系统)的工作模式
整个系统由客户机与目录服务器(中央服务器)构成,其工作模式如下:
⑴ 户机向目录服务器发送搜索数据包,请求得到其他客户机的网络地址。
⑵ 录服务器收到数据包后,将其他客户机的地址发送给该客户机。
⑶ 客户机依据这些地址,向其他客户机发送请求。
⑷ 对方收到请求后,对之进行处理,将结果返回给发送方。
与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相比,在非纯粹的P2P系统中,中央服务器即目录服务器的功能已被极大的削弱,仅为客户机的寻址提供服务,不再承担主要的运算工作。相反的,系统中的每个客户机均可以作为服务器,接受其他客户机发送的请求,为其他客户机提供服务,整个系统对中央服务器的依赖性明显降低。
l Gnutella(纯粹P2P系统)的工作模式
Gnutella系统完全由客户机构成,下面将以文件下载操作为例对其工作模式进行简单描述:
⑴ 客户机2向所有相邻客户机1、4、3发送搜索数据包,请求客户机1、4、3为其提供文件A的下载服务。
⑵ 客户机1、4、3将客户机2的搜索数据包转发给各自相邻的客户机5、6、7,该转发工作将在接到数据包的后续客户机上持续进行,直至系统中所有客户机均收到该搜索数据包。
⑶ 客户机1、3、4、5、6、7对自身数据进行查找,拥有文件A资源的客户机5、7向客户机2发送响应数据包。
⑷ 客户机2接收到响应数据包,依据规则(如:路径最短规则),选择丛客户机7下载文件A。
根据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在纯粹的P2P系统中,每个客户机自身具有发现其他客户机的能力,客户机不需要通过目录服务器就可以直接获取其他客户机的网络地址,从而从根本上摆脱了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
4 P2P与Client/Server的性能对比
l 安全性
Client/Server模式:服务器是整个应用系统的资源存储、用户管理以及数据运算中心,只需设立专职的系统管理员,管理服务器的安全,制定对系统中所有用户都适合的策略,就能有效地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安全性较高。
P2P模式:每个客户机都可以作为服务器,即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各自为政,不似Client/Server那样要受到服务器的约束,系统的安全管理比较困难。对于P2P,目前尚未有十分行之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
l 资源可维护性
Client/Server模式:共享资源的管理模式为集中式,所有共享资源通常都集中存放在服务器上,资源的查找更新较为简单,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较易实现,资源可维护性较好。
P2P模式:系统中的任何一台客户机上均可存在共享资源,资源的查找更新比较复杂,数据备份工作也更为困难,可维护性较差。
l 可扩充性
Client/Server模式:随着系统的Client数量的增多,服务端所需要的资源消耗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服务器性能的不断下降,并最终制约了client的数目的增长,系统可扩充性较弱。
P2P模式:每个客户机都具有很强的处理功能,极少依赖或不依赖中央服务器,因此,向系统中添加客户机,不会产生因服务器性能下降而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系统可扩充性强。
l 可持续性
Client/Server模式:由于大部分运算工作由服务端承担,当服务端发生故障时,所有客户端都无法进行正常工作,整个系统将陷于瘫痪之中。
P2P模式:每个客户机均可作为服务器,当某台为其他客户机服务的服务器故障时,其他客户机可承担该服务器的角色,接管发生故障的服务器的工作,可持续性高。
l 共享计算性能
Client/Server模式:客户机共享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但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随着客户机数量的增加,每台客户机分享到的计算能力也相应的减少,整个系统的性能下降。
P2P模式:每台客户机的加入都可为系统增加一份计算能力,当越来越多的客户机加入系统时,整个系统的共享计算性能亦会随之增长。
l 网络通讯性能
Client/Server模式:网络通讯主要集中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客户机与客户机之间一般并无直接交互行为。
P2P模式:对于纯粹的P2P系统,客户机将向系统中的所有节点发送请求包,寻找提供服务的节点,而对于混杂P2P系统,客户机也将首先访问中央服务器,获取其他客户机的地址,而后才能进行类似Client/Server模式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数据通讯。较之Client/Server模式,P2P模式需要占用更多的网络带宽,网络通讯更为频繁。
5 结束语
由于P2P与Client/Server的工作模式不同,造成了两者在各项性能上的较大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其各自的性能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系统的工作模式。例如:对于需要强调集中控制、集中管理以及安全性较高的系统,可采用Client/Server模式,而对于强调网络数据的直接共享以及网上直接交互的系统,则应选择P2P模式。
9、HTTP和P2P是什么意思?
http://www.microsoft.com/china/index.htm。它的含义如下:
1. http://:代表超文本传输协议,通知microsoft.com服务器显示Web页,通常不用输入;
2. www:代表一个Web(万维网)服务器;
3. Microsoft.com/:这是装有网页的服务器的域名,或站点服务器的名称;
4. China/:为该服务器上的子目录,就好像我们的文件夹;
5. Index.htm:index.htm是文件夹中的一个HTML文件(网页)。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10、p2psearcher为什么一直连接不上服务器
版本号要下1.2 或者1。5版本 1.0或者1.1版本不行
版本号下正确的话 要 关闭防火墙 关闭迅雷 等1到两分钟 再输入文字
还不行 换个时间段 都无法连接 那就是你那边网络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