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梯曳引轮的拆装方法是什么?
更换曳引轮的拆装
电梯主机曳引轮的材质一般为球墨铸铁QT600,一般硬度为220-270HBS,其直径根据电梯载重速度等参数决定,一般常用直径从300-900左右,其边缘上开有绕钢丝绳用的绳槽动性,安装在曳引机主轴上,由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箱带动旋转,电梯的动力传递由钢丝绳与绳槽的摩擦力实现,曳引轮上的绳槽形状通常有以下三种,1、半圆槽也称U形槽,这种绳槽与钢丝绳形状相似,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大,对钢丝绳的挤压力较小,有利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但绳槽与钢丝绳摩擦系数小,易打滑,多用于高速复绕式电梯中。2、楔形槽也称V形槽,它与钢丝绳接触面积较小,钢丝绳受到较大的挤压,钢丝绳变形大,有较大的摩擦传动力,绳槽与钢丝绳的磨损较快,磨损后降低动力的传递能力,由于易磨损,一般在杂物电梯上使用。3、带切口半圆槽,又称凹形楔形槽,它为目前电梯上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是在半园槽的底部切削一条楔形槽,该种槽对钢丝绳的挤压较小,而当量摩擦系数因有切口需增加了许多,还具有比较稳定的摩擦传递能力,即使在槽形磨损而中心向轴心方向下移时,摩擦力的变化也不大,针对以上三种槽形的曳引轮在工作过程中的更换工艺与流程我们分有齿轮主机与无齿轮主机进行分别探讨分析:
一、有齿轮主机曳引轮更换的工艺与流程:
1、 制定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2、 电梯检修运行,支杆撑起对重,用手拉葫芦起吊轿厢,拉起限速器联动安全钳,将轿厢固定在导轨上。
3、 拆除曳引轮防护罩及防钢丝绳防跳装置,松脱曳引轮上主钢丝绳。
4、 在曳引轮轴的中心丝孔上旋入长度为700mm丝杆,一般为16-20mm。
5、 一般曳引轮轴径为80-120mm,在固定丝杆上套入外径为60mm,内径为22mm,长度为50 mm的钢制轴套,数量为1-2只。
6、 将柱塞中空式液压拉马小心地穿在曳引轮轴中心丝杆上。
7、 用特制长度为500mm,中心30 mm两侧长腰孔的专用钢支架穿入曳引轮轴中心丝杆上,位置在液压拉马后侧。
8、 在专用钢支架的中心两侧各有两只直径为20的长腰孔,便于固定曳引轮两侧的轮廓。如图所示。
9、 将液压泵的油管接入柱塞油管接口中,旋紧液压泵的放油螺栓,上下压液压泵的手动杆,此时注意三只丝杆上的受力情况,人员严禁站在丝杆螺母前面,防止螺母弹出伤害人体。
10、 没有异常情况继续加力,听到“砰”一声,表示曳引轮已与曳引机主轴松动,此时液压泵加力感觉要轻一些。在曳引轮快要离开主轴时用两个人抬一把。
11、安装新曳引轮:方案有两种,第1种是用液压拉马直接压进主轴,一般该种方案曳引轮的孔与主机轴的直径过盈配合公差在0.08范围以内,取下旧曳引轮后检查一下主轴,并在主轴园周面上轻涂一层机油,用20目细砂纸轻擦一下新曳引轮的孔与联接键处,将新曳引轮放入20mm丝杆上,再套入空心液压柱塞,再用垫板与双螺母锁死,新曳引轮套上主轴时需端面平整,与主轴完全垂直,对准键位,轻轻液压泵加力,慢慢将曳引轮送到主轴顶端,检查是否到位?即曳引轮端面与主轴端面的差距。第二种是用热套法,先将曳引轮用煤气喷枪加热孔部,均匀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曳引轮安装到主机主轴上,注意在加热时用手摸曳引轮的轮廓边缘有微微发烫,就知道火侯差不多了,两个人带好手套,配合一致将曳引轮套装在主轴上。
12、再装好曳引轮挡板及防跳杆,再装上电梯主钢丝绳,调整防跳杆,最后装好曳引轮防护罩。
13、电梯开慢车检查曳引轮在主轴上运转情况,同时检查主机是否有异常,如无异常则紧葫芦,松开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再松下放下葫芦,放下轿厢,然后轿顶慢车运行,取出底坑对重支撑杆,在轿顶电梯井道上下运行几次后快车运行。
二、无齿轮主机曳引轮更换的工艺与流程:
针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无齿轮主机更换曳引轮:由于无齿轮主机大部分曳引轮直径较小,一般在400-600左右,绳槽直径为8-10 mm,绳槽根数为6-8根,曳引轮是通过6颗或12颗12mm螺丝固定在磁缸上,施工与有齿轮相比较为简单,施工工艺与流程前三步与有齿轮的相同,第4步,先拆除固定用的6颗或12颗12mm螺丝,再用4个12mmX200螺丝(硬度为8.8级)分别旋入曳引轮4个拆装螺丝孔中,分别均匀用力,靠螺丝顶一步一步将曳引轮从磁缸中顶出,曳引轮快离开磁缸时注意用木头垫高接住,第5步,新曳引的安装,磁缸主轴园周面上轻涂一层机油,套上新曳引轮用原先固定的曳引轮6颗或12颗12mm螺丝拉进即可,装好曳引轮后再参见有齿轮的12-13步的工艺流程。
2、电梯主机曳引轮常熟顺达多少钱
上行高速运行中,急停,看看钢丝绳在上面的滑移距离,不是抱闸的滑距,一般低速梯在1.5米以下,看情况,曳引槽要是吃到底就要换了,或接近底。
电梯拽引轮更换标准:
只有一个绳槽中的钢丝绳外露部分和绳轮表面持平(正常应该是凸出来的),应更换曳引轮;
如果较厢发生不正常的震动是由于绳槽的磨损引起的,应更换曳引轮;
如果绳轮磨损使钢丝绳滑动,从而造成平层精度不良,应更换曳引轮。
超高速电梯不会做这么大的载重量的。一般做到1350就到顶了。超高速电梯的曳引机很贵,至少占20%以上。还有,这样的超高速电梯同一个场所不会只有一两台,比如有六台的话,就要有7个曳引机。有一个是备用的。
3、曳引机是什么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盘车手轮有的固定在电机轴上,也有平时挂在附近墙上,使用时再套在电机轴上。
4、电梯的曳引轮有直径400mm、520mm、640mm等等(金属的),它们的自重是多少KG啊,有地方可以查吗?
不用查了,查不到的。
两个曳引轮直径的主机,自重可能完全不一样。
就像说,你知道汽车轮子直径,就算算出汽车自重么?
除非,你知道该主机的品牌是什么,型号是什么,或许就能查到了。
5、电梯曳引轮的拆装
更换曳引轮的拆装
电梯主机曳引轮的材质一般为球墨铸铁QT600,一般硬度为220-270HBS,其直径根据电梯载重速度等参数决定,一般常用直径从300-900左右,其边缘上开有绕钢丝绳用的绳槽动性,安装在曳引机主轴上,由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箱带动旋转,电梯的动力传递由钢丝绳与绳槽的摩擦力实现,曳引轮上的绳槽形状通常有以下三种,1、半圆槽也称U形槽,这种绳槽与钢丝绳形状相似,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大,对钢丝绳的挤压力较小,有利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但绳槽与钢丝绳摩擦系数小,易打滑,多用于高速复绕式电梯中。2、楔形槽也称V形槽,它与钢丝绳接触面积较小,钢丝绳受到较大的挤压,钢丝绳变形大,有较大的摩擦传动力,绳槽与钢丝绳的磨损较快,磨损后降低动力的传递能力,由于易磨损,一般在杂物电梯上使用。3、带切口半圆槽,又称凹形楔形槽,它为目前电梯上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是在半园槽的底部切削一条楔形槽,该种槽对钢丝绳的挤压较小,而当量摩擦系数因有切口需增加了许多,还具有比较稳定的摩擦传递能力,即使在槽形磨损而中心向轴心方向下移时,摩擦力的变化也不大,针对以上三种槽形的曳引轮在工作过程中的更换工艺与流程我们分有齿轮主机与无齿轮主机进行分别探讨分析:
一、有齿轮主机曳引轮更换的工艺与流程:
1、 制定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2、 电梯检修运行,支杆撑起对重,用手拉葫芦起吊轿厢,拉起限速器联动安全钳,将轿厢固定在导轨上。
3、 拆除曳引轮防护罩及防钢丝绳防跳装置,松脱曳引轮上主钢丝绳。
4、 在曳引轮轴的中心丝孔上旋入长度为700mm丝杆,一般为16-20mm。
5、 一般曳引轮轴径为80-120mm,在固定丝杆上套入外径为60mm,内径为22mm,长度为50 mm的钢制轴套,数量为1-2只。
6、 将柱塞中空式液压拉马小心地穿在曳引轮轴中心丝杆上。
7、 用特制长度为500mm,中心30 mm两侧长腰孔的专用钢支架穿入曳引轮轴中心丝杆上,位置在液压拉马后侧。
8、 在专用钢支架的中心两侧各有两只直径为20的长腰孔,便于固定曳引轮两侧的轮廓。如图所示。
9、 将液压泵的油管接入柱塞油管接口中,旋紧液压泵的放油螺栓,上下压液压泵的手动杆,此时注意三只丝杆上的受力情况,人员严禁站在丝杆螺母前面,防止螺母弹出伤害人体。
10、 没有异常情况继续加力,听到“砰”一声,表示曳引轮已与曳引机主轴松动,此时液压泵加力感觉要轻一些。在曳引轮快要离开主轴时用两个人抬一把。
11、安装新曳引轮:方案有两种,第1种是用液压拉马直接压进主轴,一般该种方案曳引轮的孔与主机轴的直径过盈配合公差在0.08范围以内,取下旧曳引轮后检查一下主轴,并在主轴园周面上轻涂一层机油,用20目细砂纸轻擦一下新曳引轮的孔与联接键处,将新曳引轮放入20mm丝杆上,再套入空心液压柱塞,再用垫板与双螺母锁死,新曳引轮套上主轴时需端面平整,与主轴完全垂直,对准键位,轻轻液压泵加力,慢慢将曳引轮送到主轴顶端,检查是否到位?即曳引轮端面与主轴端面的差距。第二种是用热套法,先将曳引轮用煤气喷枪加热孔部,均匀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曳引轮安装到主机主轴上,注意在加热时用手摸曳引轮的轮廓边缘有微微发烫,就知道火侯差不多了,两个人带好手套,配合一致将曳引轮套装在主轴上。
12、再装好曳引轮挡板及防跳杆,再装上电梯主钢丝绳,调整防跳杆,最后装好曳引轮防护罩。
13、电梯开慢车检查曳引轮在主轴上运转情况,同时检查主机是否有异常,如无异常则紧葫芦,松开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再松下放下葫芦,放下轿厢,然后轿顶慢车运行,取出底坑对重支撑杆,在轿顶电梯井道上下运行几次后快车运行。
二、无齿轮主机曳引轮更换的工艺与流程:
针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无齿轮主机更换曳引轮:由于无齿轮主机大部分曳引轮直径较小,一般在400-600左右,绳槽直径为8-10 mm,绳槽根数为6-8根,曳引轮是通过6颗或12颗12mm螺丝固定在磁缸上,施工与有齿轮相比较为简单,施工工艺与流程前三步与有齿轮的相同,第4步,先拆除固定用的6颗或12颗12mm螺丝,再用4个12mmX200螺丝(硬度为8.8级)分别旋入曳引轮4个拆装螺丝孔中,分别均匀用力,靠螺丝顶一步一步将曳引轮从磁缸中顶出,曳引轮快离开磁缸时注意用木头垫高接住,第5步,新曳引的安装,磁缸主轴园周面上轻涂一层机油,套上新曳引轮用原先固定的曳引轮6颗或12颗12mm螺丝拉进即可,装好曳引轮后再参见有齿轮的12-13步的工艺流程。
6、上海蒙特纳利电梯主机曳引轮是哪里生产的
完全国内生产的!部分技术可能是意大利蒙特纳利的,不过现在就是挂着蒙特纳利这个牌子卖着自己的产品,跟原厂蒙特纳利没有关系了...据说现在还卖的很不错,便宜啊...估计不久老外会找他们麻烦吧,可能以后他们要改名了!
7、曳引轮节径指的是什么
无机房电梯不是简单的将电梯机房去掉,而是电梯观念上的变革和进步.无机房电梯的应用,节省了建筑物的空间,减少了建筑的成本,为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带来更大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一些随之应用的新技术、新部件,使电梯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更加节能,更加环保,代表着电梯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下面,根据目前国内外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动态和笔者自己多年从事电梯检验工作的经验,对无机房电梯的部分技术进行初步阐述.井道布置无机房电梯取消机房后,如何将轿厢、对重、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关键部件布置在一般电梯井道内?很显然,如果通过加大井道截面尺寸或者增加井道顶层高度,那将得不偿失.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巧妙利用井道空间安装驱动主机和控制柜.第一种方案是采用专门设计制造的扁形盘式驱动主机,使其能安放在井道顶层轿厢和井道壁之间,而把控制柜与顶层层门装成一体;第二种方案是将驱动主机安放在底坑内,而把控制柜挂在靠近底坑的轿厢和井道壁之间;第三种方案是将驱动主机和控制柜安放在顶层井道侧壁预留开孔之内.以上三种方案各有利弊:方案一的主要优点是驱动主机和限速器与有机房电梯受力工况相同,控制柜调试维修方便.主要缺点是电梯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和最大提升高度受驱动主机外形尺寸制约和紧急盘车操作复杂困难.方案二的最大优点是增加电梯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和最大提升高度不受驱动主机外形尺寸限制和紧急盘车操作方便容易.主要缺点是由于驱动主机和限速器受力工况与普通电梯不同,因此必须进行改进设计.方案三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增加电梯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和最大提升高度,能够选配普通电梯使用的驱动主机和限速器,而且安装维修和紧急盘车操作也较方便.主要缺点是需要适当增加顶层预留开孔和井道侧壁的厚度,并在井道壁开孔外侧装设检修门.驱动方式开发各种新型驱动方式是无机房电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已经开发问世的新型驱动方式主要有直线电机直接驱动轿厢或对重、摩擦传动机构直接驱动轿厢,以及钢丝带曳引驱动轿厢和对重.它们共同的思路是通过压缩驱动主机尺寸或者简化传动机构环节来处理井道布置问题.1)钢丝绳曳引驱动.这种驱动方式与传统钢丝绳曳引驱动有两大变化;一是采用2:1曳引比,使曳引驱动转矩减小一倍和曳引轮转速提高一倍后来压缩驱动主机外形尺寸;二是研制扁形盘式同步无齿驱动主机,以便能够安放在井道上端轿厢和井道壁之间.2)钢丝带曳引驱动.这种驱动方式的重大改进是采用扁形钢丝带代替圆形钢丝绳,这样在同样绳径比条件下,大大减小了曳引轮直径,再加上采用2:1曳引比,使曳引驱动转矩进一步减小和曳引轮转速更加提高,因此大大压缩了驱动主机外形尺寸,以致可以容易地将其安放在井道顶层轿厢和井道壁之间.3)直线电机驱动.这种驱动方式可以不要对重,将永久磁铁直接安装在轿厢上而把线圈固定在对应侧的井道壁上,通过组成的直线电机直接驱动轿厢上下运动.另外也可将线圈安装在对重上而把永久磁铁固定在对应侧的井道壁上,通过组成的直线电机间接驱动轿厢上下运动.4)磨擦轮驱动.这种驱动方式是把带有磨擦轮的驱动主机直接安装在轿厢底部,使其与特制的轿厢导轨接触并借助压轮施加一定的正压力,这样通过驱动主机带动磨擦轮旋转时产生的磨擦力来驱动轿厢沿着导轨上下运动.上述四种驱动方式是为了解决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而先后出现的,各有优缺点,均待改进完善,究竟哪种方式能脱颖而出,还要通过市场竞争和长期使用进行检验.控制系统由于无机房电梯不设机房,因此它的控制系统和普通电梯相比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方便性和可靠性.1)灵活性.为了便于电气布线,无机房电梯的控制柜通常安放在靠近驱动主机的位置,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当驱动主机安装在井道顶层部位时,控制柜放在顶层并与层门做成连体型;其二当驱动主机安装在井道底坑部位时,控制柜放在井道底层轿厢与井道壁之间并做成壁挂型;其三当驱动主机安装在井道壁开孔空间内时,控制柜放在同一开孔并做成轻便型.2)方便性.无机房电梯控制系统的方便性主要是指下述几个方面:第一电气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应有利于井道内动力电路、安全电路、照明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井道布线;第二控制柜外形应能满足连体型、壁挂型和轻便型的特殊尺寸要求;第三控制柜的设计应能适应连体型、壁挂型和轻便型的特殊安装要求;第四不管控制柜放
8、电梯的曳引轮中什么叫单支撑曳引轮???
单支撑就是悬臂式的,有两个支撑点,都在主机里,主轴只在曳引轮的一端,不穿过曳引轮
9、电梯的主机是叫做曳引机吗?
(电梯)轿厢- 用于运载的单元,由轿架、轿底、围帮和轿门组成。
抱闸- 当电梯轿厢处于静止且马达处于失电状态下防止电梯再移动的机电装置。在某些控制形式中,它会在马达断电时刹住电梯。
抱闸靴- 抱闸的运动部分,表面为摩擦面。当抱闸鼓推动它时,会将处在平层状态下的电梯刹住。在某些控制形式中,它会在马达断电时刹住电梯。
布置图- 按比例绘制的一种图纸,显示电梯平面,井道立面,机房空间情况,相对的尺寸大小和所安装设备的位置。
导轨- 一种表面经过机械加工的T形的钢轨,竖直地安装在井道中,用于电梯轿厢或对重的运动导向。
导轮- 用滚动的轮子代替导靴在导轨表面滑动导向。
电刷- 通常由碳或石墨制成,用于连接马达和发电机的转子。它将电流传递至定子。
对重- 用于平衡轿厢加上约40%的额定载荷的重量。
发电机- 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设备(通常为直流电)。
扶栏- 自动扶梯的侧面在梯级以上的部分,它包括裙板、内侧板、盖板和扶手。
扶手带- (1)安装于自动扶梯扶手的最上面供乘客扶握的移动带。(2)用作支撑的带状物。
扶手架- 一种通常用橡胶制成的支架,安装于扶手与扶手带结合部,以避免乘客的手指被夹入扶手带于扶手的间隙中。
规范- 一整套关于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电梯,餐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标准。
规格书- 详细说明每项要安装的设备的计划,材料,尺寸和所有其它的要求和目的的文件。
火警操作- 一个或一组的设备用于(1)提供一个特定的信号使正在正常运行的电梯立即降到事先设定的楼层;(2)允许消防员或其他特定的人员使用该电梯。
机房- 一台或一组电梯,餐梯,货梯或自动扶梯的曳引机摆放的地方。
继电器- 一种当预先设置的条件满足时使控制回路接通或改变的电子器件。
轿顶检修盒- 安装在轿厢顶部的控制面板。当它启动时,轿厢将脱离正常的操作而只受它控制在检修的速度下运行。 轿厢操纵盘- 设置在轿厢内的一块用于操纵电梯的面板。上有楼层选择按钮,开门和关门按钮,警铃按钮以及其它需要用于操纵电梯的开关或按钮。
轿厢导轨- 一种表面经过机械加工的T形钢轨,竖直地安装在井道中,用于电梯轿厢的运动导向。
轿厢对重- 以绕鼓的形式与轿厢相连的一组重量。在实际安装中,它的重量约为轿厢重量的70%。
井道- 一台或多台的电梯,货梯或餐梯运行的通道。它包括底坑到机房下或楼顶的空间。
控制柜- 用于按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与之相连的设备的一个或一套设备。
门机- 安装于轿厢上由马达驱动门开或门关的装置。 门锁- 任何一种机械的,用于防止在电梯厅门内打开厅门的锁。
平层- 当电梯在平层区域向厅门地坎接近的动作。平层是指完全自动地到达一层或一个停车位置(轿底平面与厅门地坎平齐)的一个过程。
绳轮- 安装在轴承上有一个或多个用于缠绕钢丝绳的轮槽的轮子。
随行电缆- 用于连接电梯,餐梯或货梯的轿厢与其机房或井道的信号的电缆。
厅门上下行指示- 安装在电梯厅内的信号显示装置。当电梯迫近该层时显示电梯运行的方向。
梯级- 自动扶梯上运载乘客的平台。
无齿轮曳引机- 一种驱动轮与马达直接连接的曳引机,由于不使用齿轮箱,因此叫做无齿轮。 限速器- (1)一种机械式的速度控制设备。对电梯而言,这是一种用于将曳引绳制动的离心式装置。它会带动轿厢安全装置。当电梯向下的速度超过预定值时,它会启动断电开关并刹住电梯。(2)对自动扶梯而言,它是一种直接作用的离心装置,当自动扶梯超速时,将其断电并制动。
限速器超速开关- 自动扶梯主机的一部分。在离心力下运行,当马达的实际速度超过额转速的20%时动作。
限速器绳- 附在轿架上拖动限速器的一根钢丝绳。当限速器动作时,它会启动安全装置。
曳引机- 用于提升或降低电梯,货梯,餐梯或驱动自动扶梯。 曳引轮- 曳引式电梯用于挂绕曳引绳的有槽的轮子,轿厢和对重的运动就是通过它由曳引钢丝绳带动。
液压电梯- 由液体在液压缸中受到活塞运动压力而驱动的电梯。
液压缸- 液压千斤顶的最外圈圆柱形壳体。
有齿轮曳引机- 通过降速齿轮将动力由马达传输至驱动轮的曳引机。
召唤- 在服务的合同中,在常规的定期维护时间以外,客户提出的检查设备的要求。
直流电- 以常值并只流向一个方向的电流。
自动扶梯- 倾斜的用动力驱动的扶梯,用于将乘客送上或送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