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IDC知识 > 服务器并发

服务器并发

发布时间:2020-09-02 13:14:30

1、什么是服务器并发量?并发量如何计算

并发的意思是指网站在同一时间访问的人数,人数越大,瞬间带宽要求更高。服务器并发量分为:1.业务并发用户数;2.最大并发访问数;3.系统用户数;4.同时在线用户数;
说明服务器实际压力,能承受的最大并发访问数,既取决于业务并发用户数,还取决于用户的业务场景,这些可以通过对服务器日志的分析得到。

一般只需要分析出典型业务(用户常用,最关注的业务操作)

给出一个估算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公式(测试人员一般只关心业务并发用户数)

C=nL/T

C^=C+3×(C的平方根)

C是平均的业务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是指考察的时间段长度、C^是指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峰值。

假设OA系统有1000用户,每天400个用户发访问,每个登录到退出平均时间2小时,在1天时间内用户只在8小时内使用该系统。

C=400×2/8=100

C^=100+3×(100的平方根)=100+3×10=130

另外,如果知道平均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u,则系统吞吐量可以估算为u×C

精确估算,还要考虑用户业务操作存在一定的时间集中性(比如上班后1小时内是OA系统高峰期),采用公式计算仍然会存在偏差。

285-104-1346

2、如何提高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

有什么方法衡量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

1. 吞吐率

吞吐率,单位时间里服务器处理的最大请求数,单位req/s

从服务器角度,实际并发用户数的可以理解为服务器当前维护的代表不同用户的文件描述符总数,也就是并发连接数。服务器一般会限制同时服务的最多用户数,比如apache的MaxClents参数。

这里再深入一下,对于服务器来说,服务器希望支持高吞吐率,对于用户来说,用户只希望等待最少的时间,显然,双方不能满足,所以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就是我们希望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2. 压力测试

有一个原理一定要先搞清楚,假如100个用户同时向服务器分别进行10个请求,与1个用户向服务器连续进行1000次请求,对服务器的压力是一样吗?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对每一个用户,连续发送请求实际上是指发送一个请求并接收到响应数据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这样对于1个用户向服务器连续进行1000次请求, 任何时刻服务器的网卡接收缓冲区中只有1个请求,而对于100个用户同时向服务器分别进行10个请求,服务器的网卡接收缓冲区最多有100个等待处理的请求,显然这时的服务器压力更大。

压力测试前提考虑的条件

并发用户数: 指在某一时刻同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用户总数(HttpWatch)
总请求数
请求资源描述
请求等待时间(用户等待时间)
用户平均请求的等待时间
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的时间
硬件环境
压力测试中关心的时间又细分以下2种:

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这里暂不把数据在网络的传输时间,还有用户PC本地的计算时间计算入内)
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时间
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主要用于衡量服务器在一定并发用户数下,单个用户的服务质量;而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时间就是吞吐率的倒数,一般来说,用户平均请求等待时间 = 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时间 * 并发用户数

怎么提高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1. 提高CPU并发计算能力

服务器之所以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在于操作系统通过多执行流体系设计使得多个任务可以轮流使用系统资源,这些资源包括CPU,内存以及I/O. 这里的I/O主要指磁盘I/O, 和网络I/O。

多进程 & 多线程

多执行流的一般实现便是进程,多进程的好处可以对CPU时间的轮流使用,对CPU计算和IO操作重叠利用。这里的IO主要是指磁盘IO和网络IO,相对CPU而言,它们慢的可怜。

而实际上,大多数进程的时间主要消耗在I/O操作上。现代计算机的DMA技术可以让CPU不参与I/O操作的全过程,比如进程通过系统调用,使得CPU向网卡或者磁盘等I/O设备发出指令,然后进程被挂起,释放出CPU资源,等待I/O设备完成工作后通过中断来通知进程重新就绪。对于单任务而言,CPU大部分时间空闲,这时候多进程的作用尤为重要。

多进程不仅能够提高CPU的并发度。其优越性还体现在独立的内存地址空间和生命周期所带来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其中一个进程崩溃不会影响到另一个进程。

但是进程也有如下缺点:

fork()系统调用开销很大: prefork
进程间调度和上下文切换成本: 减少进程数量
庞大的内存重复:共享内存
IPC编程相对比较麻烦

3、网站服务器一般最多能同时接受多少个并发连接

Windows server 2003是没有TCP/IP连接数限制的.但一般默认安装时,是有配置连接限制的,你可能事先配置的并发连接数就是100,你可以到"控制面板"中的"授权",去改一下,将每服务器的同时连接数改成你要的数字,比如200或更大.如果你用的是盗版你高兴改成1000也没关系,如果用的是正版,那可要算算要花多少钱了,呵呵,多出来的许可证是要花钱买的! 好象真不行,要添加也有些问题,这个你知道了就好,下次装03时,一定要配置一下,数字写大点!如何改的问题,你查查看,有没法改!

4、服务器的并发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的!

服务器并发指的是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中的同一字段的行为。这样的用户行为对于服务器的性能是一种考验。
但是,再好的服务器也有自己的性能上限,当并发用户数过多的时候,再好的服务器也支持不住。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由于并发用户过多而导致的系统缓慢甚至瘫痪现象。比方说,很多使用过那些在线考试报名系统的朋友都会发现,半夜登录系统报名比白天登录系统报名要容,网页反应速度也要快一些,这就是由于晚上的并发用户数比较小的原因。
对于IT运维人员来说服务器并发是恐怖的,因为服务器的最大用户并发数并不是IT运维人员所能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是采用各种手段来提升系统的性能,提升服务器的性能利用率。

5、网站服务器的并发是什么意思

就是服务器支持多少个用户同时访问。1个访问就是1个并发数,这些并发数的计算,包括使用计算机的所有方式,比如说远程桌面,web用户访问等等。

6、一台应用服务器怎么计算其并发量

并发的意思是指网站在同一时间访问的人数,人数越大,瞬间带宽要求更高。服务器并发量分为:1.业务并发用户数;2.最大并发访问数;3.系统用户数;4.同时在线用户数;
说明服务器实际压力,能承受的最大并发访问数,既取决于业务并发用户数,还取决于用户的业务场景,这些可以通过对服务器日志的分析得到。

一般只需要分析出典型业务(用户常用,最关注的业务操作)

给出一个估算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公式(测试人员一般只关心业务并发用户数)

C=nL/T

C^=C+3×(C的平方根)

C是平均的业务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是指考察的时间段长度、C^是指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峰值。

假设OA系统有1000用户,每天400个用户发访问,每个登录到退出平均时间2小时,在1天时间内用户只在8小时内使用该系统。

C=400×2/8=100

C^=100+3×(100的平方根)=100+3×10=130

另外,如果知道平均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u,则系统吞吐量可以估算为u×C

精确估算,还要考虑用户业务操作存在一定的时间集中性(比如上班后1小时内是OA系统高峰期),采用公式计算仍然会存在偏差。

285-104-1346

7、网站服务器一般最多能同时接受多少个并发连接?

一般没这么高的人气,都是忽悠人的。

一台服务器大概支持5000-10000人同时在线
看带宽,共享百MB的是5000人、独享10MB的是10000人

Q我租服务器、高带宽

8、如何提高服务器并发数

消除瓶颈是提高服务器性能和并发能力的唯一途径。
如果你能够消除所有的瓶颈,你就能够最大的发挥硬件性能,让系统的性能和并发数到达最佳。
采用多线程多核编程,使用事件驱动或异步消息机制,尽量减少阻塞和等待操作(如I/O阻塞、同步等待或计时/超时等)。
原理:
1、多线程多核编程,消除cpu瓶颈。
2、采用IOCP或epoll,利用状态监测和通知方式,消除网络I/O阻塞瓶颈。
3、采用事件驱动或异步消息机制,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等待操作。
4、如果是Linux,可以采用AIO来消除磁盘I/O阻塞瓶颈。
5、在事件驱动框架或异步消息中统一处理timer事件,变同步为异步,而且可以在一个线程处理无数timer事件。
6、深入分析外部的阻塞来源,消除它。
比如数据库查询较慢,导致服务器处理较慢,并发数上不去,这时就要优化数据库性能。
7、如果与某个其他server通信量很大,导致性能下降较多。
可以考虑把这两个server放在一个主机上,采用共享内存的方式来做IPC通信,可以大大提高性能。

与服务器并发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