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安装电脑主机电源图解
将电脑电源与电脑主板连接,只要注意电源插头与主板插座的勾卡方向在一个面上即可。电脑主板ATX电源插座是一个24针的电源插座,在CPU附近还有一个单独为CPU供电的电源插座,只要将这两组主板电源插座插好,电脑就可以工作。
2、怎样安装电脑主机图
很多朋友现在装机可能都是去电脑城一谈单子,钱一交,看着装机员把机器装好就算是完成一次装机了。其实认真的装好一台机器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儿,感谢沧者极限网站为我们带来这篇文章,现在很少看到这么详细的装机教学了,推荐大家去原网站浏览这篇文章为他们增加一些PV作为支持。新手教学!如何组装一台PC主机 应该没有人一开始就什么都会,每个人都有刚入门的时候,自己组装计算机其实是蛮有趣的事情,尤其是组装的过程,把一些零组件组合在一起,插电后等待开机B一声时的感动。记得15年前为了是玩游戏不用一直换软盘片,第一次买的零组件是一颗20MB的Seagate硬盘,边摸边看书,也莫名的装好且格式化,看着吞食天地在换地图时没有一点儿停顿,差点没感动到眼泪掉下来,也开始了硬件DIY的不归路。可能只是比较主观的看法,DIY市场似乎有越来越走弱的感觉,大者恒大一线大厂不断以价格战打压二、三线,集中商圈好象也没有十年前各大品牌林立的光景,价格竞争的关系也只是其一,至于如何就不深入探讨,似乎有点偏离了主题,如果你是新手或是刚入门的玩家这篇文章也许有那么点帮助,至于资深老鸟们,关于错误或建议也请予指教。计算机主机的基本构造 计算机主机最基本的配备有主板、CPU、内存、显示卡、电源供应器,有了这些东西,最基本你就可以开机看到BIOS,不过还需要储存设备(硬盘、光盘、软盘、随身碟...等等)才有办法执行操作系统或是应用软件,为了让计算机看起来像是计算机以及安全性考量,机箱是一般使用者必备的,不过此时应该有许多人纳闷,讨论区里面的玩家测试几乎都不用机箱的,嗯!那些叔叔是有练过的喔,通常是为了测试时的拆装简便,如果你的计算机是要跟一般正常人一样使用,那就别省这个钱吧。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计算机? 计算机的规格相当的多,但是要如何选购?预算绝对是第一考量,依照以往的经验,在集中市场(光华、NOVA、电子街...等等)比较便宜的主机大概是在台币一万元左右(不含屏幕),现在内存跟CPU降蛮多的,可能还要更低,通常这类的主机皆为内建显示居多(可省下显示卡的费用),可能就不考量能否玩3D的游戏,以文书、上网、一般影音为考量,其实最便宜的主机应当都是绰绰有余,如果您想要玩3D游戏,建议不要买内建显示的主板,可以多买一张中阶或以上的显示卡,最近才上市的8500GT大概是在三千出头台币就有了,一台可以玩3D游戏且还算顺畅的最低预算应该是落在台币一万三千左右,其它的细项选购就不再这边一一赘述,关于这部份有问题的也可以在新手发问区留言,保证可以寻求到解答。以下是参与这次组装教学的零组件列表CPU:AMD Sempron 3000+ CPU散热器:CPU盒装内附原厂风扇内存:DDRII 667 1GBx2 主板:MSI K9AGM2 显示卡:主板内建显示硬盘:HITACHI SATAII 160G 光驱:NEC 16X DVD-RW 电源供应器:台达350W 除了上述这些东西,你还需要一把大小长短适中且好转的十字螺丝起子,还有平坦的桌面。
很多朋友现在装机可能都是去电脑城一谈单子,钱一交,看着装机员把机器装好就算是完成一次装机了。其实认真的装好一台机器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儿,感谢沧者极限网站为我们带来这篇文章,现在很少看到这么详细的装机教学了,推荐大家去原网站浏览这篇文章为他们增加一些PV作为支持。新手教学!如何组装一台PC主机 应该没有人一开始就什么都会,每个人都有刚入门的时候,自己组装计算机其实是蛮有趣的事情,尤其是组装的过程,把一些零组件组合在一起,插电后等待开机B一声时的感动。记得15年前为了是玩游戏不用一直换软盘片,第一次买的零组件是一颗20MB的Seagate硬盘,边摸边看书,也莫名的装好且格式化,看着吞食天地在换地图时没有一点儿停顿,差点没感动到眼泪掉下来,也开始了硬件DIY的不归路。可能只是比较主观的看法,DIY市场似乎有越来越走弱的感觉,大者恒大一线大厂不断以价格战打压二、三线,集中商圈好象也没有十年前各大品牌林立的光景,价格竞争的关系也只是其一,至于如何就不深入探讨,似乎有点偏离了主题,如果你是新手或是刚入门的玩家这篇文章也许有那么点帮助,至于资深老鸟们,关于错误或建议也请予指教。计算机主机的基本构造 计算机主机最基本的配备有主板、CPU、内存、显示卡、电源供应器,有了这些东西,最基本你就可以开机看到BIOS,不过还需要储存设备(硬盘、光盘、软盘、随身碟...等等)才有办法执行操作系统或是应用软件,为了让计算机看起来像是计算机以及安全性考量,机箱是一般使用者必备的,不过此时应该有许多人纳闷,讨论区里面的玩家测试几乎都不用机箱的,嗯!那些叔叔是有练过的喔,通常是为了测试时的拆装简便,如果你的计算机是要跟一般正常人一样使用,那就别省这个钱吧。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计算机? 计算机的规格相当的多,但是要如何选购?预算绝对是第一考量,依照以往的经验,在集中市场(光华、NOVA、电子街...等等)比较便宜的主机大概是在台币一万元左右(不含屏幕),现在内存跟CPU降蛮多的,可能还要更低,通常这类的主机皆为内建显示居多(可省下显示卡的费用),可能就不考量能否玩3D的游戏,以文书、上网、一般影音为考量,其实最便宜的主机应当都是绰绰有余,如果您想要玩3D游戏,建议不要买内建显示的主板,可以多买一张中阶或以上的显示卡,最近才上市的8500GT大概是在三千出头台币就有了,一台可以玩3D游戏且还算顺畅的最低预算应该是落在台币一万三千左右,其它的细项选购就不再这边一一赘述,关于这部份有问题的也可以在新手发问区留言,保证可以寻求到解答。以下是参与这次组装教学的零组件列表CPU:AMD Sempron 3000+ CPU散热器:CPU盒装内附原厂风扇内存:DDRII 667 1GBx2 主板:MSI K9AGM2 显示卡:主板内建显示硬盘:HITACHI SATAII 160G 光驱:NEC 16X DVD-RW 电源供应器:台达350W 除了上述这些东西,你还需要一把大小长短适中且好转的十字螺丝起子,还有平坦的桌面。
3、怎么组装台式电脑主机图解
一、准备装机工具
装机并不复杂,有了下面3种工具,装起机来更是得心应手。
1.十字形螺丝刀
组装电脑时所使用的螺丝钉都是十字形的,最好准备带磁性的螺丝刀方便吸取。
2.尖嘴钳子
尖嘴钳子可以用来折断一些材质较硬的机箱后面的挡板,也可以用来夹一些细小的螺丝、螺帽、跳线帽等小零件。
3.导热硅脂
在安装CPU的时候,导热硅脂是必不可少的。用它可以填充散热器与CPU表面的空隙,更好的帮助散热。
二、装机注意事项
1
1.防静电
电脑里的配件比较娇贵,人体带的静电会对它们造成很大的伤害,譬如内部短路、损坏。在组装电脑之前,应该用手触摸一下良好接地的导体,把人体自带的静电导出。或是戴上绝缘手套进行安装。
2
2.防潮湿
如果水分附着在电脑配件的电路上,很有可能造成短路而导致配件的损坏。
3
3.防粗暴
在组装电脑时一定要防止粗暴的动作。因为电脑配件的许多接口都有防插反的防呆式设计,如果安装位置不到位,再加上用力过猛,就有可能引起配件的折断或变形。
END
三、开始装机
1
学习如何组装电脑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自己要组装什么类型的电脑。您需要的是一台供孩子使用的相当便宜的电脑吗?一台可摆放在起居室,作为媒体电脑使用的噪音较小的小型电脑?抑或是一台高端游戏用电脑?又或许您需要的是一台拥有很大的磁盘空间,可进行视频编缉的功能强大的电脑。这些可能性不胜枚举,而您选择的类型将左右您随后做出的许多决定。因此,从一开始,您就应该对电脑的用途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假设您要组装一台功能强大、可进行视频编辑的电脑。您希望它拥有双核CPU、大容量RAM,并且磁盘空间容量达到1000G。您还希望主板上装配有 FireWire(火线)连接器。为满足这些要求,您得寻找支持以下配置的主板:
2
至少4G的高速RAM内存
3
4个(或更多的)SATA硬盘驱动器
4、电脑主机组装步骤是什么?
电脑主机组装步骤如下:
1、拆机箱包装,打开机箱盖子,螺丝钉什么的准备好。
2、拆主板包装,根据主板上螺丝孔和机箱背板上螺丝孔的分布,安装好机箱背板上的固顶螺母和塑料卡子,保证能刚好对准主板上的相应孔。
3、拆CPU包装,拆内存包装,将CPU和内存事先固定在主板上(主板都装进机箱后再装也可以,不过不那么方便操作)。
4、将安装好CPU和内存的主板装入机箱,对准螺丝孔,该穿上塑料卡子的穿上,该上螺丝钉的上螺丝钉。当然,顺便得把主板附带的不锈钢背面接口背板安上。
5、拆硬盘包装、拆光驱包装,将二者装如机箱。之所以先装这两个,是因为有些大显卡装入机箱后会干扰硬盘和光驱的安装,不太方便。拆电源包装,装入机箱上的电源仓位,方向别整反了,装的时候当然少不了上几个螺丝钉。
6、拆显卡包装,将机箱后面需要用到的板卡插槽位的挡板取下丢垃圾桶,将显卡装入对应PCIE插槽,上螺丝钉。有声卡顺便也装上。
7、接线缆。主要就是主板供电接口,注意别插反了。以及CPU附近辅助供电插口、显卡辅助供电插口、SATA硬盘和光驱数据线。机箱上的电源、蜂鸣器、重启、硬盘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前置USB数据线、前置音频线等等接在主板对应针脚上,注意按主板说明书操作。线缆都接好了后,OK,万事大吉,装上机箱侧板,主机就完工了。
5、怎么组装电脑主机?图解
文字不好表达,建议直接看一段电脑组装视频吧。
图文的比较多不过不够清楚理解。组装电脑很简单一把螺丝刀搞定。
6、台式电脑主机箱接线图
主机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内存、主板、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
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通常,主机自身(装上软件后)已经是一台能够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有专门用途的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设。
(6)主机安装图扩展资料
主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1、机箱(主机的外壳,用于固定各个硬件)
2、电源(主机供电系统,用于给主机供电稳压)
3、主板(连接主机内各个硬件的躯体)
4、cpu(主机的大脑,负责数据运算处理)
5、内存(暂时存储电脑正在调用数据)
6、硬盘(主机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资料)
7、声卡(处理计算机的音频信号,有主板集成和独立声卡)
8、显卡(处理计算机的视频信号,有核心显卡(集成)及独立显卡)
9、网卡(处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信号,常见个人主机都是集成网卡,多数服务器是独立网卡)
10、光驱(光驱用于读写光碟数据)
11、软驱(软驱用于读写软盘数据,软盘如今已经彻底淘汰)
12、散热器(主机内用于对高温部件进行散热的设备)
13、开机重启按钮
14、其它不常见硬件
7、电脑主机安装方法
不是吧?!
5000元玩游戏的机怎麼装都行吧!含不含显示器?
INTEL套装
I5 760
H55M-D2H 固态板
金士顿4G骇客条
希捷500G或者西数蓝盘
航嘉多核DH6
光驱都是自选建议用先锋或SONY
显卡:影驰GTS450 1G D5 黑将版建议选用蓝宝石,迪衡恒进,影驰(备选)
机箱自选
带19寸液晶应该是在5000范围超也不过200元
AMD套装
前面CPU+主板换了就好了~
CPU:X4 955
主板:MA870A-UD3全固态D3
AMD套装是不会超5000元的
说点要点你自己参考一下,5000元来说家用机是比较高端了~
高端选择还是建议选用INTEL
如果中端就选用AMD
既然能拿出价钱装AMD就部要选择X4 640之类的低端4核整台电脑性能都降下来了。
主板:1线选用钻石、技嘉,卫星、华硕
2线选用捷波、映泰、昂达、华擎
硬盘:不要选用日立的就好了
内存:玩游戏当然用好点的内存例如:金士顿骇客条,英飞淩、海盗船,芝奇之类的内存都不
错但是兼容性不强,威刚游戏龙都不错的选择至於极速龙就太昂贵了
显卡:首选还是:蓝宝石和迪兰衡进,备选影驰(这技能影驰显卡造工不敢恭维)
电源:航嘉电源界来说算得上不错,不喜欢航嘉其他可以选用康舒,鑍谷...
光驱:必选先锋,其次SONY(由於太多冒牌了)
8、组装电脑主机后面的线怎么插要图
电脑主机后面的插孔包括:键盘接口、鼠标接口、USB端口、LAN接口、VGA接口、LAN接口以及音频接口等。根据插头,插对应接口即可。
(8)主机安装图扩展资料:
主要接口
硬盘接口:硬盘接口可分为IDE接口和SATA接口。在型号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2个IDE口,通常IDE接口都位于PCI插槽下方,从空间上则垂直于内存插槽(也有横着的)。而新型主板上,IDE接口大多缩减,甚至没有,代之以SATA接口。
软驱接口:连接软驱所用,多位于IDE接口旁,比IDE接口略短一些,因为它是34针的,所以数据线也略窄一些。
COM接口(串口):大多数主板都提供了两个COM接口,分别为COM1和COM2,作用是连接串行鼠标和外置Modem等设备。COM1接口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断号是IRQ4;COM2接口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断号是IRQ3。由此可见COM2接口比COM1接口的响应具有优先权,市面上已很难找到基于该接口的产品。
PS/2接口:PS/2接口的功能比较单一,仅能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一般情况下,鼠标的接口为绿色、键盘的接口为紫色。PS/2接口的传输速率比COM接口稍快一些,但这么多年使用之后,绝大多数主板依然配备该接口,但支持该接口的鼠标和键盘越来越少,大部分外设厂商也不再推出基于该接口的外设产品,更多的是推出USB接口的外设产品。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接口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很多使用者即使在使用USB也更愿意通过PS/2-USB转接器插到PS/2上使用,外加键盘鼠标每一代产品的寿命都非常长,接口依然使用效率极高,但在不久的将来,被USB接口所完全取代的可能性极高。
USB接口:USB接口是如今最为流行的接口,最大可以支持127个外设,并且可以独立供电,其应用非常广泛。USB接口可以从主板上获得500mA的电流,支持热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即用。一个USB接口可同时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设的访问,由一条四芯电缆连接,其中两条是正负电源,另外两条是数据传输线。高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5Mbps。此外,USB 2.0标准最高传输速率可达480Mbps。USB 3.0已经出现在主板中,并已开始普及。
LPT接口(并口):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或扫描仪。其默认的中断号是IRQ7,采用25脚的DB-25接头。并口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种:
1、SPP标准工作模式。SPP数据是半双工单向传输,传输速率较慢,仅为15Kbps,但应用较为广泛,一般设为默认的工作模式。
2、EPP增强型工作模式。EPP采用双向半双工数据传输,其传输速率比SPP高很多,可达2Mbps,已有不少外设使用此工作模式。
3、ECP扩充型工作模式。ECP采用双向全双工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比EPP还要高一些,但支持的设备不多。使用LPT接口的打印机与扫描仪已经基本很少了,多为使用USB接口的打印机与扫描仪。
MIDI接口:声卡的MIDI接口和游戏杆接口是共用的。接口中的两个针脚用来传送MIDI信号,可连接各种MIDI设备,例如电子键盘等,市面上已很难找到基于该接口的产品。
SATA接口:SATA的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在IDF Fall 2001大会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正式宣告了SATA规范的确立。SATA规范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提高到了150MB/s,比PATA标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约13%,而随着未来后续版本的发展,SATA接口的速率还可扩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从其发展计划来看,未来的SATA也将通过提升时钟频率来提高接口传输速率,让硬盘也能够超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