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IDC知识 > idc立项

idc立项

发布时间:2020-08-29 15:24:20

1、公有云和私有云有什么区别?

区别1:从云的建设地点划分,公有云——互联网上发布的云计算服务,搭建云的资源在提供商的场所内;私有云——企业内部(专网)发布的云服务,搭建云平台所需的资源由企业自给。
区别2:从云服务的协议开发程度划分,公有云——比如小鸟云计算,协议开放的云计算服务,不需要专有的客户端软件解析。所有应用都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而不是以软件包的形式提供。私有云——比如微软的“云端(云+端)”,最终用户需要有专用的软件。

区别3:从服务对象划分,私有云——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该公司拥有基础设施,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的方式;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也可以将它们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私有云可由云提供商进行构建,通过托管模式,构筑一个公司企业数据中心内的专用云。而公有云——则是针对外部客户,通过网络方式提供可扩展的弹性服务。

2、公司怎样获得国家金融级绿色数据中心(荣誉)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

一、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的基础和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总量已超过300万个,耗电量占全球总耗电量的比例为1.1%~1.5%,其高能耗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际上普遍通过应用节能、节水、低碳等技术产品以及先进管理方法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美国政府实施了“数据中心能源之星”、“联邦数据中心整合计划”,欧盟实施了“数据中心能效行为准则”,国际绿色网格组织开展了数据中心节能标准制定和最佳实践推广,建立了绿色数据中心的推进机制,引导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的提升。目前,美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使用效率(PUE)已达1.9,先进数据中心PUE已达到1.2以下。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发展迅猛,总量已超过40万个,年耗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1.5%,其中大多数数据中心的PUE仍普遍大于2.2,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节能潜力巨大。同时,数据中心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其设备废弃后造成较大污染,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为推动我国数据中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数据中心建设应遵守的布局导向、基本原则以及保障措施;201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数据中心的相关节能环保要求。同时,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陆续立项和出台,第三方民间组织也启动了数据中心绿色分级测评。为强化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我们制定了《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拟分重点、分领域、分步骤提升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建立绿色数据中心的推进机制、引导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全面提升为目标,在现有绿色数据中心工作基础上,优先在生产制造、能源、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金融等重点应用领域选择一批代表性强、工作基础好、管理水平高的数据中心,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创建工作,以技术创新和推广为支撑,以标准研制和技术评价为保障,使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引导数据中心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1.能效提升与低碳环保并重。大力提升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分布式供能,切实降低碳排放和水资源消耗,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加强废弃设备回收处理等,全面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2.分类实施和指导。针对不同行业、地域、规模的数据中心进行试点,强化新建工程项目的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增量;提高现有数据中心设备的利用率,积极开展节能挖潜,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3.技术与管理并行。在支持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各单位建立绿色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体系,技术与管理两手并行推进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提升。

(三)主要目标
宣传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产品和运维管理方法,培育和发展一批第三方检测评价、咨询机构,支持和鼓励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解决方案、运维服务的提供商。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数据中心技术体系、创新与服务体系,构建试点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指标监测体系,确立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和评价体系。
到2017年,围绕重点领域创建百个绿色数据中心试点,试点数据中心能效平均提高8%以上,制定绿色数据中心相关国家标准4项,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和运维管理最佳实践40项,制定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三、试点内容
(一)积极开展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和推广
数据中心关键设备生产企业要加强生态设计,提高设备能源使用效率,控制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采用易于拆解和回收处理的设计。试点单位要加强绿色智能服务器、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热场管理、余热利用、自然冷源、水循环利用、分布式供能、直流供电等技术和产品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技术、产品的鉴定和推广,编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推荐目录。
(二)提高绿色数据中心管理水平
试点单位要建立绿色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体系,明确数据中心节能、低碳、节水、污染控制、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建立绿色数据中心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的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将节能环保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开展节能环保水平自监测工作,定期统
计、分析并上报监测结果。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指南。

(三)建立试点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指标监测体系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定期统计试点数据中心的自监测数据,并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试点数据中心节能环保基础数据库,根据地域、行业、规模进行分类研究,组织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试点数据中心现场监测,摸清我国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现状,把握数据中心节能环保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统计体系。
(四)完善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形成国家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标准化机构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评价方法,制定完善绿色数据中心相关标准,推动已有行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并在能源、生产制造、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在已有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涵盖节能、节水、低碳、运维管理办法等绿色指标的评估和评价方法,对试点数据中心进行分类评价,并开展动态监督,进行抽查。
(五)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整合行业现有资源,建立集政策宣传、动态监测、数据统计、标准研制、试点评估、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服务于一体的绿色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第三方检测评价机构、节能服务公司等。鼓励试点单位和节能服务公司拓展合同能源管理,研究节能量交易机制,探索绿色数据中心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模式。
(六)开展国际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机制和渠道,探索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贸易机制创新。鼓励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加强国际合作,跟踪和引进绿色数据中心前沿技术,探索国内外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共通机制,举办专业培训、技术和政策研讨会、高端论坛、产业对接活动等。
四、组织实施
(一)试点地区申报与确定
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通信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能源管理部门于2015年5月31日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试点地区书面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根据地区发展和行业现状确定试点地区、领域和数量。
(二)试点单位申报与推荐
试点地区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试点领域和数量及有关要求组织本地区试点单位的申报工作。
试点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 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
3. 首批试点优先考虑生产制造、能源、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金融等领域,且符合《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布局导向的数据中心;
4. 经营因特网业务的数据中心,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等政策法规的要求;
5. 申报单位要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具有完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符合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GB 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具备开展持续监测的能力,并建立了节能环保数据统计分析制度;
6. 对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工作思路,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较强的节能环保投入能力;
7. 原则上应于2016年2月31日前完成试点创建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
申报单位按照《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申报材料》(见附件2)填写申报材料。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推荐意见,连同各单位申报材料(纸质材料一式三份)于2015年7月31日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电子版同时发送至jienengchu@miit.gov.cn。
(三)试点单位的审核确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专家对被推荐单位进行文件评审,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检查,提出推选意见。在适当结合地域、行业、规模等因素基础上研究确定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名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公示,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四)试点创建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落实试点地区创建方案,加强对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创建的指导和支持。试点单位依据申报材料中的创建方案确定的目标、工作内容等认真组织实施,明确任务分工,落实目标责任,确保试点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试点单位不得随意更改创建方案确定的工作内容,由于条件变化,需要进行较大调整的,经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批准。
(五)试点评价
试点单位根据试点创建完成情况提出评价申请,原则上申请时间不得晚于2016年2月31日。试点数据中心定期统计节能环保水平自监测数据,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有关机构对试点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持续监测,依据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印发)对其进行评价,达到要求的数据中心列入“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有关机构对有效期内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从“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中予以撤销。
(六)总结和推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结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经验,开展宣贯和培训,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以及建设和运维指南,分类指导绿色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及运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通信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能源管理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总结和监督制度,对试点工作实施阶段性评估和监督检查。
(二)发挥专家队伍指导和支撑作用
成立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专家组,充分发挥有关院士、专家作用,协助开展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试点评价指标的研究,协助开展试点推荐、评审、监测和确认,指导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推荐目录以及建设和运维指南的编制,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引导和支持
对绿色数据中心试点方案中提出的项目,符合国家能源管理中心、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的,予以优先支持;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将其列入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财政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同时,要加强对试点单位指导,对试点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抓紧研究,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四)探索机制创新
探索在数据中心领域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量交易等相关政策。探索建立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和融资平台,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五)加强人才培养
利用现有的人员技术资格认证体系,加强对绿色数据中心相关人才的培养,制定绿色数据中心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和认证等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

3、中国社科发布:十大调查研究咨询机构公司情况?全球十大咨询公司情况

1、GfK捷孚凯公司(德国)GfK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研究业务,涉及耐用消费品调查、消费者调查、媒体调查、医疗市场调查和专项研究等方面,并在其中确立了绝对的专业性权威地位。特别是在耐用消费品调查方面,GfK集团在全球位居第一,并成为唯一的在全球范围内统一进行耐用消费品零售调查和研究的企业。GfK于1993年进入中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GfK在中国的调查网络由最初的5个城市发展到200多个城市及近300个郊县;监测的产品涉及黑色家电、白色家电、小家电、通讯产品和IT产品的近40个品类;月度数据报告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并且在其中100个主要城市还能对通讯产品提供市场零售监测周报。2、zwzyzx中为咨询公司(中国)中为咨询是中国领先的产业与市场研究服务供应商。中为咨询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努力,与客户真诚合作,在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IPO咨询等领域构筑了全面专业优势。中为智研致力于为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提供有竞争力的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3万多家企业,并向海外市场拓展。目前中为咨询业务范围主要囊括了产业细分领域研究、行业市场研究、行业市场调查、IPO咨询、项目可行性分析、并购与重组、投资咨询等领域。3、Frost&Sullivan沙利文公司(美国)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帮助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取得行业内成长、创新、领先的标杆地位。沙利文公司的增长系统服务以及沙利文公司最佳实践奖帮助CEO及其成长团队开发、评估和实施有效增长战略。50多年来,沙利文公司立足遍布六大洲的40多个办公室,以全球化的视野,为全球1000强公司、新兴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了可靠的市场投融资及战略与管理咨询服务。企业提供的增长咨询服务能加速客户成功的达成增长目标,帮助客户从容面对新的市场机遇。增长咨询能帮助客户制定并执行有效的增长战略,从而帮助客户公司促进销售额、市场分额和利润率的增长。4、Gartner高德纳公司(美国)GartnerGroup公司成立于1979年,它是第一家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公司。它为有需要的技术用户来提供专门的服务。Gartner已经成为了一家独立的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的服务主要是迎合中型公司的需要,它希望使自己的业务覆盖到IT行业的所有领域,从而让自己成为每一位用户的一站式信息技术服务公司。Gartner(高德纳)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成立于1979年,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克州斯坦福。其研究范围覆盖全部IT产业,就IT的研究、发展、评估、应用、市场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论证报告及市场调研报告,协助客户进行市场分析、技术选择、项目论证、投资决策。5、Synobate思纬(英国)思纬(Synovate)是一家以资讯调查访问为主的行销顾问集团。成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英国,设有七十七个分公司遍及全球四十六个国家,是目前全球排名前十位的世界级资讯集团之一。思纬市场资讯是全球前十大市场调查和行销顾问集团-Aegis集团底下的一份子,Aegis集团公司是一家领先的营销服务公司,在60多个国家拥有约8000名员工。集团总部设在伦敦,在伦敦交易所上市(AGS.L)。目前在全世界46个国家设有77个办事处;亚洲地区9个国家设有13个办公室。思纬业务跨越五大洲及二十四个时区,并有四千名热切求知的精英员工每天为客户提供服务。6、IRI美国信息资源公司(美国)IRi美国信息资源公司是全球大数据分析的引领者和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零售以及非处方医疗企业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全球领导者。2013年,IRI完成了对Aztec的收购,Aztec是一家市场评估及相关服务的领先供应商,业务遍及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新西兰、南非、瑞典和英国。同年,IRI还收购了在保鲜食品行业提供数据及咨询服务的FreshLookMarketing。IRi收购勺海是一家在中国提供分析服务和市场研究的领导企业。其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客户研究、品牌研究、满意度和忠诚度计划、新产品测试、广告效果评估以及分销策略。7、nielsen尼尔森(荷兰/美国)NetRatings,Inc.(Nasdaq:NTRT)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媒体和市场研究公司,也是行业中重要的网络广告统计测评服务的提供方,拥有的服务产品包括NetView,SiteCensus,MarketIntelligence,AdRelevance(i),以及客户定制研究和分析服务等等,覆盖了70%以上的全球互联网使用。Nielsen//NetRatings的服务提供整合的互联网及数字媒体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从而帮助客户获得高价值的业务信息。Nielsen//NetRatings是NetRatingsInc.(Nasdaq:NTRT)旗下的服务品牌。由国际媒体及信息公司VNU部分控股。NetRatingsInc.是ACNielsen和NielsenMediaResearch的姐妹公司。尼尔森//NetRatings公司提供了一系列专有的研究工具和服务,以帮助您满足您的业务挑战,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区分你的产品和服务,目标和达到你的首要受众群体,并确定你的业务目标。8、Ipsos益普索(法国)益普索(Ipsos)是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集团,于1975年成立于法国巴黎,1999年在巴黎上市,是全球唯一由研究专业人士拥有并管理的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是全球第三大研究集团,2014年集团全球营业额22.184亿美元,在全球87个国家设有办公室。益普索在六大研究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洞察和服务:广告与品牌研究,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营销研究,媒介研究,公共事务研究,以及调研管理服务。益普索于2000年进入中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等5个城市设有办公室。企业拥有丰富的专业研究产品线和行业专长,研究领域覆盖广告和品牌研究、营销研究、媒介研究、公众事务与社会研究、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数据采集与处理,汽车研究以及金融与服务研究。9、McKinsey麦肯锡(美国)麦肯锡公司是由JamesO’McKinsey于1926年在美国创建,同时他也开创了现代管理咨询的新纪元。现在麦肯锡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在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84间分公司或办事处。麦肯锡目前拥有9000多名咨询人员,分别来自78个国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学府的高等学位。麦肯锡拥有4500多名咨询人员,分别来自78个国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学府的高等学位。企业管理硕士(MBA)占49%,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6%。在招聘咨询人员时,麦肯锡着眼于杰出的品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卓越的智慧、有效地同各层次人士交往的能力。10、Euromonitor欧睿公司(英国)Euromonitor(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成立于1972年,在出版市场报告,商业参考资料和网上数据库方面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服务和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确保了公司多年来始终在所有市场信息解决方案提供者中的领先地位。欧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全球有超过600位分析师,并在英国伦敦,美国芝加哥,新加坡,中国上海,迪拜,南非开普敦,智利圣地亚哥,澳洲悉尼,日本东京和立陶宛维尔纽斯都设有分部。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欧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国际市场有关行业、国家和消费者的各类商业信息,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使命。欧睿信息咨询公司对全球205个国家的消费者和行业信息进行研究,并对其中80个国家的市场相关信息进行深入调查。11、IMS艾美仕公司(美国)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Health)是全球领先的为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专业信息和战略咨询服务的公司。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在全世界的100多个国家开展市场研究服务,在亚太区的18个国家都设有分支机构,是制药和保健行业全球领先的市场情报资源提供商。IMSHealthInc.(纽约证券交易所:RX)是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之一,在全世界的100多个国家开展市场研究服务,在亚太区的18个国家都设有分支机构,是制药和保健行业全球领先的市场情报资源提供商。这12、IDC国际数据公司(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电信行业和消费科技咨询、顾问和活动服务专业提供商。IDC帮助IT专业人士、业务主管和投资机构制定以事实为基础的技术采购决策和业务发展战略。IDC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名分析师,他们具有全球化、区域性和本地化的专业视角,对110多个国家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业务营销机会进行深入分析。在IDC超过48年的发展历史中,众多企业客户借助IDC的战略分析而达致关键业务目标的成功。企业的客户不仅包括全球财富500强中多家著名跨国公司,而且包括中国本土许多行业的知名企业。IDC是IDG旗下子公司,IDG是全球领先的媒体出版、研究咨询、及会展服务公司。13、INTAGE英德知公司(日本)英德知联恒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INTAGECHINA)是INTAGE集团(亚洲第一最大规模,全球排名第9位的市场研究公司)的中国子公司,主要开展在中国的市场研究,市场咨询等业务。INTAGECHINA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并在北京,广州设有分公司。INTAGECHINA作为INTAGE集团的子公司,在坚持贯彻集团高品质服务宗旨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本土经营的优势实现低成本运作,无论在品质上还是在价格上都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为顾客深度挖掘中国消费者的INSIGHT。也因此得到了来自欧美,日本,中国国内许多客户的支持。成为了他们在中国市场研究方面首选的战略合作伙伴。14、Gallup盖洛普(美国)基于80多年的经验和其全球影响力,盖洛普比任何其他的企业都更了解全世界员工、客户、公民的态度和行为。根植于战略咨询、领导力提升和全球分析三大核心领域,盖洛普向领导层和企业提供深入分析和专业见解,以帮助他们解决最紧迫的问题。企业的2000多位专家都是各领域的翘楚,其中有著名的科学家、享有美誉的行业专家和畅销书作家,他们专攻分析学、客户投入度、员工敬业度、企业文化、领导力提升、基于才干的测评、企业形象建立和幸福感研究。他们的专业知识涵盖广泛的行业,包括银行、金融、医疗、消费品、汽车、房地产、酒店、教育、政府和B2B企业研究咨询。15、Kantar凯度咨询(英国)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凯度(Kantar)是提供消费者研究、市场分析与媒体监测服务的专业公司。凯度的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WPP集团。凯度的12家成员公司是各自专业领域的领导者,企业持续不断地为全球客户提供可靠而高效的市场调研和咨询服务。凯度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100个国家,覆盖了市场调研和消费品咨询业务的所有环节。企业既分析刚刚发生的购买和媒体接触行为,也提供预测性的长期趋势报告;企业的调查手段既有传统的投票站出口调查(exitpoll),也有最先进的脑神经分析;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定量调查,也有深度的定性调查。

4、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快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邹国强

(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济南2500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1 数据中心建设的组织实施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地质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中的第六项要求:“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推进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据此,2006年11月,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以省厅名义专门向省财政提出立项申请。省厅专门成立了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鲁国土资办发[2006]49号,2006年12月14日),由厅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两名分管厅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还成立了各专业工作组(包括项目设计组、资料清理组、数据采集组、专家咨询组),明确了分工。在运行期间,几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调度。

2007年8月3日,由我馆编制完成的《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方案》通过了省厅组织,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全国资料馆、山东经济学院参加的专家组的审查。2008年8月18日,我馆完成的《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建设(一期)实施方案》通过了省厅组织、全国资料馆参加的专家组的审查。

2 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思想

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体系为核心,以海量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清理、整合和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最新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组织、政策、标准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提高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程度为宗旨,提高地质资料的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地质资料服务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商业性地质工作对地质资料提出的多层次、多范围和多样化需求,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支撑。

3 数据中心建设主要任务

(1)地质资料整理准备。包括:①地质资料管理现状调查;②地质资料的抢救性保护、整理;③馆藏成果地质资料涉密清理。

(2)数据库建设。包括:①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②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③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④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⑤钻孔地质数据库;⑥遥感影像地质数据库;⑦化探数据库;⑧储量动态管理数据库。

(3)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按照规范资源建设、资源运行管理及资源维护更新机制,创建现代化的资源存储和管理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的原则,通过开展馆藏成果资料数字化建设、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的建设、重要钻孔地质资料数据库等建设,实现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市地级地质资料数据分中心、形成纵向连接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资料馆,横向连接省各市县有关部门的多级(三级)地质资料数据共享交换网络体系,依托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统一、协调和规范化管理及服务,为全省地质资料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4 数据中心建设基本原则

(1)先进性、实用性原则。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既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概念和方法,又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初步形成一个与地矿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地质资料工作发展规律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2)统一协调和规范化管理原则。为保证该工程建设的互联互通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软件的开发必须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并符合国际、国家(或专业)相应的技术标准。按照规范资源建设、资源运行管理及资源维护更新机制,搭建现代化的资源存储和管理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的原则,实现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统一、协调和规范化管理及服务。

(3)急用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应以社会需求为牵引,从社会急需的地质资料入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建设要求在先进实用的基础上做到经济可行,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效益。在硬件和软件配置、系统开发和数据库建立上都充分考虑性能价格比达到最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数据资料,减少投资,节约经费。优先选择利用率高的、易见成效的地质资料,加快地质资料数据资源建设。

(4)确保资料信息安全不泄密的原则。为了保证系统以及网络的安全性,系统必须采用全面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业务数据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对于业务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机制采用基于角色和基于对象的权限管理模式。Web_GIS 运行网络,应严格与涉密网络物理断开,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采用防火墙和用户权限相结合的权限管理模式,采用系统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保证系统和信息的安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不泄漏。

(5)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原则。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动态扩展能力,对需求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以适应业务管理内容和工作流程变化造成的系统需求的变化。可通过功能接口把其他系统的数据、文档或多媒体、成集到系统平台中。数据库保持与其他地质资料数据产品的兼容一致的特点,在数学基础、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坐标系统方面采用国家标准,便于其他专业信息叠加。

5 数据中心建设总体框架

(1)数据中心建设基本框架。系统在技术框架上,总体采用先进的、基于J2EE平台的三层分布式应用体系架构,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与数据资源等进行有效的分离,以保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系统建设应与国家及山东省的有关标准相一致。安全保障系统是平台数据安全、系统安全、有效服务的可靠保障,包括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内容;平台内部应用系统依托国土资源业务内网,系统的结构以C/S为主,数据中心管理国土资源厅内部用户和地质资料用户,根据权限在内网上进行查询检索;地质资料的信息目录和源文件服务依托国土资源外网(Internet),采用B/S结构。数据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数据中心管理了地质资料基础地质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钻孔地质数据库、电子图文数据库、地质遥感影像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等内容。在建立数据中心的同时,开发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地质资料查询系统、地质资料网上发布系统、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系统等,实现各级地质资料用户方便查询检索。

(2)数据中心内外逻辑关系。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内部与外部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负责管理全省的地质资料数据,对国家数据中心要进行数据汇总上交;对国土资源内部用户提供基于局域网的快速浏览查询统计分析服务;对于地质资料用户,既要提供基于局域网的快速浏览查询,下订单和快速提供数据服务,还要在广域网上提供目录查询、原数据查询、快视图浏览、下订单等。

要为各类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地质资料服务,首先要有全面、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数据中心管理的基础资料数据库,是通过处理、转换、数据库建设等而建立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目录数据库是在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系统自动生成结合人工干预而建立的数据库。

6 数据中心系统开发

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系统开发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政务网地质资料服务系统。是典型的C/S与B/S相结合的系统。基于先进的地理信息平台系统和大型关系型数据库,采用成熟的中间件和先进的开发语言实现强大的系统功能。

以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ESRI公司的ArcGIS 9.2作为GIS平台软件,以Oracle10g为数据库管理平台,采用VBA、VB.NET、C++、JAVA等开发工具嵌入 ArcEngine、AO、ArcGIS Server 等控件进行开发。

系统主要由四大系统: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地质资料查询系统、地质资料网上发布管理系统、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系统。

(1)数据中心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实现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功能包括:数据输入输出、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查询统计、数据处理加工、数据空间分析、数据表达与集成、元数据管理等。

(2)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系统。矿产资源储量是动态变化的,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①根据每年的开采、损失、重算增减、勘查增减,对矿山开采正负变化较大的矿山进行管理。②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网上登记,开采矿山每三至五年要由有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进行储量核实,经评审认定的储量要办理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新发现的矿产地,经过相应的勘查手段取得矿产资源储量的,要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查明登记。③编辑更新矿产资源储量各类图件,编辑更新属性数据库。

(3)地质资料网上发布管理系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地质资料分发服务是一个面向全省用户的综合信息应用服务体系,其基本内涵是通过网络架起数据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为用户提供获取矿产资源信息、有关信息的说明服务。可以在国土资源政务网上为建立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供统一分布式的地质资料信息平台,丰富国土资源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和功能,有利于推动政务公开和网上政府办公,有利于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等动态的专业管理系统。

7 结束语

建立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必将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率,提高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的科技水平,有效改善地质资料服务环境,最大限度的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决策、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资料的多种需求,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信息支撑。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实施,其涉及技术面广、专业性强,原有技术人员已远远不能适应中心建设的需要,我们拟在信息研究室的基础上,通过招聘、培训、协作等方式,加强技术力量,尽快适应数据中心建设的需要。

我们深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困难还很多,尤其是现在还没有多少可供借鉴的成功的经验,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5、运维管理员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一、运维管理员的定义:
运维管理员是指负责公司办公信息和网络系统有效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技术人员。
二、运维管理员的工作的主要内容:
1、负责公司办公设备和网络的日常维护及管理,能兼职公司网络产品的推广,网店的运维;
2、负责处理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病毒杀毒等,同时为其他部门提供软硬件技术支持;
3、负责电脑周边设备(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投影仪等)安装;
4、负责公司IT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5、负责设备和软件的安装;
6、负责公司内部业务系统的运维;
7、优化网络系统,规划调整设备配置,完成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配置施工,参与服务器与应用系统的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运。

6、微软为何将数据中心建在海底?

2018年6月1日,微软将一个长约12米,直径接近3米的胶囊状数据中心沉入苏格兰水域。

这个在海底嗡嗡作响的数据中心一共装载了864台服务器,可以存储约500万部电影。它将为苏格兰群岛的沿海地区提供高速的云计算能力和互联网连接。

微软表示,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主要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

为了维持机房适宜的温度,避免上千台服务器宕机,科技公司往往要支付巨额的空调费用。因此,越来越多公司将数据中心建在人烟稀少的高纬度地区,希望利用外部空气来降低冷却成本。此外,土地租金、人力和水电等成本都让人头疼。

相比之下,有着较低温度的海底就像是一个天然冰箱。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可以在水下顺利运作,微软特意跟一家经验丰富的海洋工程公司合作,将一些潜艇的技术用于维持冷却温度。而从投入生产到最终下水只花了不到90天,时间成本也大大降低。

项目经理称,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住在距离海岸120英里的地方,在附近水域放置数据中心,可以以短距离为沿海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快速流畅的互联网体验。

环保也是一个大亮点。这次放置数据中心的地方,是位于英国苏格兰东北部的奥克尼群岛。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包揽了岛上的1万名居民用电。

这最初只是一位微软员工异想天开的想法。这位员工受埋在海底的电缆和光纤启发,开始好奇将数据中心搬到水下可不可行。

2014年,这个想法正式立项投入研究,并在2015年8月建成概念原型,在美国加州的海岸附近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测试。

第一阶段的测试证明了水下数据中心的概念可行,而现阶段的重点是要从环境和经济上研究是否可行。

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微软将从功耗、内部湿度和温度等多个方面来监测和记录数据中心的运作。会不会给海洋环境带来污染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还为这个苏格兰海底的数据中心立下了目标,希望它能实现5年内无需人为协助运作。而在数据中心的使用寿命结束后会进行回收以减少浪费。

7、同有科技的公司简介

同有科技的“NetStor NRS容灾产品产业化项目”于2009年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被列入2009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计划;2010年,公司“基于连续数据保护的操作系统实时应急保护软件”被海淀区科委列入2010年度海淀区科技项目基本计划。2011年,同有科技研发产能扩大项目通过海淀区发改委的建设项目备案审批。
公司是国内同行业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之一。先后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0国家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双质量体系认证的专业存储公司。同时,公司还拥有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军队装备、物资网络采购资格认证等。
同有科技立志成为存储业界领先的民族厂商,为摆脱对国外数据存储技术及产品的依赖,公司多年来持续在研发生产方面投入资金,不断引进人才和技术,厚积薄发,为政府数据安全,为国防军队的现代化信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公司已经成功中标的中央及国家级大项目包括: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中科院各研究所等等。
据全球权威信息技术研究公司IDC提供的中国存储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同有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内存储厂商——如浪潮、联想等,并超过了SUN、NetApp等国际知名厂商,成为国内存储行业的龙头企业。
未来3-5年,同有科技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存储产品的研发和市场优势。以用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和提升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为基本原则,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审慎严谨布局,坚持存储技术、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发展方向,打造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民族存储品牌,努力成为中国最大、最专业存储厂商。
公司由北京同有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2010年10月8日,同有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的决议。根据中磊审字(2010)第8068号《审计报告》,同有有限以截至2010年9月30日经审计的10,730.17万元净资产为基数,按照1:0.4194的比例折合为4,500万股股本,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7日,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中磊验字[2010]第8016号《验资报告》,对公司注册资本进行了审验。2010年11月23日,公司取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8、世界上有多少通信巨头,中国有多少?

看按哪方面分了,通信巨头有运营商,有设备商,
运营商中国有移动,联通,电信,外国出名的有沃达丰,这个是跨国的,规模比较大,
设备商有传统的电话网时期就发达了的,这些设备商也是一些手机和其他通信终端的芯片设计企业,比如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高通,这些也是手机芯片的设计商,国内的有大唐,华为,中兴,展讯等
设备商也有不做终端的,专门做核心网的设备商,说白了就是这些设备商不生产手机等
有思科,3COM,国内有锐捷,H3C等等。

9、中国网络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 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 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 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 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 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 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4、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5、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APNG(亚太地区网络工作组)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6、 NCFC是我国最早的Internet网。

将上网争取到底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的特点:平等、自由。但美国一直以来都反对中国加入互联网络。1991年10月的中美高能物理研究会上,美方发言人沃尔特.托基(Walter Toki)再次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经过托氏的努力,会后双方达成一项协议:美方资助中国联网所需的一半经费,另一半由高能所自选解决。然而,通往Internet荆棘之路并未因此而变得平坦。

当时北京出口所连接的每条线路都要经过仔细地检查。美国还限制对中国出中路由器。经过重重波折,中国终于在1993年3月与互联网络连通。可是美国政府担心中国会从互联网络上攫取大量信息和技术成果,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阻挠中国与美国连通:中国专线只能连入能源科学网(ESNET);不得散布病毒;不得将Internet用于军事和商业领域。为了长久的发展,中国接受了这些条件,美国才基本同意。但是即便如此,中国在1992年6月于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仍被告之:接入Internet有政治障碍,理由仅仅是网有很多美国的政府机构。

专线开通后,美国政府以Internet上有许多科技信息和其它各种的资源,不能让社会主义国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专线仍是我国连入部分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几百名科学家得以在国内使用电子邮件。

与政治霸权的较量一直持续到1993年6月,NCFC专家们在INET\'93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连入Internet的要求,获得大部分到会人员的支持。这次会议对中国能够最终真正连入Internet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94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接受NCFC正式接入Internet的要求。1994年3月,我国开通并测试了64Kbps专线,中国获准加入Internt。4月初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在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提出要求连入Internet,并得到认可。至此,中国终于打通了最后的关节,在4月20日,以NCFC工程连入Internet国际专线为樗,中国与Internet全面接触。同年5月,中国联网工作全部完成。中国政府对Internet进入中国表示认可。中国网络域名也最终确定为cn。

逐渐开通的电子邮件

1987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正式实现了电子邮件的存储转发功能。

各个小型网络与国际互联网之间的逐步开通,造就了后来全国与Internet的全面亲密接触:1988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加拿大UBC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进的X400协议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通过X.25网与加拿来大UBC大学相连,开通电子邮件应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DECnet随后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联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第二年5月,中国研究网(CRN)通过德国DFN的网关,开始与Internet沟通。1991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连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LIVEMORE实验室,并开通电子邮件应用。中国网络开始像蜘蛛结网一样慢慢延伸到世界各地,通往互联网的红地毯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

目前的我们很难想像没有自己国家电子邮件的困难。当时的研究所面临的环境就是这样,有这么一个故事:

1998年中国留美博士许榕生回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Internet of High Energy Physics)。他希望能把西方电脑网络中的最新资料,信息通过联网技术带到中。但是当时中国只通过低速的国际长途电话线来调用外国的电脑资源,不但困难而且昂贵。

现在当你一手咖啡,一手鼠标,轻松地将E-mail发送出动的时候,再不用提心吊胆地担心电话费了。

钱天白教授被称作中国互联网之父是当之无愧的。1987年9月20日这一天,他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为了这封通讯速率最初为300bps电子邮件的发出,从1986年开始,钱天白教授就负责了CANET国际联网项目。

现在的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CN就等同于奥运会中的CHN,英语里的CHINA,我们口中自豪的"中国"。但是CN的历史能够随口说出的人却不多。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通信服务。但是,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直到1994年5月21日才完全改变。这一天钱天白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可以说,钱天白教授已经与CN联系在一起了。现在如果你想了解中国INTERNET网络先驱--钱天白可以在他的纪念网站http://tbp.bica.org.cn上找到全面的资料。

从1993年开始,几个全国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相继启动,从而使Internet在我国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已形成四大互联网络,差不多都是这时候开始建设的。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中科院科技网(CSTNET)

中国金桥网(ChinaGBN)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几大国内互联网络成长过程。

1、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该网络于1994年2月,由原邮电部与美国Sprint公司签约,为全社会提供Internet的各种服务。1994年9月,中国电信与美国商务部布朗部长签定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协议中规定中国电信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两条64K专线(一条在北京,另一条在上海)。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 NET)的建设开始启动。1995年初与Internet连通,同年5月正式对外服务。目前,全国大多数用户者是通过该网进入因特网的。ChinaNet的特点是入网方便。

2、 中科院科技网

中科院科技网也称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ational Computing &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 ,NCFC)。它是由世界银行贷款,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等配套投资和扶持。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贫大学共同实施。

1989年NCFC立顶,1994年4月正式启动。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网络在建设初期遇到许多困难。1992年,NCFC工程的院校网,即中科院院网,清华大学校园网和北京大学校园网全部完成建设;1993年12月,NCF主干网工程完工。采用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将三个院校网互连;直到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整个网络正式运营。从此 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此事被我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3、 国家教育和科研网

该网络是为了配合我国各院校更好地进行教育与科研工作,由国家教委主持兴建的一个全国范围的教育科研互联网。网络于1994年开始兴建,同年10月,CERNET开始启动。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全国大部分高等学位和中学连接起来,推动这些学位校园网的建设和住处资源的交流共享。目前它已经连接了全国1000多所院校,共3万多用户。该网络并非商业网,以公益性经营为主,所以采用免费服务或低收费方式经营。

4、 中国金桥网

中国金桥网是由原电子部志通通信有限公司承建的互联网。1993年8月27日,李鹏总理批准使用300万美元总理预备金支持启动金桥前期工程建设。1994年6月8日,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1994年底,金桥网全面开通。目前,已在24个省、市、地区开通了服务,国际出口速率256Kbit/s,并准备将出口速率提高到2Mbit/s。ChinaGBN是国家授权的四个互联网络之一,也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Internet商业服务的二大互联网络之一(另一个ChinaNET)。1996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金桥一期工程立项,并将金桥一期工程列为"九五"期间国家重大续建工程项目。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

与idc立项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