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IDC知识 > 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

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

发布时间:2020-08-28 20:10:17

1、服务器检测软件

服务器测试方法

服务器测试方法分为两个大方面,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

我们在性能测试方面采用了新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文件测试、数据库性能测试与
Web
性能测试三个
方面。其中,文件性能与数据库性能采用美国
Quest
软件公司的
Benchmark Factory
负载测试和容量规划
软件,
Web
性能测试则使用了
Spirent
公司提供的
Caw WebAvalanche
测试仪。

一、性能测试

1
、文件性能测试方法

Benchmark Factory
软件能按照文件读写的关键指标定制事务。软件最大支持
1000
个虚拟客户。

本次测试环境包括
10
台配置为
PIII800/128MB
内存
/20G
硬盘以上的客户端,它们用来模拟虚拟用户。
控制台为配置是
PIII 850/128MB
内存
/40G
硬盘的
Acer
笔记本电脑。交换机为带有两个千兆
GBIC
接口、
24

10/100M
自适应端口的
Cisco 2950
,客户端与控制台通过
100M
网卡连到交换机上,被测服务器则通
过千兆光纤网卡与交换机相连接。

被测服务器均安装带
SP4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操作系统,在所有三项性能测试中都统一
RAID
级别为
5


在具体测试方案设置上,测试软件把决定文件读写操作的关键因素设定为:读
/
写、随机
/
顺序、操作
块大小、对象大小四个。在本次测试中,考虑到我们设有单独的数据库及
Web
测试项目,所以在文件测试
中,我们把目标确定为测试服务器基本的
I/O
性能,这主要由网络接口、系统带宽、磁盘子系统等几大部
分所决定。同时,从几部分的作用看,以大操作块读写大对象文件,小操作块读写小对象文件,较能反映
服务器最基本的
I/O
性能,即“大操作块读写大文件”对系统带宽、缓存的考察,以及“小操作块读写小
文件”对磁盘子系统、网络接口的考察。最终我们确定的四个事务是:

大文件顺序读写
(
操作块
8KB
,对象文件
80% 500KB

20% 1MB)

大文件随机读写
(
操作块
8KB
,对象文件
80% 500KB

20% 1MB)

小文件随机读
(
操作块
1KB
,对象文件
80% 1KB

10% 10KB

10% 50KB)

小文件顺序写
(
操作块
1KB
,对象文件
80% 1KB

10% 10KB

10% 50KB)

每个事务的用户数均以固定步长逐渐增加,
最大可增加到
1000
个虚拟用户。
其中,
“大文件顺序读写”
事务的用户数按照
40
的步长从
1
可增加到
400

(
测试至强服务器
)

200

(
测试
TUALATIN
服务器
)
,其
他事务则将用户数按照
100
的步长从
1
增加至
1000
。我们期望得到其在不同用户数时被测服务器的性能表
现。总体上其走势及峰值反映了该服务器的性能。每项事务均运行三次,每次之间被测服务器进行重启,
最终结果为三次平均值。

2
、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法

“乘机安全小贴士”安全出行要重视

数据库性能测试同样使用了
Benchmark Factory
软件,测试环境如同文件性能测试。测试时,在被测
服务器上安装
SQL Server 2000
使用企业版。首先在被测服务器上创建新的数据库,通过使用
Benchmark
Factory
预定义的
Database Spec
项目向数据库中创建表,装载数据。在服务器端创建以
CPU
计算为主的
存储过程,通过
10
台客户机模拟用户、按照
40
个虚拟用户的步长递增到
400
个用户,执行该存储过程。
结果是以获得的每秒事务数
(TPS)
衡量服务器的数据库事务处理能力。
整个测试分为三次,
每次之间重新启
动被测服务器,最终取三次平均值作为评价结果。

3

Web
性能测试方法

Web
性能测试工具是由
Spirent
公司提供的
Caw WebAvalanche

WebAvalanche
模拟实际的用户发出
HTTP
请求,
并根据回应给出具体的详细测试结果。
它有以下特点:
能够模拟成百上千的客户端对服务器发
出请求
;
能够模拟真实的网络应用情况,
比如网站在高峰期的访问量应该是动态的维持,
有新客户端的加入,
同时也有原客户的离去,
访问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
可以产生
20000
个连接
/
秒请求量,
足以满足测试的需要
;
测试项目丰富,有访问请求的成功失败数,有
URL
和页面的响应时间,有网络流量数,还有
HTTP

TCP

议的具体情况。

测试时,被测服务器与
WebAvalanche
上都装有千兆光纤网卡,两网卡通过光纤直接连接。监控端
(

置为
PIII 1GHz/128M
内存
/20G
硬盘
)
安装了带
SP4

Windows 2000 Server,
该监控端与
WebAvalanche

过交叉线直连。在监控端通过
Web
浏览器配置
WebAvalanche
,在被测服务器安装了
SQL Server 2000
企业
版,并用微软的
IIS
建立了
Web
服务器。

测试分为静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两部分。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
Web
应用中,有的站点静态内容居多,提
供的服务也绝大多数是静态的,
因此,
他们就会特别的关心服务器静态性能
;
同样,
有的站点提供的服务交
互性的内容居多,他们就会更关心服务器的动态性能。

被测网站中页面大小及静态、动态页面所占比例均参照实际网站得出,整个网站静态、动态页面所占
比例是
70%

30%
,使用的动态页面类型为
ASP
。请求页面样本的文件大小分布比例与整个网站的相同。

静态性能测试模拟发出的均是静态页面请求。在测试动态性能时,动态页面的访问请求占
20%
,其余
80%
为静态页面请求。我们根据实际的
Web
服务器一天中的运行情况建立了一个服务器页面请求模型,该
模型由
4
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预热阶段,
WebAvalanche
发出的请求量由
0
慢慢上升到
200;
第二阶段
是逐步加压阶段,请求量逐步累加到最大值
8200;
第三阶段是动态维持阶段
;
第四阶段是下降阶段,请求量
由最大值迅速下降为
0
。其中,最大请求量略大于实际服务器能够提供的事务处理量。

被测服务器的静态与动态测试分别测试三遍,每遍之间被测服务器和测试仪均重启,结果取三次的平
均值。由此可见,此服务器测试方法立志于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二、功能测试

在功能测试方面,我们对被测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可用性以及可管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可扩展
性包括硬盘、
PCI
槽以及内存等的扩展能力,可用性包括对热插拔、冗余设备
(
如硬盘、电源、风扇、网卡

)
的支持,可管理性则指的是服务器随机所带的管理软件。
我们在对服务器进行总体评价时,综合了性能、功能和价格三方面因素,依据《网络世界》所做的用
户调查结果,分别给予不同权重,性能占
50%
,功能占
40%
,而价格则占
10%
。在分析性能时,数据库性能
占其中的
50%
,而文件性能占
30%

Web
性能占
20%


综上所述,这种全新的服务器测试方法更够更准确更直接的对服务器进行测试,而且数据更加精确。
希望能给又需要的读者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

谢谢采纳。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2、公司新来一批服务器 需要检测各个性能指标 问下可以用什么工具进行负载测试 和抗摔类的测试

没有你这种说法概念吧,第一参数就不用说了,清单上面各种参数都写得有吧,例如:硬盘 接口类型,接口速率,寻道时间,磁头数量,存储容量,缓存啊,这些清单都有了,不用说了吧,没意思的, 至于你说的概念最大负载,这个是要基于网络环境,和其他因素的,随便举个例子,存储,,制作成不同阵列,写入速度啊 ,结果都一样了,或者你要问UPS 能保持多久一样,前提也要知道你下面设备要用的功率是多少,才知道拖得了多久。。架设不同服务,针对不同硬件都不一样,没法给出数值吧,,当然各个硬件的最大测试是个可以做到的,至于综合测试跟环境有关,和应用软件有关系的

3、服务器操作系统中性能监视可以采用什么工具

云帮手,可视化面板,实时查看cpu、内存、磁盘使用率、站点等等,还有云主机一键检测修复等功能。手动码字,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4、有什么软件能测试服务器性能

speedtest可以进行检测 或者是使用百度卫士,记得检测后卸载哟。

5、性能测试知多少---性能测试工具原理与架构

但是,性能测试不是loadrunner,所有的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们在讲性能测试的时候讲的就是loadrunner有,只是讲的多少不同罢啦。 你是否觉得我对loadrunner有仇?我之所以将其分开来学,只是希望自己在学习性能测试的时候不要被loadrunner局限了而已。只是觉得在做性能测试时不要带loadrunner的思维,这样更容易把握性能测试的本质。----------------------------------------------------- 性能测试工具,从广义上讲,在性能测试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工具都可以称其为性能测试工具。从狭义上来讲,我们可以把性能测试工具分为服务器端性能测试工具与前段性能测试工具。 服务器端性能测试工具也我们测试人员通常所认为的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JMeter、SilkPerformance、服务器端压力性能工具需要支持产生压力和负载,录制和生成脚本,设置和部署场景,产生并发用户和向系统施加持续的压力。 前端性能测试工具应用比较广泛,开发人员,前端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都会经常用到。Firebug 、fildder2、Yslow 、前端性能测试工具只需要关于心浏览器等客户端工具对具体需要展现的页面的处理过程。 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原理 性能测试工具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模拟生产环境中的真实业务操作,对被测试系统实行压力负载测试,监视被 测试系统在不同业务、不同压力性能下的性能表现,找出潜在的性能瓶颈进行分析、优化。 客户端与服务器相当于两个人,通过信息来进行交流。由于初次见面不好意思直接交流,与是找来了中间传话人,客户端把信息告诉给传话人,由传话人来转达给服务器。那么服务器反馈的信息也由传话人转达给客户端。一般性能测试工具都需要录制或编写客户端行为脚本。 这样传达人就有了客户端的行为能力,从而假扮客户端来欺骗服务器,与之进行通信。有了客户端行为了传达人可以进行自我复制。从而变出N多个传达人对服务器进通信。---这个传达人的行为和能力也就是性能测试工具的基本特质。(突然觉得性能工具像第三者插足,而且是可以自我复制疯狂变态的第三者,哈哈!) 对于目前流行的性能测试工具,他们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一致的。在客户端通过多线程或多进程模拟虚拟用户访问,对服务器端施加压力,然后在过程中监控和收集性能数据。性能测试工具应该具备什么的特质呢?1、工具本身占用系统资源少,可扩展性好,可用性强。 2、能模拟真实业务事务操作,在并发时能真正产生业务压力。(这一点是核心)3、对压力测试结果能很好地进行性能分析,快速找出被测试系统的瓶颈。4、测试脚本的重复性强。 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的架构 用户行为生成部分 我为什么说的这么朦胧,对于熟悉loadrunner的朋友,我说成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你更容易理解,这个脚本,我们可以录制,也可以手工编写。你不要以为这是生成用户行为的唯一方式。因为在JMeter成中是添加各种组件,通过对组件的配置来完成用户行为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录制。而在相对简陋的性能测试工具curl_loader(linux环境下的运行的),他是通过编写配置文件的形式来描述用户形为的。 我前面也有提了,虽然性能测试工具由不同的形式来描述,但他们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Proxy方式来实现,具体来说,Proxy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中间人,接收客户端的数据包。 压力产生器 压力产生器用于根据脚本内容产生实际的负载,在性能测试工具中,压力产生器扮演着“产生负载”的角色。也就根用户的设置,进行自我复制来生成多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对于工具来说,每复制出来的一份就是一个进程或线程,进程和线程的运行是要占用系统资源的。所以,对一台压力测试机来说能运行的虚拟用户数也是有限的。根基测试机的配置而定。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多台测试机合作,来模拟更多的虚拟用户向服务器发请求。 那么,对于性能测试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生“并发”的请求,不然就不会对服务器产生压力。那多台机子如何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呢?使用“用户代理” 用户代理 用户代理是运行在负载机上的进程,该进程与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线程协作,接收调度系统的命令,调度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线程,从这个意义上看,用户代理也是压力产生器的一部分。 调度能力 我们在做复杂的性能测试时,常常会设计各种场景,不同的虚拟用户数,不同事务的用户比例,运行时间,设置同步点等,这个时候也需要我们的测试工具有压力调度能力。从而才能更真实的模拟我们所设计的运行场景。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性能测试工具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主要部分,监控系统,主要用户在压力测试过程中对各种软硬件进行监控,如对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服务器的主要性能表现情况进行监控。用于判断系统当前处于什么状态。 当然,监控系统不是性能工具必须的部分,可以通过软硬件系统自身的监控工具或者第三方监控工具进行监控。但是否有强大的性能计数器监控系统是衡量性能测试工具是否强大的指标之一。 压力结果分析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可以用来辅助进行测试结果的分析,性能测试工具一般都能将监控系统获取的性能技术数器值生成曲线图,折线图等各种图表。通过展现性能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指标,来供测试人员进行分析。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者进行性能结果分析,而只是提供多种不同的数据揭示和呈现方法而已。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必然要依靠测试工程师对系统性能分析的知识和经验。------------------------------------------------------- 对上面介绍的性能测试工具架构的组成部分,不是第一个性能测试工具都具备,而所具备的强大程度也不相同。比如,有些性能测试工具不具备用户代理能,有些监控系统能监控的资源很有限或简陋,有些结果分析数据的呈现不够详尽等。

6、web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哪个好

利用一些压力测试软件
如apache 自带的ab命令
或者Web-Application-Stress
我用的服务器是小鸟云的,挺不错。

7、服务器硬件测试教程

1概述
1.1背景
本文的编写背景是目前机房服务器资源存在未充分使用的现象,为了合理分
配资源,现需要对服务器自身性能进行评估,探索一套评估方法,从而为后续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
1.2评测指标
简单来说,服务器硬件性能指标来自于测试对象,一般x86服务器的主要组
成有CPU、内存、硬盘、网卡等。针对单机,评测指标重点关注CPU、内存、IO、网络;对于集群,重点关注网络、高可用。
本文主要评测单机性能,指标如下:
CPU—计算能力
内存—延时、速率
IO—读写能力
网络—网络带宽
1.3工具概况
CPU主流评测工具有Linux平台的SPECCPU、linpack,Windows平台的Sandra。
内存主流评测工具有Linux平台的stream,Windows平台的Sandra。
IO主流评测工具有Linux平台的Iozone,Windows平台的Iometer。
网络主流评测工具有Linux平台的iperf、netperf。
其他一些对整体系统进行评测的工具就不再介绍了,例如SPEC系列、TPC基准系列。
2 CPU性能
2.1评测方法
关于Linux测试cpu性能,有3个重要的概念: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s),运行队列(Run queue)和使用率(utilization)。
业务运行中最关注的CPU项就是使用率,使用率是和业务负载强相关的,通常可以通过监控软件或Linux系统工具获取。
另一个基本评测值就是计算能力,包括整数、浮点计算,可以使用SPECCPU、linpack测试。
2.2评测工具
CPU使用率是平时最关注的性能项,采用系统工具或第三方工具都可以。具体工具不再详述。
CPU整数、浮点计算能力,是服务器发布必测项,但是对于客户却不太重要,客户关注的是业务运行时CPU的能力是否会成为瓶颈。评测工具主要有SPECCPU2006、Linpack:
SPEC CPU 2006包括了CINT2006和C FP2006两个子项目,前者用于测量和对比整数性能,而后者则用于测量和对比浮点性能,SPEC CPU 2006包括了12项整数运算和17项浮点运算。
Linpack现在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用于测试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浮点性能的benchmark。通过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用高斯消元法求解N元一次稠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测试,评价高性能计算机的浮点性能,测试结果以浮点运算每秒(Flops)给出。
3 内存性能
3.1评测方法
内存性能一般关注的指标是延时、带宽,测试方法有Windows下使用Sandra,Linux使用stream进行评测,可以得到当前内存的实际速率、延时。这是单独针对内存的测试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对内存的评测是在压力、稳定性、性能测试时的监测内存的使用。
3.2评测工具
STREAM是业界广为流行的综合性内存带宽实际性能测量工具之一。随着处理器处理核心数量的增多,内存带宽对于提升整个系统性能越发重要,如果某个系统不能够足够迅速地将内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处理器当中,若干处理核心就会处于等待数据的闲置状态,而这其中所产生的闲置时间不仅会降低系统的效率还会抵消多核心和高主频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因素。STREAM具有良好的空间局部性,是对TLB友好、Cache友好的一款测试。STREAM支持Copy 、Scale 、 Add、 Triad四种操作。
4 IO性能
4.1评测方法
服务器的存储性能也就是指IO性能,通常评测的重点是各种数据块(512B、4K、2M…)下的读写能力,具体指标有IOPS、带宽、时延。测试原理是工具对存储加压也就是产生各种读写操作来测试整个IO的最大能力。
4.2评测工具
Iometer是Windows系统下对存储子系统的读写性能进行测试的软件。可以显示磁盘系统的最大IO能力、磁盘系统的最大吞吐量、CPU使用率、错误信息等。用户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测试的参数,有存取类型(如sequential ,random)、读写块大小(如64K、256K),队列深度等,来模拟实际应用的读写环境进行测试。
IOzone主要用来测试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性能的测试工具,该工具所测试的范围主要有,write , Re-write, Read, Re-Read, Random Read, Random Write, Random Mix, Backwards Read, Record Rewrite, Strided Read, Fwrite, Frewrite, Fread, Freread, Mmap, Async I/O。使用iozone可以在多线程、多cpu,并指定cpu cache空间大小以及同步或异步I/O读写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文件操作性能。
5 网络性能
5.1评测方法
网络带宽不难理解,就是系统收发包时的最大流量,一般分为TCP、UDP两种模式。影响服务器网络性能主要是网卡的性能,其他如系统内核、驱动也是相关因素。测试方法一般需要2台服务器进行收发包,一端server,一端client。
5.2评测工具
Iperf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可以测试TCP和UDP带宽质量。Iperf可以测量最大TCP带宽,具有多种参数和UDP特性。Iperf可以报告带宽,延迟抖动和数据包丢失。利用Iperf这一特性,可以用来测试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等的性能。
Netperf是一种网络性能的测量工具,主要针对基于TCP或UDP的传输。
Netperf根据应用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模式的网络性能测试,即批量数据传输(bulk data transfer)模式和请求/应答(request/reponse)模式。Netperf测试结果所反映的是一个系统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向另外一个系统发送数据,以及另外一个系统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接收数据。

8、如何测试服务器

服务器测试方法

服务器测试方法分为两个大方面,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

我们在性能测试方面采用了新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文件测试、数据库性能测试与
Web
性能测试三个
方面。其中,文件性能与数据库性能采用美国
Quest
软件公司的
Benchmark Factory
负载测试和容量规划
软件,
Web
性能测试则使用了
Spirent
公司提供的
Caw WebAvalanche
测试仪。

一、性能测试

1
、文件性能测试方法

Benchmark Factory
软件能按照文件读写的关键指标定制事务。软件最大支持
1000
个虚拟客户。

本次测试环境包括
10
台配置为
PIII800/128MB
内存
/20G
硬盘以上的客户端,它们用来模拟虚拟用户。
控制台为配置是
PIII 850/128MB
内存
/40G
硬盘的
Acer
笔记本电脑。交换机为带有两个千兆
GBIC
接口、
24

10/100M
自适应端口的
Cisco 2950
,客户端与控制台通过
100M
网卡连到交换机上,被测服务器则通
过千兆光纤网卡与交换机相连接。

被测服务器均安装带
SP4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操作系统,在所有三项性能测试中都统一
RAID
级别为
5


在具体测试方案设置上,测试软件把决定文件读写操作的关键因素设定为:读
/
写、随机
/
顺序、操作
块大小、对象大小四个。在本次测试中,考虑到我们设有单独的数据库及
Web
测试项目,所以在文件测试
中,我们把目标确定为测试服务器基本的
I/O
性能,这主要由网络接口、系统带宽、磁盘子系统等几大部
分所决定。同时,从几部分的作用看,以大操作块读写大对象文件,小操作块读写小对象文件,较能反映
服务器最基本的
I/O
性能,即“大操作块读写大文件”对系统带宽、缓存的考察,以及“小操作块读写小
文件”对磁盘子系统、网络接口的考察。最终我们确定的四个事务是:

大文件顺序读写
(
操作块
8KB
,对象文件
80% 500KB

20% 1MB)

大文件随机读写
(
操作块
8KB
,对象文件
80% 500KB

20% 1MB)

小文件随机读
(
操作块
1KB
,对象文件
80% 1KB

10% 10KB

10% 50KB)

小文件顺序写
(
操作块
1KB
,对象文件
80% 1KB

10% 10KB

10% 50KB)

每个事务的用户数均以固定步长逐渐增加,
最大可增加到
1000
个虚拟用户。
其中,
“大文件顺序读写”
事务的用户数按照
40
的步长从
1
可增加到
400

(
测试至强服务器
)

200

(
测试
TUALATIN
服务器
)
,其
他事务则将用户数按照
100
的步长从
1
增加至
1000
。我们期望得到其在不同用户数时被测服务器的性能表
现。总体上其走势及峰值反映了该服务器的性能。每项事务均运行三次,每次之间被测服务器进行重启,
最终结果为三次平均值。

2
、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法

“乘机安全小贴士”安全出行要重视

数据库性能测试同样使用了
Benchmark Factory
软件,测试环境如同文件性能测试。测试时,在被测
服务器上安装
SQL Server 2000
使用企业版。首先在被测服务器上创建新的数据库,通过使用
Benchmark
Factory
预定义的
Database Spec
项目向数据库中创建表,装载数据。在服务器端创建以
CPU
计算为主的
存储过程,通过
10
台客户机模拟用户、按照
40
个虚拟用户的步长递增到
400
个用户,执行该存储过程。
结果是以获得的每秒事务数
(TPS)
衡量服务器的数据库事务处理能力。
整个测试分为三次,
每次之间重新启
动被测服务器,最终取三次平均值作为评价结果。

3

Web
性能测试方法

Web
性能测试工具是由
Spirent
公司提供的
Caw WebAvalanche

WebAvalanche
模拟实际的用户发出
HTTP
请求,
并根据回应给出具体的详细测试结果。
它有以下特点:
能够模拟成百上千的客户端对服务器发
出请求
;
能够模拟真实的网络应用情况,
比如网站在高峰期的访问量应该是动态的维持,
有新客户端的加入,
同时也有原客户的离去,
访问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
可以产生
20000
个连接
/
秒请求量,
足以满足测试的需要
;
测试项目丰富,有访问请求的成功失败数,有
URL
和页面的响应时间,有网络流量数,还有
HTTP

TCP

议的具体情况。

测试时,被测服务器与
WebAvalanche
上都装有千兆光纤网卡,两网卡通过光纤直接连接。监控端
(

置为
PIII 1GHz/128M
内存
/20G
硬盘
)
安装了带
SP4

Windows 2000 Server,
该监控端与
WebAvalanche

过交叉线直连。在监控端通过
Web
浏览器配置
WebAvalanche
,在被测服务器安装了
SQL Server 2000
企业
版,并用微软的
IIS
建立了
Web
服务器。

测试分为静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两部分。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
Web
应用中,有的站点静态内容居多,提
供的服务也绝大多数是静态的,
因此,
他们就会特别的关心服务器静态性能
;
同样,
有的站点提供的服务交
互性的内容居多,他们就会更关心服务器的动态性能。

被测网站中页面大小及静态、动态页面所占比例均参照实际网站得出,整个网站静态、动态页面所占
比例是
70%

30%
,使用的动态页面类型为
ASP
。请求页面样本的文件大小分布比例与整个网站的相同。

静态性能测试模拟发出的均是静态页面请求。在测试动态性能时,动态页面的访问请求占
20%
,其余
80%
为静态页面请求。我们根据实际的
Web
服务器一天中的运行情况建立了一个服务器页面请求模型,该
模型由
4
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预热阶段,
WebAvalanche
发出的请求量由
0
慢慢上升到
200;
第二阶段
是逐步加压阶段,请求量逐步累加到最大值
8200;
第三阶段是动态维持阶段
;
第四阶段是下降阶段,请求量
由最大值迅速下降为
0
。其中,最大请求量略大于实际服务器能够提供的事务处理量。

被测服务器的静态与动态测试分别测试三遍,每遍之间被测服务器和测试仪均重启,结果取三次的平
均值。由此可见,此服务器测试方法立志于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二、功能测试

在功能测试方面,我们对被测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可用性以及可管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可扩展
性包括硬盘、
PCI
槽以及内存等的扩展能力,可用性包括对热插拔、冗余设备
(
如硬盘、电源、风扇、网卡

)
的支持,可管理性则指的是服务器随机所带的管理软件。
我们在对服务器进行总体评价时,综合了性能、功能和价格三方面因素,依据《网络世界》所做的用
户调查结果,分别给予不同权重,性能占
50%
,功能占
40%
,而价格则占
10%
。在分析性能时,数据库性能
占其中的
50%
,而文件性能占
30%

Web
性能占
20%


综上所述,这种全新的服务器测试方法更够更准确更直接的对服务器进行测试,而且数据更加精确。
希望能给又需要的读者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

谢谢采纳。

9、服务器虚拟化性能benchmark测试工具有哪些

你好以下三种方式是常用的虚拟存储的性能指标方式:
通过客户端操作系统测试存储性能指标
通过Hypervisor测试存储性能指标
通过存储邮件测试存储性能指标

10、如何在Windows服务器做性能测试

一、远程连接到Windows服务器,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工具进行收集性能数据

1、Windows服务器中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叫做Performance Monitor,在开始-运行中输入‘Perfmon.msc’,然后回车即可运行。通过界面,控制面板所有控制面板项管理工具性能监视器也能打开

打开后,页面展示

 

2、添加计数器

性能>数据收集器集>用户定义[右击]>新增‘数据收集器集’>手动创建高级>下一步

 

勾选创建数据日志>性能计数器>【下一步】

 

点击“添加”→选择计数器

点击选中的可用计数器>【添加】>【确定】

【确定】>【下一步】

选择目录后,点击【完成】

查看新增的计数器,输出地方为日志输出地址

 

3、选择日志数据源格式

选择用户定义下的数据收集器集>右键属性>性能计数器,日志格式选择“逗号分隔”(即csv格式)

 

 

4、开始启动数据采集,选择用户定义下的数据收集器集>右键属性>开始

此时,输出有地址了

 

5、用EXCEL将数据转换为折线图,并分析性能情况

 

二、分析性能情况

(1)内存泄露判断

●虚拟内存字节数(VirtualBytes)应该远大于工作集字节数(Workingset),如果两者变化规律相反,比如说工作集增长较快,虚拟内存增长较少,则可能说明出现了内存泄露的情况。

●对于Workingset、Private Bytes、Available bytes这些计数器,如果在测试期间内数值持续增长,而且测试停止后位置在高水平,则也说明存在内存泄露。

●Windows资源监控中,如果ProcessPrivateBytes计数器和ProcessWorkingSet计数器的值在长时间内持续升高,同时MemoryAvailable

bytes计数器的值持续降低,则很可能存在内存泄漏。

(2)CPU使用情况

●一般平均不要超过70%,最大不要超过90%(好:70% 、坏:85%、 很差:90%)

(3)tps(每秒处理事务的数量,在SOAPUI中进行统计)

●一般在10-100,不同应用程序具体值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几个常用参数的参考值: CPU:% Processor Time:表示CPU的使用率,如果值大于80表示CPU的处理调度能力偏低。 硬盘:% Disk Time:表示硬盘的I/O操作的频率(繁忙时间),如果值大于80表示硬盘I/O调度能力偏低。Average Disk QueueLength:表示硬盘I/O操作等待队列的长度,如果值大于2表示硬盘I/O调度能力偏低。 内存 Pages/Sec:表示系统对虚拟内存每秒钟的访问次数,如果值大于20表示有内存方面的问题。(有可能是物理内存偏低,也有可能是虚拟内存没有配置正确。一般情况下虚拟内存应为物理内存的1.5-2倍) Committed Bytes and Available Bytes:Committed Bytes表示虚拟内存的大小,Available Bytes表示剩余可用内存的大小。正常情况下,Available Bytes减少,pages(页面数)应该增加,提供页面交换。<br>如果Available Bytes的值很小表示物理内存偏低。当关闭一些应用以后,Committed Bytes应该减少,Available Bytes应该增加。因为关闭的进程释放了之前占用的内存资源。如果相应的值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该进程就可能造成了内存泄漏。 Cache Bytes:表示系统缓存的大小。如果值大于4M表示物理内存偏低。

 

三、关于计数器的选择

perfmon的计数器主要分四种:处理器性能计数器、内存性能计数器、磁盘性能计数器以及网络性能计数器。

以下为监控服务器常用的计数器:

常用的性能对象与指标

 

性能对象

 

计数器

 

提供的信息

 

Processor

 

% Idle Time

 

% Idle Time 是处理器在采样期间空闲的时间的百分比

 

Processor

 

% Processor Time

 

% Processor Time 指处理器用来执行非闲置线程时间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测量范例间隔内非闲置线程活动的时间,用范例间隔减去该值。这个计数器是处理器活动的主要说明器,显示在范例间隔时所观察的繁忙时间平均百分比。

 

Processor

 

% User Time

 

% User Time 指处理器处于用户模式的时间百分比。用户模式是为应用程序、环境分系统和整数分系统设计的有限处理模式。

 

Memory

 

Available Bytes

 

Available Bytes显示出当前空闲的物理内存总量。当这个数值变小时,Windows开始频繁地调用磁盘页面文件。如果这个数值很小,例如小于5 MB,系统会将大部分时间消耗在操作页面文件上。

 

Memory

 

% Committed Bytes in Use

 

% Committed Bytes In Use 是 Memory: Committed Bytes 与Memory: Commit Limit之间的比值。(Committed memory指如果需要写入磁盘时已在分页文件中保留空间的处于使用中的物理内存。Commit Limit是由分页文件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扩大了分页文件,该比例就会减小)。这个计数器只显示当前百分比;而不是一个平均值。

 

Memory

 

Page Faults/sec

 

Page Faults/sec是指处理器处理错误页的综合速率。用错误页数/秒来计算。当处理器请求一个不在其工作集(在物理内存中的空间)内的代码或数据时出现的页错误。这个计数器包括硬错误(那些需要磁盘访问的)和软错误(在物理内存的其它地方找到的错误页)。许多处理器可以在有大量软错误的情况下继续操作。但是,硬错误可以导致明显的拖延。这个计数器显示用上两个实例中观察到的值之间的差除以实例间隔的持续时间所得的值。

 

Network Interface

 

Bytes Total/sec

 

Bytes Total/sec是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速率,包括帧字符在内。

 

Network Interface

 

Packets/sec

 

Packets/sec为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速率。

 

Physical Disk

 

% Busy Time

 

% Busy Time指磁盘驱动器忙于为读或写入请求提供服务所用的时间的百分比。

 

Physical Disk

 

Avg. Disk Queue Length

 

Avg. Disk Queue Length 指读取和写入请求(为所选磁盘在实例间隔中列队的)的平均数。

 

Physical Disk

 

Current Disk Queue Length

 

Current Disk Queue Length指在收集操作数据时在磁盘上未完成的请求的数目。它包括在快照内存时正在为其提供服务中的请求。这是一个即时长度而非一定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多主轴磁盘设备可以一次有多个请求操作,但是其它同时发生的请求为等候服务。这个计数器可能会反映一个暂时的高或低的列队长度,但是如果在磁盘驱动器存在持续负载,可能值会总是很高。请求等待时间与这个列队的长度减去磁盘上的主轴成正比。这个差值应小于2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Logical

Disk

 

% Free Space

 

% Free Space 是所选定的逻辑磁盘驱动器上总的可用空闲空间的百分比。

 

Logical

Disk

 

Free Megabytes

 

可用的 MB 显示磁盘驱动器上尚未分配的空间。

 

 

 以下为监控进程常用的计数器:

Process对象的主要指标

 

性能对象

 

计数器

 

提供的信息

 

Process

 

% Privileged Time

 

% Privileged Time 是在特权模式下处理线程执行代码所花时间的百分比。当调用 Windows 系统服务时,此服务经常在特权模式运行,以便获取对系统专有数据的访问。在用户模式执行的线程无法访问这些数据。对系统的调用可以是直接的(explicit)或间接的(implicit),例如页面错误或间隔。

 

Process

 

% Processor Time

 

% Processor Time 是所有进程线程使用处理器执行指令所花的时间百分比。指令是计算机执行的基础单位。线程是执行指令的对象,进程是程序运行时创建的对象。此计数包括处理某些硬件间隔和陷阱条件所执行的代码。

 

Process

 

% User Time

 

% User Time 指处理线程用于执行使用用户模式的代码的时间的百分比。应用程序、环境分系统和集合分系统是以用户模式执行的。Windows 的可执行程序、内核和设备驱动程序不会被以用户模式执行的代码损坏。

 

Process

 

Creating Process ID value

 

Creating Process ID value 指创建该进程的父进程号。

 

Process

 

Elapsed Time

 

该进程运行的总时间(用秒计算)。

 

Process

 

Handle Count

 

由这个处理现在打开的句柄总数。这个数字等于这个处理中每个线程当前打开的句柄的总数。

 

Process

 

ID Process

 

ID Process 指这个处理的特别的识别符。ID Process 号可重复使用,所以这些 ID Process 号只能在一个处理的寿命期内识别那个处理。

 

Process

 

IO Data Bytes/sec

 

处理从 I/O 操作读取/写入字节的速度。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Data Operations/sec

 

本处理进行读取/写入 I/O 操作的速率。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Other Bytes/sec

 

处理给不包括数据的 I/O 操作(如控制操作)字节的速率。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Other Operations/sec

 

本处理进行非读取/写入 I/O 操作的速率。例如,控制性能。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Read Bytes/sec

 

处理从 I/O 操作读取字节的速度。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Read Operations/sec

 

本处理进行读取 I/O 操作的速率。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Write Bytes/sec

 

处理从 I/O 操作写入字节的速度。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Process

 

IO Write Operations/sec

 

本处理进行写入 I/O 操作的速率。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Page Faults/sec

 

Page Faults/sec 指在这个进程中执行线程造成的页面错误出现的速度。当线程引用了不在主内存工作集中的虚拟内存页即会出现 Page Fault。如果它在备用表中(即已经在主内存中)或另一个共享页的处理正在使用它,就会引起无法从磁盘中获取页。

 

Process

 

Page File Bytes

 

Page File Bytes 指这个处理在 Paging file 中使用的最大字节数。Paging File 用于存储不包含在其他文件中的由处理使用的内存页。Paging File 由所有处理共享,并且 Paging File 空间不足会防止其他处理分配内存。

 

Process

 

Page File Bytes Peak

 

Page File Bytes Peak 指这个处理在 Paging files 中使用的最大数量的字节。

 

Process

 

Pool Nonpaged Bytes

 

Pool Nonpaged Bytes 指在非分页池中的字节数,非分页池是指系统内存(操作系统使用的物理内存)中可供对象(指那些在不处于使用时不可以写入磁盘上而且只要分派过就必须保留在物理内存中的对象)使用的一个区域。这个计数器仅显示上一次观察的值;而不是一个平均值。

 

Process

 

Pool Paged Bytes

 

Pool Paged Bytes 指在分页池中的字节数,分页池是系统内存(操作系统使用的物理内存)中可供对象(在不处于使用时可以写入磁盘的)使用的一个区域。这个计数器仅显示上一次观察的值;而不是一个平均值。

 

Process

 

Priority Base

 

这次处理的当前基本优先权。在一个处理中的线程可以根据处理的基本优先权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基本优先权。

 

Process

 

Private Bytes

 

Private Bytes 指这个处理不能与其他处理共享的、已分配的当前字节数。

 

Process

 

Thread Count

 

在这次处理中正在活动的线程数目。指令是在一台处理器中基本的执行单位,线程是指执行指令的对象。每个运行处理至少有一个线程。

 

Process

 

Virtual Bytes

 

Virtual Bytes 指处理使用的虚拟地址空间的以字节数显示的当前大小。使用虚拟地址空间不一定是指对磁盘或主内存页的相应的使用。虚拟空间是有限的,可能会限制处理加载数据库的能力。

 

Process

 

Virtual Bytes Peak

 

Virtual Bytes Peak 指在任何时间内该处理使用的虚拟地址空间字节的最大数。

 

Process

 

Working Set

 

Working Set 指这个处理的 Working Set 中的当前字节数。Working Set 是在处理中被线程最近触到的那个内存页集。如果计算机上的可用内存处于阈值以上,即使页不在使用中,也会留在一个处理的 Working Set中。当可用内存降到阈值以下,将从 Working Set 中删除页。如果需要页时,它会在离开主内存前软故障返回到 Working Set 中。

 

Process

 

Working Set Peak

 

Working Set Peak 指在任何时间这个在处理的 Working Set 的最大字节数。

 

 

与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