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查看安卓软件连接到服务器地址
root以后安装adaway,里面有个记录DNS请求,然后你打开需要查看服务器地址的那个软件,过一会在打开adaway,你就可以看到地址了
2、安卓手机网络正常,但是打开软件显示连接服务器失败是怎么回事???
若手机无法通过移动数据上网,建议您:
1、重启手机;
2、从屏幕顶端向下拖动(或从下向上拖动),确定“移动数据”为开启状态,“WLAN”为关闭状态;
3、进入手机设置-连接-更多网络-移动网络-移动数据(开启)-接入点名称-菜单键-重置为默认值即可(cmnet接入点所产生的流量费是否包含在套餐中请以实际开通套餐为准);
4、设置后仍无法上网,建议换机换卡测试。
3、为什么安卓手机app无法连接到服务器,怎么办?
先打开苹果手机主屏上的“设置”应用,
在设置列表中点击顶部的“无线局域网”一栏,
接着点击当前已经接入的无线网络右侧的叹号图标,
在无线局域网网络参数列表中,点击
DNS
一栏,
随后删除原来的
DNS
地址,输入新的
8.8.8.8
这个新地址,再点击左上角的“无线局域网”返回。
接下来请打开苹果手机的后台多任务管理界面,把
App
Store
应用商店从后台关闭。这里以
iOS7
系统为例,把
App
Store
从后台向上拖出
最后再重新打开
App
Store
应用商店,应该就可以正常访问了
4、Android开发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怎么连接
首先你除了会安卓开发外要会javaweb或php等服务器语言。然后给服务器编写对数据库的操作和给app提供操作的接口,之后你的服务器连接数据库,你的app通过http等协议通过接口就能实现你想要的了。大概就是这样的流程,一般在公司中服务器的代码不需要你写。具体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做好的,网上搜搜大神们的写案例吧。
5、Android怎么连接Web服务器
用代码发http请求就抄行了。记得加网络访问权限。
就是java代码
http://www.cnblogs.com/zhuawang/archive/2012/12/08/2809380.html
还可以用httpclinet这个库,具体的百度。
6、android开发中,如何连接服务器,从服务器读取到数据
答:
一,简单应用 ,用 http 连接就可以。 就是用httpurlconnection 包就行
二,erp 应用,用 webservice,android 调用 webservice 实现连接服务器。
三,我是.net和 java通吃,…^-^,还用一种办法,就是用 .net framwork里的 WCF 也可以与android 通信,原理和webservice 差不多。
求加分。。。。。。。。
7、安卓客户端如何连接上服务器,是用ip地址链接么?
代表服务器使用的是HTTP通信协议
10.0.2.2 代表服务器的ip地址
8080 代表服务器监听的端口号
/article/JSONDemoServlet 是服务器程序配置的,那里有一个web.xml文件,里面配置的是这个路径和Servlet之间的映射关系,所以/article/JSONDemoServlet和目录是没有关系的,它只是一个字符串,起到一个索引的作用,如果不写全是访问不到指定的Servlet的
前三个可以说是服务器程序的外部环境,第四个是服务器程序的内部环境
8、安卓程序如何连接到云服务器,能用httpClient吗
用httpClient或者okhttp 原理都是一样, 发起http请求 传递数据, 解析结果.举例一下httpClient的用法:
1. GET 方式传递参数
//先将参数放入List,再对参数进行URL编码
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数据")); //增加参数1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value2"));//增加参数2
String param = URLEncodedUtils.format(params, "UTF-8");//对参数编码
String baseUrl = "服务器接口完整URL";
HttpGet getMethod = new HttpGet(baseUrl + "?" + param);//将URL与参数拼接
HttpClient httpClient = new DefaultHttpClient();
try {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getMethod); //发起GET请求
Log.i(TAG, "resCode = "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获取响应码
Log.i(TAG, "result = "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获取服务器响应内容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2. POST方式 方式传递参数
//和GET方式一样,先将参数放入List
params = new LinkedList<BasicNameValuePair>();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1", "Post方法"));//增加参数1
params.add(new BasicNameValuePair("param2", "第二个参数"));//增加参数2
try {
HttpPost postMethod = new HttpPost(baseUrl);//创建一个post请求
postMethod.setEntity(new UrlEncodedFormEntity(params, "utf-8")); //将参数填入POST Entity中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Client.execute(postMethod); //执行POST方法
Log.i(TAG, "resCode = " + response.getStatusLine().getStatusCode()); //获取响应码
Log.i(TAG, "result = " + EntityUtils.toString(response.getEntity(), "utf-8")); //获取响应内容
}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ientProtoco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9、Android客户端怎么与服务器数据库连接?
不能与数据库连接的
Android客户端不能直接与服务器数据库连接。数据库是需要非常大的内存,安装之后有好几G,连接数据库要有一个像SQLServer里的webservice,这样的一个桥梁来间接访问。就是在服务器运行一个服务端程序,该服务端程序通过接收来自android客户端的指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客户端的http请求可以通过 HttpClient类实现,在anddroid 4.0之后,客户端的网络请求已经不被允许在主线程中运行,所以还需注意另开启一个子线程进行网络请求。
(9)安卓连接服务器扩展资料:
Android安全权限机制:
Android默认设置下,所有应用都没有权限对其他应用、系统或用户进行较大影响的操作。这其中包括读写用户隐私数据(联系人或电子邮件),读写其他应用文件,访问网络或阻止设备待机等。安装应用时,在检查程序签名提及的权限,且经过用户确认后,软件包安装器会给予应用权限。
下载一款Android应用通常会要求如下的权限: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彩信、修改/删除SD卡上的内容、读取联系人的信息、读取日程信的息,写入日程数据、读取电话状态或识别码、精确的(基于GPS)地理位置、模糊的(基于网络获取)地理位置、创建蓝牙连接、
还有对互联网的完全访问、查看网络状态,查看WiFi状态、避免手机待机、修改系统全局设置、读取同步设定、开机自启动、重启其他应用、终止运行中的应用、设定偏好应用、震动控制、拍摄图片等。
10、Android服务器通信的几种方式详解
大 学学习网络基础的时候老师讲过,网络由下往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通过初步的了解,我知道IP协议对应于网 络层,TCP协议对应于传输层,而HTTP协议对应于应用层,三者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可比性,socket则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和应用(程序员层面 上)。也可以说,TPC/I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主要解决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而HTTP是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包装数据。关于TCP/IP和 HTTP协议的关系,网络有一段比较容易理解的介绍: “我们在传输数据时,可以只使用(传输层)TCP/IP协议,但是那样的话,如果没有应用层,便无法识别数据内容,如果想要使传输的数据有意义,则必须使 用到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协议有很多,比如HTTP、FTP、TELNET等,也可以自己定义应用层协议。WEB使用HTTP协议作应用层协议,以封装 HTTP文本信息,然后使用TCP/IP做传输层协议将它发到网络上。”
而我们平时说的最多的socket是什么呢,实际上socket是对TCP/IP协议的封装,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调用接口(API), 通过Socket,我们才能使用TCP/IP协议。实际上,Socket跟TCP/IP协议没有必然的联系。Socket编程接口在设计的时候,就希望也 能适应其他的网络协议。所以说,Socket的出现只是使得程序员更方便地使用TCP/IP协议栈而已,是对TCP/IP协议的抽象,从而形成了我们知道 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数接口,比如create、listen、connect、accept、send、read和write等等。网络有一段关于 socket和TCP/IP协议关系的说法比较容易理解:“TCP/IP只是一个协议栈,就像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一样,必须要具体实现,同时还要提供对外 的操作接口。这个就像操作系统会提供标准的编程接口,比如win32编程接口一样,TCP/IP也要提供可供程序员做网络开发所用的接口,这就是 Socket编程接口。”
关于TCP/IP协议的相关只是,用博大精深来讲我想也不为过,单单查一下网上关于此类只是的资料和书籍文献的数量就知道,这个我打算会买一些经典的书籍 (比如《TCP/IP详解:卷一、卷二、卷三》)进行学习,今天就先总结一些基于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和编程接口的知识,也就是刚才说了很多的 HTTP和Socket。
CSDN上有个比较形象的描述:HTTP是轿车,提供了封装或者显示数据的具体形式;Socket是发动机,提供了网络通信的能力。
实际上,传输层的TCP是基于网络层的IP协议的,而应用层的HTTP协议又是基于传输层的TCP协议的,而Socket本身不算是协议,就像上面所说,它只是提供了一个针对TCP或者UDP编程的接口。
下面是一些经常在笔试或者面试中碰到的重要的概念,特在此做摘抄和总结。
一。什么是TCP连接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 连接之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断开过程需要经过“四次握手”(过程就不细写了,就是服务器和客 户端交互,最终确定断开)
二。利用Socket建立网络连接的步骤
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ServerSocket 。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1。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客户端请求:指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3。 连接确认: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 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三。HTTP链接的特点
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Web联网的基础,也是手机联网常用的协议之一,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
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一次连接”。
四。TCP和UDP的区别(考得最多。。快被考烂了我觉得- -\\)
1。 TCP是面向链接的,虽然说网络的不安全不稳定特性决定了多少次握手都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但TCP的三次握手在最低限度上(实际上也很大程度上保证 了)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而UDP不是面向连接的,UDP传送数据前并不与对方建立连接,对接收到的数据也不发送确认信号,发送端不知道数据是否会正确接 收,当然也不用重发,所以说UDP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一种数据传输协议。
2。也正由于1所说的特点,使得UDP的开销更小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因为不必进行收发数据的确认,所以UDP的实时性更好。
知 道了TCP和UDP的区别,就不难理解为何采用TCP传输协议的MSN比采用UDP的QQ传输文件慢了,但并不能说QQ的通信是不安全的,因为程序员可以 手动对UDP的数据收发进行验证,比如发送方对每个数据包进行编号然后由接收方进行验证啊什么的,即使是这样,UDP因为在底层协议的封装上没有采用类似 TCP的“三次握手”而实现了TCP所无法达到的传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