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IDC知识 > idc温控

idc温控

发布时间:2020-08-23 22:18:20

1、什么是移动IDC机房

怒江IDC机房位于金沙江路1340弄172支弄A10号楼(漕杨科技园区内),上海怒江机房包括一楼机房、二楼机房、VIP机房、控制中心、客户操作区、客户测试区、接待区、会议室、更衣室、休息室、茶水室、办公室、值班室、仓库,总面积约2000M2,共安装了257个机架,38个配电柜和配电箱。三楼机房正在建设中。

带宽: 机房以6G光纤接入ChinaNet骨干网,2007年2月升级为10G。
线路: BGP技术实现网通/电信/移动三线接入
面积: 独立1000平方米的标准电信级IDC机房
电力: 提供两路市电+UPS+油机供电系统,真正保证99.99%以上的持续供电率
抗震: 机房架空地板承重达600公斤/平方米以上,结构稳固,并具备8级抗震能力
安全: 实施严格的出入托管机房制度和设置机柜上锁多重防护、以及先进的消防系统,切实保障用户设备安全
温控: 机房温度22±2C,湿度始终保持在40%与60%之间,为机器正常高效运转提供可靠保障
保障: 24*7电信级专业技术保障,提供第一时间的响应与支撑,24小时驻机房现场服务
机柜: APC品牌机架,比一般机架加长30%,内嵌式电源。适合品牌服务器部署

本公司为上海移动怒江IDC最大代理商,共有100个机架可供应租赁。本公司安排专人提供现场维护,并可应对各类用户的特殊需求,例如划分独立VLAN、100M独享端口、线路冗余、iSCSI备份等。

上海华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geisnic.com/store/services/idc/

2、数据中心也就是IDC机房将来的业务发展何去何从??

(一)信息化成为数据中心机房产业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智慧地球”等;日本推出“i-Japan”战略,韩国政府出台韩国未来IT战略,英国提出“数字英国”计划,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应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我国数据中心机房产业在经历了2010年的低开高走后,今后几年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将是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以及其它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高速成长。
十二五规划使得各个主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高速发展,而其中数据中心的应用将持续发展,将从早先的概念普及和实验开始逐步进入市场主流。”邓白氏研究公司刘亮说。
(二)技术的创新和融合特征更加显著
当前,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集中表现为技术群的协同发展,例如以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群带来了产业的革命,已渗透到数据中心各个学科和领域。数据中心的技术创新脚步越来越快,从事数据中心相关研究的专家们加紧研发各种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这些新产品和技术或者要解决数据中心面临的实际问题,或者致力于让系统工作得更加稳定。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未来数据中心应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 灵活性
灵活性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用户业务变更过程中的必然需求。数据中心用户在扩展、增加业务时,必然要对IT资源做出动态调整。虚拟化技术是实现业务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使用较少的硬件和电力能耗,而能实现更大处理能力。
2. 绿色节能
能耗是数据中心主要的运维成本,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可以达到节省运维成本、提高数据中心容量、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及可扩展的灵活性等效果。理想状态下,通过虚拟化、刀片服务器、水冷方式等多种降耗方式,在满足同等IT设备供电情况下,绿色数据中心可以降低空调能耗20%-45%。因此,绿色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模块化
未来数据中心将更多的呈现出模块化的特征。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方式构建将更灵活,更适应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将数据中心看成一个单一整体,我们可以将数据中心按应用、服务类型和资源耗费率将数据中心分成多个功能区域。各个功能区域在不影响其他区域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动态升级和维护。比如:按照密度可以分为高密度区和普通密度区,在高密度区,地板承重、冷却系统及电源供给配置都更高,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数据中心服务需求。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分类方式。
4. 整合
整合将是数据中心领域需关注的重要管理手段。用户可以通过重新设置服务器,提高服务器利用效率或者采用新型刀片服务器等多种方式提升数据中心的利用效率。用户也可以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及关闭高能耗、低效率数据中心等手段整合数据中心资源。
5. 自动化
数据中心还应当具备快速服务交付能力,实现可视性、可控性的自动化管理;同时,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更经济的成本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使用户能够轻松应对服务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有效避免人为错误导致的断电和其他问题的发生。
6. 稳定和安全
早期的机房基础设施无法从中断事故中快速恢复,同时,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也给安全制造了诸多的麻烦。系统稳定和安全必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基本属性。
7. 虚拟化和云计算
虚拟化是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虚拟化的优势在于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投资成本,整合、优化了现有
服务器的资源和性能,可以灵活、动态地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虚拟化让数据中心所承载的基础设施资源可以像水、像电一样随意取用。与虚拟化紧密相连的商业模式是云计算,云计算的核心就是虚拟化资源共享。
(三)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云计算有可能成为未来数据中心产业新的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北京云计算中心主任曾宇认为,未来的云计算中心将会使用户能够以较低廉的费用,随时随地按需使用其资源,而不需要购买或拥有复杂的软硬件系统。曾主任进一步讲到,中国的云计算发展经过2008和2009年概念普及阶段,已进入落地阶段。云计算的发展已经获得国家层面的关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云计算。
近年来,国内意识超前的相关服务企业和国外成熟的数据中心专业服务商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催生了为数不多的几家商业化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建成或正在建设商业化的数据中心,提供基础设施外包、运维外包等专业化的数据中心服务,使国内数据中心需求单位有了寻求市场化支撑的可能,而且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业也产生了外包模式的案例,这为数据中心第三方服务市场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对数据中心第三方服务市场进行的调研显示,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市场和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市场发展较为显著,2009年分别有25.54亿以及28.03亿的规模,合计占2009年市场份额的47.3%。分布行业中,金融和电信是第三方服务的主要市场,2009年两者分别有24.64亿以及29.50亿的市场规模,合计占市场的47.9%。
对于各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选择外包,自建,还是共建,专家们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科技部总经理艾军更强调专业化与社会化的保障机制。他认为“社会是分工的”这是工业化社会的的必然,把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外包是一种理性选择。况且,数据中心也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包含供电、温控、消防、安全控制等综合性的,需要24小时无间断的保证。每个银行都去维持这样的高可用性的辅助环节,是低效率的。交给专业机构来做会更有效,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持续发展。
民族证券总工程师马光悌总工程师则主张自建,量身定做。因为这样做的优点是,免去维护上的麻烦,升级上的困难,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自己设计的工具来实现,当然也是存在缺点的,就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刘永涛认为“自建”还是“外包”,取决于企业自身根据业务应用和信息安全的要求的详细定位,并结合自身对成本、能力、效率方面的要求做各方面的考虑。他认为二者相结合的模式是最理想的选择,这种组合将带来“同类最佳”效果。
(四)各主要公司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大IT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开拓新兴市场,实施产品多元化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行业地位和自身的竞争力。例如IBM通过战略投资开拓新兴国家市场,高度关注云计算领域,同时收购有助其软件业务增长的知名公司;英特尔成立新的能源系统集团,锁定智能建筑、智能电网等新业务;艾默生电气斥资12亿美元收购网络设备技术提供商AVOCENT,全面补强艾默生电气旗下的数据中心业务部门;更早时期,施耐德电气公司对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总金额约达61亿美元的收购案,也给行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以UPS起家的APC公司也成为了施耐德全球战略与整体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自法国的罗格朗公司也在最近开始产品的整合,并全面进入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可以预见,未来5年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这种发展态势仍会继续,各大跨国IT企业将继续利用其已有资源积极开展并购,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五)绿色IT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国政府也纷纷推出绿色IT的战略。日本政府在“数字日本创新计划”中提出要开发和实施无所不在的绿色ICT,加速推动低碳革命;韩国政府在“绿色IT国家战略”中提出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低碳工作环境;欧盟也制定出各种运用ICT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框架。
受政策激励和引导,各主要IT公司都在积极设计和改进IT技术。IBM宣布其“绿色创新工程”进入第二阶段,在全球推出模块化、高能
效的数据中心设计,能够削减多达50%的能源消耗;惠普持续研究动态智能散热等各层面的节能技术;艾默生则一直坚持其能效逻辑理念,让用
户对自己的机房能耗进行量化,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数据中心节能增效方案。
三 对数据中心机房产业发展前景的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并汲取各方看法,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目前影响国内数据中心机房产业发展的几个因素:首先是国家投资的带动。中国今天的发展是靠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国家投资对整个市场的发展是不可小视的,无论是四万亿投资还是两化融合。2009年两化融合的重点实验区广州、上海、深圳都无一例外的提出了如何利用信息化进行改变。这样建设和大规模的投资必将带动整个数据中心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去年十月份,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推出了深圳、无锡、北京、上海这些城市进行云计算应用和产业示范。这些政策导向对市场发展来说是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其次,行业本身的应用。自国家提出关于钢铁、汽车、制造等十一个重点产业的振兴规划,这些行业都提到了保增长手段就包括创新业务模式改变传统IT应用的模式。
业务本身的需求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用户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后台的支撑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还有就是技术层面的推动。最新的冷却技术、更高效快捷的管理系统、快速发展的节能降耗需求都已逐步深入到国内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这些技术和理念将引领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
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有更加冷静的认识和思考。一、可以看出我国数据中心机房产业的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但同时也存在过热的苗头,政府在这方面应加强产业统筹的引导,遏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二、在大型数据中心项目不断上马的情况下,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都在极具的膨胀,如何对这些人员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需要业内人员给与高度关注的话题。面对更大更复杂的系统时,显然依靠传统的手段是很难解决的,这需要我们探索出更科学的管理模式。三、数据中心做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还存在规划设计水平不高,能耗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未来的数据中心应该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形成集中化、智能化、模块化的共享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平台,实现绿色节能,高效运营。四、面对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需求,数据中心的建设方(包括各IT厂商及服务商)则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提高安全保障。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国民经济各项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数据中心机房产业从业者而言,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当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正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取得新的突破、获得新增长而共同努力,使数据中心机房产业早日从百舸争流的信息化大潮中脱颖而出。

3、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是否属于3C认证范围内

1、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是多个汽车零部件的组合体,不属于单一产品。

2、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至少要包含电控系统(ECU、IDC感应风机等)、散热系统(水箱、中冷器等)和线束等。给你看张图就知道:

3、3c认证标志并不是质量标志,而只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所以有很多产品目前还不适用此认证。

4、在第六批强制认证目录里增加了汽车类产品,但是不涉及汽车发动机系统。因此,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不属于3C认证范围。

5、但是,发动机智能温控冷却系统也有相应的行业标准:ISO/TS16949,是一种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衍生品,全球范围内通用。这个行业的企业,该产品都应具备这个资质证书。行业内很多招投标采购中,就有关于该证书的要求。证书样式如下:

关于3C认证问题,你可以参考网络:http://ke.网络.com/view/23523.htm

4、cpu风扇转速多少算正常

风扇已经几乎烧坏,主轴肯定是不行了,赶快换一只。连散热片才20元。3线的正常是2000转-4000转 每分钟。

5、精密空调和民用空调的区别是什么

精密空调是针对电子设备需要的精密温度控制而设计的,而民用空调以房间内人员舒适性为设计理念的。
精密空调是针对现代电子设备机房设计的专用空调,它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都要比普通空调高得多。计算机机房中摆放计算机设备及程控交换机产品等,由大量密集电子元件组成。要提高这些设备使用的稳定及可靠性,需将环境的温度湿度严格控制在特定范围。精密空调可将机房温度及相对湿度控制于正负1摄氏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寿命及可靠性。
应用范围 :精密空调机广泛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程控交换机机房、卫星移动通讯站、大型医疗设备室、实验室、测试室、精密电子仪器生产车间等高精密环境,这样的环境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分布等各项指标有很高的要求,必须
由每年365天、每天24 小时安全可靠运行的专用机房精密空调设备来保障。

6、我想找一家专业的IDC机房,因为最近地震、火灾、水灾闹得凶,想找家硬件好一点的,麻烦大侠们帮忙推荐下

作为IDC各项服务的基础,IDC机房的各种硬件设施是非常有讲究的,特别是网络系统和温控系统,都是一个机房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消防系统和门禁监控系统则是决定机房的安全指数。
电信级是一个宽泛的说法,泛指符合通信行业标准,根据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专家的说法,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察:
1、抗震承重
大部分优质机房的建设标准都达到8~8.5级的抗震强度,每方米700~800公斤的承重能力,我国部分地区会有一些轻微地震,这个设计标准也是针对我国国情而定,可以保证机房在常规状况下的抗震效果;而每方米的承重能力则是保证机房在机柜服务器密度较高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承受住机柜压力。
2、网络设备
IDC机房的主要网络设备当然是骨干路由器、核心交换机,以前一般状况下是采用Cisco设备,现在由于国家安全问题,机房的用户交换机会采用国产华为、华三的设备
3、IDC安全系统
安全系数高的机房需要采用先进的电子门禁系统,实行出入双向刷卡,严格控制进出机房的人员,确保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可靠。机房的电子监视系统的布署在机房的设备托管区、机房的各出入口,并进行24小时录像监控,以保证用户设备的安全。
4、IDC消防系统
为了保护机房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机房的消防系统不能采用液体灭火,而是采用先进的七氟丙烷等气体有管网式气体消防系统。消防探头监控为三层式设计:吊顶上、吊顶下、地板下。
5、IDC空调系统
由于服务器设备发热量较大,因此必须安放在恒低温和通风好的空调环境内,才不会造成服务器的过热死机,因此所有的机房内都会配备专用的恒温恒湿空调以满足机房环境的要求,数据中心机房由于空间较大,一般使用中央空调机组,否则的话就需要在多个区域分别配备多台恒温恒湿空调,空调系统由专人负责维护。
6、IDC电力系统
由于服务器不可以在任何时刻断电,因此IDC机房的电力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分为供电系统、后备电源系统和发电机系统,这些系统保证了机房的不间断供电: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也就是常规的市电接入,不过为了避免市区电路整改或故障等问题造成的断电,机房会采用多路市电接入,每一条供电线路来自不同的市区供电区域,例如一条是市中心供电线路,一条是城北供电线路,这样城北电路整修的时候市中心供电线路会负责机房的电力供应。
UPS系统:如果是市电全部中断,那么机房的发电机就要开始工作了,但是在发电机完全支撑起机房的供电需求之前,有一小段时间还是处于断电或供电不足的状态,这时候如果不采用UPS设备,服务器就会全部掉电关机,后果非常严重。因此,机房还需要配备UPS系统以应付这短暂的掉电时间,虽然是短暂,不过服务器是耗电大户,一个机房几百个机柜,每个机柜十几二十台服务器,需要的电能不是个小数目,因此UPS系统也非常庞大。
发电机系统:机房用的发电机是大型柴油发电机,有些机房由于电力需求很大,一台大型柴油发电机都还不足以应付整个机房的供电需求,必须使用多台大型柴油发电机组成发电机组,下图就是中国电信广东数据中心机房的大型发电机:
总结:
一个高规格的机房其各路系统是非常有讲究的,虽然很多机房都号称是电信级机房,但实际上其中存在着较大差异,水平参差不齐。西南这边比较大一点的专业数据服务中心,也就是西部电信数据中心了,电信集团背景,软硬件都很到位。

7、idc机房为什么用直流电

dc机房用直流电的原因的以下两种:

1、因为idc机房用直流电可以节能。

2、二是因为直流电源设备比交流电源设备维护简单而且还便宜。

(7)idc温控扩展资料:

idc机房分类:

一种是“自用型”机房,是除通信机房外,部门或单位内部需要而自建自用的机房,即便是通信机房,虽然是为公众客户服务的,但机房本身并不面向客户开放。 

一种就是提供外包服务的机房,是专为众多客户提供服务器托管、租赁等系列化专业服务的高品质、商业化机房,也被称为“商用型机房”。该类机房的运营商以强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高品质服务来吸引客户,获取利润。 

无论是自用型机房,还是商用型机房,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考虑密集的机柜引起服务器散热的问题,需要从消防和空调设施两个方面来考虑,保证机房内的空气流通,温湿度的控制,以及消防系统的完善。

8、美国机房哪个机房好,要速度快,稳定的机房?

美国圣安娜机房

位于加州圣塔安娜机房机房,亚洲访问速度非常好,堪比香港服务器。是美国到中国国内连接速度最快的机房,全国访问的PING值都在200ms左右,有专业的工程师排除电源及网络上的问题,并且备有冗余系统。多路千兆线路,闭路监控设备等,超大流量,和时代华纳AOL同机房,性价比极高。

美国洛杉矶机房

美国太平洋电信机房是美国比较有名的服务器提供商,在美国加州洛杉矶有自己的机房,其母公司为OC3网络,成立于1999年,机房带宽接入商有Mzima,Level(3),Global
Crossing,Sprint,Savvis,PCCW/BTN,Any2Exchange Peering - 1
Wilshire等,机房带宽超过50Gbps,中国大陆访问速度很不错。

美国达拉斯机房

美国石灰石网络是美国比较有名的服务器提供商,机房位于达拉斯,速度不错,主要提供中高端机,免费提供的windows系统,很适合中国国情.同时他们有24小时专业的工程师,响应很快,服务热情.拥有Level3,
Internap, Time Warner和Global Crossing四大国际带宽提供商接入。

美国芝加哥机房

美国芝加哥机房服务器位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机房,40G带宽直入美国骨干,利用BGP4构造网络连线稳定快速。多线路综合确保线路畅通无阻,接入线路包括(Comcast,AT&T,
XO, Internap, XeeX, HE, Tiscali,
Verio等),专业网络工程师提供7X24x365服务响应。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控不间断服务。速度不错,IP数量也多,最多免费提供10个独立IP地址,100M共享不限流量,美国非常实惠的不限制流量的服务商,免费送windows系统。(备注:大陆地区访问不是很理想)。

美国西雅图机房

美国softlayer独立服务器,提供西雅图机房,达拉斯机房,华盛顿机房(任选),softlayer机房为世界排名第三的数据中心(也有人说第二),旗下拥有3个机房,西雅图数据中心,华盛顿数据中心以及达拉斯数据中心,西雅图30Gbps光纤接入,华盛顿
20Gbps光纤接入,达拉斯的机房属于主力机房。Level(3),SAVVIS,Global
Crossing,NTT/Verlo,Internap,5条线路接入,总带宽达到90Gbps.其中从NTT/Verlo接入2根10Gbps的光纤,其他均为10Gbps的光纤,3个数据中心之间10G光纤直连,所以速度几乎没有差异.世界各地访问速度均比较快.SL的数据中心采用40G带宽到机架,100%全思科网络,冗余主干线路,Cisco
ASA硬件防火墙(选购),提供病毒及垃圾邮件过滤。

与idc温控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