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务器虚拟化有哪几种方案?分别有何特点?
没有什么方案,就是根据使用的软件不同划分为三种
Citrix XenServer
微软 Windows Server 2008 Hyper-V
VMware ESX Server 这是最常用的
如果按照服务器虚拟个数又划分为一虚多,多虚一等
主要看你掌握哪种软件比较好。
2、怎么配置服务器的虚拟化环境
服务器虚拟化使得在一台服务器上同时执行多个操作系统、提供服务成为可能,优化了企业内部资源,节省成本。
服务器虚拟化不只是服务器与储存厂商提出具体的数据保护方案,现在,网络安全设备厂商也陆续推出虚拟化的相关产品。我们将告诉你在安全防护上该注意的所有事项。
服务器虚拟化是IT基础架构得以资源共享、共享的作法,也是未来机房的重要元素之一,然而,在整个环境移转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危害。今天我们将告诉告诉你虚拟化在安全防护上应注意的事项。
全面检查虚拟机器的安全性做法
服务器虚拟化是构成未来新一代企业机房的重要元素之一,由于硬件效能的突飞猛进,使得在一台服务器上同时执行多个操作系统、提供服务成为可能。然而,在整个环境移转的过程中,有许多安全上的问题也会随之产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危害,而影响到日常的营运。
许多人认为「虚拟化是实体环境的应用延伸,对于虚拟机器的安全防护只需要采用现有的做法管理即可……」,这个观点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正确的,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仍有着诸多差异之处,如果未能及时正视这些差异,就有可能因此产生安全问题。
网络架构因虚拟化而产生质变
网络架构是服务器虚拟化的过程中,变动最大的一环,也是最有可能产生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尚未移转到虚拟化之前,企业可以在前端的防火墙设备上订立出多个隔离区,针对不同功能的服务器个别套用合适的存取规则进行管理,假使日后有服务器不幸遭到攻击,危害通常也仅局限在单一个DMZ区之内,不容易对于所有运作中的服务器都造成影响。
虚拟化之后,所有的虚拟机器很可能就集中连接到同一台虚拟交换器(如VMwareESX/ESXi,微软的Hyper-V),或者由「虚拟──实体」网卡之间的桥接(如VMware Server/Workstation,微软的Virtual Server/PC),与外部网络进行通讯。在这种架构之下,原本可以透过防火墙采取阻隔的防护就会消失不见,届时只要一台虚拟机器发生问题,安全威胁就可以透过网络散布到其它的虚拟机器。
要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简单做法,就是在每一台虚拟机器上都安装防毒软件,以及其它种类的杀毒软件。不过如此一来,却又可能衍生出一些管理上的疑虑,例如应用程序与杀毒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即同样可能在虚拟机器的环境下发生。
此外,虚拟机器安装杀毒软件后的运作效能,也值得企业加以注意,过去在一台实体主机上安装防毒软件,几十MB的内存使用量不会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在虚拟化的环境下,多台虚拟机器累积下来,就可能占用到相当可观的硬件资源,因此需要寻求其它做法加以因应解决,才能做好虚拟平台上的安全控管。
3、服务器虚拟化的整合
首先,掌握现有业务系统对应的应用服务器软、硬件配置,硬件配置主要包括服务器CPU型号及数量、内存容量、本地磁盘大小;软件配置主要包括安装的操作系统、Web服务器、中间件版本以及网络配置(包括IP地址、网关、DNS服务器)。同时还需要注意软件许可问题,需要向软件供应商了解迁移至虚拟机后如何重新注册软件许可证。最终形成信息系统的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
其次,通过监控应用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了解应用服务器的现有配置对业务系统运营的支持能力。通常可以利用监控系统例如Zoho公司的Application Manager应用监控帮助我们实现对服务器性能信息的实时监控,为评估业务系统的硬件需求奠定基础。
最后,梳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随着信息系统的数量越来越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通过建立业务视图梳理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找出对应的配置信息,避免因为服务器虚拟化整合破坏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 首先,如果原有的机架和塔式服务器的使用年限较长,硬件配置相差较大,那么建议新购刀片服务器取代原有的服务器。主流厂商IBM、HP以及Cisco的刀片服务器在电源使用效率、制冷以及硬件配置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能够满足虚拟化管理程序hypervisor对硬件的要求,为实现高可用性、分布式资源调度扫清了障碍。通常虚拟化平台对服务器的内存要求较高,建议在采购刀片服务器时尽可能配置较多数量的内存,这样可以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更多的虚拟机。眼下,三大刀片服务器对内存的支持都达到了512GB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2TB。
其次,vSphere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虚拟化管理平台,目前最新的版本为vSphere 5。如果使用vSphere 5,需要注意的是其不同的软件版本所支持的虚拟CPU(vCPU)和虚拟内存(vRAM)是不同的。例如,如果信息系统对计算能力要求相当高,那可能要考虑采用vSphere 5的企业增强版,每台虚拟机支持32路的vCPU。另外,每颗物理CPU所支持的vRAM的数量不容忽略。例如,vSphere 5企业版,每颗物理CPU支持的vRAM为64GB。如果一片刀片服务器配置了4颗CPU,那么在使用vSphere 5企业版的情况下,最多可以使用的物理内存为256GB。
最后,确定将采用的服务器虚拟化整合方式。采用P2V方式,物理服务器与虚拟服务器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完成虚拟化整合后,对配置进行的更改通常也较小。但是P2V不能解决软件版本升级问题,也容易导致服务器数量的蔓延。采用新建虚拟机方式,可以首先基于最新的操作系统、Web服务器、中间件版本构建虚拟机,然后按照重新部署应用的方式完成信息系统的部署。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在可以基于同一种应用类型在一台虚拟机上部署多个业务应用,同时完成软件版本的升级。但是采用新建虚拟机的方式往往难度较大,需要确定应用的部署配置并将业务系统的关联关系考虑在内,还要进行大量的应用部署测试等工作。如果企业自己具有信息系统开发团队,而且开发工作也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那么建议采用新建虚拟机的方式。如果信息系统是由外部开发商所开发且不能提供良好的迁移技术支持,那么为降低虚拟化整合的风险,P2V可能是唯一的可行方式。。 完成迁移测试,根据迁移测试结果,我们就可以编制相应的虚拟化整合计划了:明确虚拟化整合涉及哪些信息系统,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整合,需要对哪些配置信息进行修改,虚拟化整合工作将在什么时间进行,相关的部门与人员有哪些。为确保迁移成功,避免迁移失败,需要在完成迁移后进行业务测试并制定回退计划。
虚拟化整合计划经信息化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就可以在非业务工作时间开展迁移工作了。虚拟化整合工作仍然要以信息系统作为处理单元,明确信息系统内部需要进行的配置变更以及为保证该系统正常工作在外部需要做出的其他配置更改。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向公众提供查询的某信息系统为例,我们将其中间件从物理服务器迁移至新建的虚拟机,在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发生变更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修改内部域名服务器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原有的域名解析为现有的IP地址。与之关联的信息系统也要做出相应的IP地址配置调整,以确保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没有被破坏。 虚拟化技术是柄双刃剑:一方面企业可以据此实现敏捷生产、精益运营和高效灾备,另一方面虚拟化管理方法论、工具集和可参考最佳实践的缺失,会让企业深陷糟糕虚拟化管理的泥沼不能自拔。
以Vertex制药为例。从最近的一次统计获知,Vertex制药共有224台物理VMware ESX主机,分为110个逻辑服务器。而且在我们访谈的中途,Vertex的高级IT工程师ChrisPray就又从业务部门收到了增设16个逻辑服务器的服务请求。“要知道构建虚拟主机只是第一步,迁移数百TB生产数据才叫棘手,”Chris说道,“这就是一场不停追赶的游戏,虚拟化规模扩大,实施虚拟化服务的策略和流程也随之扩展,直到你无法控制。在Vertex是这样,在我以前雇主那儿也是如此。”
再来说密歇根州Ionia市的Independent银行。据其IT总监Pete Graves的介绍,眼下Independent银行共有约500台物理和虚拟主机,其当下目标是于2011年末实现80%的服务器虚拟化。“其实我们想达到90%”,Graves说道,“因此我们一直在密切讨论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包括什么必须做,什么一定不能做。”
“我们制定一些参考基准以帮助我们判断哪些设备必须要虚拟化,而另外的可以虚拟化也可暂保持现状。然后我们统计必须要虚拟化的设备规模,并制定迁移计划和相关进度控制目标,”Graves说道。同时他还表示,虚拟化管理策略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可能按计划完成目标,因为我们总是根据新的发现不断改进目标,并随之改变行动方案,“他补充道。
从这两例我们可知,虚拟化管理有两大棘手之处:如何保持恒定的部署速度,以及如何管理不可见的资源。
4、服务器虚拟化方案给客户的价值有哪些
就是虚拟化的好处呗,去百度吧 说起来太费劲太多了
1. 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提供一种服务器整合的方法,减少初期硬件采购成本
2. 简化服务器的部署、管理和维护工作,降低管理费用
3. 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服务器计算能力
4. 通过降低空间、散热以及电力消耗等途径压缩数据中心成本
5. 通过动态资源配置提高IT对业务的灵活适应力
6. 提高可用性,带来具有透明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故障自动隔离、系统自动重构的高可靠服务器应用环境
7. 支持异构操作系统的整合,支持老应用的持续运行
8. 在不中断用户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系统更新
9. 支持快速转移和复制虚拟服务器,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5、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都有哪些实现方式
你可以看看正睿的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参考一下
方案名称: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
方案地址:http://www.zrway.com/solutions/virtualization/server/
6、服务器虚拟化的好处
所谓服务器虚拟化,就是指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百甚至上万台虚拟服务器,让我们不再受限于物理资源,那么服务器虚拟化究竟都有什么好处呢?
1.降低能耗
整合服务器通过将物理服务器变成虚拟服务器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可以在电力和冷却成本上获得巨大节省。据中心里服务器和相关硬件的数量,企业可以从减少能耗与制冷需求中获益,从而降低IT成本。
2.节省空间
使用虚拟化技术大大节省了所占用的空间,减少了数据中心里服务器和相关硬件的数量。避免过多部署在实施服务器虚拟化之前,管理员通常需要额外部署一下服务器来满足不时之需。利用服务器虚拟化,可以避免这种额外部署工作。
3.节约成本
使用虚拟化技术大大削减了采购服务器的数量,同时相对应的占用空间和能耗都变小了,每台服务器大约可节约500到600美金每年。
4.提高基础架构的利用率
通过将基础架构资源池化并打破一个应用一台物理机的藩篱,虚拟化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通过减少额外硬件的采购,企业可以获得大幅成本节约。
5.提高稳定性
提高可用性,带来具有透明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故障自动隔离、系统自动重构的高可靠服务器应用环境。通过将操作系统和应用从服务器硬件设备隔离开,病毒与其他安全威胁无法感染其他应用。
6.减少宕机事件
迁移虚拟机服务器虚拟化的一大功能是支持将运行中的虚拟机从一个主机迁移到另一个主机上,而且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宕机事件。有助于虚拟化服务器实现比物理服务器更长的运行时间。
7.提高灵活性
通过动态资源配置提高IT对业务的灵活适应力,支持异构操作系统的整合,支持老应用的持续运行,减少迁移成本。支持异构操作系统的整合,支持老应用的持续运行,支持快速转移和复制虚拟服务器,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资讯来自网络时代
7、服务器虚拟化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您使用服务器虚拟化了吗? 虚拟服务器技术正是虚拟化技术的代表,它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关于服务器虚拟化的概念,各个厂商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然而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它是一种方法,能够通过区分资源的优先次序,并随时随地能将服务器资源分配给最需要它们的工作负载来简化管理和提高效率,从而减少为单个工作负载峰值而储备的资源。用更加直白的语言来讲,所谓虚拟化技术应该有两个方向来帮助服务器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一种方向就是把一个物理的服务器虚拟成若干个独立的逻辑服务器,使用户可以在这些看似独立的虚拟服务器上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这个方向的典型代表就是分区;虚拟技术的另一个方向,就是把若干个分散的物理服务器虚拟为一个大的逻辑服务器,使用户可以像使用同一台服务器的资源一样支配这些物理上独立的服务器,从而达到最大化利用资源的目的,这个方向的典型应用就是网格。 现在的虚拟服务器技术绝不是什么精巧的小玩意,它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一套精心设计的虚拟化解决方案的作用包括简化IT管理、降低硬件成本、提高系统敏捷性、提高生产率等方面:合并硬件管理,降低成本;根据需求情况进行资源分配;安装和配置新系统的时间极大缩短;应用程序以及操作系统的错误不至于影响系统的整体状态;降低异质资源管理的难度;在受控环境中方便测试和查错。 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虚拟化”并非刚刚出现的新技术,作为计算领域的一项传统技术,虚拟化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虚拟”一词最早来源于光学,用于理解镜子里的物体。之所以使用“虚拟”的概念定义一项技术,是因为人们希望虚拟机看起来和工作起来都与真正的机器一模一样,这同时也意味着,虚拟机并不是真正的机器,但是它能像真正的机器一样工作。 服务器虚拟化的最初应用是将利用程度较低的服务器硬件设备集中起来,构成由少量计算机组成的高效计算方案。从最初出现到现在,服务器虚拟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用途的解决方法。 近来,Intel和AMD都争相推出al-core甚至4-core的CPU以瞄准高性能服务器市场;同时,IBM和Sony等公司联合推出了有多达8个处理器单元的Cell芯片,它们掀起了高性能服务器向多核/多线程技术的转移,可以预见4-core或者8-core SMP不久将推向市场。另一方面,随着深亚微米技术的蓬勃发展,SoC体系结构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现实,到那时,拥有几十亿只晶体管的SoC将可能统治高性能计算领域。例如,如果技术能够降低到35nm,制造拥有多达32/64处理器的SoC将成为可能。因此,网络服务器必须采用多核SMP与SoC技术。这就要求网络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必须做出变革,以拥抱新的硬件技术的发展。在关注硬件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到虚拟化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l和AMD分别开发了VanderPool和Pacifica技术,在底层硬件上就支持虚拟化。IBM、Sun Microsystem (例如Solaris Zone)、HP(例如HP research Lab’s SoftUDC)、VMWare(例如ESX server)、Transitive和Microsoft(例如Virtual Server)等也都大力发展服务器级的虚拟化技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加固,特别是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性能与故障隔离、安全性、管理性和可扩展性。因此,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器也必须充分利用虚拟化技术的重大成果,迫切需要发展新的面向虚拟化技术基于多核与SoC技术的体系结构。 进入2006年以来,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队伍大大扩充了,从处理器层面的AMD和Intel到操作系统层面的微软的加入,从数量众多的第三方软件厂商的涌现到服务器系统厂商的高调,我们看到一个趋于完整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它们在虚拟化技术方面不断推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对虚拟化技术在用户端的应用,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硬虚拟、软虚拟各有所长实际上,从原理上看虚拟技术虚拟的是指令集。所有的IT设备,不管是PC、服务器还是存储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被设计用来完成一组特定的指令,这些指令组成一个指令集。对于虚拟技术而言,“虚拟”实际上就是指这些指令集。虚拟机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模拟一个指令集的概念。每个虚拟机都有一个用户可以访问的指令集,虚拟机通过把这些虚拟指令“映射”到计算机的实际指令集来完成工作。 当“虚拟”成为现实,它所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有利于整合服务器资源,降低系统的总拥有成本;有利于服务那些希望使用服务器资源,但并不希望购买服务器的用户;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提供对操作系统的监控,提供HA支持和资源使用的负载平衡,简化满足新的应用需求的工作;有利于减少操作系统对硬件平台的依赖。 鉴于服务器在使用效率、维护难度及升级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虚拟机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在网络服务器方面,Stanford大学提出了基于虚拟机的vMatrix服务器以服务在线游戏。总体来说,虚拟机技术是一种通过在一组集中的计算资源上按需的为用户构造虚拟硬件平台,并在其上运行传统操作系统以提供应用运行环境的技术。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实现虚拟机的技术路线:物理虚拟机和软件虚拟机。
8、服务器虚拟化有哪几种方案?分别有何特点?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方案主要的有三种,特点分别如下:
1、思杰Citrix XenServer :XenCenter是Citrix的虚拟化图形接口管理工具,可在同一界面,管理多台的XenServer服务器。管理上,通常会先在XenCenter建立一个服务器群组(Pool),然后将位于同一机房内的XenServer服务器加入。和大多数服务器半虚拟化产品相同的是,当数台XenServer服务器连接到同一台共享磁盘驱动器,且将虚拟档案放置于此的前提下,可以通过Xen-Motion这项功能,将虚拟机以手动方式在线转移到其它的XenServer服务器,从事主机的维护,或者降低硬件资源的消耗。
2、微软 Windows Server 2008 Hyper-V:是以Xen的虚拟化技术为基础开发而成的,而这个虚拟化平台目前已整合在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
3、VMware ESX Server 这是最常用的:VMware ESX ServerESX Server
运行在服务器裸机上,是基于硬件之上的架构。属于企业级应用。用同一台服务器底层硬件,划分出若干虚机,集中管理,很方便的做集群,负载均衡,热迁移等功能。
总特点:
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或者让几台服务器变成一台服务器来用,我们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合!
友情提示:深圳天源腾创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9、服务器如何虚拟化?
简单来说虚拟化是将硬件资源整合成一个虚拟的硬件资源池,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更高,而且是其管理跟有效;
由两部分组成:一个管理端,一个底层的平台;
WMware的Wsphere 管理端为Vcenter;底层平台为ESXi;
RedHat的RHEV管理为RHEV-M ,底层平台为RHEV-H;
将几个物理其装上虚拟化平台,然后利用管理端整合和管理,这样就将几个物理机虚拟成了一个虚拟池;这个过程就是虚拟话咯!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