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Si自动变速器公司的DSI与吉利
DSI是全球知名的高端汽车自动变速器供应商,拥有完整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系列产品,在排量为1升至2.5升的汽车自动变速器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因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澳大利亚的整车企业减产和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倒闭,DSI产量骤降超过一半并进入破产程序。在被吉利收购后,DSI有望在两年内恢复年产20万套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生产规模,并会在中国设厂,供应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
2月16日,吉利集团主管技术的副总裁赵福全和另外两名持中国大陆以外护照的技术高层登上了飞赴澳大利亚的航班。“这样做,能节省些办签证的时间。”此时的吉利,已感受到来自竞购对手的压力,而如果能把DSI纳入怀中,则无疑能补上吉利在高端变速器领域的短板。“小排量小扭矩(变速器)吉利有,但缺大排量大扭矩的(变速器)。”杨健认为,机会就摆在面前,“DSI刚好是这方面的强项。”
赵福全等抵达澳大利亚的那一天正是DSI宣布破产的日子。经过对工厂的考察和对当地政府及托管公司的拜访,初步信息反馈到吉利杭州总部,“DSI的产品和吉利目前自主研发的产品有很大的互补性。”
2月25日,杨健带领吉利研究院的高管再赴澳大利亚。此时,吉利并购DSI已进入实质程序。在请示李书福后,杨健很快便在当地找到了涉及收购的法律、会计及并购事宜的第三方公司。其中,律师行为麦肯锡、会计师行为安永、并购顾问公司为洛西尔。请全球知名的咨询顾问公司为自己服务,“吉利早就有所准备”。
3月1日,杨健离开澳大利亚,留下两名高管继续对DSI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回国后的杨健立即向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上报收购事宜。好消息不断传来。国家发改委在第一时间批准了吉利的这一并购动作,而联交所也对吉利利用国际资本完成此次收购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3月下旬,李书福亲率吉利高层飞赴澳大利亚,正式拉开了吉利并购DSI的大幕。
“董事长那次去主要涉及的是收购价格及管理团队和员工的安置。”其中,在收购价格及未来公司治理这一最为敏感环节,吉利遭遇到来自印度公司强烈的竞争。“印度那家公司当然有他们的优势,但吉利的优势是,能把DSI和整车厂(即吉利)捆绑在一起。”李书福给出的收购思路是,在成功并购DSI后,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强化DSI既有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利用吉利作为主机厂采购需求的规模优势,保证DSI产品销售运营的持续性。
不过,对于海外收购,中国企业并无太多成功的案例,恰如联想之于IBM和上汽之于双龙。“我们的确对这次收购进行了评估,认为(这次收购)风险已降到了最小。”杨健依然肯定地表示。
2、国内主要主机厂(福特、大众等)仪表板的供应商(仪表板本体也行)
国内做汽车仪表的主要供应商有: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大众最大的仪表供应商,也有很多通用项目是大陆芜湖做的,还有BMW,Suzuki和吉利等等)伟世通(长安福特,通用,大众)江森自控,日本电装,德克电子,埃泰克,马瑞利等等,当然还有一些国内企业就不一一列举了
3、吉利汽车怎么样
作为曾经在吉利工作的前员工,答主简单讲一下。
吉利汽车是国产汽车自主三强之一,2018年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50万,排名进入前五。吉利从收购沃尔沃以来,等到了很多技术支持,研发实力大大提升,公司上下一片潮气蓬勃,发展手头迅猛。
吉利团队可以说是中国最拼的企业,工程师们每个人积极向上,奋勇拼搏,常常可以看到研发大楼灯火通明。研发团队追求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专业技术上常常也保持工程严谨性。
吉利的质量团队也非常强大,严格按照16949的标准执行,对待质量问题容忍度极低,ppm值要求已经超过了国内主机厂的最低线了,无论是在前期研发还是制造质量管理都很严格。
工艺和制造团队也有着很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吉利对标沃尔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全德国进口设备,对标丰田的精益生产,在产品上精善尽美,全面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
最后就是吉利的供应商体系。吉利在前些年发展当中,很多供应商的能力都比较低下,近些年已经淘汰了绝大部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供应商,现在零部件的供应商很多都是业内高水平的,一些精密复杂的零件都是来自于国际上顶尖的供应商,比如大陆,联电,博世,舍弗勒等。
想了解更多有关吉利的信息,可与我联系。
望采纳!
4、吉利发动机是沃尔沃技术吗
吉利发动机是沃尔沃技术.
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并不代表吉利可以随意使用沃尔沃的核心部件。在收购之前,双方必然会在制定收购细则过程中有明确约定的。除此之外,收购沃尔沃的是吉利控股集团,并不是吉利汽车。也就是说相对于集团而言,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是平起平坐的。
除此之外,从发动机核心技术层面来讲,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必然是希望能够获得沃尔沃的技术支持。然而迫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成本、人员以及产品策略等因素,更好的做法是线作为技术储备而非现学现卖。从里一个角度来说,要知道,吉利作为主机厂并不是造不出好的发动机,而是因为产品定位和成本控制决定的。采用沃尔沃的技术和生产工艺标准,吉利是能够做到的,但是这样一来生产成本也随之升高。那么问题来了,同样价格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吉利还是沃尔沃呢?
5、二本学校本科毕业,有两个选择去国产吉利下属的电动汽车主机厂和一般的汽车设计公司,选择哪个未来会有很
以后得电动汽车会比较吃香的。建议你去学点电动主机方面的东西,这市场前景好。
6、到底是吉利汽车的质量好还是奇瑞的好?
吉利与奇瑞之间的较量一直存在,就销量来看吉利具有压倒性的优势,2018年销量为151万台,可谓惊人;奇瑞在三大件质量方面有优势,在自主品牌汽车中算是比较注重技术的,但是销量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奇瑞汽车的质量表现是要比吉利好一些的。
奇瑞汽车在发动机、变速箱研发方面坚持正向开发,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就出口汽车量来说,奇瑞做的还是很不错,能够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可见其质量方面还是有保障的。奇瑞汽车经常与本田汽车相提并论,并且有人称奇瑞是国产本田,足以说明奇瑞对技术的研发还是很用心的。奇瑞汽车也算是叫好不叫坐,一方面汽车外观设计不能足够吸引人,缺少好的设计师;另一方面营销做的也很烂,其中奇瑞汽车的高端豪华品牌观致汽车,可以说是奇瑞的一手好牌被打的稀烂。
奇瑞相比之下则更加踏实一些,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自主正向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往事,当国内其他品牌都热衷组装车的时候,奇瑞最早站出来搞自己的发动机,而且时至今日已小有成绩,acteco系列已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还出口到了美国,日本,意大利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对算的国内第一技术流。奇瑞的最新1.6t发动机参数不输本田1.5t,同样值得国人骄傲。另外奇瑞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敢对发动机进行一百万公里质保的主机厂,我想这并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源于对线上严格的质量把关和线下残酷的路试。总得来说奇瑞还是更能让人有信心。
奇瑞百台车投诉数量为400,而吉利则是464,所以侧倾结果也是奇瑞更胜一筹。
吉利的长处是有钱,可以任性收购各种品牌,各种技术,但拿来主义能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这个真不好说。奇瑞属于国企,经营灵活性稍差,实力也不算雄厚,但在技术研发上是不遗余力,很值得尊敬,无论如何这一票都要投给奇瑞。
7、吉利汽车总厂在哪?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省会杭州,在浙江省的台州的临海、路桥、宁波、和上海等地建有四个专门从事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生产的制造基地,现已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和2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2005年在湘潭、兰州等地又建立了两个新的整车制造基地,建成后集团综合产能将达到40万辆。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吉利控股集团(Geely Holding Group) 是一间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港交所:175),集团主席为李书福,主要业务为制造及分销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该公司亦为中国最大民营汽车生产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联营公司,自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已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主要厂商之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吉利豪情、美日、优利欧、SRV、美人豹、华普、自由舰等七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轿车;拥有1.0L(三缸)、1.0L(四缸)、1.3L、1.5L、1.6L、1.8L等六大系列发动机;拥有JLS160、JLS160A、JLS110、JLS90、Z110、Z130、Z170等七大系列变速器。上述产品均通过国家的3C认证,达到欧III排放标准,其中4G18、4G10发动机已经达到欧IV标准;吉利拥有上述产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现拥有286个4S店、489家品牌经销商和569家服务站。2005年通过市场的精耕细作和品牌的有效推广,吉利汽车销售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全年共销售各类吉利轿车近15万辆,同比增长50%以上;出口近7,000辆,同比增长6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近6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实现利税近9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全国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25%,经济型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3.78%;全国轿车销量排名第九,1.5L以下轿车销量排名第二。自2001年吉利汽车正式列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并开始市场销售以来,累计销售各类吉利轿车近45万辆,所销售的轿车均属于自主创新产品。2004年,吉利牌系列轿车被授予浙江省名牌产品;2005年,吉利商标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2005年10月,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05年底,在海外已建有18家代理商和108个销售服务网点,累计出口近16,000辆吉利汽车。
浙江吉利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数亿元建立了吉利汽车研究院,其总部设在临海,在杭州建有分院,在宁波建有发动机研究所、变速器研究所,在路桥建有电子电气研究所。吉利汽车研究院拥有较强的轿车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每年可以推出2-3款全新车型和机型。在汽车造型设计开发、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气设计开发方面拥有行业顶尖的技术专家和技术力量,2005年获得各种专利101项,发明专利7项;自主开发的4G18发动机,升功率达到57.2kw,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填补了国内汽车领域的空白;自主研发的EPS,开创了国产品牌的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先河。2005年,吉利集团被评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道道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近7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00余人,占总人数的14%以上;集团现有院士两名、外国专家八名、博士数十名、硕士数百名、高级工程师及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数百名。特别是近几年从国内外知名汽车公司引进的一大批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在吉利教育产业、产品研发、技术质量、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吉利汽车后来居上的重要保障。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数亿元建立的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吉利三亚学院、临海浙江吉利汽车技师学院等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已达3万人,培养出的近万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中国汽车工业人才战略作出重大贡献。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现已全部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和集团的战略发展,集团和各子公司全面启动了TS16949体系建设与认证、欧盟的ECE认证、美国的DOT和EPA等认证工作。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制定出未来十年的规划蓝图,即到2010年,将推出十五款全新车型,八款发动机,六款手动变速器,六款自动变速器,三款电子无级变速器,一个油电混合动力项目和一个赛车项目;到2010年,将实现产销100万辆目标,其中国内市场份额达到8%,吉利汽车将成为国内经济型轿车的首选品牌;到2015年,将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在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2.5%,吉利汽车将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吉利集团已经在品牌营销规划、业务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创新、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实施信息化等方面展开卓有成效的工作。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着“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联横、后来居上”的战略思想,发扬“敬业、创新、沟通、拼搏”的企业精神,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崛起,为实现“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美好理想而拼搏奋斗!
8、问一下,汽车设计师有五年经验,工资差不多是多少?还有我应该去主机厂还是去设计公司。感觉当设计很白领
去主机厂吧,设计公司多为第三方外包,或者是一些工程外包。
主机厂比较看重工作经验的。
还有设计本来就是“枯燥”的
同时眼光放远点,不一定要做机械结构方面的设计。
参与一下ADAS ,主被动安全系统的设计也很有前景
过4,5年ADAS都要加到ENcap里了,现在很多主机厂都在做,吉利算国产中起步早的,其余大都刚刚起步,ADAS尚在扩张期!
9、销量下滑,为什么吉利汽车副总裁一点都不着急?
5月13日,中汽协发布数据称,中国4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7.7%。前不久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6.9%,1-4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1.9%。
由于统计渠道和方式的差异,中汽协与乘联会的数据略有出入。但毫无疑问,11个月以来,车市连续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人心惶惶之下,车市的自保式价格大战一触即发。
受市场环境影响,一直表现强劲的吉利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4月份销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那么,吉利汽车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又有哪些应对之策?近日,汽车情报新媒体在浙江宁波对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进行了专访。
谈市场,吉利不打价格战
“增量市场竞争时代,是一个把数量变成质量的好时机”,林总表示:今年整个市场形势,跟我们去年的预判比较接近:2019年的上半年整个市场不会太乐观。我们去年就提出,吉利汽车必须要从高速度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这两年,吉利汽车取得了快速成长,但我们认为吉利需要调速。今年吉利的销量增速放缓,但这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质量。目前,整个市场增速放缓,吉利品牌、领克品牌,都要维持住一定的销量规模,同时作为一个企业经营,一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水平,而不是简单去拼量。
林总表示,在目前整体负增长市场环境下,吉利汽车不想进行库存转移,吉利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优化经销商库存结构。因为,厂商关系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在任何市场环境,特别是波澜起伏的时候,更要坚定信念,这极其重要。在很多品牌纷纷降价保量的时候,吉利汽车没有参与过于激烈的价格战,对于部分区域的库存车辆,我们完全站在构建好整个大生态的思维方式上。包括去年年末销量的紧急制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地调整库存,这也是吉利的预警系统发挥的功效。
林总认为,整个市场的发展,不会永远的冲高,对于目前吉利来讲,是由基数决定增速。吉利在这样一个150万的大基数之下,再有40%、50%增长是的很难的,所以,吉利现在要做的事还是巩固规模,还是要抓基础、练内功,越是市场低迷,越是要把团队凝聚好。越是市场低迷的时候,厂商家之间沟通就应该更加紧密,共同应对市场难题,把薄弱的地方进一步巩固加强。这样,才能为未来整体冲高做好准备。
而且,吉利不能靠价格来取胜,那样我们可能就没法生存,因为只要合资品牌继续下探,自主品牌肯定先扛不住。我们认为一些品牌的降价方式,是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的,也不利于做好品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价值”?第一是一步到位的精准定价,第二是维持整个价格的相对平稳。这不是说,一款车永远不降价,但价格不能过大起伏,否则到最后还是会伤害品牌。其他品牌在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的价格没有松动,维持住了一个品牌的价值,这是至关重要的。
谈产品,吉利志做“高品质”
最为重要的,是企业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为此,吉利历时三年多、斥巨资与沃尔沃联手打造了CMA模块化架构。该架构可以与丰田的TNGA以及大众的MQB相媲美,是目前全球最领先的架构。沃尔沃XC40与领克系列产品都诞生于CMA架构。同时,吉利也把CMA架构技术应用到了吉利品牌上,并针对中国路况与消费者需求,做了针对性调整,吉利最新的高端产品星越就是吉利CMA架构的首款车型。
领克是不折不扣的新生代高端品牌。高端品牌就像每个人都向往幸福生活一样,每个主机厂都想打造一个高端品牌。但林总认为,打造一个高端品牌,不止是口号,不止是外形,而必须要有“五高”:高颜值、高性能、高科技(智能)、高安全、高价值。
第一,高颜值。这个时代,如果一款车品质很好,外形比较难看,那肯定连看的人都没有;第二,高性能。你做高端产品,但技术很落后,就不能带给消费者一种优于其他产品、品牌的驾驶感?仅仅是价格高的产品不能叫高端产品;第三,高科技,也可以叫高智能。现在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不仅是买一款可靠的车这么简单。他要可靠,又要智能;第四,高安全。大家都知道,安全性是不能被很好显示出来的,但却极其重要的,它能够支撑这个品牌长远存在;第五,高价值。如果前面四点都做得很好,但定一个高不可攀的价格,用户不会买单,所以带来高价值也很重要,定价一定要符合市场实际,敬畏市场。
林总在接受专访过程中还提到了雷克萨斯的例子。林总表示,丰田把雷克萨斯做成高端品牌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它在各个细节都做到了感动用户,没有这样的耐心打磨,高端怎么做成?高端品牌肯定不是一蹴而就,而在高端品牌打造这路上,可能要吃更多的苦,扛更多的雷。但就像董事长李书福讲的,你认为是对的,你就要去坚持。所以吉利和领克会继续坚定走下去,不仅满足这“五高”,还要做到“高标准、高要求、高满意”,才能支撑发展高端品牌。
10、杭州湾新区会建哪些汽车主机厂
貌似现在有吉利帝豪在滨海二路,在建的有上海大众杭州湾工厂在滨海四路最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