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票IPO的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我國的IPO定價一直都很糾結,目前貌似實行詢價定價法,還一直在改革中,因為黑幕多。如果是美國,程序如下,號稱14周4階段。
1.填表,4周左右
2.證券會審查,以及路演籌備,一般要6周
3.等待證監會反饋,並准備「紅頭」
4.准備發行招股說明書,然後根據路演訂購率確定發行價格。
2、IPO定價機制是什麼,有哪些?
市盈率 市凈率以及利潤增長率等
不過基本上都是忽悠人的,很多上市公司 上市前把財報做的很好看,上市後就全露餡了
最典型的就是2399海普瑞以及601558華銳風電
3、我國IPO新股發行的定價方式是什麼及定價人是誰
IPO定價主要是承銷商與上市公司協商確定的。
影響定價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發行規模,市場波動狀況,券商實力(我國這一點幾乎沒區別)。
影響定價的內部因素就是上市公司的資質了,包括行業狀況,企業競爭力,財務狀況等。
另外,由於我國目前仍是審核制,監管層的態度對IPO定價也有影響,比如市場公開默認23倍市盈率是天花板,所有新股發行的定價都沒有超過這一紅線的。
4、嗶哩嗶哩IPO定價為多少?
3月28日午間消息,彈幕網站嗶哩嗶哩計劃IPO定價為11.50美元/存托證券,整體募資規模4.83億美元。嗶哩嗶哩將於今晚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為「BILI」。
美國東部時間3月2日,嗶哩嗶哩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FORM F-1),計劃在美國上市。
招股書顯示,嗶哩嗶哩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到76.3分鍾,正式會員第十二個月的留存率超過79%。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3160萬用戶通過了嗶哩嗶哩獨創的社區入門考試成為正式會員。
招股書顯示,嗶哩嗶哩2017年總收入為24.68億元人民幣,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Non-GAAP)的年凈虧損為1.01億元人民幣。公司收入實現快速增長,2017年同比上年增長372%,2016年同比上年增長299%。
游戲是嗶哩嗶哩目前收入佔比最大的業務,在2017年占總收入的83.4%。直播業務和廣告業務起步較晚,分別佔比7.1%和6.5%。2017年排名前三的營業成本主要是收入分成成本9.26億元人民幣(占總成本48.3%),帶寬伺服器成本4.69億元人民幣(占總成本24.4%)以及內容和版權成本2.62億元人民幣(占總成本13.6%)。
在公司股權結構上,董事長兼CEO陳睿持股21.5%,為第一大股東;創始人兼總裁徐逸持股13.1%;副董事長兼COO李旎持股3.7%。在主要機構投資者中,華人文化(CMC)持股12.8%,位列第一;正心谷創新資本(9.0%)、IDG-Accel(7.6%)、君聯資本(5.9%)、騰訊公司(5.2%)分列二至五位。
在對市場前景的展望上,招股書披露,嗶哩嗶哩作為中國年輕人高度聚集的內容社區,其使命是豐富年輕一代中國人的文化生活。此次募資將用於繼續滿足用戶對優質內容的需求、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平台技術,包括雲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並全方位加強平台的競爭力。
5、IPO價格是怎麼制定的
常用的IPO定價方法有三種:
1、收益折現法,就是通過合理的方式估計出上市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並選擇恰當的貼現率與貼現模型,計算出上市公司價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現模型(ddm)、現金流貼現(dcf)模型等。貼現模型並不復雜,關鍵在於如何確定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和折現率,而這正是體現承銷商的專業價值所在。
2、類比法,就是通過選擇同類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市凈率(p/b即股價/每股凈資產),再結合新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如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來確定上市公司價值,一般都採用預測的指標。市盈率法的適用具有許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要穩定,不能出現虧損等,而市凈率法則沒有這些問題,但同樣也有缺陷,主要是過分依賴公司賬面價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場價值。因此對於那些流動資產比例高的公司如銀行、保險公司比較適用此方法。在此次建行ipo過程中,按招股說明書中確定的定價區間1.9~2.4港元計算,發行後的每股凈資產約為1.09~1.15港元,則市凈率(p/b)為1.74~2.09倍。除上述指標,還可以通過市值/銷售收入(p/s)、市值/現金流(p/c)等指標來進行估值。
3、通過估值模型,我們可以合理地估計公司的理論價值,但是要最終確定發行價格,我們還需要選擇合理的發行方式,以充分發現市場需求。常用的發行方式包括:累計投標方式、固定價格方式、競價方式。一般競價方式更常見於債券發行,這里不做贅述。累計投標是目前國際上最常用的新股發行方式之一,是指發行人通過詢價機制確定發行價格,並自主分配股份。所謂「詢價機制」,是指主承銷商先確定新股發行價格區間,召開路演推介會,根據需求量和需求價格信息對發行價格反復修正,並最終確定發行價格的過程。一般時間為1~2周。在詢價機制下,新股發行價格並不事先確定,而在固定價格方式下,主承銷商根據估值結果及對投資者需求的預計,直接確定一個發行價格。固定價格方式相對較為簡單,但效率較低。
6、新股IPO的定價過程?
最主要是分析該股上市前一年的收益,一般會按15---25倍的市盈率[目前最大見88倍,最小見10倍]定下價格區間.再詢問各主要想購入機構的意見定下價格區.然後分網上網下申購.最終定下一個大家認為值得購入的價錢.目前所有股票都差不多是這樣定價.帶H股的股票則參考H股的市價來定價.
7、一直搞不懂IPO定價機制和定價方法是否有區別?是不是IPO定價機制中包含定價方法?還是其他什麼什麼的?
你可以這么理解,但無需苛求:
1、定價機制是定價的規矩,也就是定價方法需要遵守的規矩,可以認為是證監會指定的規矩
2、而定價方法是在定價機制下形成的可以採用的方法
3、簡要的舉個例子,比如現在IPO的定價機制是以詢價機制進行定價,其中,主板需要經過初步詢價和累計投標詢價;而中小板只需進行初步詢價之後由券商和發行人決定價格。那麼詢價是定價機制,兩步詢價和一步詢價就屬於方法。
其實呢~我覺得很多人也有和你一樣的困惑,機制、方法也可以引申來理解,即機制就是方法,方法就是機制,除了論文嚴格一點,其他用途,兩者可以混合理解吧~
8、IPO的價格確定問題
累計投標詢價的定價辦法,是按照詢價對象的出價從最高價往下排,直到報價數量滿足發行數量為止,此時的報價即為最終定價,在此價格之上的都可以獲配,這就是價格優先的原則。這是溢價發行,面值發行只是理論上的,國內A股沒有按面值發行的,都有溢價。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以前,參與詢價的都是機構投資者,改革以後,允許承銷商推薦個人投資者參與詢價,但對個人投資者的要求還是很高的,也不能算散戶。詢價只是個定價機制,散戶不能參與詢價,只是說散戶對發行定價沒有什麼參與權,但是可以按照詢價後已經定好的發行價參與申購,這個是不限制的。
9、如何確定公司IPO發行價格?
①市盈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為依據確定發行價格的方法。基本公式:發行價格=每股凈收益×發行市盈率,市盈率法的關鍵是根據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發行公司所處行業情況、發行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及其成長性確定發行市盈率。
②市凈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凈率為依據確定發行價格的方法。基本公式:發行價格=每股凈資產×發行市凈率,市凈率法的關鍵是根據二級市場平均市凈率、發行公司所處行業情況、發行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及其成長性確定發行市凈率。
③現金流量折現法:是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計算公司的每股凈現值,確定發行價格的方法。基本公式:發行價格=每股凈現值,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關鍵是根據發行公司所處宏觀經濟環境、行業情況以及發行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預測公司未來每年的凈現金流量。
10、關於ipo的定價問題
公司上市的定價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要根據公司規模 融資計劃 發行總股本 由嚴格的定價模型計算出來
上市公司會與證券承銷商協商 經過網上詢價 對機構的網下詢價 最後進行一段時間的路演 才可以最後確定]
確定之後的發行價格 會是對所有網上網下 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發行價格 對於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購買行為 會有折扣與優惠的措施 但是會規定證券不得在二級市場上賣出的時間
在未公開上市之前 很多信息是不公開的 沒有參與ipo的人對此間的具體細節比較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