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國演義》之《趙雲單騎救阿斗》讀書筆記,100分
為救阿斗 ,趙雲槍下的65位將軍全部資料
高覽:使一柄開山斧。趙雲初沖當陽時殺的第一員曹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是河北最著名的四猛將,號稱「四庭柱」。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這次高覽在趙雲面前也只走了一個照面。
D楊明:使一口刀,被趙雲殺的第二員曹將。趙雲救劉備部將毛仁時一個回合將其挑於馬下。
D朱慈:使一柄長斧,趙雲救部將苟璋時見面便槍挑了他。
D高平:高覽的兩個堂房兄弟之一,使一柄長錘,趙雲二沖當陽時所殺。
D高槐:高覽的兩個堂房兄弟之一,使一柄鎦金鐺,趙雲二沖當陽時所殺。趙雲連殺此二將只用了一槍。
C晏明:使三尖兩刃刀,趙雲沖二營時一個回合將其挑落。
D晏騰:使一把鋼鞭,趙雲沖二營時一槍鑽打碎其後腦。
A張郃:河北「四庭柱」之一,使長槍。與趙雲只戰了一合,心虛而敗走。他是長坂坡與趙雲交手過的曹將中少數沒有受傷的將領之一。後受曹操之計挖陷阱欲擒趙雲,結果被趙雲從陷馬坑中跳出。
C韓瓊:河北「四庭柱、一正梁」中的一根大梁。在南方評話中也有稱為「老槍王」韓榮。河北名將韓瓊在當陽道時年歲已高,須發皆白。被趙雲槍挑其侄兒後前來報仇,結果趙雲以梅花槍槍挑韓瓊。
D牛賢:使一柄斧子,趙雲在枯井邊救阿斗時遇的一員曹將,被趙雲一個回合挑落馬下。
趙雲用護身甲裹住阿斗繼續殺出長坂坡……
B曹洪: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使一口大砍刀,被趙雲照面一槍刺中大腿。
D曹成:人稱「賽養叔」,曹操手下箭法最好的大將之一。趙雲沖三營時,被箭射死。
D曹順:人稱「蓋潘黨」,曹操手下箭法最好的大將之一。趙雲沖三營時,被箭射死。
D王雄:人稱「鑽天龍」,曹操手下最好的步將之一,使一對雙刀。趙雲一槍從其喉嚨刺入。
D王飛:號稱「入地蛟」。曹操手下最好的步將之一,使一口朴刀。趙雲一槍鑽打碎他的背心
C淳於瓊:淳於兄弟之一,使金頂棗陽槊。趙雲奪槊三條,連殺三將。
D淳於安:淳於兄弟之二,使金頂棗陽槊。趙雲奪槊三條,連殺三將。
D淳於普:淳於兄弟之三,使金頂棗陽槊。趙雲奪槊三條,連殺三將。
A徐晃: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使一柄開山斧,三國中最有名的勇將之一。趙雲把從敵將處奪來的鋼鞭飛擲擊中徐晃後心鏡,打得他抱鞍吐血。兩人只兩個回合,徐晃退走。
B文聘:人稱「金槍將」,使一桿金槍。曹操曾經三次到他襄陽家中相請,才請得文聘為他效力。文聘與劉備、趙雲素有交情,因此和趙雲乃假戰。
D夏侯恩:乃是曹操身旁最寵愛的侄兒,為曹操保守「青釭寶劍」。子龍將其槍挑後,把青釭劍奪為己有。
C賽猿精:原名叫眭元進,遼邦公孫王手下的第一勇將,使一對獨腳銅人,力大無窮。曹操平遼東後將其收為帳下。趙雲沖中營時一槍刺中其頭頂,戳得穿冠斷發,幸而未死。他落荒逃到東川,投奔了漢中王張魯。後在劉備收漢中時還是被趙雲用落馬金錢槍挑去。
D公孫王:遼東番邦大王,被曹操收降。趙雲沖中營時一槍震塌石牌樓,將他活活壓死。
E轅門十將:趙雲沖中軍營時連挑十將,具體姓名不詳。
C胡車兒:宛城侯張綉的馬前步將,使兩口短刀。宛城之戰時偷走曹操手下第一勇將典韋的鑌鐵雙戟,使典韋身亡。他與趙雲在陣前大戰數十合,被趙雲槍挑。
D刁麟翔:宛城侯張綉的馬後步將,使一柄短棍。與胡車兒一起被趙雲槍挑。
C張綉:封「宛城侯」,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桿虎頭金槍。張綉是武術名家童淵的大弟子,但是與趙雲(童淵關門弟子)並不相識。戰宛城時由胡車兒偷走典韋的雙戟,然後得以槍挑典韋。他的「百鳥朝凰槍」威震天下,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被趙雲的七探蛇盤槍殺死。從此趙雲成了真正的槍王。
A許褚:曹操手下八虎將之首,號稱「痴虎大將軍」,使一口九環刀,勇猛無敵。張綉死後,他急於求戰,與趙雲交手二合,被趙雲槍桿掃中後背,伏鞍而逃。從此許褚一生最怕子龍,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漢中之戰,許褚仍然被趙雲槍挑。
A張遼:曹操手下八虎將之一,文武兼備。在接應受傷的許褚時被許褚噴了一臉的鮮血,扶著許褚退歸本陣。這回書正是有名的「槍挑槍王、鑽打許褚、血噴張遼、嚇退曹洪」。也有評話書為「槍挑槍王、鑽打許褚、血噴曹洪、嚇退張遼」,指的是接應許褚的是曹洪,而扶許褚退走的是張遼。
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乃拔青缸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泉涌。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
D焦觸:使一柄大斧,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沖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D張南:使一柄大刀,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沖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D馬延:使一條長槍,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沖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D張豈頁:使一口刀,鎮守中軍帳帥旗。趙雲沖出前營後,拔寶劍砍倒了中軍帳大旗,四人合戰趙雲。
D鍾縉:上庸的守將,使一柄大刀,被趙雲的青釭寶劍殺死。
D鍾紳:望陵的太守,使一柄大斧,被趙雲一槍刺中咽喉。
D張台:青州四將之一, 使一丙大刀, 被趙雲用青缸寶劍殺死.
2、求一日本愛情電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應該是部韓國電影,叫《假如愛有天意》,確實很好看。 中文片名:假如愛有天意 外文片名:The Classic 更多中文片名:不可不信緣、緣起不滅、愛有天意 更多外文片名:Keulraesik 影片類型:愛情 片長:137 分鍾 國家/地區:韓國 演職員表 導演Director:郭在容 Jae-young Kwak 編劇Writer:郭在容 Jae-young Kwak 演員Actor: 孫藝珍 Ye-jin Son .....Ji-hae/Ju-hie-----飾梓希、珠喜 曹承佑 Seung-woo Cho .....Jun-ho-----飾俊河 趙寅成 In-seong Jo .....Sang-min-------飾尚民 李基宇 Ki-woo Lee .....Tae-su-----------飾泰秀 Sang-in Lee .....Su-kyeong 任藝珍Ye-jin Lim .....Shopkeeper Hyeon-tae Yang .....Seok-woo 金秉玉 Byeong-ok Kim 徐英姬 Yeong-hie Seo-------------------飾秀景 劇情介紹 版本一 梓希跟秀景是同校的大學生,她們雙雙暗戀戲劇學會的尚民。一向較為主動外向的秀景要求梓希代寫情書給尚民。梓希便將自己對尚民的情感毫無保留地抒發出來,卻被迫要寫上秀景的名字。尚民看過那些情書後深受感動,漸漸亦被秀景吸引住。梓希每每遇上他都感到混身不自在甚至內疚,但越是設法逃避他,緣份越是將他們拉得更近。 梓希一天收拾房間,無意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箱子,裡面滿載著她母親初戀的回憶…… 1968年夏天—— 俊河到鄉郊居住的伯父家過暑假。他遇見珠喜並對她一見鍾情。珠喜出身名門望族,家教甚嚴。一天珠喜偷偷地要俊河帶她看看村裡的鬼屋,他們歡渡了難忘的一天,只是突如其來的風暴,把他們的船吹走了,珠喜在途中又把腳弄傷,俊河只能背著珠喜繞著湖步行回去,把珠喜送回家時已經很晚,珠喜闖出這個禍以後便立即被送回漢城,跟俊河沒有話別就分開了。俊河懷著沉重的心情渡過餘下的暑假。 暑假過後,俊河回漢城上課。班上的泰秀要他寫情書給一女孩子,而這女孩正好是珠喜。俊河並未向泰秀表白他暑假的戀愛片段,只是不情願地順從朋友的請求。 梓希發覺母親的初戀故事跟她的遭遇竟巧妙地相似。種種的巧合更令她對尚民的好感日益增加。雖然她因好友的緣故打算徹底忘記尚民,但種種的試驗更證實她的感覺是對的。 版本二 兩個女學生秀景和梓希同時傾慕班中的男同學尚民。秀景因為怕自己辭不達意,於是找了好友梓希代筆,寫一封電郵給尚民。往後梓希不斷以秀景的身份寫電郵,卻漸漸發現自己也愛上了尚民。就在此時,梓希偶然地發現了媽媽的保險箱,內里有著一堆情書。而最特別的是,媽媽的愛情故事卻跟自己的很類似…… 劇本三 孫藝珍飾演大學生智惠,無意中找到母親主熙留下的日記,重溫她的初戀。二〇〇三年的智惠和一九六八年的主熙,同樣清純可愛同樣面對感情難關。富家女主熙和窮學生俊河一見鍾情,無奈門戶之見令兩人陷入了地場苦戀。兩人兜兜轉轉後重遇,卻未能再繼前緣。那邊廂,智惠和話劇導演相民,婉約含蓄,愛在心裡口難開。 版本四 一對好朋友梓希和秀景雙雙暗戀同班的尚民,外向的秀景怕自己辭不達意,於是要求梓希代寫情書給尚民,梓希便將自己對尚民的情感毫無保留地抒發出來,結尾卻只能寫上秀景的名字。尚民看過那些情書後深受感動,也漸漸被秀景吸引。梓希每次碰見尚民都覺得不自在,她越是設法逃避,緣分卻將他們越拉越近。就在此時,梓希在收拾房間時發現了母親一個神秘的盒子,裡面堆滿了情書,記滿了母親在1968年夏天初戀的回憶。梓希發現自己和母親的故事有著驚人的相似,種種巧合令他對尚民的好感日益加深…… 精彩對白 【1】泰秀:我為什麼總是會暈倒,可能我心太痛了。(是不是我太高了,我為什麼總是會暈倒。) 【2】珠喜:我現在在哭,你可以看見我的眼淚嗎? 俊河:對不起,差一點就完美了,我還是沒有成功。昨晚我還來這里練習。 珠喜:你差一點就騙到我。你做得很好,我差點就相信了。 俊河:還有,我用我的生命把這條項鏈帶回來給你 珠喜:請不要,這條項鏈是你的…… 【3】當陽光照在海面上,我就會思念你 當朦朧的月光灑在泉水上,我就會思念你 【4】望著窗外,如果樹枝在風中輕輕搖擺,那麼你愛的人,也在愛著你 側耳傾聽,如果你能聽見你的心跳,那麼你愛的人,也在愛著你 閉上眼睛,如果你的唇邊掛著一絲微笑,那麼你愛的人,也在愛著你 【5】彩虹是通往天堂的橋,人死後便通過那座橋進入天堂。
3、清化鎮有哪些歷史名人
杜嚴(1875--1938),字友梅,博愛縣清化鎮二街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二甲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後留學日本政法大學。
焦作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焦作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葯王孫思邈活動遺跡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葯的起源。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歷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里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焦作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各類數不清的歷史名人曾在此或游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岩隱居游覽,影響頗大。
河南日報報道:(記者譚勇通訊員張國波)《白蛇傳》中人物法海的原型是博愛人。這是12月16日在博愛縣召開的法海出生地研討會上專家組得出的結論。
據史傳,法海俗家名叫裴頭陀,是晚唐名相裴休之子。根據博愛縣清化鎮酒奉村東北處發掘出的唐代裴家的墓穴和墓碑,與會專家認為法海的祖籍為博愛。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大學、省社科院、省文物局、河南博物院、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的專家們經過考證,認為歷史上的法海乃是一位得道高僧。他才華橫溢,弱冠之年就進士及第,因父親裴休仕途失意的影響才出家為僧。他遵父教誨,立志弘揚佛法、普度眾生,重修了著名的金山寺,被人們尊為「開山裴祖」。而在《白蛇傳》中,法海卻被歪曲塑造成了破壞許仙與白娘子愛情的反面人物。
焦作市地處豫北懷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臨滔滔黃河,這片捏土於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靈人傑,物華天寶,人才輩出,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
懷川大地,山陽之土的富饒寶藏的養料,豐實文化知識的乳汁,膏腴山川的搖籃,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歷史人物——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哲學家及詩人、文豪、畫家等。他們在成就國家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學藝術業績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們為民族、為國家、為正文、為探索科學藝術和健身之道的奧秘嘔心血,獻生命而所不辭的精神,使我們傾心仰慕,世代相傳,永世不忘。
卜 商(公元前507-?年) 字子夏,春秋末晉國溫(今溫縣)人,為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死生由命,富貴在天」天命論的創始人,在治學上提出「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等觀點。為孔子著作的傳世人,他的《詩序》被後人視為不朽之作。
山 濤(205-283年) 字巨源,河內懷(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晉大臣,學者,「竹林七賢」之一。曾任吏部尚書,其推薦人才的「山公啟事」被後人贊許。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輯本。
向 秀(約227-272年) 字子期,河內懷(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晉時期哲學家、文學家,擅長詩賦,「竹林七賢」之一。曾注釋《莊子》。《思舊賦》頗有名,作品多散佚。
王弼(226-249) 字畏嗣,魏山陽(焦作)人,「正始名士」之一,對《老子》、《易經》很有研究。提出了以「貴無」為主的玄學體系。其所注的《易經》、《老子》現所盛行。
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司馬氏家庭 從司馬懿(河南省溫縣人)始,祖孫三代,是我國三國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司馬懿,出身士族。初為曹操主簿,多謀略,善權變。後任太子中庶子,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時,任大將軍,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為魏重將。曹芸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遺詔輔政,嘉平元年,殺曹爽,專國政。死後,其子師、昭相繼專權。後追為宣帝。
司馬師,懿的長子。繼其父為魏大將軍,專國政。嘉平元年廢魏帝曹芸,立曹髦。次年病死,其北司馬昭繼為大將軍。後追為暈帝。
司馬昭,懿的次子,繼其兄司馬師為魏大將軍,專國政,並日謀代魏,魏帝曹髦曾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甘露五年,殺曹髦,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發兵滅蜀漢,自稱晉公,後為晉王。死後數月,其子炎代魏稱帝,追昭為文帝。 司馬炎,即晉武帝,晉朝的建立者,司馬昭之子。咸熙二年繼昭為相國、晉王,不久代魏稱帝。咸寧六年滅吳,統一全國。在位時,規定按官品高低占田,並准許依官品蔭庇親屬和佔有佃客、衣食客,不納賦稅,加強了門閥制度。又大封宗室,種下其後皇室內訌的根源。生活荒淫。死後不久,全國就重新陷入分裂混戰的局面。
"布衣王子"朱載堉(1536-1611),是我國明代一位傑出的音樂家、數學家和天文歷算家。生於懷慶府河內縣(今河南省沁陽市)城王宮,是明代鄭藩的一位世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載堉從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八歲就能吟詩。據清代康熙三十二年《河內縣志》記載:"朱載堉兒時即悟先天法,稍長,學無師授、輒能累黍辨黃鍾。"他年輕時就立志要"述家學,承父志",在他父親和外舅祖何瑭的影響教育下,精心研究學問。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他寫出了自己的處女作《瑟譜》;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律歷融通》一書問世;時隔三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他又完成了科學名著《律學新說》,第一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及計算方法,這是我國,也是世界音樂文化史上的一個光輝的創造,比西方人發明此律要早一百多年,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朱載堉不僅是十二平均率理論的提出者,也是這一理論的第一個實踐者。他根據十二平均率的理論反復研製、創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發音準確的樂器--"弦准",這就雄辯地證明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與科學性。現在他的十二平均率的理論已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圍繞十二平均率的計算問題,他還首創了用珠算開平方,解決了不同進位制的換算方法。在天文歷法方面,他還精確地計算出了回歸年的長度值,測定出了當時北京的地理緯度和地磁偏角,其精確程度和現在用科學儀器測算的基本相同。在舞蹈藝術方面,他不僅確定了較為完備的"舞學"的理論,而且還規定了有關舞蹈的內容,描繪出了較為詳盡的舞圖和舞譜。 他一生著述很多,除上述和已收入他的名著《樂律全書》里的著作之外,主要的還有:《韻學新說》、《先天圖正誤》、《律呂正論》、《嘉量算經》、《圓方勾股圖解》、《律呂質疑辨惑》等。 國外科學家認為,朱載堉是中國的"文藝復興"式的偉大科學家。
許衡,元代傑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學家、思想家,河內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監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學者。他鑒於當時干戈擾攘,民生凋敝的勢態,一再向元世祖建議要重視農桑,廣興學校,以"行漢法"作為"立國規模"。
他說:"古今立國規模,雖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漢法,乃可長久。故魏、遼、金能用漢法,歷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漢法者,皆亂亡相繼。史冊具載,昭昭可見也。"從而可知,許衡的政治理想是要實行儒家的仁政以獲得民心。至於獲得民心的關鍵,則在於實行"漢法"。由於這一"立國規模"的確定,中原廣大地區社會秩序得到恢復,生產得到發展,人民生活得到安定。許衡還與劉秉忠、張文謙等一起定官制、立朝儀,對元初政局穩定、經濟生產的恢復起了積極作用。許衡長期擔任國子監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遺餘力。許衡以"樂育英才,面教胄子"為宗旨,故其門下不僅有大批漢族學生,還有不少蒙族弟子。他施教的原則是"因覺以明善,因明以開蔽",即循循善誘,潛移默化。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許衡奉元世祖之命,負責培養一批蒙古貴族子弟,在他的辛勤教育下,這些不懂漢文的青年也都成為"尊師敬業"的優秀儒生。其中有不少人,後來"致位卿相,為一代名臣"。許衡對待學生"愛之如子",從生活到學習無不關懷備至。他對待自己則從嚴要求,"夜思晝涌身體力行,言必揆諸其義而後發"。因此,在許衡的熏陶教育下,"數十年間彬彬然,號稱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門下矣。"所以,許衡通過傳道授業,對於漢、蒙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許衡精通天文、歷算。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以海宇混一,宜協時正日",故須摒棄沿用已久舛誤甚多的金代(大明歷)而創制新歷。於是,遂命許衡"領太史院事",全面負責這一工作,並以王詢、郭守敬為副,共同研訂。經過全們的積極努力,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終於完成了這一艱巨復雜的任務。在此期間,許衡以年屆七旬的高齡,辛勞擘劃,艱苦備嘗。創制了簡儀、仰儀、圭表、景符等天文儀器,在全國各地修建27所觀測台,進行實地觀測。制訂了《授時歷》。他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積年法,並推算出了365. 2425日為一年,這個結論,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實際數字只差26秒,比歐洲著名的《格列高利歷》還要早三百年。《授時歷》使用的時間,前後達363年(公元1281年~1644年)之久,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部歷法,是我國歷法史上的第四次重大改革。明初著名學者宋濂贊揚許衡等的功績說:"至元十三年,世祖詔前中書左承許衡、太子贊善王恂、都水少監郭守敬改訂新歷,……自古及今,其推算之精,蓋未有出於此者也。"這是十分中肯、公允的評價。許衡對程朱理學的造詣也是很深的,對程朱理學的研究有其獨到之處,提出了"命""義"之說。許衡精研程朱理學而不拘泥,提出了著名的"治生論。"他說:"言為學者,治生最為要務。"
許衡是元代儒學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人。元代有人贊揚他說,"繼往聖,開來學,功不在文公下。"明代大儒薛 則稱為之"朱之後一人"。其著述有《許文正公遺書》八冊十二卷傳世;《元史》有傳,述其生平歷程,《宋元學案》有《魯齋學案》,記其理學思想。
文學家韓愈
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河陽(孟州市)人。其先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早孤,由嫂撫養,刻苦自學。貞元進士,任監察御史,以事貶為陽山令。赦還後,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又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世稱韓文公。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輩、西漢古文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所作《原道》、《原性》,強調自堯舜至孔孟一脈相承的道統,維護儒家的傳統思想;又認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但在《師說》中,卻又承認"人非生而知之者",並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合理見解。其詩力求新奇,以文入詩,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行世。
詩人李商隱
李商隱,唐代詩人,懷州河內(沁陽市)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 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候》等較突出。"無題"詩也當有所寄寓,至其實際含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而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也工四六文,有《李義山詩集》傳世;文集已散失,後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
郭熙(約1020-1100) 字淳夫,溫縣岳村鄉西郭作村人,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其作品國內外存不足20幅,有《早春》(現存台灣)、《溪山秋霽》(現藏華盛頓夫芮耳美術館)、《窠石平遠》(現存故宮博物院)等。有繪畫理論巨著《林泉高致》。
何瑭(1474~1543) 字粹夫,號柏齋,生於武陟縣頭鋪營村(今何營村)。明學者,世稱柏齋先生。著有《陰陽律呂》、《柏齋文集》等12卷著作傳世。
曹瑾(1876-1849年) 字懷璞,號定庵,清河內(今沁陽市)人。1837年任台灣鳳山縣(今高雄縣)知縣,興修水利,造福於民,後世譽其建的渠為「曹公圳」;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率領鄉勇抗擊英軍,使英軍屢遭失敗,始終沒能登上台灣島。
陳王廷(1600-1680年) 字奏庭,溫縣陳家溝人,陳氏太極拳創始人。他融諸家之長於一爐,創編了太極拳術,成為當今風靡世界的太極拳之源,被中外太極拳界尊為鼻祖。
陳發科(1887-1957年) 溫縣陳家溝人,著名太極拳大師。他混元內氣雄渾虛靈,纏絲內勁剛柔兼備,太極推手出神入化。1928年在北京立擂17天未逢敵手,名震京都,譽滿武林,人頌「太極一人」。自此陳氏太極拳的真正功夫和面貌方為外界所認識和稱道。他在北京授拳,使長期以來一直寓於一 隅、家傳秘練的陳氏太極拳從此公開流傳於世,發揚光大,開創了陳氏太極拳傳遞發展的新紀元,成為中國太極拳運動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他被國外武術界人士尊稱為「拳聖」。
4、蒽的哪個位置最活潑,它進行加成和氧化反應時的產物分別是什麼
簡介編輯
氧化物按照是否與水生成鹽,以及生成的鹽的類型可分為: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不成鹽氧化物。(另外還有很多復雜的氧化物。)
氧化物屬於化合物,(當然也一定是純凈物)。其構成中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一定為氧元素,另一種若為金屬元素,則為金屬氧化物;若為非金屬,則為非金屬氧化物。[1]
2酸性氧化物編輯
我們知道,鹼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鹼跟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也生成鹽和水,
例如:
2NaOH+CO2=Na2CO3+H2O
Ca(OH)2+SO3=CaSO4+H2O 。
上述反應表明,二氧化碳,三氧化硫跟酸的性質相似。因此,人們把二氧化碳,三氧化硫這樣能跟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酸性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酸性氧化物,我們熟悉的非金屬氧化物中,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
與水反應
酸性氧化物大多數能跟水直接化合生成含氧酸。
例如:
CO2+H2O=H2CO3
SO3+H2O=H2SO4 。
SiO2則不能直接與水反應生成H2SiO3,祁雖同樣無法直接與水反應生成雖酸。
含氧酸也可以受熱分解生成酸性氧化物.例如,將硫酸加熱可得到三氧化硫和水:
H2SO4=SO3↑+H2O
在這里三氧化硫可以看做是硫酸脫水後的生成物,因此也把酸性氧化物叫做酸酐。
與鹼反應
酸性氧化物(可以與水反應生成酸)可以與鹼發生反應。
例如:SiO2+2NaOH=Na2SiO3+H2O。
3鹼性編輯
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鹼性氧化物。大多數金屬氧化物是鹼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鈉、氧化鉀、氧化鋇……
: 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鹼性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鹽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質生成, 且能與水反應生成鹼)。鹼性氧化物一般不與正鹽、鹼式鹽(如Mg(OH)Cl)反應,但可與酸式鹽(如NaHSO4)反應。鹼性氧化物包括活潑金屬氧化物和其他金屬的低價氧化物,如Na2O、CaO、BaO和CrO、MnO。鹼性氧化物的對應水化物是鹼。例如,CaO對應的水化物是Ca(OH)2,Fe2O3對應的水化物是Fe(OH)3。鹼金屬和鈣、鍶、鋇的氧化物能跟水反應,生成相應的氫氧化物。它們都是強鹼: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高溫下,鹼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鹽:
CaO+SiO2→CaSiO3
鹼性氧化物與酸性氧化物反應:
Na2O+CO2→Na2CO3
鹼性氧化物受熱時比較穩定,一般不會分解。
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而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Mn2O7就是酸性氧化物,Al2O3、BeO、Cr2O3、ZnO為兩性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還可以和對應的酸式鹽反應——Na20+2NaHSO4→2Na2SO4+H2O
當然,鹼性氧化物只是從理論上可以視為對應鹼脫水後的產物,並不是所有鹼性氧化物都可以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
注意:★能與酸反應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鹼性氧化物,如SiO2可以與HF反應,但SiO2卻是酸性氧化物(應要注意,SiO2可以與HF反應是SiO2的特性,與它是鹼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無關!)。
★鹼金屬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鹼性氧化物,如Na2O2可以和水反應生成鹼,但它是過氧化物而不是鹼性氧化物。
4兩性編輯
因為是臨界元素,所以既有一定金屬性,也有一定非金屬性,同時能與強酸強鹼反應,故稱之為兩性,對應水化物也是兩性氫氧化物
如:Al2O3 ZnO BeO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5不成鹽編輯
不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又不能跟鹼起反應而生成鹽和水,這類氧化物叫做不成鹽氧化物。例如,H2O、NO、CO、N2O、N2O4、TeO、ClO2、I2O4、MnO2 屬於不成鹽氧化物。
二氧化錳、二氧化氮是不成鹽氧化物,因為錳和氮的含氧酸對應這兩種元素的化合價都不是+4 。
高錳酸根對應的氧化物是七氧化二錳而不是二氧化錳。
硝酸根對應的氧化物是五氧化二氮而不是二氧化氮。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有些不成鹽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成鹽」的。如CO,在工業上制備甲酸,就是利用CO和NaOH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來製取的:
CO + NaOH →HCOONa
在中學階段,我們將CO劃分到不成鹽氧化物類,是因為中學化學中還沒有涉及象上述的用CO制甲酸這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提示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將某些概念或定義講得太死,要留有一定的餘地,注意出現特殊情況。
6假氧化物編輯
假氧化物也就是說由多種氧化物混合而成的氧化物,有些元素和氧的二元化合物,從分子組成上看是氧化物,但實際並不是氧化物且結構比較復雜。我們將這類氧化物稱做假氧化物。
假氧化物是那種看似像氧化物(純凈物)其實是混合物的。像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混合物看上去像是Fe2O3但其實是混合物。
7過氧化物編輯
過氧化物,是由於分子中含有過氧基或過氧離子而得其名。此外具有極弱酸性的過氧化氫與鹼作用,也可生成過氧化物。因此,過氧化物也可看作是過氧化氫的鹽。能生成過氧化物的金屬,主要是鹼金屬和鹼土金屬。
8超氧化物編輯
金屬性特別活潑的鹼金屬和鹼土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在過量的氧氣中燃燒時,可生成比過氧化物含氧量更高的氧化物。例如NaO2等,我們稱之為超氧化物。另外,超氧化氫也屬於超氧化物。超氧化物中的超氧離子,是分子作為一個整體獲得一個電子後形成的,因此穩定性很差,是很強的祁雖。
9臭氧化物編輯
常見的臭氧化物大都是比較活潑的鹼金屬的氧化物,例如KO3、CsO3、RbO3等。它們是通過臭氧(O3)與鹼金屬氫氧化物反應制備而得其名的。鹼金屬的臭氧化物在常溫下緩慢分解,生成超氧化物與氧氣。
10類似編輯
這類化合物從它們的分子組成上看符合氧化物的定義,但是氧元素在分子中的化合價分別為+2和+l價,是電子的提供者而不是獲得者,因而不稱作氧化物。為了說明符合氧化物定義而又不屬於氧化物的現象,我們稱這類化合物為類似氧化物。
比如 氟氧化合物 現已知有二氟化氧(OF2)、二氟化二氧(O2F2)、二氟化三氧(O3F2)、二氟化四氧(O4F2)及二氟化五氧(O5F2)。
除二氟化氧外,其他氟氧化物均不穩定。二氟化氧是近無色或淡黃色氣體。
11分類編輯
①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
②離子型氧化物與共價型氧化物
離子型氧化物:部分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
共價型氧化物:部分金屬元素和所有非金屬元素的氧化物如MnO2、HgO、SO2、ClO2 等
③普通氧化物、過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不成鹽氧化物、其它復雜氧化物
1. 酸性氧化物大多數能跟水直接化合生成含氧酸。
CO2+H2O→H₂CO₃
SO2+H2O→H₂SO₃
含氧酸也可以受熱分解生成酸性氧化物.例如,將硫酸加熱可得到三氧化硫與水
2. 同時能與強酸強鹼反應,故稱之為兩性如:Al2O3 ZnO BeO
3. 不能跟酸起反應,又不能跟鹼起反應而生成鹽和水,這類氧化物叫做不成鹽氧化物。
例如,H2O、NO、CO、N2O、TeO、ClO2、I2O5、MnO2屬於不成鹽氧化物。
(1)一氧化碳能跟氫氧化鈉起反應,生成甲酸的鈉鹽。但是在生成鹽時沒有生成水,所以一氧化碳仍屬於不成鹽氧化物。
(2)二氧化錳、二氧化氮是不成鹽氧化物,因為錳和氮的含氧酸對應這兩種元素的化合價都不是+4 。
(3)高錳酸根對應的氧化物是七氧化二錳而不是二氧化錳。
(4) 硝酸根對應的氧化物是五氧化二氮而不是二氧化氮。
12相互關系編輯
(1)酸性氧化物不都是非金屬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也不都是酸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卻是金屬氧化物;CO、NO2、NO等都是非金屬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2)鹼性氧化物都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鹼性氧化物。
如 Na2O2、Al2O3 都不是鹼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都含有相對應的含氧酸,但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
如SiO2是H4SiO4 /H2SiO3的酸酐,但SiO2不與水反應
(4)離子型氧化物都是強電解質,共價型氧化物都是非電解質
常見氧化物:
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鐵,氧化鈣,氧化鉻,氧化鋁(Al2O3)。
13制備編輯
氧化物通常可以用金屬直接燃燒(直接氧氣氧化)法、還原法、熱分解法等來制備。詳見:氧化物的制備。
14結構分類編輯
離子型
化學式類型
氧化物舉例
M2O
鹼金屬的氧化物
MO
BeO、MgO、CaO、SrO、BaO、CdO、VO、MnO、CoO、NiO
M2O3
Al2O3、Sc2O3、Y2O3、Ln2O3(鑭系金屬氧化物)
MO3
ReO3、WO3
M3O4
Fe3O4、Pb3O4、Mn3O4
MO2:ThO2、CeO2、UO2、SnO2、PbO2、TiO2、VO2、MnO2、RuO2、WO2、MoO2
共價型
結構類型
氧化物舉例
非金屬元素
簡單分子氧化物
H、F、Cl、Br、I、S、Se、N、P、As、C的氧化物
巨分子氧化物
B、Si的氧化物
金屬元素
18電子外殼離子的氧化物
Ag2O、Cu2O
18+2電子外殼離子的氧化物
SnO、PbO
8電子外殼、高電荷離子的氧化物
Mn2O7
15物理性質編輯
在元素的特徵氧化物中,所有短周期元素的氧化物都是白色的,而長周期中卻有一些元素的氧化物是有顏色的,例如第四周期鉀~錳特徵氧化物的顏色呈如下變化:
K2O
CaO
Sc2O3
TiO2
V2O5
CrO3
Mn2O7
白
白
白
白
橙
暗紅
綠紫
這是由於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8電子構型,但隨著正電荷的增加和半徑的減小,它們對O(2-)離子的極化作用逐漸增強了,使得激發態和基態之間的能量差越來越小,因而能夠吸收部分可見光而使集中於氧端的電子向金屬一端遷移(這種電子遷移叫做電荷躍遷),它們的吸收譜帶向長波方向移動,致使氧化物的顏色逐漸加深。在特徵氧化物中顯色的,還有第五周期的Cd、Ag、In、Sb、Te,第六周期的W、Re、Os、Hg、Tl、Pb、Bi,以及許多的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的氧化物。這些過渡元素氧化物之所以顯色,有些是由於電荷躍遷引起的,有些則是由於d-d躍遷引起的,鑭系和錒系元素的氧化物中,有顏色的現象更為普遍。例如,由d-d躍遷引起的Fe、Co、Ni氧化物的顏色變化為:
FeO
CoO
NiO
|
Fe2O3
Co2O3
Ni2O3
黑
灰綠
綠
|
紅
褐
灰黑
由於大多數金屬氧化物具有無限三維離子晶格,一部分非金屬氧化物具有網狀共價結構,所以相當多的氧化物都是難熔物質,其中BeO、MgO、CaO、Al2O3、ZrO2、HfO2和ThO2以及SiO2等都是極難熔的,它們的熔點一般在1800~3300K之間,因而是優良的高溫陶瓷材料,對於那些以分子單元結構存在的氧化物,它們多半呈分子晶型,共價分子之間以較弱的van der Waals力(范德華力)相結合,因而它們的熔、沸點都比較低。其中,在常溫下呈氣態的佔多數,例如CO、CO2、N2O、NO、N2O3、NO2、N2O5、SO2和ClO2等;呈液態的有Cl2O7、Mn2O7;呈固態的有RuO4和OsO4卻極易熔化(熔點分別為298.6K和313.8K).
16化學性質編輯
酸鹼性
根據酸鹼特性,氧化物可分成4類:酸性的、鹼性的、兩性的和中性的。
(1)酸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溶液或同鹼發生中和反應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例如:
P4O10+6H2O→4H3PO4
SiO2+2NaOH—熔融→Na2SiO3+H2O
Sb2O5+2NaOH+5H2O→2Na[Sb(OH)6]
大多數非金屬共價型氧化物和某些電正性較弱的高氧化態金屬的氧化物都是酸性的。
(2)鹼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溶液或同酸發生中和反應的氧化物是鹼性氧化物。例如:
CaO+H2O→Ca(OH)2
Fe2O3+6HCl→2FeCl3+3H2O
大多數電正性元素的氧化物是鹼性的。
(3)兩性氧化物。同強酸作用呈鹼性,又同強鹼作用呈酸性的氧化物是兩性氧化物。例如:
ZnO+2HCl→ZnCl2+H2O
ZnO+2NaOH+H2O→Na2[Zn(OH)4]
靠近長周期表中非金屬區的一些金屬元素的氧化物易顯兩性。
(4)中性氧化物。既不與酸反應也不與鹼反應的氧化物叫做中性氧化物。例如CO和N2O。
詳見:氧化物的酸鹼性。
熱穩定性
大部分氧化物具有很高的熱穩定性,尤其是IIA和IVB族元素的氧化物、Li2O、Na2O、B2O3、Al2O3、
元素氧化物的等當量標准生成焓
SiO2等,對熱不穩定的氧化物較少,例如鹵素的氧化物、N2O5、Ag2O、HgO等。短周期元素氧化物的穩定性從左至右遞減,唯鹼金屬元素氧化物的穩定性較鹼土金屬為差,當我們考慮到M+離子之間的斥力而使M2O的晶格能較低時就不難理解這個「反常」現象了;在同一族裡,尤其是副族元素,從上向下熱穩定性增強,這是因為,雖然從上向下隨著陽離子和陰離子半徑之和的增加而減小了晶格能,但隨原子半徑的增大而減小電離能的效應更為顯著,特別是當陽離子的半徑比氧離子的半徑小時更是這樣。
元素氧化物的等當量標准生成焓如右圖。
常見的氧化物簡表
(按元素周期表順序H2O H2O2 HO2 HeO2 Li2O BeO B2O3 B6O CO2 CO C3O2 C2O
N2O NO N2O3 NO2 N2O4 N2O5 O3 OF2 O2F2 NeO2 Na2O Na2O2 NaO2 MgO
Al2O3 SiO2 P4O10 P4O6 SO2 SO3 Cl2O ClO2 Cl2O7 ArO2 K2O K2O2 KO2
KO3 CaO Sc2O3 TiO2 V2O5 VO2 V2O3 VO CrO3 CrO2 Cr2O3 Mn2O7
MnO2 Fe2O3 Fe3O4 FeO Co2O3 Co3O4 CoO Ni2O3 NiO CuO Cu2O ZnO Ga2O3
GeO2 As2O3 As2O5 SeO2 SeO3 Br2O KrO3 Rb2O SrO Y2O3 ZrO2 Nb2O5
MoO3 MoO2 Tc2O7 RuO2 RuO4 Rh2O3 PdO Ag2O AgO CdO In2O3 SnO2
S nO Sb2O3 Sb2O3 TeO2 TeO3 I2O5 I4O9 XeO3 XeO4 Cs2O BaO HfO2
Ta2O5 WO3 WO2 W2O3 ReO3 Re2O7 OsO4 IrO2 PtO2 Au2O3 HgO Tl2O
Tl2O PbO Pb3O4 PbO2 Bi2O3 Bi2O5 PoO At2O7 AtO3 RnO3 Fr2O RaO RfO2 Db2O5 Bh2O7 HsO4 MtO2 DsO3 Rg2O3 CnO2
La2O3 Ce2O3 CeO2 Pr6O11 Nd2O3 Pm2O3 Sm2O3 Eu2O3 Gd2O3 Tb2O3 Dy2O3 Ho2O3 Er2O3 Tm2O3 Yb2O3 Lu2O3
Ac2O3 ThO2 PaO2 U3O8 UO2 UO3 NpO2 PuO2 AmO2 CmO BkO2 Cf2O3 Es2O3 Fm2O3 MdO NoO LrO)
17氧化鈣編輯
中文別名:生石灰 石灰; CaO; 預分散CaO-80; 母膠粒CaO-80; 葯膠CaO-80; 消泡劑CaO; 吸水劑CaO; 吸濕劑CaO; 煅燒石灰; 煅石灰; 稀釋用石灰; 納米氧化鈣; 鈉石灰[含氫氧化鈉]; 母膠粒CaO-80; 葯用氧化鈣; 消泡劑氧化鈣; 吸潮劑氧化鈣; 母膠粒氧化鈣
化學式
CaO
相對分子質量
56.08(不考慮其他同位素)
EINECS
215-138-9
分子式
CAO
分子量
56.08
性狀
白色或帶灰色塊狀或顆粒。對濕敏感。易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 溶於水成氫氧化鈣並產生大量熱,溶於酸類、甘油和蔗糖溶液,幾乎不溶於乙醇。相對密度3.32~3.35。熔點2572℃。沸點2850℃。折光率1.838。有腐蝕性。
5、宜昌市當陽哪裡有網站建設公司?製作flash跟平面設計LOGO的,或者工作室都可以,要求效果好!價格便宜!
百度或者Google上搜索「浩林seo網頁設計」,這個公司很專業的,都是一流的設計師,價格不貴。
6、三國演義前60回的故事梗概(每回500字左右)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三國演義
羅貫中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小說。作品取材於東漢末年和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在民間傳說、民間藝人創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而成,其取向是現實主義的。小說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東漢靈帝時,十常侍專權,朝政腐敗,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參與鎮壓黃巾軍。
靈帝死,大將軍何進扶立少帝,詔外兵入京,誅殺宦官。宦官殺死何進,袁紹等盡滅宦官。董卓趁機擁兵入京,廢少帝,立獻帝,把持朝政。曹操謀刺董卓不成,逃到陳留,發矯詔聯合諸侯共討董卓。關、張加人聯軍,關羽溫酒斬華雄,三人又合力擊敗董卓驍將呂布,董卓逼獻帝遷都長安,火焚洛陽,曹操率兵追擊,中伏兵敗,諸侯各懷異心,聯軍隨之分散,彼此攻伐。
董卓在長安愈益驕橫暴虐,司徒王允巧設連環計,先將府中歌女貂蟬許嫁呂布,後又獻與董卓,離間二人。呂布與王允合謀殺死董卓,但被董卓余黨李傕、郭汜等擊敗;王允被殺,李、郭執掌大權。
曹操擊破青州黃巾軍,占據兗州,招賢納士,勢力大增。因徐州刺史陶謙部下殺死曹操之父曹嵩,曹操興兵攻打徐州。劉備救援陶謙,陶謙欲以徐州相讓,劉備力辭,陶謙死。劉備方領徐州牧。
呂布謀奪兗州,被曹操打敗,到徐州投奔劉備,屯駐小沛。
李傕、郭汜自相殘殺,李傕劫持獻帝,郭汜劫持百官,於是,長安城中大亂。楊奉、董承護駕還東都,遭到李、郭追殺,死傷慘重,好不容易回到洛陽,又逢災荒,處境極為狼狽。
曹操採納荀彧之謀,率軍迎奉獻帝,移駕許都,自封為大將軍,朝廷大權從此歸其掌握。
曹操用「驅虎吞狼」之計。詔命劉備討袁術,呂布趁機襲奪徐州。袁術約呂布夾攻劉備,呂布因袁術失信,請劉備還屯小沛。
孫策欲繼其父孫堅之業,乃以孫堅所得的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回江東,先後打敗劉搖、嚴白虎、王朗等,奪取丹陽、吳郡、會稽等郡,稱霸江東。
袁術遣大將紀靈攻劉備,呂布轅門射戟,勸雙方罷兵。後因張飛搶奪呂布所買馬匹,呂布圍攻小沛。劉備投奔曹操,被舉為豫州牧。
袁術在淮南稱帝,分兵六路進攻徐州。呂布用陳登之謀,擊敗袁軍;劉備亦派關羽截擊。曹操會合孫策、劉備、呂布,大破袁術,攻佔壽春。不久,曹操約劉備同攻呂布,呂布剛愎無謀,終被擒殺。
曹操班師,帶劉備見獻帝。獻帝認劉備為皇叔,拜左將軍,封宜城亭侯,獻帝因曹操擅作威福,密賜衣帶詔與國舅董承。董承暗結王子服、馬騰、劉備等,謀誅曹操。劉備恐曹操疑忌,每日種菜消遣。一曹操同劉備煮酒論英雄,欲加試探。劉備假作畏懼雷聲,使曹操對其放鬆戒備。劉備趁機以截擊袁術為名,率兵離開許都,重新占據徐州。
董承與太醫吉平合謀,欲毒殺曹操;因家奴告密,董承等皆遭滿門抄斬,曹操親征徐州,劉備大敗。匹馬投奔袁紹。關羽被困,約三事而暫歸曹操,連斬袁紹大將顏良、文丑。後因得知劉備在袁紹處,便掛印封金;保護二嫂,過五關,斬六將,終於與劉備、張飛重聚於古城。
孫策遇刺,傷重而死。其弟孫權繼位,由張昭、周瑜輔佐。周瑜舉薦魯肅,魯肅為孫權定鼎足江東之計,孫權自此威震江東。
袁紹親率大軍進攻曹操,曹操領兵在官渡相拒。謀士許攸建議袁紹襲擊許昌,被斥,便投奔曹操。曹操用許攸之謀,夜襲鳥巢,大敗袁紹。後又逐步消滅其殘余勢力,基本統一北方。
劉備被曹操打敗,到荊州依附劉表。屯駐新野。徐庶來投,劉備用為軍師,擊敗曹仁,奪取樊城。曹操囚禁徐母,偽造家書召喚徐庶,徐庶被迫辭別劉備,臨行舉薦諸葛亮。劉備先已從司馬徽處知卧龍之名,於是三顧茅廬。禮聘諸葛亮。諸葛亮提出跨有荊、益二州,以與曹操、孫權成鼎足三立之勢的戰略方針,劉備苦請其出山輔佐。
曹操率大軍南征,劉表病死,其妻蔡氏以次子劉瓊嗣位,投降曹操。劉備攜民出走江陵,在當陽被曹軍趕上,軍民大亂。趙雲單騎救出阿斗,張飛在長坂橋嚇退曹軍,劉備收拾殘兵退至江夏。適逢孫權遣魯肅來探虛實,諸葛亮即隨魯肅前往江東,欲結孫權共拒曹操。
孫權接曹操檄文;猶豫不決。諸葛亮去戰群儒,智激孫權,加之周瑜陳說利害,孫權遂決計抗曹,以周瑜為大都督。周瑜趁蔣干來為曹操作說客之機,巧布疑陣,誘其盜走偽造的書信,使曹操誤殺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自嘆弗如,與之定計火攻破曹,並先後使黃蓋行苦肉計,龐統獻連環計,曹操驕傲輕敵,黃蓋上船詐降,接近曹軍水寨時一齊舉火。東吳各路兵馬四下接應,曹軍慘敗。曹操帶領殘兵奔逃,連遭截擊,在華容道又被關羽擋住去路。曹操乞哀,關羽不忍,放其逃走。
赤壁之戰以後,孫、劉兩家爭奪荊州,周瑜屢次用計,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箭瘡崩裂而亡。
曹操疑忌馬騰,召其入京。馬騰欲趁機殺曹操,謀泄被殺。其子馬超聞訊,與韓遂起兵報仇,屢勝曹兵。曹操用反間計;使馬超、韓遂自相火並,借機打敗馬超。
漢中張魯欲取西川,益州牧劉璋派張松說曹操取漢中。張松因受曹操侮慢。轉道往見劉備,奉獻西川地圖,勸劉備取之。
劉璋聽取張松建議,請劉備相助。劉備與龐統率軍入川,劉璋親到涪城迎接。劉備屯駐葭萌關,廣收民心。後因向劉璋索取兵、糧,劉璋疑慮,稍作敷衍。劉備大怒,奪取涪城,進兵稚城。因龐統在落鳳坡中箭身亡,諸葛亮留關羽鎮守荊州,與張飛分兵入蜀增援。一路望風歸順,進占綿竹。劉璋向張魯借兵,張魯遣馬超攻葭萌關。張飛大戰馬超,諸葛亮用計,馬超歸順,並進逼成都,劉璋出降,劉備自領益州牧。
孫權得知劉備占據益州,遣諸葛瑾索還荊州,劉備答應先請關羽,欲逼其歸還荊州,關羽單刀赴會,挾制魯肅,遂得安全返回。
曹操兵伐漢中,張魯兵敗歸降。劉備恐其來攻西川,交割江夏等三郡給東吳,請孫權起兵襲合肥,牽制曹操。孫權與曹操大將張遼交戰。大敗於道遙津。曹操親率大軍救合肥。孫權部將甘寧率百騎夜襲曹營,不折一人一騎。雙方相待月余,孫權求和,曹操班師而回,不久又封為魏王,立子曹丕為世子。
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淵、張郃守東川,張郃接連被張飛、黃忠打敗,丟失天盪山。法正勸劉備乘勢奪取漢中,劉備從之,與諸葛亮親自出兵。曹操聞報,亦率大軍親征,屯兵南鄭,命夏侯淵進兵。黃忠用法正之謀,以逸待勞,陣斬夏侯洲。曹操前來報仇,接連戰敗,身受箭傷。軍心動搖。便放棄漢中,於是,劉備進位漢中王,以諸葛亮為軍師,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
關羽領兵取襄陽,圍樊城。曹操令大將於禁為征南將軍,龐德為先鋒,率領七軍救援樊城。龐德抬棺與關羽決戰。箭射關羽左臂。時值連日大雨,關羽水淹七軍,於禁投降,龐德被俘,不屈而死。曹操聞訊大驚,欲遷都以避關羽,司馬懿建議使孫權襲擊關羽後方。孫權用呂蒙、陸遜之計,卑辭麻痹關羽,趁其防備鬆懈時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突圍時被俘,不屈而死。
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繼位,不到一年,即逼漢獻帝禪讓,改國號為魏。劉備受群臣之請,亦自稱帝以繼漢統,任諸葛亮為丞相。
劉備欲為關羽報仇,不顧群臣苦諫,興兵伐吳。張飛鞭撻部下末將范疆、張達,二人刺死張飛投吳。劉備得知,愈加憎恨,連勝吳軍。孫權遣使求和,劉備不許,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陸遜堅守不戰,待蜀軍兵疲意沮,火燒連營,大獲全勝。劉備敗走白帝城,感傷懊悔而病,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
魏主曹丕聞劉備亡,發動五路大軍攻蜀,諸葛亮不動聲色,暗中遣將設計阻其四路兵馬,又遣鄧芝出使東吳,恢復蜀、吳聯盟。
蠻王孟獲犯境。諸葛亮率軍南征,採納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七擒孟獲。孟獲心服,蜀漢後方得以安定。
魏主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諸葛亮上《出師表》,開始北伐,大敗魏國駙馬夏侯茂,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維,又打敗魏國大將軍曹真。魏以司馬懿領兵拒蜀。司馬懿消滅孟達後,直取街亭,欲斷蜀兵咽喉之路。諸葛亮命馬謖守街亭,馬謖違令於山上紮寨,被魏軍圍困,丟失街亭。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並親到西城監運糧草。司馬懿突率十五萬大軍來到城下。諸葛亮以空城計嚇退魏兵,連夜退回漢中,揮淚斬馬謖,並上表自貶三等。
吳將陸遜大破魏軍於石亭,請蜀伐魏。諸葛亮再上《出師表》,二出祁山,大敗曹真。因糧運不繼,乘勝退兵,計斬前來追趕的魏國勇將王雙。
孫權稱帝,諸葛亮約吳興兵伐魏,三出祁山,連敗魏軍。後主下詔恢復諸葛亮丞相職務,因張飛之子張苞身死,諸葛亮悲痛成疾而退兵。
以後,諸葛亮又數次北伐,雖然屢敗魏軍,卻始終未成大功。六齣祁山時,司馬懿固守營寨,諸葛亮日夜操勞,心力交瘁,病死於五丈原。臨終前,將身後諸事一一安排。請將依計退兵,嚇退司馬懿追兵。魏延不服楊儀,舉兵相攻,馬岱斬之。魏主曹睿死,太子芳即位。司馬懿殺曹爽,全國大權從此歸司馬氏掌握。
姜維欲繼諸葛亮之志,先後九伐中原,與魏將鄧艾等鬥智斗勇,互有勝負。因宦官黃皓弄權,姜維屯田漢中以避禍,蜀漢國勢日益衰微。
司馬昭命鍾會、鄧艾西路攻蜀,鄧艾偷度陰平,直通成都,蜀後主劉禪出降。姜維詐降鍾會,鼓動鍾會叛魏,欲借機復國。事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殺。
司馬昭死,其子司馬炎繼位,逼魏主曹奐禪讓,改國號為晉。吳主孫皓暴虐荒淫,朝政腐敗,人心渙散,晉武帝司馬炎下令伐吳,吳軍土崩瓦解,孫皓投降。至此,天下重新歸於統一。
7、氧化物的結構分類
根據酸鹼特性,氧化物可分成4類:酸性的、鹼性的、兩性的和中性的。
(1)酸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溶液或同鹼發生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例如:
P4O10+6H2O→4H3PO4
SiO2+2NaOH—熔融→Na2SiO3+H2O
Sb2O5+2NaOH+5H2O→2Na[Sb(OH)6]
大多數非金屬共價型氧化物和某些電正性較弱的高氧化態金屬的氧化物都是酸性的。
(2)鹼性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溶液或同酸發生的氧化物是鹼性氧化物。例如:
CaO+H2O→Ca(OH)2
Fe2O3+6HCl→2FeCl3+3H2O
大多數電正性元素的氧化物是鹼性的。
(3)兩性氧化物。同強酸作用呈鹼性,又同強鹼作用呈酸性的氧化物是兩性氧化物。例如:
ZnO+2HCl→ZnCl2+H2O
ZnO+2NaOH+H2O→Na2[Zn(OH)4]
靠近長周期表中非金屬區的一些金屬元素的氧化物易顯兩性。
(4)中性氧化物。既不與酸反應也不與鹼反應的氧化物叫做中性氧化物。例如CO和N2O。
詳見:氧化物的酸鹼性。 大部分氧化物具有很高的熱穩定性,尤其是IIA和IVB族元素的氧化物、Li2O、Na2O、B2O3、Al2O3、SiO2等,對熱不穩定的氧化物較少,例如鹵素的氧化物、N2O5、Ag2O、HgO等。短周期元素氧化物的穩定性從左至右遞減,唯鹼金屬元素氧化物的穩定性較鹼土金屬為差,當我們考慮到M+離子之間的斥力而使M2O的晶格能較低時就不難理解這個「反常」現象了;在同一族裡,尤其是副族元素,從上向下熱穩定性增強,這是因為,雖然從上向下隨著陽離子和陰離子半徑之和的增加而減小了晶格能,但隨原子半徑的增大而減小電離能的效應更為顯著,特別是當陽離子的半徑比氧離子的半徑小時更是這樣。
元素氧化物的等當量標准生成焓如右圖。
常見的氧化物簡表
(按元素周期表順序H2O H2O2 HO2 HeO2 Li2O BeO B2O3 B6O CO2 CO C3O2 C2O
N2O NO N2O3 NO2 N2O4 N2O5 O3 OF2 O2F2 NeO2 Na2O Na2O2 NaO2 MgO
Al2O3 SiO2 P4O10 P4O6 SO2 SO3 Cl2O ClO2 Cl2O7 ArO2 K2O K2O2 KO2
KO3 CaO Sc2O3 TiO2 V2O5 VO2 V2O3 VO CrO3 CrO2 Cr2O3 Mn2O7
MnO2 Fe2O3 Fe3O4 FeO Co2O3 Co3O4 CoO Ni2O3 NiO CuO Cu2O ZnO Ga2O3
GeO2 As2O3 As2O5 SeO2 SeO3 Br2O KrO3 Rb2O SrO Y2O3 ZrO2 Nb2O5
MoO3 MoO2 Tc2O7 RuO2 RuO4 Rh2O3 PdO Ag2O AgO CdO In2O3 SnO2
S nO Sb2O3 Sb2O3 TeO2 TeO3 I2O5 I4O9 XeO3 XeO4 Cs2O BaO HfO2
Ta2O5 WO3 WO2 W2O3 ReO3 Re2O7 OsO4 IrO2 PtO2 Au2O3 HgO Tl2O
Tl2O PbO Pb3O4 PbO2 Bi2O3 Bi2O5 PoO At2O7 AtO3 RnO3 Fr2O RaO RfO2 Db2O5 Bh2O7 HsO4 MtO2 DsO3 Rg2O3 CnO2
La2O3 Ce2O3 CeO2 Pr6O11 Nd2O3 Pm2O3 Sm2O3 Eu2O3 Gd2O3 Tb2O3 Dy2O3 Ho2O3 Er2O3 Tm2O3 Yb2O3 Lu2O3
Ac2O3 ThO2 PaO2 U3O8 UO2 UO3 NpO2 PuO2 AmO2 CmO BkO2 Cf2O3 Es2O3 Fm2O3 MdO NoO LrO)
8、氧化物的定義
含有兩種元素,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理解
氧氣不是氧化物,因為它盡管含有氧元素,但是只有一種元素組成,是單質
氯化鉀不是氧化物,因為它盡管由兩種元素組成,但是不含有氧元素
高錳酸鉀不是氧化物,因為它盡管含有氧元素,但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
氫氣和氧氣不是氧化物,因為它盡管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含有氧元素,但是它是混合物。
9、給三國人物評分
防禦力,生命,^_^,諸葛亮怎麼揍雲哪?
人物 武力 智力 政治 統帥
諸葛亮 10 99 90 78
趙雲 98 68 58 62
張飛 97 57 18 62
關羽 98 70 72 81
劉備 68 96 90 82
馬超 97 62 25 75
黃忠 97 69 63 60
徐庶 30 94 72 83
龐統 20 98 70 72
文長 91 72 40 84
曹操 51 62 90 91
司馬懿 30 97 80 86
姜維 80 95 80 80
士載 79 79 75 78
士季 40 86 76 79
奉孝 21 96 78 70
虎侯 93 10 09 35
張遼 92 80 60 75
呂布 97 52 40 88
高順 82 46 23 77
周瑜 60 90 90 93
陸遜 56 92 82 87
孫策 88 82 81 90
顏良 93 26 15 75
文丑 94 20 12 77
張郃 87 63 35 80
張角 26 83 81 82
孟獲 74 54 60 74
甘寧 90 42 23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