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站優化 > 埃塞seo拿鐵

埃塞seo拿鐵

發布時間:2020-08-28 06:58:18

1、摩卡,卡布奇諾,瑪奇朵,拿鐵的區別

一、製作方法不同

1、摩卡咖啡:由義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混合而成的一種古老的咖啡。

2、卡布奇諾:卡布奇諾是一種加入以同量的義大利特濃咖啡和蒸汽泡沫牛奶相混合的義大利咖啡。

3、瑪奇朵咖啡:是奶咖啡的一種,牛奶和香草糖漿、奶沫、咖啡的混合物。

4、拿鐵:拿鐵咖啡是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與牛奶的經典混。

二、喝的特點不同

1、摩卡咖啡:可以用湯匙吃奶油,但不要用它喝咖啡。

2、卡布奇諾:先喝奶泡後再加糖,一杯好的卡布奇諾奶泡細膩持久,口感香醇。

3、瑪奇朵咖啡:不需要攪拌,瑪奇朵口味豐富,層次細膩,攪拌會破壞它的層次感。

4、拿鐵:傳統的拿鐵不會加糖,因為牛奶多咖啡少,再加糖會沖淡咖啡的風味。

三、主要原料不同

1、摩卡咖啡:義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

2、卡布奇諾:義大利特濃咖啡,蒸汽泡沫牛奶。

3、瑪奇朵咖啡:牛奶,香草糖漿,咖啡。

4、拿鐵:濃縮咖啡,鮮奶。


2、拿鐵和咖啡有什麼區別

拿鐵是咖啡的一種,咖啡是一個種類,這兩樣本質上是想同的概念,無法區別。

拿鐵:拿鐵咖啡是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與牛奶的經典混合,義大利人也很喜歡把拿鐵作為早餐的飲料。

咖啡: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是用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製作出來的飲料,與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的主要飲品。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衣索比亞西南部的高原地區。據說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發現羊吃了一種植物後,變得非常興奮活潑,進而發現了咖啡。還有說法稱是因野火偶然燒毀了一片咖啡林,燒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圍居民注意。

(2)埃塞seo拿鐵擴展資料:

咖啡的利:

咖啡豆含有大約100種不同的物質,包括咖啡因、單寧酸、油和氮化合物等,每100克速溶咖啡中,含咖啡因44~100毫克;每100克調制咖啡中,含咖啡因64~124毫克。

咖啡是一種興奮劑,對人體會產生很多影響,它可利尿、刺激中樞神經和呼吸系統、擴大血管、使心跳加速、增強橫紋肌的力量以及緩解大腦和肌肉疲勞。

咖啡的弊:

1、習慣大量飲用咖啡的人停止飲用咖啡,會出現頭痛、易怒、肌肉緊綳和神經過敏等症狀,而攝入咖啡因才症狀消失。

2、懷孕及哺乳期間的婦女飲用咖啡應適量,因為咖啡因會滲透至胎盤,而且會出現在母乳里。

3、喝咖啡會引起人的精神興奮,在喝完咖啡的4小時內,咖啡因會影響睡眠。

3、請告訴我拿鐵和摩卡有什麼區別 哪個比較甜一點

1、名字由來不同

拿鐵:「拿鐵」是義大利文「Latte」的 音譯,拿鐵咖啡(CoffeeLatte)是花式咖啡的一種,是咖啡與牛奶交融的極至之作。意式拿鐵咖啡為純牛奶加咖啡,美式拿鐵則將部分牛奶替換成奶泡,本地的拿鐵多為此種。

摩卡:摩卡咖啡的名字起源於位於葉門的紅海海邊小鎮摩卡。這個地方在15世紀時壟斷了咖啡的出口貿易,對銷往阿拉伯半島區域的咖啡貿易影響特別大。摩卡也是一種「巧克力色」的咖啡豆(來自葉門的摩卡),這讓人產生了在咖啡混入巧克力的聯想,並且發展出巧克力濃縮咖啡飲料。

2、主要原料不同

拿鐵:拿鐵咖啡是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與牛奶的經典混合。

摩卡:摩卡是由義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混合而成。

3、味道的特徵

拿鐵:有了牛奶的溫潤調味,讓原本甘苦的咖啡變得柔滑香甜、甘美濃郁。就連不習慣喝咖啡的人,也難敵拿鐵芳美的滋味。

摩卡:真正的摩卡咖啡有點兒像愛情,既酸又甜。而摩卡的存在,理由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讓愛戀中的人們了解愛情的甜美和波折,為了告訴我們幸福的簡單。

摩卡加有巧克力,會比拿鐵稍甜。

4、摩卡、拿鐵、卡布奇諾3種咖啡的區別?

摩卡:由意式濃縮、鮮奶、奶油、以及巧克力醬做 。比例:1:2:1:1
拿鐵:由意式濃縮和奶泡做。1:2
卡布奇諾:半杯義大利濃縮咖啡和半杯打成泡沫狀的牛奶,在咖啡上打上奶泡,然後再撒上巧克力粉或者肉桂粉。1:1
比例是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做法,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製作。
摩卡喝起來會比較甜,巧克力味比較重;拿鐵不放糖的話我覺得會比較好喝,奶味比較香,但蓋不住咖啡的味道,要是不愛喝苦味的話,加一些糖漿或者黃糖就行;卡布奇諾賣相比較好看,但奶泡要用半脫脂牛奶,全脂牛奶太香會壓住咖啡的味道,喝起來比較普通。
希望對你有幫助。

5、卡奇布諾 拿鐵和摩卡的區別

拿鐵咖啡(Latte):一杯地道的義大利拿鐵咖啡配置的比例是:牛奶70%、奶泡20%、咖啡10%。拿鐵咖啡中牛奶多而咖啡少,這與Cappuccino有很大不同。拿鐵咖啡做法極其簡單,就是在剛剛做好的義大利濃縮咖啡中倒入接近沸騰的牛奶。事實上,加入多少牛奶沒有一定之規,可依個人口味自由調配。


卡布奇諾(Cappuccino):跟拿鐵不一樣的是:卡布奇諾多牛奶少。在義大利特濃咖啡的基礎上,加一層厚厚的起沫的牛奶,就成了卡布奇諾。傳統的卡布奇諾咖啡是三分之一濃縮咖啡,三分之一蒸汽牛奶和三分之一泡沫牛奶。奶泡上面可以加一些肉桂粉或巧克力粉延長奶泡停留的時間。


摩卡
原指產地為衣索比亞的咖啡豆,豆形小而香味濃,酸醇味強。現在一般指由巧克力的產地墨西哥人發明的咖啡飲法——在拿鐵咖啡里加入巧克力而調製成的飲品。這兩種東西是一對絕妙的組合,二者的香味混合後相得益彰,達到前所未有的美妙程度


瑪琪雅朵( Masurium Qiya coffee):在義大利濃縮咖啡中,不加鮮奶油、牛奶,只要在咖啡上添加兩大匙綿密細軟的奶泡,如此就是一杯瑪琪雅朵。瑪琪雅朵一定要一口喝下才能品嘗出它的美味。

6、誰知道這種衣索比亞咖啡的保質期是多少?怎麼喝?喝過的朋友幫幫忙,謝謝!

你好,這是咖啡粉,倘若有咖啡機的話可以直接便捷的享用它了(全自動咖啡機甚至不需要研磨,本身自帶),如果沒有的話建議去商店購買簡單的工具。
一般煮咖啡分五種
1. 虹吸式 (siphon):虹吸式咖啡壺又稱為塞風壺或真空壺,分上下兩截, 玻璃做的, 下方裝水用酒精燈或瓦斯燈加熱,
咖啡豆要磨成中等粗細放在上方,
中間隔有包布濾網,待水沸騰後,蒸氣壓力逼使水透過管子上升,此時上壺中的咖啡豆粉與熱水接觸,經由攪拌的動作使其混合如泥濘狀,溶析出咖啡的四味一香。讓咖啡與水充分浸泡後熄滅火源,待下層球內的空氣冷卻後,會形成真空狀態,將咖啡液體透過濾布吸回基座內,此時把咖啡倒入預熱過的杯子,即可沉醉於其獨特的芬芳中,品啜其甘苦兼備之口感。
虹吸式咖啡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總帶有一絲神秘的色彩,在台灣的咖啡發展歷史中,虹吸式咖啡壺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來所謂的研磨式咖啡(義大利式濃縮咖啡)大行其道,相較之下這種虹吸式咖啡壺需要較高的技術性,以及較繁瑣的程序,在如今分秒必爭的工商社會里有逐漸式微的趨勢,但是虹吸式咖啡壺所能煮出咖啡的那份香醇是一般以機器沖泡的研磨咖啡所不能比擬的。
一般人經常對它是一知半解,甚至帶有錯誤的印象,通常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是有人對它戒慎惶恐,另一種說法呢?就是認為使用虹吸式咖啡壺不過是把水煮開、咖啡粉攪一攪就好了;除此之外有人認為虹吸式咖啡壺看起來很危險的樣子,其實只要是不當的操作每一種咖啡的煮法都有隱藏的危險性。
用虹吸式咖啡壺來煮咖啡,要注意幾點:水量、水質、火候、咖啡粉的用量和粗細、攪拌、時間,以下一一地說明。
步驟一、倒入熱水至玻璃下球,以大火煮開,待水沸騰。
※煮一杯時要加入下球的水量為200毫升,不倒底水時需175毫升,煮二杯時需350毫升。倒完水後將玻璃下球用抹布擦乾,否則容易使玻璃破裂。
步驟二、將過濾器裝入上球。
※將過濾器從水中拿出清洗後壓干,將過濾器的勾子鉤住上球的底部,再用調棒將過濾器的位置調整到中間的位置。
步驟三、水沸騰後,將上球插入下球。
※轉成小火,小心地將玻璃上球斜斜放入下球,確定水不會太滾而噴出時,將玻璃上球直直地稍微向下壓並同時旋轉即可
步驟四、水上升一半後放咖啡粉,開始攪拌,攪拌完開始計時。
※倒入每一杯的用量是15公克,並開始第一遍的攪拌,攪拌的時候不要繞圓圈,應左右畫四分之三圓來回,由上往下把粉壓入水中,使兩個不同方向的力量相互撞擊,不要攪拌太久,只要使咖啡粉散開即可。
步驟五、25秒時做第二次攪拌。
步驟六、55秒時第三次攪拌,60秒時關火。
※煮單品咖啡時間只要50秒(20秒時第二次、45秒時第三次)煮一杯時,在關火後迅速將上球拔起,把下球的余水倒掉,再插回上球,這樣的動作叫做倒底水,如果不想做這個步驟,水只要175㏄就可以。
步驟七、關火後立即以濕冷的毛巾擦拭玻璃下球。
步驟八、當咖啡液過濾至快結束時,將玻璃上球拔起,不要讓最後的咖啡流下。
使用虹吸式的方式沖泡咖啡時,濾布的清潔與保存是頗麻煩的工作,它在第一次使用之後,布質便由潔白變為棕褐色,積存了無法完全去除的脂肪及蛋白質,與空氣接觸會產生令人厭惡的惡臭味,嚴重影響咖啡的美味。
有人將此使用過的濾布保存在一杯清水中,是不錯的法子,但要注意經常更換清水。在此提供給使用者一個令人雀躍的好消息:目前已有拋棄式的濾紙可取代傳統的濾布,兼具衛生、方便及便宜的優點,不啻為喜愛虹吸式沖泡者的一大福音。
比利時咖啡壺
光是它華麗的外表,便令人難以不對它注目,相信看過的人一定會對它留下深刻的印象,整個操作的過程令人炫目、感到好奇,像是一座天秤般的工藝品,是如何煮出我們要的咖啡呢?其實它的操作原理雖然與虹吸式咖啡相同,但是卻十分簡單!
步驟一、在金屬壺中加入所需水量,兩人份約350CC,並緊密地蓋上。
步驟二、將所需的咖啡粉,兩人份約30g放入另一端的玻璃壺中。
步驟三、將金屬壺抬起,打開酒精燈的蓋子,以金屬壺將酒精燈蓋卡住,點燃酒精燈。
步驟四、當水加熱後,熱水隨著虹吸管流到玻璃壺中與咖啡粉接觸,一旦金屬壺中的水越來越少重量越來越輕,最後使得酒精燈蓋反彈蓋上熄火,金屬壺不再加熱冷卻後,經由虹吸管一頭的過濾器將咖啡與咖啡渣分離,慢慢地又將水從玻璃壺中吸回。
步驟五、打開水龍頭就可享用美味的咖啡了!
2. 高壓的, 就是義大利式,
原來是指一種高壓且快速的咖啡沖煮方法,後來才把以這種方式沖煮出來的咖啡亦稱為「Espresso」。以這種方法沖泡咖啡時,先將研磨的顆粒大小一致的柔細粉末,以填壓器壓實,濾器里的咖啡豆粉必須結實而緊密的形成一個餅狀咖啡塊,以對抗沖煮時
8~9bar
的熱水壓力。熱水在強大的壓力下,尋找路徑浸透咖啡塊,當咖啡塊填壓的緊密一致時,每一粒咖啡豆粉皆可受到熱水平均的萃取,完整的注入杯中,瞬間得到一小杯口感濃郁而芳香的義式濃縮咖啡,這壓力與阻力間是否能達成均衡的對稱,正是欲沖泡出一杯濃稠好喝的Espresso咖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由於 Espresso 是以 8~9bar 的壓力,迫使熱水迅速的通過咖啡粉,故每杯咖啡的萃取時間大約只需 25~30 秒,節省大量的時間與成本,因水通過咖啡粉的時間極短,故研磨刻度需細致而穩定。
要得到良好的研磨質量,一台好的磨豆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只有使用切割豆子迅速,溫度上升慢,且研磨細密度均勻的磨豆機,搭配新鮮的咖啡豆,才有可能得到一杯好的咖啡。
一杯好的 Espresso 咖啡應該是濃度很強但不過度苦澀,搭配牛奶及牛奶泡沫就可得到一杯香香濃濃的牛奶咖啡(Latte 或 Cappuccino),香醇的 Espresso及綿細的奶泡短時間即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創造了蓬勃發展的咖啡市場!
咖啡粉要磨最細, 也有隻煮一兩人份(單杯)的家庭用小機器, 插電的(如 Krup牌)或用酒精燈的。
摩卡壺
半自動式義大利式咖啡機
所謂的義大利式濃縮咖啡,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Espresso,近年來在台灣相當受到歡迎,其實真正受到歡迎的倒不盡然是Espresso,而是由Espresso所引伸出來的各式咖啡,而Espresso所指的是咖啡豆、也是咖啡的烘焙法、在此更可解釋為咖啡的沖煮方法,是利用高壓的方式讓熱水快速的穿過咖啡粉,在短時間內將咖啡的精華萃取出來的一種方法。
用來做義大利式咖啡的機器,從早期的完全以手動方式操作唧筒,到操作簡單的摩卡壺,到現在拜科技之賜出現的許多半自動以及全自動的機器,可以說是琳琅滿目。
摩卡壺:在一般家庭中,較為經濟的選擇是摩卡壺,而且它相當個性化的造型美觀又不佔空間,也是很受到歡迎的一點,早期的材質大多為鋁製品,現在則多改為對人體較為無害的不銹鋼塑材。
步驟一、選用Espresso專用的咖啡豆,需要較美式咖啡更細的研磨,但還不到粉末的程度,尚成顆粒狀,如果磨的太細,咖啡粉會穿透金屬濾網,留下殘渣,而且造成過度萃取而太苦、太澀,如果磨的太粗則熱水太快穿過咖啡而造成萃取不足味道不夠。
步驟二、摩卡壺的底部放入適量的熱水,(通常煮出一杯Espresso的量不會超過60㏄)。
步驟三、將咖啡粉放入摩卡壺中間,狀似漏斗的容器中,每一杯的用量約在8或9g左右,將咖啡粉攤平,稍做擠壓,但不要壓的太密,然後放入壺中。
步驟四、將摩卡壺的上座與下座完全拴緊,以確保煮的時候水不會從中間滲出,然後將摩卡壺由底下加熱,你可以用手拿或是放在專用的架子上,底下用酒精燈或瓦斯爐來加熱,直到水沸騰後全部流到上座為止。
這是相當適合個人來使用的方法,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容易有殘渣,不過現在市面上可以買到一種專用的圓形濾紙,可以將這種濾紙放在咖啡粉與上座的濾網中間,來改善這種情況,還有一點就是其實它所產生的壓力並不夠,所以做出來的咖啡,其實還稱不上是Espresso。
半自動式義大利式咖啡機:所謂的半自動,指的是咖啡粉的填充必須由人工來操作,其它的部分由機器來控制,事實上這一點也是整個義大利式咖啡的一個關鍵所在,在半自動咖啡機方面我們又可分為家電型及營業用型這兩種。現在有許多家電業者都推出了家用型的義大利式咖啡機,價格從幾千元到上萬元都有。營業用咖啡機屬於較大型的機台,價格從十幾萬到幾十萬,這兩種的差別就在於機器所提供的壓力是否足夠,標準的壓力是九毫巴的大氣壓力,小型的家電機器雖然也是不斷的改進中,但受制於成本,因此它所產生的壓力仍是有待質疑的。咖啡機的好處就是,可以一次煮一大壺很方便,但是它的缺點也就是如果保溫時間過長,通常超過三十分鍾後,咖啡就會開始變酸變苦,再好的咖啡都經不起長時間的保溫。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樣的機器煮出來的咖啡,只能說是退而求其次的要求。
要點一、選用Espresso的咖啡豆,研磨成較細的粉末。
要點二、每一杯的份量約8或9g左右,平均地放入沖泡器中,以填壓器將咖啡粉壓緊,壓的時候同時稍微旋轉約1/4圈,施力要盡量平均,並以填壓器清敲沖泡器邊緣,將附著於邊緣的粉末敲下,再填壓,直至咖啡粉填壓平整即可。
一杯義大利式濃縮咖啡的成功或失敗,最後的關鍵就在是否能夠平均且適當力量地填壓咖啡粉,同前面摩卡壺一樣,壓的過實,造成熱水不易穿過,萃取時間太長而使咖啡太苦,壓的鬆散,熱水將直接貫穿咖啡,而造成萃取不足,另外這也是能否出現克麗瑪的關鍵之一,因此操作者的技術經驗就成了最大的變數。
所謂的「克麗瑪」Crema所指的就是義大利式咖啡Espresso上面那層金黃色的泡沫,(注意:並不是卡布其諾或是拿鐵上面的那層奶泡喔),我們常用它來作為判斷義大利式咖啡是否新鮮、成功的標准。
要點三、拴上沖泡器,按下開關,可以從咖啡流出來的速度來判斷,之前咖啡粉的填充是否標准,如果是慢慢的滴下來,那麼表示你填充的太緊了,如果是很快的就流完了,那就是太鬆了。
全自動義大利式咖啡機:全自動指的是包括給水、水的溫度、水量、水的壓力、咖啡的用量、咖啡磨豆的粗細、填壓咖啡粉、沖泡、倒咖啡渣,全都是由計算機自動控制,只要將計算機的各項設定完成後,按鈕來操作即可,不涉及任何技術上的問題,目前小型的機器約在8萬元以內,而大型營業用的機器從三、四十萬到五、六十萬不等,而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連續使用時,供給咖啡的速度。
3. 滴漏式, 以容器上方擺濾紙或濾網, 放粗磨粉末, 水從上方倒進去(加水的技巧很重要) , 咖啡從下面漏出來。
要以最簡單的方式沖煮一杯滴濾式咖啡,你只需要准備一個過濾器(在坊間許多咖啡館皆有販賣,分耐熱塑料、陶瓷及金屬等材質,可依個人喜好選購)接下來你只要取一個平時使用的馬克杯,將過濾器放在杯子上,套上濾紙,再倒入研磨好的咖啡豆粉,准備一壺熱開水,就可以自己在家沖泡一杯香濃好喝、熱騰騰的現沖咖啡了。
濾紙滴落式的沖泡方式,主要是讓咖啡豆粉與熱水充分混合後,溶析出咖啡中的四味一香,再透過濾紙滴漏出來,此種方式能過濾咖啡中所含的脂肪、蛋白質及不良雜質,得到口感清爽的咖啡,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兼顧您的健康。
第一次自己進行沖泡時,只要注意下列事項,即可在家輕松享受好口味。
豆子:好豆子才有好咖啡,選擇適合您口味的豆子,視使用的量少量購買,妥善保存於密閉容器中,以維持其新鮮及迷人芳香。當然如果你有較多的預算,投資一台好的磨豆機是絕對值得的。新鮮研磨的咖啡豆粉所能提供散發於空氣中的香味,及沖泡出來的美味,讓你的投資獲得絕對值得的報酬。
水流:沖泡濾泡式咖啡最大的技巧即在水流粗細、穩定度的控制,穩定適中的水流由濾器的中心點螺旋狀的往外繞,彷如一根攪拌棒均勻攪拌著咖啡粉與熱水,將所有濃醇 甘美盡情釋放。如果你已經迷上了濾泡式咖啡沖泡法,此時不妨再添購一把造型優美的沖泡壺,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其細細長長的出水管,能讓從未使用過的人也能輕易倒出細而穩定的水流,幫助你瞬間具有專業咖啡手的沖泡水平,這杯咖啡的美味更是不在話下。
溫杯:另外再提醒所有咖啡愛好者,熱咖啡一定要趁熱飲用, 那是咖啡最美味的時刻。溫杯的動作可延長保存咖啡的熱度,只要先將熱水注入咖啡杯中,藉熱水的溫度讓杯子呈溫熱狀態,倒掉熱水後再注入剛沖泡好的熱咖啡,即可幫助咖啡熱度的保持,延長享用美味咖啡的時刻。
想在家自己沖泡濾泡式咖啡的朋友們,現在就付諸行動吧!您會發現這過程是如此簡單又充滿樂趣,置身濃濃的咖啡香中品嘗自己DIY的美味咖啡,悠閑的假日午後亦隨之詩情畫意了起來。
4. 煮式, 希臘或阿拉伯直接把粉末與水熬煮, 喝的時後下方的咖啡渣不必喝. 有人喝完後將咖啡渣倒在桌上占卜。
5. 冷縮, 按第三種的原理讓水以極慢速滴入咖啡粉, 一整晚, 取得的咖啡是喝冷的. 市面上很難喝到這種。
很多朋友開始自己煮咖啡之後,不禁好奇,煮好咖啡的秘訣有哪些?其實,煮好咖啡,一點兒也不難!只要掌握以下小訣竅,您就是親朋好友眼中艷羨的咖啡專家!
一、選擇自己喜歡的咖啡煮法
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只要你用得順手,煮得方便,喝得開心,對你而言,就是最適合的咖啡煮法。有的人愛用方便快速的美式咖啡壺煮咖啡、有人偏愛享受塞風壺(虹吸式)咖啡的浪漫悠雅,也有人獨鍾法國壓的簡單純粹、摩卡壺的義式風情、或是手沖濾泡式咖啡的風味...,無論如何,適合其它人的煮法不一定最適合您,選擇自己最適合也最喜愛的咖啡煮法,是享受DIY煮咖啡樂趣的首要條件。
二、只購買「有標示烘焙日期」的「新鮮烘焙」咖啡豆
「咖啡豆是生鮮食品」在國外已是相當普及的觀念。新鮮烘焙是一杯好咖啡的生命!新鮮烘焙的咖啡豆保有最香濃迷人的咖啡風味,能夠輕易煮出一杯最香醇的咖啡;不新鮮的咖啡豆風味早已流失,只能煮出一杯不夠香醇、甚至可能已經變調走味的苦澀黑水。假使你不購買一個月前出爐的烘焙麵包,現在開始,請拒絕購買未清楚標示烘焙日期,或者已經烘焙超過七天的「不新鮮烘焙」咖啡豆/咖啡粉。
三、用「好水」煮咖啡
在一杯咖啡里,98%以上成分是「水」。水的重要性無庸置疑!如果你使用不好(如:不幹凈、有怪味)的水煮咖啡,即使用最好的咖啡豆也是白費力氣--因為差勁的水能夠毀壞最好的咖啡。即使是簡單的「濾水壺」也能替「自來水」濾掉許多不好的物質,使得煮出來的咖啡更香、濃、醇。煮咖啡與泡茶一樣,需避免使用蒸餾水,如果您所在的地方自來水質量不佳,使用干凈的山泉水也是個理想的方法。
四、放足夠量的咖啡
咖啡豆的使用份量必須足夠,使用太少的咖啡粉可能導致苦澀或淡而無味,但也不用一次放太多。咖啡的標准用量是:用「兩平匙」(約15克)咖啡豆(粉)煮「一杯」(約180cc)咖啡。 請依照這個比例來調整你的咖啡使用量。
五、合適的水溫度
一般而言最適合沖煮咖啡的水溫度在攝氏88~94度之間,避免使用剛沸騰的滾燙開水來沖煮咖啡。水燒滾以後靜置1~2分鍾再用來沖煮咖啡。
六、隨時保持咖啡器材的清潔干凈
千萬別把泡茶的「養壺」觀念帶到咖啡器具!每次使用過咖啡器具後,需要立刻清洗干凈,放在通風的地方保持清潔、乾燥,如果把「養壺」觀念用在咖啡器具上,您將會得到一杯充滿奇怪油臭味道的差勁咖啡。
七、煮好咖啡十分鍾以內喝掉
別相信您煮的咖啡可以放在咖啡壺的「電熱保溫盤」上面「保溫」大半天!咖啡擺越久,風味逐漸散失,並且悄悄走味。咖啡煮好以後,在十分鍾內享用完畢,才是懂門道的內行人。
咖啡介紹
單種咖啡豆沖泡的咖啡稱之為純咖啡,一般都有自己獨特有的個性。另外,還有品種繁多的花式咖啡,其沖泡方式及口味均各具特色。
純咖啡
藍山咖啡——酸味、甜味、苦味均十分調和又有極佳風味及香氣,適合做單品咖啡,宜做中度烘培。
曼特寧咖啡——氣味香醇,酸度適中,甜味豐富十分耐人尋味,適合深度烘培,散發出濃厚的香味。
摩卡咖啡——此種具有獨特香氣,中度烘培有柔和的酸味,深度烘培則散發出濃郁香味,偶爾會作為調酒用。
巴西咖啡——酸味和苦味可藉由烘培來調配,中度烘培香味柔和,味道適中,深度烘培則有強烈苦味,適合來調配混合咖啡。
哥倫比亞咖啡——具有獨特的酸味及醇味,中度烘培味道清爽,深度烘培成熟濃厚,兩者之中有股隱隱約約獨特風味。
薩爾瓦多咖啡——具有酸、苦、甜相等味道特徵,最佳的烘培度是中度、深度。
夏威夷咖啡——具強烈的酸味及獨特的香氣,中度烘培的豆子帶有強烈的酸味,深度烘培風味更上一層樓。
瓜地馬拉咖啡——帶有上等的酸味與甜味滑潤順口,是混合咖啡的最佳材料,適合深度烘培。
吉力馬札羅山——酸、甜、純、香味均屬於上品,中度烘培後會散發出甜味與清淡的酸味,深度烘培後會產生柔和的苦味,適合來調配混合咖啡。
薩爾瓦多咖啡——具有酸、苦、甜相等味道特徵,最佳的烘培度是中度、深度。
夏威夷咖啡——具強烈的酸味及獨特的香氣,中度烘培的豆子帶有強烈的酸味,深度烘培風味更上一層樓。
瓜地馬拉咖啡——帶有上等的酸味與甜味滑潤順口,是混合咖啡的最佳材料,適合深度烘培。
吉力馬札羅山——酸、甜、純、香味均屬於上品,中度烘培後會散發出甜味與清淡的酸味,深度烘培後會產生柔和的苦味,適合來調配混合咖啡。
義大利咖啡:一般在家中沖泡義大利咖啡,是利用義大利發明的摩卡壺沖泡成的,這種咖啡壺也是利用蒸氣壓力的原理來淬取咖啡(又一個瓦特的徒弟)。摩卡壺可以使受壓的蒸氣直接通過咖啡粉,讓蒸氣瞬間穿過咖啡粉的細胞壁(還是虎克的徒弟),將咖啡的內在精華淬取出來,故而沖泡出來的咖啡具有濃郁的香味及強烈的苦味,咖啡的表面並浮現一層薄薄的咖啡油,這層油正是義大利咖啡誘人香味的來源。
卡布奇諾•拿鐵咖啡:卡布奇諾咖啡是義大利咖啡的一種變化,即在偏濃的咖啡上,倒入以蒸汽發泡的牛奶,此時咖啡的顏色就像卡布奇諾教會修士深褐色外衣上覆的頭巾一樣,咖啡因此得名。 拿鐵咖啡其實也是義大利咖啡的一種變化(義大利人確實善變),只是在咖啡、牛奶、奶泡的比例稍作變動為1:2:1即成。
康寶藍•馬琪雅朵咖啡:義大利咖啡真是「百花齊放」,又開出康寶藍與馬琪雅朵兩朵花來。只要在義大利濃縮咖啡中加入適量的鮮奶油,即輕松地完成一杯康寶藍。嫩白的鮮奶油輕輕漂浮在深沉的咖啡上,宛若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令人不忍一口喝下。 在義大利濃縮咖啡中,不加鮮奶油、牛奶,只加上兩大勺綿密細軟的奶泡就是一杯馬琪雅朵。不象康寶藍,要想享受馬琪雅朵的美味,就要一口喝下。
法國牛奶咖啡:咖啡和牛奶的比例為1:1,正統的法國牛奶咖啡沖泡時,要牛奶壺和咖啡壺從兩旁同時注入咖啡杯,這種沖配方法延續了幾百年。今天,它仍是法國人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飲品。法國baby,奶味十足!
土爾其咖啡:至今仍採用原始煮法,復雜的工藝帶著幾許異國情調的神秘色彩。從中,我們可以窺視到奧斯曼帝國盛極一時的風采。
愛爾蘭咖啡:名字里就帶著一陣威士忌濃烈的熏香,愛爾蘭人視威士忌如生命,也少不了在咖啡中做些手腳!以威士忌調成的愛爾蘭咖啡,更能將咖啡的酸甜味道襯托出來。一絲成熟的憂郁…… 小心,咖啡喝多了也會醉!
摩卡咖啡:喜愛巧克力的伙計們,這就是為你們准備的!還記得義大利的拿鐵咖啡嗎?在其中加入巧克力就可以調成香濃的摩卡咖啡。
皇家咖啡:這一道極品可是由一位能征貫戰的皇帝發明的,對了,他就是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他可不喜歡奶味,他喜歡的是法國的驕傲——白蘭地!(又一個在咖啡中摻烈酒的傢伙!)藍色的火焰舞起白蘭地的芳醇與方糖的焦香,再合上濃濃的咖啡香,苦澀中略帶甘甜……法國的高傲,法國的浪漫。
綠茶咖啡:綠茶的清香將我們的視線從遙遠的國度拉了回來,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與融合的民族,這一次,他們又在西方的咖啡與東方的綠茶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也為愛喝茶的朋友們提供了新寵。這是一道純東洋風味的咖啡,綠茶的幽雅清香、咖啡的濃郁厚重交流激盪。
冰拿鐵咖啡: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拿鐵咖啡。(是它太誘人,還是它風花雪月太過頭?)利用果糖與牛奶混合增加牛奶的比重,使它與比重較輕的咖啡不會混合,成為黑白分明的兩層,形成如雞尾酒般曼妙的視覺效果,再加上冰塊,給人一種高雅而浪漫的溫馨感覺。
魔力冰淇淋咖啡:這一道充滿創意與富有變化的神奇口味只屬於年輕的你!在冰涼的香草冰淇淋上倒入義大利濃縮咖啡,再用巧克力醬在鮮奶油和冰淇淋上自由構圖,魔力般水乳交融的冰品咖啡,只留芳香與清爽在你口中。
摩卡霜凍咖啡:喜愛巧克力的伙計們,還有沒有胃口試試「霜凍」了的巧克力摩卡咖啡?用果汁機將冰塊與冰淇淋打碎調和,創造出一種綿密的視覺效果,再加入摩卡冰咖啡,就大功告成了!入口溜滑,沁爽香醇,夏日炎炎中給你一個清涼的下午。
咖啡伴侶
除了咖啡,很難有一種東西可以和這么多情人和平共處,而相安無事。如果說,濃烈苦澀的黑咖啡是魅感的魔鬼,那麼奶精和糖,就彷彿天使的羽翼,帶來接近天堂的甜美溫暖。 西方人稱奶精和糖為coffee-mate,而當咖啡的口味愈來愈多樣,鮮奶油、巧克力、肉桂粉……等配料,也都成了咖啡館桌上的固定風景,黑咖啡不再是忠實的伴侶,卻討好了更多挑剔的嘴。
水的學問
水,大約可以分為軟水與硬水。以溶解於水的鈉、錳等計算後,量少的是軟水而量多的是硬水。一般的水即是含有鈉、錳、鈣、鎂等的硬水,因硬水會將咖啡因及丹寧酸的釋出,而使咖啡的味道大打折扣。普通的自來水就可當成軟水使用,但早上最初的自來水、前一天取放的水及第二次煮沸的水要盡量避免使用。若使用凈水器與裝活性炭的過濾器,也能夠避免水中的雜質及氣味。所以,只要使用味香又新鮮的咖啡,家中隨手可得的自來水一樣可以泡出香醇可口的咖啡。
糖與咖啡的奏鳴曲
方糖、砂糖、細粒冰糖、黑砂糖、咖啡糖……各種不同成分的甜味,構築成更豐富的咖啡味覺之旅。 你可以循著鍾愛的咖啡風格,找到適合自己的甜度: 咖啡加糖的目的是要緩和苦味,而且根據糖的份量多寡,會創造出完全不同的味道。
1.糖粉: 它是屬於一種精製糖,沒有什麼特殊味道,易於溶解,通常以5~8克的小包裝便於使用。價格較一般糖稍高些。
2.方糖: 為精製糖加水,而後將它凝固成塊狀。方糖保存很方便,且易溶解速度快。
3.白砂糖: 白砂糖亦屬精製糖,它是粗粒結晶固體,色白。市面多以8克小包裝以便每次使用。
4.黑砂糖: 這是一種褐色砂糖,有點焦味,普通用於愛爾蘭咖啡的調制。
5.冰糖: 呈透明結晶狀,甜味較淡,且不易溶解。通常已磨成細顆粒方便用於咖啡或加味茶等飲品。
6.咖啡糖: 專門用於咖啡的糖,為咖啡色的砂糖或方糖,與其它的糖比較,咖啡糖留在舌頭上的甜味更持久。
咖啡與奶
選擇不同的牛奶製品,能夠賦予咖啡另一番風味,享受變化多端的口感。
1.鮮奶油: 又稱生奶油。這是從新鮮牛奶中,分離出脂肪的高濃度奶油,用途很廣,像製作牛油、冰淇淋、蛋糕,或沖泡咖啡時都用得到。鮮奶油的脂肪含量最高為百分之四十五~五十,最低也有百分之二十五~三十五,沖泡咖啡通常是使用含脂肪量百分之二十五~三十五的鮮奶油。
2.發泡式奶油: 生奶油經攪拌發泡後就變成泡沫奶油,這種奶油配合含有苦味的濃咖啡,味道最棒。
3.煉乳: 把牛奶濃縮一~二.五倍,就成為無糖煉乳。一般商店出售的罐裝煉乳,是經加熱殺菌過的,但開罐後容易腐壞,不能長期保存。沖泡咖啡時,生奶油會在咖啡上浮一層油脂,而煉乳卻會沉澱到咖啡中。
4.牛奶和奶精: 牛奶適用於調和濃縮咖啡或作為花式咖啡的變化,奶精則方便使用且容易保存。但不論使用何種製品皆可依個人的喜好調出一杯美味的咖啡。
在咖啡中加入鮮奶油,表面若出現羽狀的油脂,這是因為高脂肪的鮮奶油,一但加入酸味強的咖啡,或使用到不新鮮的奶製品時,所產生脂肪分離的現象。因此除了注意奶製品的新鮮度,高脂肪的鮮奶油應該和酸味比較緩和的咖啡調配。
其它的香料

這種咖啡粉的話保鮮期為5-7天,不拆封的話保質期可以12月

7、星巴克所有的咖啡豆及介紹

星巴克閑庭綜合(250g/包)

Starbucks Veranda Blend™(250g/包)

細致柔和的可可風味,就像輕烘烤的核果香氣在咖啡杯中恣意綻放。

豐富口感中散發著淡雅的芳芬。

2.星巴克輕柳綜合(250g/包)

Starbucks Willow Blend™(250g/包)

明亮清爽的口感,同時展現出細膩的風味層次。

猶似陽光輕灑過,吹拂起亮麗微風般的愜意感受。

3.瓜地馬拉安提瓜(250g/包)

Guatemala Antigua(250g/包)

優雅細致是瓜地馬拉啜飲第一口的印象。

再次品嘗則是呈現出濃郁的可可及溫和的香料風味。

讓人享有不可置信的層次與平衡感受。

4.肯亞(250g/包)

Kenya(250g/包)

充滿明顯果香層次的黑醋栗,帶來似新鮮藍莓,並散發葡萄柚的愉悅感。

此款咖啡的美味口感讓人煥然一新。

5.派克市場烘焙(250g/包)

Pike Place™ Roast(250g/包)

柔和的醇度、細致的可可與烘烤後的核果香氣。

豐盛、平衡,滿足每一個喜愛咖啡的味蕾。

6.星巴克家常(250g/包)

House Blend(250g/包)

以最上乘的拉丁美洲咖啡豆綜合而成,帶來核果及可可般的味覺體驗。

最特別的是在餘味中不斷呈現出烘烤後的自然甜味。

7.哥倫比亞(250g/包)

Colombia(250g/包)

中等體度,口感濃厚,完美平衡,馥郁中帶著清亮。

並在舌尖留下溫潤的核果餘味。

8.低咖啡因祥龍綜合(250g/包)

Decaf Komodo Dragon Blend™(250g/包)

來自亞洲太平洋地區綜合咖啡豆可品嘗到如香料、草本和泥土般的芳香。

此款咖啡將豐富醇度和驚喜的酸度巧妙的平衡在一起。

9.蘇門答臘(250g/包)

Sumatra(250g/包)

流露著顯明的大地氣息,厚實濃郁,停留在味蕾之間回盪。

醇厚質朴,帶著草本與香料的芬芳,平實簡單卻令人鍾愛不已。

10.佛羅娜綜合(250g/包)

Caffè Verona™(250g/包)

綜合拉丁美洲及亞洲太平洋產區的咖啡豆,因此它有著完美醇度及平衡的口感。

在品嘗的過程中,不斷出現如巧克力般的質地及甜味,猶如愛情般的浪漫感受。

11.濃縮烘焙(250g/包)

Espresso Roast(250g/包)

濃烈的綜合咖啡風味,將咖啡經長時間的烘焙到達美味的極致。

因而您可以享受到不僅深厚,同時還有似焦糖般的愉悅甜味。

12.公平貿易義大利烘焙(250g/包)

Fairtrade Certified Italian Roast(250g/包)

厚重中夾帶著烘烤後的甜味,比濃縮烘焙深沉一些。

但不若法蘭西烘焙的強烈,是一款有穩重深度的咖啡。

本款咖啡豆采購符合公平貿易認證。

13.法式烘焙(250g/包)

French Roast(250g/包)

烘焙程度最深,風味最濃厚,難以忘懷的深沉煙熏味。

是喜歡法蘭西烘焙無法被取代的雋永特質。

14.衣索比亞咖啡豆(250g/包)

Ethiopia(250g/包)

此款來自衣索比亞單一產區的咖啡豆,口感如絲綢般滑順,

帶有胡椒辛香、黑巧克力豐富層次及地中海甜橙溫潤熱情的風味。

15.東非綜合咖啡豆(250g/包)

KATI KATI BLEND™(250g/包)

明亮且有著中等酸度,將肯亞咖啡豆活潑的酸度,

與衣索比亞咖啡豆特有的柑橘與花香味,

調和成出色的平衡風味,啜飲一口,即深深著迷。

拓展資料:

咖啡豆,是指用於製作咖啡的植物果實。廣義的講世界上有2種咖啡豆,阿拉比卡豆和羅伯斯塔豆。咖啡的果實是由兩顆橢圓形的種子相對組成的。互相銜接的一面為平坦的接面,稱為平豆。但也有由一顆圓形種子組成的,稱為圓豆,其味道並無不同。

最早期阿拉伯人食用咖啡的方式是將整顆果實 ( Coffee Cherry ) 咀嚼,以吸取其汁液。其後他們將磨碎的咖啡豆與動物的脂肪混合,來當成長途旅行的體力補充劑,一直到約公元 1,000 年,綠色的咖啡豆,才被拿來在滾水中煮沸成為芳香的飲料。又過了三個世紀,阿拉伯人開始烘焙及研磨咖啡豆,由於古蘭經中嚴禁喝酒,使得阿拉伯人消費大量的咖啡,因而宗教其實也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廣泛流行的一個很大的因素。

8、拿鐵和摩卡的區別是什麼?

拿鐵咖啡
是義大利咖啡的另一種變化,沖泡步驟也一樣,只是咖啡、牛奶、奶泡的比例稍有不同,拿鐵咖啡中牛奶的比例比卡布其諾多一倍,即咖啡、牛奶、奶泡的比例為1:2:1。

摩卡
原指產地為衣索比亞的咖啡豆,豆形小而香味濃,酸醇味強。現在一般指由巧克力的產地墨西哥人發明的咖啡飲法——在拿鐵咖啡里加入巧克力而調製成的飲品。這兩種東西是一對絕妙的組合,二者的香味混合後相得益彰,達到前所未有的美妙程度。

9、拿鐵和摩卡有什麼區別?

摩卡咖啡和拿鐵咖啡的區別是:比例組成、水溫、產地、口味不一樣,具體如下

一、比例組成

1、摩卡咖啡主要是由意式濃縮咖啡、鮮奶、奶油、以及巧克力醬做 ,它們的比例是:1:2:1:1。

2、拿鐵的製作上一份意式濃縮咖啡混合三份熱牛奶,也就是濃縮咖啡與牛奶的比例為1:3,拿鐵上面會有少量的奶泡。

二、水溫

1、摩卡咖啡是將義大利濃縮咖啡中倒入接近沸騰的牛奶,這樣才有最好的口感。



2、拿鐵咖啡是底部是義大利濃縮咖啡,中間是加熱到65~75℃的牛奶,最後是一層不超過半厘米的冷的牛奶泡沫。

三、產地

1、拿鐵咖啡:是義大利咖啡的另一種變化,沖泡步驟也一樣,只是咖啡、牛奶、奶泡的比例稍有不同,拿鐵咖啡中牛答奶的比例比卡布其諾多一倍。

2、摩卡:原指產地為衣索比亞的咖啡豆,豆形小而香味濃,酸醇味強。現在一般指由巧克力的產地墨西哥人發明的咖啡飲法在拿鐵咖啡里加入巧克力而調製成答的飲品。這兩種東西是一對絕妙的組合,二者的香味混合後相得益彰,達到前所未有的美妙程度。

四、口味不一樣

拿鐵咖啡更重奶泡的細膩口感,與咖啡交融後咖啡味、牛奶味以及黏蜜濃稠的奶泡復合口味,層次感較好。



2、摩卡咖啡因為有了鮮奶油和巧克力的加入,層次感更突出,奶油質感和巧克力、咖啡的復合口感,提升整杯咖啡入口的豐富度,無論是視覺上還是味覺上都與其他調配咖啡有明顯的區別。



(9)埃塞seo拿鐵擴展資料:

拿鐵咖啡是義大利濃縮咖啡與牛奶的經典混合,義大利人也很喜歡把拿鐵作為早餐的飲料。義大利人早晨內的廚房裡,照得到陽光的爐子上通常會同時煮著咖啡和牛奶。

喝拿鐵的義大利人,與其說他們喜歡義大利濃縮咖啡,不如說他們喜歡牛奶,也只有Espresso才能給普普通通的牛奶帶來讓人難以忘懷的味道。

摩卡咖啡是一種最古老的咖啡,其歷史要追溯到咖啡的起源。它是由義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混合而成,摩卡得名於有名的摩卡港。

十五世紀,整個中東非咖啡國家向外運輸業不興盛,葉門容摩卡是當時紅海附近主要輸出一個商港,當時咖啡主要是集中到摩卡港再向外輸出的非洲咖啡,都被統稱摩卡咖啡。

10、拿鐵和摩卡有什麼區別

1、起源不同

摩卡,十五世紀,整個中東非咖啡國家向外運輸業不興盛,葉門摩卡是當時紅海附近主要輸出一個商港,當時咖啡主要是集中到摩卡港再向外輸出的非洲咖啡,都被統稱摩卡咖啡。

拿鐵,1683年,土耳其大軍第二次進攻維也納,土耳其大軍雖然驍勇善戰,但最後倉皇退卻了,走時在城外丟下咖啡豆。維也納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只有柯奇斯基知道,最後他改變了配方,過濾掉咖啡渣並加入大量牛奶——這就是如今咖啡館里常見的「拿鐵」咖啡的原創版本。

2、原料不同

摩卡它是由義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混合而成。

拿鐵咖啡是由濃縮咖啡加鮮奶和拉花而成。

3、製作方式不同

摩卡將濃縮咖啡和牛奶倒入杯中7分滿、擠上奶油後淋上巧克力醬即可。

拿鐵咖啡是將意式濃縮咖啡液注入杯中,加入糖漿,然後 取牛奶放入中型拉花鋼杯中,打成奶泡,再將奶泡中的牛奶緩緩倒入濃縮咖啡液中。

與埃塞seo拿鐵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