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莞市樟木頭鎮城市發展總公司怎麼樣?
簡介:東莞市樟木頭鎮城市發展總公司成立於1994年08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本鎮市政工程規劃、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黃永強
成立時間:1994-08-16
注冊資本:1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1900000659840
企業類型:集體所有制
公司地址:東莞市樟木頭鎮怡安街1號
2、樟木頭鎮的經濟
2007年,樟木頭鎮共實現工業總產值89.0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4.68億元,各項稅收6.39億元,財政總收入6.9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4.68億元。
2007年樟木頭鎮合同利用外資653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99萬美元,出口總值80485萬美元,至2007年底共有外資企業296家,民營企業1052家。其中省高新技術企業10家、市級以上民營科技企業71家;中國名牌產品1個、省名牌產品3個、省著名商標3個。
2014年1至9月,全鎮工業增加值23.53億元,比2013年增長7.9%。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為52.32%,直接拉動經濟增長3.18個%。規上工業增加值19.66億元,比2013年增長8.2%,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3.3億元,比2013年增長374%,工業用電量累計5.05億千瓦時,比2013年增長3.77%。 工業產業
截至2007年底,樟木頭全鎮工業總產值達89.0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4.68億元。2007年全鎮合同利用外資653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99萬美元,出口總值80485萬美元,至2007年底共有外資企業296家,民營企業1052家。
截至2007年底,樟木頭全鎮共有省高新技術企業10家、市級以上民營科技企業71家;中國名牌產品1個、省名牌產品3個、省著名商標3個。全鎮年銷售額達5000萬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有21家。
塑膠產業
樟木頭鎮已經建設了三期總面積超過25萬平方米的大型塑膠交易市場,當前正在加緊第四期(即廣東塑料城)近50000平方米的300餘標准鋪位以及塑膠交易中心和交易大樓的工程建設。樟木頭鎮擁有塑膠原料物流園區、塑膠市場電子信息中心、倉儲信息服務中心、樟木頭科技創新促進中心、塑膠化工產業科技園區、東莞市柏百順阻燃技術研究院等塑膠化工產業及配套產業體系。
樟木頭塑膠原料市場,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擁有標准鋪位800多個,經營商戶1000多家,集塑膠原料、工程塑料、再生塑料、塑料機械、塑料模具於一體,配套有倉儲中心、信息中心、展覽中心,開通大型電子報價信息顯示系統、資金支付結算電子系統和塑膠原料市場信息交易網,年銷售量超百萬噸,年交易額超百億元。 東城文化廣場在城東,坐落於石新、柏地兩社區交界處(今仙河路地段),佔地7萬平方米,與濱河公園(佔地40萬平方米)融為一體。廣場於1998年1月建成使用,廣場演出區佔地1.5萬平方米,中間設一個多功能舞台,台高12米;檯面寬250平方米。1998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授於首屆「廣東省十佳文化廣場」稱號。 南城文化廣場位於鎮中心南面,建築格調為多級階梯狀,頂端為噴水池,下端為廣場活動空間。園區佔地面積2.7萬平方米。於1999年春向社會開放,免費進場。 西城文化廣場位於鎮中心西區。坐落在樟木頭影劇院、文化活動中心大樓的中間地段,南臨地王、百佳等商業城,北靠——莞惠公路,佔地3萬平方米。於1997年開啟使用,投建金額250萬元。
3、東莞樟木頭有什麼特色?
http://ke.baidu.com/view/812809.htm#8
旅遊資源
樟木頭鎮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是東莞市唯一的客家鎮,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旅遊特色鎮」。鎮委鎮政府加大旅遊宣傳推廣力度,全力打造旅遊強鎮,力爭到2010年,年接待旅客300萬人次以上。樟木頭鎮有一批優秀旅遊景點包括觀音山森林公園、寶山森林公園、全國最大的古代傢具博物館——冠和博物館、樟木頭鎮將軍館、濱河公園等。[10]
觀音山森林公園
觀音山森林公園位於樟木頭鎮石新社區內,距鎮中心區1.5公里,總面積18平方公里,是集生態觀光、宗教文化旅遊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 觀音山原名觀音肚山,是樟木頭境內東南屏嶂諸山之一,與雙面髻山(主峰海拔791.3米)、大細鍋、筆架山、仙宮嶺、飛鼠山、尖峰等群山互繞,海拔為450~750米,自東南向西北方向傾斜。 觀音山
[11]觀音山森林覆蓋率達99%,空氣中負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1100個,年平均氣溫22.1℃,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無霜期332天。植被完整,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動植物資源豐富。據專家考證,常見植物種類有73類,199種,屬國家保護的植物有22種,其中粘木、白桂木、蘇鐵厥、土蠶霜、金茶花和野生龍眼為受保護的瀕危植物。動物有獸類野豬、黃猄、蟒蛇、穿山甲等;飛鳥類有鷓鴣、了哥、畫眉、麻雀、山雞等,甲殼類動物以繁殖在山溪水澗中的坑螺、山蝦公為多;昆蟲類的動物更是難於勝數。 2004年夏,園區勘察人員在耀佛嶺地域海拔400~560米處,發現多處前人石壘,引發不少專家,遊人前往獵奇。 遊人自樟木頭中心區客運站搭乘園區大巴,只需15分鍾車程,就可抵達公園的「佛光路」。它是一條盤山公路,盤旋曲折,個別路段山陡彎急(最大坡度35度),蜿蜒6公里,直達488米的觀音山頂。此路始建於1993年,以後不斷完善,(降坡、設防護欄等),安全系數較高。該路是唯一以車代步的公路。 園區另一條供遊人徒步攀登的步行路叫「佛緣路」。遊客需爬越3999級石階(1650米)方可到達目的地。此路林深葉茂,曲徑迴廊,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最高。 觀音山園區內峰巒疊嶂,十多個主峰簇擁環繞、互競姿色,常年雲霧繚繞,景色變幻莫測。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為觀音山添設了無數自然景觀,較為壯觀的是落差380米、逶迤跌岩36級的仙泉瀑布和3999級曲徑的「佛緣路」、林海松濤的「森林浴」。 2000年後,公園進入構築的中期階段,先後投入2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項目有玄武岩觀音菩薩雕像、觀音寺大雄寶殿、國際會展中心、古樹博物館和不斷完善20餘個大小景點、添設交通工具等,使旅遊觀光、宗教信仰、文化娛樂、科技教育等公園多項功能日趨完善。 公園2001年投入運作以來,藉助「樟木頭——小香港」的知名度和優越的地理、交通優勢,積極協同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開展多層次、多內容的活動,藉以提升公園形象和知名度。 2005年12月15~17日。園區主辦了第二屆健康文化節,其中「十萬人齊頌祖國」圖片匯報展覽在北京政協會議中心陽光廳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為該展廳開幕剪綵,95歲高齡政協委員(老紅軍女戰士)王定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葉妙蘭等參與了該活動,深獲好評。 園區備有多部接送中巴13部觀光游覽車,東莞市區有旅遊專線巴士直達觀音山。[11]
寶山森林公園
寶山森林公園位於東莞市樟木頭鎮西南部,總面積1424公頃, 寶山森林公園
[12]東莞老八景「寶山石翁出芙蓉」就源於此。園內林木繁茂、湖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以幽、靜、秀、野為特色,共分為四大區域: 一、 寶山登山游覽區,內設瀟夫影視城游樂區、菊湖頂森林游覽區、金礦坑特色園科教區、寶山登山攬勝區、斯羅坑溪溝探幽區; 二、 芙蓉寺宗教文化游覽區,內設漁翁曬網特色文化區、芙蓉寺文化區; 三、 天湖森林靜養區,內設天湖保健靜養區,天湖山莊休閑區、雞古石頂健身游覽區; 四、 金交椅公園管理服務區,內設公園管理區、職工生活區、飲食服務區。[12]
濱河公園
濱河公園位於樟木頭東城區,佔地面積達40萬平方米,為鎮政府斥資4000多萬元建造,於2001年2月開放,是樟木頭鎮公益性公園。 濱河公園緊依石馬河畔,自然態勢是河涌交錯,濕地寬闊而潤澤,植物叢生,常年披綠。公園的構築格局是平地堆山,遇水架橋,因地設景,碧水藍天。公園全境由中心島、南端、北端、文化廣場四塊地域組成。園區計有泥橋、木橋、石砌橋8座,河邊棧道長2公里。人造山丘蜿蜒起伏,各色亭、台樓、閣、假山、噴泉、水榭、釣魚台,錯落有致。此外,整個園區布滿了熱帶林木不下百種的花卉苗圃,曲徑通幽,造型工藝應有盡有。市民免費入園觀賞。老少咸宜。[13]
冠和博物館
冠和博物館由冠和集團總裁蘇永友先生投資創辦,於2001年9月建成開放,位於素有「小香港」之稱的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中心廣場三樓,是以收藏、展示、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內文物陳列面積逾5000平方米,總投資數億元人民幣,擁有上萬件各類文物,由十二個綜合展廳和一個美術廳組成。並於2004年建成惠州市冠和博物館,榮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冠和博物館
[14]館內總體布局按「園中館、館中園」的構思設計,展館布局獨特,色調新穎,以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連廊組合和琉璃磚瓦,再現古典風格。陳列文物類別除明清傢具以外,還有磚雕石雕、木雕根雕、兵器樂器、書畫陶瓷、西洋古玩和文革時期紀念品等等。 館內設備完善,環境幽雅,服務熱誠。冠和博物館先後被評為「東莞市旅遊協會會員單位」、「樟木頭中小學教育基地」、「全省先進民間組織」、「東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東莞市文化藝術收藏展示基地」;並獲得「樟木頭文化貢獻獎」。[14]
將軍館
將軍館分為前言、將軍簡介、雙擁共建、將軍題詞、著作和後記五大部分。 將軍館
[15]將軍簡介部分主要展示曾在樟木頭鎮軍營駐防過,後來成長為部隊副軍級以上各位首長工作戰斗經歷的簡單介紹,他們中有上將5名、中將3名、少將21名、未授將軍銜的副軍級以上的有16名(其中7位逝世),共45名。第二部分為「雙擁共建」,主要展示樟木頭鎮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秀事跡、人物和感人畫面以及該鎮領導拜訪將軍時的圖片資料。 據了解,2010年5月,樟木頭鎮正式啟動「將軍館」籌建工作,橫跨九省徵求老將軍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徵集館藏物件,包括各位將軍的榮譽、資料、物件等。截至2010年9月,樟木頭鎮先後拜訪了38位將軍。[15]
客家麒麟
樟木頭鎮是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古鎮,傳承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麒麟藝術,麒麟藝術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獨樹一幟,深深紮根於客家的文化土壤中,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麒麟是民間傳說中的神獸,是太平、吉祥的象徵,也是客家人的圖騰。2500年前我國就出現了麒麟形象,初唐時期已興起麒麟舞。麒麟藝術是客家文化的代表,長期以來,客家人每逢喜慶節日都要舞麒麟,無需設置燈光、音響等場景,表演時間通常為30-45分鍾。隨著打擊樂器奏出輕、重、緩、急的各種節奏,或單或雙的麒麟搖頭擺尾,跳躍挪閃,忽而狂歡嬉耍、忽而凌空翻騰,用舐腳、滾動、翻騰、采青等動作表現喜怒哀樂。 麒麟舞大賽
[16]麒麟舞跟隨著客家先祖,從中原輾轉來到南國,並紮根於樟木頭。 據史料記載,樟木頭客家麒麟舞,已有450多年的歷史。樟木頭鎮非常注重傳承和發揚麒麟藝術的工作,使麒麟舞從原先的草坪表演走上了舞台,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樟木頭鎮先後撥出500多萬元對麒麟舞進行精心培育,全鎮有麒麟舞隊19支,麒麟武術協會總人數超過一千人,先後組隊參加各種重大活動1000多場,曾獲得全國首屆麒麟舞大賽金獎,並出訪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受到各國人民的熱情歡迎。2007年,樟木頭麒麟舞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8月,樟木頭鎮麒麟隊受文化部邀請參加奧運會廣場文化活動表演。2008年11月,樟木頭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0年7月底,樟木頭鎮麒麟代表隊將參加上海世博會「廣東周」文藝展演活動。[16]
4、樟木頭鎮的介紹
樟木頭鎮是東莞市下轄的32個鎮(街道)之一,位於東莞市東南部,距廣州100千米、深圳38千米、東莞36千米、惠州40千米,鎮中心位於東經114°5'23,北緯22°55'14。11曾經榮獲「全國重點鎮」2、「國家衛生鎮」3、「中國塑膠重鎮」4、「國家級生態鄉鎮」5等榮譽。樟木頭鎮主要有觀音山森林公園、濱河公園和冠和博物館等旅遊景點。2007年,樟木頭鎮共實現工業總產值89.0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4.68億元,各項稅收6.39億元,財政總收入6.9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4.68億元。截至2014年樟木頭鎮總面積約118.8平方千米,下轄10個社區(其中1個新型社區),常住人口約18萬人。
5、樟木頭鎮的政治
領導名稱負責范圍陳灼林(鎮黨委書記、鎮人大主席)負責鎮黨委、人大全面工作周偉森(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負責鎮政府全面工作,協助鎮黨委書記負責鎮黨委工作丁志洪(鎮黨委副書記)分管黨群、政法、綜治信訪維穩、社工委、黨校和社區工作,協助鎮黨委書記開展工作,負責協調樟洋片區「三舊」改造項目建設工作詹振鋒(鎮黨委委員、鎮紀委書記、政府新聞發言人)分管紀檢監察、審計、宣傳、文化體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駐石新社區蔡傳勝(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分管武裝、人防、統戰、僑務、殘聯、民族宗教、社會事務和環保工作,聯系政協工作,駐樟洋社區賴遠強(鎮黨委委員、鎮人大副主席)協助人大主席工作,分管城建、規劃、房地產、「三舊」改造、招投標中心和政府采購工作,聯系房地產商會工作,駐柏地社區蔡獻軍(鎮黨委委員)分管組織人事、人力資源、企業工委、老乾中心、關工委、就業創業和社會組織工作,駐金河社區劉玉春(鎮黨委委員、婦聯主席)分管婦聯、人口計生和醫療衛生工作,駐樟羅社區胡珏(鎮黨委委員)分管黨政人大辦、法制、督查、統計、信訪應急和政府財務工作,駐裕豐社區王振傍(鎮黨委委員)分管共青團、社會保障、國土、市政、城市綜合管理(含文化執法)、征地拆遷和車輛停放等工作,駐官倉社區王勇(鎮黨委委員、公安分局局長)分管公安、國安、交警、消防和新莞人服務管理中心工作,協助副書記負責綜治信訪維穩工作陳建新(鎮黨委委員)分管外經、外事、招商、外商投資服務中心、打私工作,聯系港商會、台商會,駐樟羅社區以上內容更新於2014年
6、為什麼東莞市樟木頭會有小香港之稱的說法呢?
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位於東莞市東南部,
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人口約30萬人,毗鄰港澳,地處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一小時生活圈的中心,省道莞惠、東深公路在此交匯,惠常、莞從高速從轄區內經過,常虎、龍林、莞深高速均惠及樟木頭,鎮內有長途、短途兩個汽車站,是周邊鎮區公路客運的中轉站;廣深、京九、廣梅汕鐵路途經此地,是一處風景美麗、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百姓殷實、民風淳樸的寶地。樟木頭是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古鎮,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客家麒麟舞藝術有近500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民間藝術麒麟之鄉」,先後獲得國家衛生鎮、廣東省中心城鎮、
中國百強鎮、中國麒麟舞之鄉、廣東省特色旅遊城鎮、中國塑膠商貿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生態宜居示範鄉鎮、全國全民創業示範鎮等多項殊榮。改革開放以來,樟木頭鎮堅持敢為人先的精神,充分利用地理環境優勢,懷著「工業立鎮、房產富鎮、商業旺鎮」的強烈發展理念,積極吸引香港、澳門、台灣等企業開發工業、房地產業和服務業,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商業蓬勃發展,以優美的居住創業環境吸引了近15萬港人前來購房安居,被譽為「小香港」。
樟木頭鎮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是東莞市唯一的客家鎮,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旅遊特色鎮」。鎮委鎮政府加大旅遊宣傳推廣力度,全力打造旅遊強鎮,力爭到2010年,年接待旅客300萬人次以上。樟木頭鎮有一批優秀旅遊景點包括觀音山森林公園、寶山森林公園、全國最大的古代傢具博物館——冠和博物館、樟木頭鎮將軍館、濱河公園等。
觀音山森林公園
觀音山森林公園位於樟木頭鎮石新社區內,距鎮中心區1.5公里,總面積18平方公里,是集生態觀光、宗教文化旅遊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 觀音山原名觀音肚山,是樟木頭境內東南屏嶂諸山之一,與雙面髻山(主峰海拔791.3米)、大細鍋、筆架山、仙宮嶺、飛鼠山、尖峰等群山互繞,海拔為450~750米,自東南向西北方向傾斜。
觀音山
觀音山森林覆蓋率達99%,空氣中負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1100個,年平均氣溫22.1℃,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無霜期332天。植被完整,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動植物資源豐富。據專家考證,常見植物種類有73類,199種,屬國家保護的植物有22種,其中粘木、白桂木、蘇鐵厥、土蠶霜、金茶花和野生龍眼為受保護的瀕危植物。動物有獸類野豬、黃猄、蟒蛇、穿山甲等;飛鳥類有鷓鴣、了哥、畫眉、麻雀、山雞等,甲殼類動物以繁殖在山溪水澗中的坑螺、山蝦公為多;昆蟲類的動物更是難於勝數。
2004年夏,園區勘察人員在耀佛嶺地域海拔400~560米處,發現多處前人石壘,引發不少專家,遊人前往獵奇。
遊人自樟木頭中心區客運站搭乘園區大巴,只需15分鍾車程,就可抵達公園的「佛光路」。它是一條盤山公路,盤旋曲折,個別路段山陡彎急(最大坡度35度),蜿蜒6公里,直達488米的觀音山頂。此路始建於1993年,以後不斷完善,(降坡、設防護欄等),安全系數較高。該路是唯一以車代步的公路。 園區另一條供遊人徒步攀登的步行路叫「佛緣路」。遊客需爬越3999級石階(1650米)方可到達目的地。此路林深葉茂,曲徑迴廊,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最高。
觀音山園區內峰巒疊嶂,十多個主峰簇擁環繞、互競姿色,常年雲霧繚繞,景色變幻莫測。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為觀音山添設了無數自然景觀,較為壯觀的是落差380米、逶迤跌岩36級的仙泉瀑布和3999級曲徑的「佛緣路」、林海松濤的「森林浴」。
2000年後,公園進入構築的中期階段,先後投入2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項目有玄武岩觀音菩薩雕像、觀音寺大雄寶殿、國際會展中心、古樹博物館和不斷完善20餘個大小景點、添設交通工具等,使旅遊觀光、宗教信仰、文化娛樂、科技教育等公園多項功能日趨完善。
公園2001年投入運作以來,藉助「樟木頭——小香港」的知名度和優越的地理、交通優勢,積極協同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開展多層次、多內容的活動,藉以提升公園形象和知名度。
2005年12月15~17日。園區主辦了第二屆健康文化節,其中「十萬人齊頌祖國」圖片匯報展覽在北京政協會議中心陽光廳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為該展廳開幕剪綵,95歲高齡政協委員(老紅軍女戰士)王定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葉妙蘭等參與了該活動,深獲好評。
園區備有多部接送中巴13部觀光游覽車,東莞市區有旅遊專線巴士直達觀音山。
寶山森林公園
寶山森林公園位於東莞市樟木頭鎮西南部,總面積1424公頃,寶山森林公園風景
東莞老八景「寶山石翁出芙蓉」就源於此。園內林木繁茂、湖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以幽、靜、秀、野為特色,共分為四大區域:
一、 寶山登山游覽區,內設瀟夫影視城游樂區、菊湖頂森林游覽區、金礦坑特色園科教區、寶山登山攬勝區、斯羅坑溪溝探幽區; 二、 芙蓉寺宗教文化游覽區,內設漁翁曬網特色文化區、芙蓉寺文化區;
三、 天湖森林靜養區,內設天湖保健靜養區,天湖山莊休閑區、雞古石頂健身游覽區;
四、 金交椅公園管理服務區,內設公園管理區、職工生活區、飲食服務區。
[濱河公園
濱河公園位於樟木頭東城區,佔地面積達40萬平方米,為鎮政府斥資4000多萬元建造,於2001年2月開放,濱河公園是樟木頭鎮公益性公園。
濱河公園緊依石馬河畔,自然態勢是河涌交錯,濕地寬闊而潤澤,植物叢生,常年披綠。公園的構築格局是平地堆山,遇水架橋,因地設景,碧水藍天。公園全境由中心島、南端、北端、文化廣場四塊地域組成。園區計有泥橋、木橋、石砌橋8座,河邊棧道長2公里。人造山丘蜿蜒起伏,各色亭、台樓、閣、假山、噴泉、水榭、釣魚台,錯落有致。此外,整個園區布滿了熱帶林木不下百種的花卉苗圃,曲徑通幽,造型工藝應有盡有。市民免費入園觀賞。老少咸宜。
冠和博物館
冠和博物館由冠和集團總裁蘇永友先生投資創辦,於2001年9月建成開放,位於素有「小香港」之稱的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中心廣場三樓,是以收藏、展示、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內文物陳列面積逾5000平方米,總投資數億元人民幣,擁有上萬件各類文物,由十二個綜合展廳和一個美術廳組成。並於2004年建成惠州市冠和博物館,榮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冠和博物館
館內總體布局按「園中館、館中園」的構思設計,展館布局獨特,色調新穎,以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連廊組合和琉璃磚瓦,再現古典風格。陳列文物類別除明清傢具以外,還有磚雕石雕、木雕根雕、兵器樂器、書畫陶瓷、西洋古玩和文革時期紀念品等等。
館內設備完善,環境幽雅,服務熱誠。冠和博物館先後被評為「東莞市旅遊協會會員單位」、「樟木頭中小學教育基地」、「全省先進民間組織」、「東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東莞市文化藝術收藏展示基地」;並獲得「樟木頭文化貢獻獎」。
將軍館
將軍館分為前言、將軍簡介、雙擁共建、將軍題詞、著作和後記五大部分。將軍簡介部分主要展示曾在樟木頭鎮軍營駐防過,後來成長為部隊副軍級以上各位首長工作戰斗經歷的簡單介紹,他們中有上將5名、中將3名、少將21名、未授將軍銜的副軍級以上的有16名(其中7位逝世),共45名。第二部分為「雙擁共建」,主要展示樟木頭鎮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秀事跡、人物和感人畫面以及該鎮領導拜訪將軍時的圖片資料。 據了解,2010年5月,樟木頭鎮正式啟動「將軍館」籌建工作,橫跨九省徵求老將軍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徵集館藏物件,包括各位將軍的榮譽、資料、物件等。截至2010年9月,樟木頭鎮先後拜訪了38位將軍。
客家麒麟
樟木頭鎮是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古鎮,傳承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麒麟藝術,麒麟藝術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獨樹一幟,深深紮根於客家的文化土壤中,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麒麟是民間傳說中的神獸,是太平、吉祥的象徵,也是客家人的圖騰。2500年前我國就出現了麒麟形象,初唐時期已興起麒麟舞。麒麟藝術是客家文化的代表,長期以來,客家人每逢喜慶節日都要舞麒麟,無需設置燈光、音響等場景,表演時間通常為30-45分鍾。隨著打擊樂器奏出輕、重、緩、急的各種節奏,或單或雙的麒麟搖頭擺尾,跳躍挪閃,忽而狂歡嬉耍、忽而凌空翻騰,用舐腳、滾動、翻騰、采青等動作表現喜怒哀樂。中國首屆麒麟舞大賽—樟木頭代表隊
麒麟舞跟隨著客家先祖,從中原輾轉來到南國,並紮根於樟木頭。 據史料記載,樟木頭客家麒麟舞,已有450多年的歷史。樟木頭鎮非常注重傳承和發揚麒麟藝術的工作,使麒麟舞從原先的草坪表演走上了舞台,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樟木頭鎮先後撥出500多萬元對麒麟舞進行精心培育,全鎮有麒麟舞隊19支,麒麟武術協會總人數超過一千人,先後組隊參加各種重大活動1000多場,曾獲得全國首屆麒麟舞大賽金獎,並出訪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受到各國人民的熱情歡迎。2007年,樟木頭麒麟舞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8月,樟木頭鎮麒麟隊受文化部邀請參加奧運會廣場文化活動表演。2008年11月,樟木頭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0年7月底,樟木頭鎮麒麟代表隊將參加上海世博會「廣東周」文藝展演活動。
7、東莞樟木頭鎮是屬於哪個區管轄
東莞是全國四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樟木頭鎮屬於樟木頭鎮政府管轄。
8、東莞市樟木頭鎮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吃:原味椰子雞,牛扒館,歌德西餐廳,豬肚雞,豪記莞城豬扒包等。
喝:有金龍茶餐廳,大卡司奶茶,贘玉貢茶,博覽咖啡等。
遊玩:1) 觀音山森林公園 2) 濱河公園 3)冠和博物館
觀音山森林公園位於樟木頭鎮石新社區內,距鎮中心區1.5千米,總面積18平方千米。觀音山原名觀音肚山,是樟木頭境內東南屏嶂諸山之一,與雙面髻山(主峰海拔791.3米)、大細鍋、筆架山、仙宮嶺、飛鼠山、尖峰等群山互繞,海拔為450-750米,自東南向西北方向傾斜。觀音山森林覆蓋率達99%,空氣中負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1100個,年平均氣溫22.1℃,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無霜期332天。植被完整,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濱河公園位於樟木頭東城區,佔地面積達40萬平方米,為鎮政府斥資4000多萬元建造,於2001年2月開放。濱河公園緊依石馬河畔,公園全境由中心島、南端、北端、文化廣場四塊地域組成。園區計有泥橋、木橋、石砌橋8座,河邊棧道長2千米。
冠和博物館於2001年9月建成開放,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中心廣場三樓,是以收藏、展示、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內文物陳列面積逾5000平方米,總投資數億元人民幣,擁有上萬件各類文物,由十二個綜合展廳和一個美術廳組成。並於2004年建成惠州市冠和博物館,榮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稱號。冠和博物館先後被評為「東莞市旅遊協會會員單位」、「樟木頭中小學教育基地」、「全省先進民間組織」、「東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東莞市文化藝術收藏展示基地」;並獲得「樟木頭文化貢獻獎」。
特色:樟木頭鎮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是東莞市唯一的客家鎮。有一批優秀旅遊景點,包括全國最大的古代傢具博物館——冠和博物館、世界最大的雕塑博物館、觀音山森林公園、官倉古廟、御景繽紛世界等。此外,這里還有淵遠留傳的麒麟舞藝術,民族文化特色濃厚。樟木頭鎮是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古鎮,傳承了客家文化——麒麟藝術。2008年11月,樟木頭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9、東莞的樟木頭鎮為什麼被稱為小香港?
因為離香港近,很多香港人在樟木頭買房,但現在經濟不景氣,也就變成了空置房,再沒小香港之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