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村電商怎麼做?
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以下措施:
一、盡快制定促進政策。把農村電子商務和擴大農村消費作為推動農村發展的政策突破口和實驗田,優先考慮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實施政策創新。
二、積極培育市場體系。積極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國家發展信息產業和西部大開發、連片扶貧等機遇強化農村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調查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和瓶頸,結合不同地域農村特色和資源,分部類、領域、平台地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三、加強支撐體系建設。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重點培養適應新型農業和互聯網社會的「新農人」,增強對業務營銷、網店裝修、售後服務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強化公益性、普適性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有潛力、有能力的農民、農戶等發放具備一定規模的電子商務專門貸款,通過補貼、貼息等方式協助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擴大市場,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實現小規模社會化融資等。
四、促進企業融合發展。隨著各大電商平台的開發、扶持農村電子商務舉措的頒布,應該鼓勵利用第三方平台服務提供商不斷創新質優價廉的服務產品,鼓勵開發面向農村電子商務需求的定製服務,幫助農民網商降低業務成本,鼓勵網路平台進一步透明化。
2、農業網站推廣電子商務的軟文
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農村有著十億人口,農村市場大有作為。作為農業網站,這么好的外部條件確實令人羨慕。
然而,農業網站卻不這么看,十億農業人口,真正讀書看報的能有多少,更何況是上網者?農村上網者畢竟是鳳毛麟角,因此,農業網站壓力頗大,並且對未來感到悲觀。
農業網站究竟有沒有前途?
在中國,農村改革吹響了改革的號角,鄉鎮企業一直在穩步發展,農民對自身利益的追求並不比其他階層來的慢,事實證明:農民對關系自身利益的政策、法律、技術、管理是相當敏感的。而相對來說,農村的信息還比較閉塞,顯然,信息在農村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我們有理由對農業網站的前途抱樂觀態度。
那麼,現階段農業網站處境艱難,問題出在哪?
農業網站的問題比較多,但我認為,農業網站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形成一個真正有效的農業網站覆蓋網路。現有的農業網站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是到了村一級呢還是鄉鎮一級?恐怕連縣、市都還沒有普遍覆蓋呢,農業網站的前途自然不佳。
自然,可以提出很多理由,農村電腦的普及率不高,農村對互聯網的不熟悉,顯然,這些理由都是成立的。
但反過來想一想,是不是我們的網站都做的很好呢?很多該做的事情是不是都做了呢?做事的方法是否對頭呢?顯然,網站並不能給出肯定的答復。
農業網站的推廣,光靠網站自身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很多網下的功夫,比如說,一個有效的農業網站連鎖推廣網路就是必不可少的,自省而下,然後市、縣、鄉鎮,一個龐大的農業網站連鎖網路可以很快捷地得到來自全國的信息,可以很方便地把全國的信息通過網路傳播到各地。設想,如果有這么一個遍及全國各鄉鎮的農業網站連鎖網路,農業網站的作用不就可以覆蓋全國了嗎!農業網站不就能夠體現出最高價值嗎?也許,會有人不以為然:建設一個覆蓋全國的農業網站連鎖推廣網路談何容易?
確實,建設一個覆蓋全國的農業網站連鎖推廣網路並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如果採用適當的方式方法,事半而功倍,連鎖推廣網路的快速建設也是完全可行的。
3、有針對農村的電子商務網站嗎?
環球村村通是針對農村的電子商務網站
由於不可以帶網址 所以不能提供 抱歉
希望採納!
4、如何在農村推廣電子商務?如何把自己的產品在網路上推廣?
農村
SEO簡單的講就是把你的網站的關鍵詞做到自然排名靠前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的英文縮寫,是指通過採用易於搜索引擎索引的合理手段,使網站各項基本要素適合搜索引擎的檢索原則並且對用戶更友好(Search Engine Friendly),從而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錄及優先排序從屬於SEM(網路營銷)。SEO的中文意思是搜索引擎優化。通俗理解是:通過總結搜索引擎的排名規律,對網站進行合理優化,使你的網站在百度和Google的排名提高,讓搜索引擎給你帶來客戶。深刻理解是:通過SEO這樣一套基於搜索引擎的營銷思路,為網站提供生態式的自我營銷解決方案,讓網站在行業內占據領先地位,從而獲得品牌收益。SEO的主要工作是通過了解各類[url]搜索引擎[/url]如何抓取互聯網頁面、如何進行索引以及如何確定其對某一特定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排名等技術,來對網頁進行相關的[url]優化[/url],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從而提高網站訪問量,最終提升網站的銷售能力或宣傳能力的技術
5、如何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可從如下幾點入手:
盡快制定促進政策
把農村電子商務和擴大農村消費作為推動農村發展的政策突破口和實驗田,優先考慮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實施政策創新。積極推動制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建立擴大農村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和「促進農村電子商務顯著增長」作為構建農村電子商務政策體系的基本綱領和目標,形成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政策的數量依據、質量依據、過程依據和規則依據,確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近期、中期和遠期規劃,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安排實施。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健全信用體系,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積極培育市場體系
積極開展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國家發展信息產業和西部大開發、連片扶貧等機遇強化農村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調查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和瓶頸,結合不同地域農村特色和資源,分部類、領域、平台地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強化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的職能和責任,明確政府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工作方式、公共服務和績效評價;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激勵,通過財政政策的激勵、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的扶持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加強政策引導農村生產和消費的網路觀念,強化信息交流共享機制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設。
加強支撐體系建設
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重點培養適應新型農業和互聯網社會的「新農人」,增強對業務營銷、網店裝修、售後服務人才的培訓和引進,強化公益性、普適性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對有潛力、有能力的農民、農戶等發放具備一定規模的電子商務專門貸款,通過補貼、貼息等方式協助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擴大市場,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用戶、物流企業實現小規模社會化融資等;區分大宗農產品、小宗農產品、生鮮農產品開發電子商務,開辟網上交易市場,與現代連鎖業結合,深化無店鋪銷售;建立網路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平台、農產品公共信息平台、農產品信息追溯系統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流通企業和郵政系統大力發展農村現代物流;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與物流、金融的融合創新。
促進企業融合發展
去年阿里巴巴宣布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將電子商務覆蓋到全國1/3的縣以及1/6的農村。隨著各大電商平台的開發、扶持農村電子商務舉措的頒布,應該鼓勵利用第三方平台服務提供商不斷創新質優價廉的服務產品,鼓勵開發面向農村電子商務需求的定製服務,幫助農民網商降低業務成本,鼓勵網路平台進一步透明化,在平台上建設共享信息、知識和業務的「社區」,為業務「鏈」的拓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與經驗支持。
6、農村電商推廣方式有哪些
現在農村的年輕人不多,所以在農村購買的人相對少些。所以,一般是將農村的產品通過網路賣到城裡的。所以,需要在農村收產品並進行適當加工,通過網路往城裡買。
7、電商去農村怎麼推廣
電商去農村,首先農村的網路信息系統要完善,還有村民必須具備一定的電商知識,開闊思想。其次農村要具有電商平台,的到村民的支持,在農村要有電商足夠持續下去的資源,開創電商的人也要有足夠過硬的電商學問,電子商務是運用信息網路技術,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勞作,所以側重點是商務,前提是擁有電子商務的核心技術,電商平台的種類非常至多,有電商零銷售等,要看農村缺乏的是什麼商務?
8、農村電子商務網
不會做前台
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綠色吧?!……再來點大地?!……
欄目,就
會員
技術信息
種子信息
糧食買賣
深加工中介
深加工技術
用戶交流
論壇
面向農村,實在就行,不要太花哨,免得你們老師會覺得農民伯伯會找不到按鈕……
9、農村如何發展電商?
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營銷是一種新的營銷形式,目前在全國各地都只是起步階段,但也不乏成功案例。國外經驗表明,合作社藉助電子信息平台開展農產品營銷是大有作為的,很值得合作社結合各自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目前,合作社電子商務營銷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
一是合作社自辦網站。通過網路與客商進行產銷對接,將產品銷到國內外。例如,北京市已有200多家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或網頁。北京大興區建立電子商務交易體系營銷模式,初步建立「網上交易,網下配送」架構,2009年,農副產品電子商務成交額達到1000餘萬元,做出了創新性探索。
二是網上開店。合作社可以進駐阿里巴巴、淘寶等網上交易平台,實現合作社農副產品的網上營銷。相比合作社自辦運營網站,入駐成熟電子商務平台的成本相對較低。
三是網上聯合社營銷模式。例如,2008年,北京房山區依託「房山農合網」構建了「網上聯合社」,網上聯合社開通運營兩年來,為120家合作社建立網店,推介會員產品562種,涉及成員及帶動農戶20059戶,累計實現經營收入1700萬元。網站設立合作社簡介、產品展廳、管理建設、技術服務等欄目,為合作社進行產品宣傳,為成員提供技術服務,樹立合作社文化形象,加強合作社對外交流。「網上聯合社」信息服務平台的開通,為合作社成員拓寬了收入渠道,提高了成員的收入。
合作社在發展電子商務時,需要解決如下問題:一是人才短缺,特別是專業的電子商務人才,而吸引優秀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對單個合作社來說成本很高,對銷售人員進行電子商務專業培訓可能更適合目前合作社的發展實際;二是資金困難,要運營好網站需要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很多合作社在發展電子商務初期會有投入,而在後期往往荒廢,導致前功盡棄;三是合作社品牌推廣存在一定難度,尤其是規模不大的合作社,其生產的農副產品不具備規模效應或品牌效應,進行電子商務時的投入產出比很低。
案例:海寧市長安鎮城東村三聯果蔬專業合作社
浙江省海寧市長安鎮城東村三聯果蔬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專業從事葡萄生產及銷售的合作社,基地面積3000畝,年產葡萄6600噸。2011年3月合作社花費約2萬元開設網站,致力於宣傳和推廣「聖優」葡萄,由城東村的大學生村官提供照片、新聞等資料,提高市場知名度,同時構建一個完整的信息平台,便於供需雙方溝通,擴大銷售。網站建立之後,不斷受到批發商和消費者的關注,近來日均點擊量有四五百人次,來自山東、江西和廣州、杭州、金華等地的批發商都前來采購葡萄,加上零售,有些品種的葡萄供不應求。
合作社與「某網站」合作,參與搜索排名。按點擊付費,每一點擊8角錢,每天需要三四百元。雖然費用不低,但是考慮到「某網站」覆蓋了九成以上的中國網民,能給合作社的葡萄品牌帶來巨大的客戶流量,轉為商機和收益,當時合作社斷定這還是物有所值的。而到網站運營之後,合作社很快就意識到這不是「物有所值」,而是「物超所值」。合作社負責人介紹,採取網路營銷之後,品牌知名度上去了,銷售量和銷售價格同比去年增加了20%以上。如今整個銷售收入中,經由網路平台獲得信息渠道並帶來的收入佔了30%,據初步估算,這筆收入有100萬元左右,比起建設網站所需的2萬元和後期維護費用,無疑是大巫見小巫。
10、農村電子商務是什麼?有什麼發展趨勢?
2016開年,國務院及各部委密集出台關於農村電商的重磅文件,力挺農業電商發展。2016中央1號文件比2015年更為加大了關於「農村電商」的篇幅,並4處提及農村電商發展問題。為農村電商落地實行提供了諸多有利保障。
未來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
農村電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隨著「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涉農電商規模將向多樣化發展,與智能農業、智能流通、智能消費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涉農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
農村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各類專業服務商開始進入農村,提供貨源供給、倉儲、攝影攝像、圖片處理、網店裝修代運營、策劃運營、融資理財、支付、品牌推廣與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物流、法律等一系列服務;
村電商產業鏈不斷延伸:農村從零售商轉為分銷商,從單純的渠道商轉為品牌商,從原材料采購到設計,尋找生產廠家代工,最後將貨品分銷給其他小型網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為主體的電商縱向產業鏈層級;
農村電商上線下融合趨勢:農產品批發市場將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與網路市場融合發展,實現線下實體市場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