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築設計方面的資料和學習網站
在漂亮學姐的校內粘貼過來的說
一年級
A必看 (與課程相關)B推薦(建築素養)
A
1《建築師的20歲》
作者: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 安藤忠雄研究室編
譯者: 王靜 王建國 / 費移山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淺顯易懂,整本書洋溢的是建築界巨人對建築學的熱愛和堅持,具有感染力。
2《型和現代主義》
作者: 賈倍思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對於大一的構成課時非常好的參考資料,對訓練造型能力、表現手段很有幫助。比起清華出的那本構成書要好不少,有意思的多。但是圖片夠多夠好容易讓低年級同學落入簡單的抄襲,還是應該學習造型的邏輯方法。
3《外部空間設計》
作者: 蘆原義信
譯者: 尹培桐
推薦理由:每年大一要做的一個課程設計,但是找到有點難,必看的。
4《交往與空間》
作者: (丹麥)蓋爾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本書從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間層次上詳盡地分析吸引了人們到公共空間中散步、小憩、駐足、游戲,從而促成人們的社會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是在討論空間的基本問題。
5《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第二版)》
作者: 程大錦
出版社: 天津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10樓就有,很多高年級同學有,夠基礎從一個點講起,夠厚夠打基礎,夠分量。這種書是要反復的翻反復的看的大一看大三也要看,一遍掠過不如不看。覺得基本功差的同學尤其推薦。相類似的書其實挺多的像彭一剛的《建築空間組合論》,與它顯得枯燥。
6《DOMUS》雜志
推薦理由:出了中文版後,中國的建築人很有福,大一的同學常翻翻DOMUS的近期雜志,了解建築界設計界關注的人物關注的問題,如今不知道Koolhaas 、Zaha是誰,枉學建築。雜志很好很好,筆者的最愛。
B
1《勒·柯布西耶與學生的對話》
作者: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會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勒·柯布西耶,一個學習現代建築的人無法繞過的名字,就像讀哲學的人絕對繞不過康德。閱讀柯布西耶是一種奇怪的感覺復雜、悖別、矛盾,還是那句話他是一枚種子。
2《勒·柯布西埃全住宅》
作者: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安藤忠雄研究室
譯者: 曹文珺
出版社: 寧波出版社
推薦理由:安藤忠雄的研究生把柯布西耶的106個住宅用詳盡的圖形模型形式表達出來,價值不言而喻。 (大一可能看不完,或是一定看不完,反復的看,反復的畫、分析,會有收獲的。)
3《走向新建築》
作者: 勒·柯布西耶
譯者: 陳志華
出版社: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現代主義建築的偉大宣言。了解現代主義最基本的概念。
4《街道的美學》
譯者: 尹培桐
作者: 蘆原義信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推薦理由:作者把當代許多建築理論、豐富的知識寓於通俗易懂的流暢文字中,通俗而不淺薄。並且,作者又把這些理論應用於自己的建築創作,通過自己的大量作品說明這些理論,故理論性強但又不脫離實踐。
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推薦。
5《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
作者: (德)托馬斯·史密特
譯者: 托馬斯·史密特著 / 肖毅強
推薦理由:我開始以為是本挺大的書,其實是本很小巧的書,道理講得很明白,入門的時候應該看看,理性是我們做設計時比較缺失的。
葉宇 23:03:33
二年級
A必看 (基本的建築素養)B推薦(選讀)/與課程相關的書自己應該會找了
A
1《安藤忠雄論建築》
作者: 安藤忠雄
譯者: 白林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現在市面上勵志書籍泛濫,說到建築業中的勵志書這本當之無愧,本書是安藤忠雄根據自己給東京大學建築系研究生講課的內容寫成的第一部著作,寫下了自己非凡的建築之路。說追星也好崇拜也好,讓自己感動一次吧!
2密斯·凡·德·羅
作者: 劉先覺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密斯.凡德羅是現代主義建築師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影響了很多建築師像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本書全面系統地評介了他的建築理論與創作實踐。
3建築學教程:設計原理
作者: [荷]赫次伯格
出版社: 天津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這本書很經典,講的是建築師的基本職責創造令人滿意的環境。書比較重也很晦澀,要慢慢讀天天讀,我見過很多人買了這本書熱情高漲地翻了幾天後就讓它進角落了。記住:慢慢來。
4《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作者: (美)文丘里
出版社: 水利水電出版社
推薦理由:在今天看來,看本書重要的學的是向現實學習的態度,而不是說具體學拉斯維加斯的種種。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一本書,庫哈斯的《癲狂的紐約》亦是受其影響。記住:向現實學習。
5《建築語匯》
作者: 愛德華·T·懷特
出版社: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基礎平實的好書,交給你一些手法,更多的是讓你思考。這時再翻翻《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第二版)》吧。從此你就要開始關注書中提及的事情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記住:慢慢來,貴在堅持。
6《DOMUS》+《城市中國》+《A+U》+…
推薦理由:重點推薦《城市中國》,設計感沒得說,本土雜志中的新銳。其他的雜志自己去翻,利用網路去了解,不多說了。多看。
B
1《建築學教程2:空間與建築師》
作者: 赫茨伯格
出版社: 天津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老實說沒有第一本經典。「空間」是本書的核心議題,建築師在實際工作中必然觸及物質空間,以及人的精神,文化領域。赫茨伯格利用其廣博的經驗、聰明睿智和豐富的圖像信息資料,為廣大關心空間設計的人們提供了重要的設計靈感源泉。
2《安藤忠雄連戰連敗》
作者: 安藤忠雄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看完上一本論建築你就會自己看這一本了,不多說,依然很安藤。
3《反理性主義者與理性主義者——國外建築理論譯叢》
作者: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納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反理性主義者與理論主義者》一書將一些最著名的建築理論家針鋒相對的著說集於一冊,其爭論的主題為現代主義,這是20世紀最引人關注的問題。對於了解現代建築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很好。適合假期計劃性地看看。
4《圖解思考》
作者: (美)保羅·拉索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本書是關於建築師運用徒手畫草圖圖解技能輔助建築設計思考的基礎理論專著。本書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增加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及網際網路的內容,並對其他原有章節的次序及內容作了調整和補充。本書詳盡論述了徒手畫完善和發展設計構思的多種技能和方法,並附有大量的筆法優美的徒手畫草圖。
5《設計與分析》
作者: [荷]盧本
出版社: 天津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設計與分析》一書內容共分6章,各章分別與以下這些設計因素有關:組織布局、實用功能、建築結構、類型研究、背景環境及分析技巧。作者以時間為驗證,介紹各種分析圖,以求更深入了解建築設計的過程。書中援引為例的圖解多達百幅以上。
6《世界建築大師名作圖析》(原著第三版)
作者:(美)克拉克,(美)波斯 著,湯紀敏,包志禹 譯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本書剖析了100餘位重要建築師的400多件作品,通過適用於任何建築的圖解方法作出評價。
葉宇 23:03:56
三年級
A(基本的建築素養)/B(精力旺盛的看看)
A
1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
作者: (美)肯尼斯·弗蘭姆普敦
出版社: 三聯書店
推薦理由:本書資料翔實,涵蓋了自18世紀中期至20世紀90年代幾乎所有主要的建築思潮及流派、建築師及代表作;豐富而精緻的圖片,令本書的閱讀更加直觀;客觀而精到的論述,使現代建築發展中紛繁復雜的線索變得清晰可循,建築及建築藝術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人文關懷貫穿始終,建築與音樂、繪畫、哲學的內在聯系也更可感知。
2《歐洲現代建築解析:形式的建構》
作者: 馮金龍
出版社: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推薦理由:關注建築最本質的問題:建造——材料,構造,建築元素間的關系。
3《城市印象》
作者: 凱文·林奇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這是一部有關於城市形象的書,探究了這一形象的重要性及可變換性。經典的書。
4《萊姆·庫哈斯與學生的對話》
作者: 萊斯大學建築學院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Koolhaas當今建築界的巨人,推薦這本書是想大家對他有基本的了解,促使更多的閱讀。
5《非常建築》
作者:張永和
出版社:黑龍江科技技術出版社
推薦理由:非常建築工作室的作品集,可以看到張永和的建築歷程,非常推薦。
6《此時此地》
作者: 劉家琨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劉家琨,中國先鋒的優秀的踏實的建築師,看看他是如何解決現實中的建築問題,如何用基本的樸素的元素去營造建築。
7自己喜歡的建築雜志
推薦《El Croquis》西班牙的建築雜志,基本上出大師的專輯,代表了建築界的較高品味和審美取向,是學習大師深入大師的高質量資料。不誇張的說,是最好的建築雜志。
B
1《作文本》
作者:張永和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推薦理由:中國先鋒建築師張永和的作品,說是文學的也好建築的也好,闡述了張20年的建築思考,看貫了建築學著作的陳詞濫調,看看張永和的建築世界吧。
2現代建築/世界建築史叢書
作者: 曼弗雷多 塔夫里 / 謝有順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本書描述了近百年來建築與城市設計領域內的滄桑變化。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中,建築領域內所發生的變化如此之快和如此復雜是史無前例的。所有這些變化、試驗與融合都是在這卷豐富的著作中所要討論的內容。
3《歐洲現代建築解析--形式的邏輯》
作者: 丁沃沃等編
出版社: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4《歐洲現代建築解析:形式的意義》
作者: 丁沃沃等編
出版社: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5《在投影之外\:文化視野下的建築圖學研究》
作者: 吳蔥
出版社: 天津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建築圖是建築形式信息交換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也是建築師的內部思維工具,這是一個豐富的多彩的大家族,各個具體、豐富、生動的形式,對應不同的功能、目的和意義。
6《設計的開始》
作者: 王澍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王澍,一個60年代出生的建築家,他的建築活動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樣矛盾而敏感。在這本書里,建築與寫作是兩條永遠平行但並不互相解釋的線索,全部含義都指向:通過某種建造房子的活動,一個人如何實現自覺,從自覺其所說的語言開始。
7《平常建築》
作者: 張永和
出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推薦理由:不多說
8《文學將殺死建築:建築、裝置、文學、電影》
作者:董豫贛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推薦理由:該書由作者歷年來在各類雜志上發表過的40餘篇論文里挑選出的17篇組成,所有文章均以建築學為核心,廣泛地牽涉到文學、繪畫、雕塑、電影等相關學科,合適拓寬視野。
9《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
作者: (美)文丘里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推薦理由:本書是文丘里很有影響的一部建築理論著作。作者認為,建築具有不足性,出色的建築作品必然是矛盾的和復雜的,而不是非彼即彼的純凈的或簡單的,意義的豐盛勝於簡明,甚至雜亂而有活力勝於明顯的統一,密斯有一名名言「少就是多」,文丘里卻認為「多並不是少」。
10《不只中國木建築》
作者: 趙廣超 編著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推薦理由:建築藝術不應該是建築學者、建築歷史家、甚至建築專業者的專利品。作者利用了五年的課余時間,用帶著感性的筆觸,就一般被視為艱澀的傳統建築,寫下16篇平易雋永的文章。本書以輕松活潑的方式去接觸中國文化,可讀性很高。
2、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想看有關建築結構方面的英文視頻應該去什麼網站
有理論,復還需要實踐制;這是知識飛躍的充要條件。
看視頻也就是看看,不會有實際的長進;
做過類似項目的人,看後會有一定的長進;但也不一定。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一般需要7-10年(二個大項目),方有資本大展拳腳。
但專業英語能力是必須的。
3、有哪些專業的建築設計網站
我學的是建築學專業,已經工作6、7年,每天都會看些建築設計的網站。分享一下我現在和曾經關注的幾個網站的心得(前幾個幾乎每天都去逛逛,後面幾個很少去了):ikuku|在庫言庫優點:世界各地的建築都有收錄,每天更新快。缺點:沒有中文,英文好的可以多看看,網速有點慢。谷德設計優點:涉及內容非常廣泛,除了建築設計以外還有很多與建築相關的板塊,如培訓等。缺點:它的優點也是缺點,上去經常不知道該看什麼。ABBS論壇形式,涵蓋范圍和很廣,除了建築,還有歷史、旅遊、軟體等內容。學生時代還經常上,工作了就不在上了,想找到有價值的內容比較費勁。建築暢言網以行業觀點為主,不是專注於建築設計,對於項目的展示比較籠統。好像有段時間沒上過了。
4、有木結構建築設計師的專業網站嗎?
木結構來目前設計的自比較少,一來不適合我國國情二來不利於就地取材原則。
目前的木結構規范是參照前蘇聯的,編號是《GB50005-2003》,上海市有
專門的木結構規范《輕型木結構建築技術規程》,由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
編制的。
專業網站的話,木結構都是附在其他結構內容中的,各大建築論壇以及築龍網,
土豆網,土木結構網,pkpm論壇。。均有!
5、哪裡有學看(建築設計圖紙)(建築結構圖紙)的網站看?書也可以!謝謝!!!
可以看下建築制圖規范
6、建築設計和結構設計有什麼區別?
一提到結構設計,常常被人誤以為是建築設計。其實兩者時間有很大的差別,下面羅勒網就根據我們十餘年的建築獵頭經驗來總結一下,建築設計與結構設計到底有什麼區別。
實際上,建築設計范圍更寬,既包括房屋結構(房屋骨架),也包括為保證正常使用及消防安全所需的給排水、電氣、採暖通風等;除開實用性,建築設計還需要考慮外觀對房屋單體及城市的影響。建築設計師用三維草圖、模型等將房屋效果呈現給大眾,表現手法更為直觀,這也給很多人以「設計圖就是效果圖」的印象。
結構設計,則主要是根據建築專業的要求,選擇合適的結構型式,來保證建築承受各種作用時的安全性及舒適性。這里的作用,包括重力、風、溫度變化、水、土、地震等等。根據結構材料類型,結構型式大致可分為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及相關混合結構幾類。
結構設計中涉及的計算與分析較多,同時也包含了部分基於經驗的構造做法。其設計成果,常常以專業性較強的結構施工圖呈現,對於非專業人士,枯燥難懂。
結構工程屬於土木工程的二級學科,服從於工程項目建設全局,其價值在於保證建築適用、安全、經濟。由於土建成本在項目全周期中所佔比例較小,結構工程師往往不受業主重視。
希望羅勒網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哦
7、誰能提供一些建築設計資料比較豐富的網址
築龍論壇,資料那是相對地豐富啊
8、學建築設計需要那些資料,網上有找嗎
可以買一本高校建築系的<<建築初步>>讀。
學建築設計,首先繪畫基礎要好,還要內學CAD。
可以從建築制容圖學起,然後要學建築史,建築物理,建築結構,建築構造等等。
具體到什麼類型的建築規范很多,長期實踐才能提高。 市場上很多建築類的書都是關於方案設計的,還有一些網站上也有,建議你去上學吧資料分享中心去找這些資料,我經常在這里查找資料,覺得還不錯
9、建築設計網站都有哪些
是比較流行的一種風格,追求時尚與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間的布局與使用功能的完美結合。現代主義也稱功能主義,是工業社會的產物,其最早的代表是建於德國魏瑪的包豪斯學校。其主題是:要創造一個能使藝術家接受現代生產最省力的環境---機械的環境。這種技術美學的思想是本世紀室內裝飾最大的革命。
1919年,包豪斯學派成立,現代風格即起源於此。 建築新創造、實用主義、空間組織、強調傳統的突破都是該學派的理念,對現代風格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現代風格具有簡潔造型、無過多的裝飾、推崇科學合理的構造工藝,重視發揮材料的性能的特點。包豪斯學派注重展現建築結構的形式美,探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搭配的效果,實現以功能布局為核心的不對稱非傳統的構圖方法。
現代風格即現代主義風格。現代主義也稱功能主義,是工業社會的產物,起源於1919年包豪斯(Bauhaus)學派,提倡突破傳統,創造革新,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重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餘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特性,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強調設計與工業生產的聯系。現代風格一般用在描述建築和室內作品及設計作品。
無論房間多大,一定要顯得寬敞。不需要繁瑣的裝潢和過多傢具,在裝飾與布置中最大限度的體現空間與傢具的整體協調。造型方面多採用幾何結構,這就是現代簡約主義時尚風格。
空間一:色彩跳躍的個性化空間
現代風格家居的空間,色彩就要跳躍出來。高純色彩的大量運用,大膽而靈活,不單是對現代風格家居的遵循,也是個性的展示。整個客廳被純凈的紅色所主宰,紅色的沙發,紅色的背景牆,紅色的地毯,張揚而不誇張。以多功能組合櫃為沙發背景,組合櫃上推拉門的造型滑輪,以及鋁合金與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大量應用,都是現代風格傢具的常見裝飾手法,給人帶來前衛、不受拘束的感覺,組合櫃上造型時尚簡單的飾品因其純凈的色彩亦使空間多了幾分時尚元素。
空間二:簡潔、實用的個性化空間
由於線條簡單、裝飾元素少,現代風格傢具需要完美的軟裝配合,才能顯示出美感。例如沙發需要靠墊、餐桌需要餐桌布、床需要窗簾和床單陪襯,軟裝到位是現代簡約風格傢具裝飾的關鍵。一張沙發一個茶幾一個電視櫃,簡單的線條,簡單的組合,再加入超現實主義的無框畫,金屬燈罩、個性抱枕以及玻璃杯等簡單的元素,就構成一個舒適簡單的客廳空間。白橡木色為主的板式傢具體現一個簡單明快的主題,紅色皮革的沙發,在色彩上達成一個鮮明的配置,空間頓生幾許明艷。親自在沙發上小坐,置身其中去體驗,你會有種來到某個鐵哥們家中一樣的感覺,輕松自在。
空間三:多功能的個性空間
現代風格家居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意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餘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發展了非傳統的以功能布局為依據的不對稱的構圖手法。一張沙發、一個茶幾、一個酒櫃的客廳卻顯得相當的繁華熱鬧。沙發對面的牆,用紅磚圖案的壁紙與幾塊原木搭建了一個壁爐景緻,牆上一個層架,可以幾幅風景畫,一些飾品讓整面牆更為生動,再加上一盆綠色植物與茶幾上仙人掌花束,空間的自然感就更強烈了。宜華傢具的沙發與茶幾自身就具有很強的多功能性,板木結合的材質,有實木的自然朴實,亦有板式傢具的簡潔明快。沙發的靠背設計成柵欄似的層架,不僅造型獨特,還具有一定的收納功能。茶幾中間凹陷部分用來擺放花瓶、燭台等,再也適合不過。
主張在有限的空間發揮最大的使用效能。傢具選擇上強調讓形式服從功能,一切從實用角度出發,廢棄多餘的附加裝飾,點到為止。簡約,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哲學。
充分了解材料的質感與性能,注重環保與材質之間的和諧與互補。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合理應用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人與空間的組合中反映流行與時尚才更能夠代表多變的現代生活。
家中的聲色不在於多,在於搭配。過多的顏色會給人以雜亂無章的感覺,在現代簡約風格中多使用一些純凈的色調進行搭配,這樣無論傢具造型和空間布局,才會給人耳目一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