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萬維百科 > 街道人社站長

街道人社站長

發布時間:2021-02-12 07:04:04

1、街道辦事處到底哪些是職務是公務員哪些是事業單位?

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有行政(公務員)和事業兩種編制,領導基本都屬於公務員,還有極個別的幹部是公務員。街道辦事處是市轄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派出機關,受市轄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領導,行使區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委會賦予的職權。

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常住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及計劃生育工作,完成區下達的各項計劃生育指標任務。協助武裝部門做好轄區民兵訓練和公民服兵役工作。負責在轄區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做好民事調解,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等工作,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搞好轄區內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


(1)街道人社站長擴展資料:

第三十一條規定:「 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可知,街道並不是國家法律規定的一級行政區劃。根據有關法律規定。

街道辦事處是五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按照工作需要設立的派出機關,受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或功能區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並不是一級政權機關。

因而,城市街道辦事處的行政級別相當於鄉級行政區,但不屬於鄉級行政區,對應於農村和牧區的鄉、民族鄉、鎮、蘇木、民族蘇木的人民政府以及縣轄區的區公所。

2、街道辦事處工作有哪些崗位?有什麼要求?

街道辦事處工作的崗位:

1、黨工委辦公室:負責黨務、組織(人事、編制)、精神文明、紀檢、群團等工作。政務辦公室:負責文秘、綜合、後勤、治安、社會穩定等工作。

2、城市管理科:負責轄區內城市建設、管理等工作。社會事務管理科:負責民政、再就業、社保、文教等工作。

3、經濟發展科:負責街道經濟發展規劃、統計,對企業的指導、服務等工作。

4、計劃生育辦公室:負責轄區內計劃生育的協調管理和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同時設立事業性質的財政所,負責預算內外的資金管理,指導監督街道和所屬企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等。

工作要求: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抓好黨的思想、組織、宣傳、作風建設,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加強街道辦事處城市管理職能;配合有關部門審批、驗收、監督、管理轄區內各類建設項目;負責抓好所轄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環境保護和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2)街道人社站長擴展資料

街道辦事處核心工作——為民辦事

街道辦事處之所以背負經濟任務,除了肩負地方招商引資的使命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地方的街道辦事處經費不足,因此不得不向市場要「效益」,更有甚者,在完成指定的經濟指標之外,還想方設法通過興辦經濟實體增加收入。

回歸到公共服務本位之後,街道辦事處在服務社區養老、豐富市民生活等方面大有可為。街道辦事處如果能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服務場所、組織相關娛樂活動,無疑會給那些獨居老人帶來更多精神慰藉,也會帶動養老產業的發展。

3、街道辦事處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1、街辦服務站站長是職務,不是單位。所以不存在服務站站長屬於什麼性質單位問題。
2、國家級的服務中心去年2月掛牌成立後,要求各省、市、縣級的服務中心,鄉鎮(街道)、村(社區)服務站也要相應對口建立,在2019年5月底前全國建成五級服務體系。
各級服務中心和服務站主要承擔:**人員就業創業扶持、優撫幫扶、走訪慰問、信訪接待、權益保障等事務性工作,是**人員服務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求各級在建立時要有機構、有編制,人員要到位、經費要有保障。至於各級服務中心和鄉鎮級服務站是什麼性質的單位,目前國家尚沒有明確規定。但可以肯定地說,不會使用公務員編制,也不會是企業性質的單位。

4、街道總站站長多大的官?

小官,給他兩巴掌,P都不敢放一個,樓主去試試。

希望採納

5、街道在職的領導幹部勞動保障站站長 能否兼任群眾藝術團團長職務。

可以,但不要從商

6、請問在街道社區從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 這個工作是做什麼的?

1:街道社區從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就是如辦理城鎮居民養老、醫療保險之類。其實和企業內容大同小異。


2:很明顯,這個是由全稱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的招聘活動。目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社會保障更成為政府推動民生工作的一項惠民政策,主要包括有效促進就業、有效繳納社保等。

3:而就目前而言,在全國層面來講,社會保障工作基層力量較為薄弱,一些工作人員多為40、50人員,歲數偏大。為了更好地履行社會保障職能,政府會採取招聘一部分高校畢業生來從事這個工作。

4: 應該說,這個工作非常重要。失業登記、就業援助、小額貸款、促進繳納各類社會保險等等,未來,這個工作會日益受到重視。

(6)街道人社站長擴展資料: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組建,旨在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同時統籌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完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2)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統籌全社會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從就業到養老的服務和保障體系。

(3)作為肩負公共管理職能的部門,她將在兩大領域發揮政府的調控服務功能:一是以促進就業、維護勞動關系穩定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核心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二是以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管理為核心的公共人事管理職能。

(4)新任部長尹蔚民在新部處級以上幹部會議講話指出,這個部門將承擔起擬訂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勞

(5)動收入分配製度、組織實施勞動監察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職責;承擔起公務員隊伍建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和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職責;承擔起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職稱制度改革和軍轉安置制度改革等重要職責。

(6)從新部職能的整合上可以看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是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大部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的一項重要舉措。

(7)此後,這個部門將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

(8)簡潔與高效,是人民群眾對新組成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熱切期盼。隨著機構的正式運轉,所有進入人力資源市場中的人將會實現無障礙流動,勞動力將回歸經濟社會的基本要素功能,其配置將更加的市場化,更趨合理。二.「三定」規定

7、街道自己招聘的和社區工作者有什麼區別

街道自己招聘的和社區工作者有以下不同:

1、身份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是臨時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則是由民政、財政、勞動保障局、政府、街道等多個部門核實名單後才定下的人員,屬於正式職工。

2、待遇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工作者工資及保險金均由街道辦事處和個人負責,街道辦事處將從本單位的經費支出走賬,社區工作者由民政局(其實也是財政部門專項撥款)支付工資和保險金等,不走街道的任何財務賬目。

3、用工形式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是臨時工,和街道簽合同,社區工作者不用簽合同也享受保險待遇,一般情況下除非自己不幹了,否則不會下崗。

4、服務范圍不同。街道自己招聘的工作者服務的范圍要比社區工作者的服務范圍更為廣泛,包括一系列為了他人、社會而進行的無償性的活動,社區工作者則是專指專業社工人員所從事的服務活動。

(7)街道人社站長擴展資料:

社區工作者年薪:

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目前跟大學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區縣的工資待遇並不相同,比如北京市順義區的社區工作者待遇提高後年均收入為38600元,而門頭溝(提高後年均收入為28308元)等其他地區的社區工作者收入就略低一點。

基本工資分三檔,正職每月720元,副職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職務年限補貼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獎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標准核定總額。

另外通過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獲得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區工作者自完成登記注冊當月起,每人每月也將增加職業水平補貼80元;獲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區工作者自完成登記注冊當月起,每人每月將增加職業水平補貼50元。

由此計算,社會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可達到3.4萬元左右。在社區工作者中,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區服務站站長,享受正職待遇;社區黨組織副書記、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社區服務站副站長,享受副職待遇;其他工作人員,享受一般工作人員待遇。

8、請問街道辦事處都有哪些部門,部門里都有哪些職務,謝謝。請詳細些

街道辦事處是一個單獨的部門,部門中有主任一名,幹事若幹人。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專》第五條屬 街道辦事處設主任一人,按照工作的繁簡和管轄區域的大小,設幹事若幹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設副主任一人。

街道辦事處共設專職幹部三人至七人,內有作街道婦女工作的幹部一人。

街道辦事處主任、副主任、幹事都由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委員會委派。

第四條  街道辦事處的任務如下:

(一)辦理市、市轄區的人民委員會有關居民工作的交辦事項;

(二)指導居民委員會的工作;

(三)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

拓展資料:

街道辦事處是市轄區人民政府或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受市轄區人民政府或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領導,行使市轄區或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賦予的職權。十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應當設立街道辦事處;十萬人口以下五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如果工作確實需要,也可以設立街道辦事處;五萬人口以下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一般地不設立街道辦事處。

9、鄉鎮(街道)人社所工作人員何去何從

建議向上級行政部門反映。

與街道人社站長相關的知識